摘 要:我國是農業(yè)大國,作為重要經濟作物之一,玉米對國內的經濟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水果玉米與其它玉米品種相比,味道甜美,并且富含營養(yǎng)物質,有助于人們的健康。與一般的玉米種子相比,水果玉米種子相對較小,因此在進行種植的過程當中要注重水果玉米的整體長勢,以往在水果玉米種植的過程當中遇到了很多問題,因此需要根據當下水果玉米的實際情況,選擇優(yōu)質的栽培技術,進而保證水果玉米的成活率。對此,本文針對優(yōu)質水果玉米栽培技術要點進行淺要分析,望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優(yōu)質水果玉米;栽培技術;要點;相關分析
當下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對于糧食的需求也在日益提升。玉米是人們日常生活當中一種常見的食物,在人們的飲食結構當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水果玉米與其它玉米品種有所不同,這種玉米能夠生吃,味道鮮甜,外皮較薄,汁水飽滿,很多種植水果玉米的地區(qū)還將其制作成罐頭,水果玉米又甜又脆,自身還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種植水果玉米能夠取得不錯的經濟效益,因此在種植的過程當中應該采用優(yōu)質的栽培技術,這樣才能夠確保水果玉米的整體品質,以此來滿足人們的相關需求[1]。
1整理土地
現(xiàn)如今隨著國內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以及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快,使得國內很多鄉(xiāng)鎮(zhèn)的年輕人都紛紛外出學習與工作,很多農村一些交通不夠便利的山沖田、深湴田,正是由于農村年輕勞動力的流失,使得目前在很多地區(qū)出現(xiàn)了大面積撂荒的田塊,因此在進行水果玉米種植之前應該根據種植區(qū)域的實際情況,提前進行整地,這是提升水果玉米產量的一項重要工作。在水果玉米種植前的2個月左右的時間要在相應的種植區(qū)域事先用滅生性除草劑將區(qū)域內部的雜草全部去除,與此同時,對深湴田開深溝、排積水,山沖田結合修路,將山邊與田邊的溝進行有效的整理,排掉積水,在田中開十字溝或者井字溝,在尺寸上寬大約保持在25cm左右,深度大約控制在90cm左右,便于排水。此外,還要起壟曬土,以此來增加土壤的透氣性,提升土壤溫度,加快水果玉米根部的生長。如果在水果玉米種植的過程當中土壤肥力相對較低,那么會對水果玉米后期的長勢造成一定的影響。以往在進行水果玉米種植的過程當中沒有過多關注土壤當中的肥力,導致有些時候在進行種植水果玉米時經常出現(xiàn)由于土壤中肥力不足,進而嚴重影響水果玉米長勢的情況[2]。
2施基肥
由于水果玉米幼苗的長勢相對較弱,因此在種植的過程當中對種植區(qū)域的土壤有比較高的要求,不僅要對土層進行深耕,此外還要確保種植區(qū)域內部的土壤松軟、肥沃。在開展整地之前,要施入基肥,對于水果玉米來說,在施肥過程當中基肥所占的比例占總肥量的80%以上。以畝產大約3000斤的鮮棒為基礎,應該適當地施入100斤左右的高氮復合肥以及1000斤左右的腐熟農家肥作為水果玉米生長所需的基肥[3]。
3育苗移栽
3.1催芽播種
與其它玉米品種相比,水果玉米當中的淀粉含量相對較低,不能夠為種子的發(fā)芽提供所需要的養(yǎng)分。因此育苗工作的開展成了節(jié)約水果玉米種子成本以及提升成活率的重中之重。要選擇最為合適的時間開展播種活動。通常情況下可以選擇一年當中的第二個季度進行,如果采用地膜覆蓋式的播種方式,可以將播種時間適當地提前半個月左右;如果采用的是育苗移栽式,還可以將播種時間提前20天左右開展。由于水果玉米的種子小,因此發(fā)芽拱土能力相對較弱,因此在開展播種工作時應該嚴格控制種植密度。通常情況下種植密度要控制在3500株/畝即可,株間距控制在大約30cm左右即可。為了能夠提升水果玉米種子的發(fā)芽率,在播種時每個種植穴內可以放入2-3粒的種子,并且要合理控制播種的深度。
3.1.1曬種催芽
曬種:在進行種植的過程當中如果天氣晴朗,那么應該將水果玉米種子進行翻曬。這種方式不但能夠起到殺菌的作用,還能夠加快水果玉米種子后熟酶的活動,進而有效提升水果玉米種子的成活率。浸種催芽:將事先準備好的水果玉米種子放到27℃左右的溫水當中大約浸泡2個小時,然后種子全部撈出,用清水沖洗干凈,之后放置到陰涼、透風處,大約3天左右就可以使水果玉米的種子發(fā)芽。
3.1.2苗盤播種
要在水果玉米種植區(qū)域的地頭處設置苗床。對于苗床面要做到平整,并把多孔育苗穴盤放置到之前弄好的苗床上,每個穴放入半穴過篩菜園土后,在每個穴當中放入大約2粒已經發(fā)芽的水果玉米種子。在完成播種之后,要使用將田泥與腐熟畜糞和草木灰按照7∶3的比例配置成營養(yǎng)土,然后施入小穴當中,并且淋入充足的水分[4]。
3.1.3苗床管理
由于一年當中春季的平均溫度相對較低,因此不適合水果玉米種子的生長,因此可以將細竹條弄成拱形,然后在使用薄膜進行覆蓋。由于夏季較為炎熱,在高溫的天氣下要想降低種苗的溫度,可以覆蓋上一層遮陰網,在完成播種之后淋入足夠的水分,確保苗盤中土壤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
3.2幼苗移栽
3.2.1移栽時間及前期準備
當水果玉米苗生長到4葉左右時就可以開展移栽工作。在進行移栽之前根據要求放基肥整地起畦。在此期間要確保種植區(qū)域當中土壤含水量控制在65%,然后起溝,在畦面要適當地噴灑除草劑,在噴灑完除草劑之后直到培土之前,都不要再在種植區(qū)域內部開展松土工作。
3.2.2移栽
定向移栽,在二葉一心到三葉一心內就要立即開展移栽工作,在進行移栽的過程當中要確保所有水果玉米的葉片都要朝著一個方向,便于透光、通風,減少在授粉過程當中出現(xiàn)不良反應。在春種畝植時要控制在3300株左右,夏種畝植要控制在3000株左右,在晚秋種畝植要控制在大約2800株即可。
3.2.3勤施苗肥
在水果玉米幼苗完成移栽之后要淋第一次苗期水肥,然后在七葉期淋第二次苗期水肥,最后在九葉期淋第三次苗期水肥。在水果玉米的苗期淋入三次水肥有助于在保證水果玉米品質的同時,提升整體產量[5]。
4拔節(jié)期管理
4.1施好拔節(jié)肥
在水果玉米生育期時對于水肥的要求相對較高,其中最為關鍵的時期就是拔節(jié)期。在小喇叭口期時要配合培土施入拔節(jié)肥,施入復合肥大約320kg/hm2、施入鉀肥113kg/hm2。在大喇叭口期是孕穗的重要階段,此時所追加的肥量是總含氮量的50%左右,通常情況下施入尿素大約200kg/hm2。在完成追肥澆水之后,要在第一時間將種植區(qū)域內部的雜草完全去除[6]。
4.2水分管理
當水果玉米拔節(jié)期時對于水分的要求相對較高,既怕旱又怕澇。在此期間要注重田間保水量的控制,要盡可能地將種植區(qū)域當中土壤的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
4.3人工除去分蘗
要在短時間內去掉分蘗,并且確保田間能始終保持通風、透光的狀態(tài),保證水果玉米生長過程當中能夠有充足的養(yǎng)分以便供給主莖。假設過早的就將分蘗摘除,那么在后續(xù)的生長過程當中還會長出,假設分蘗摘除得較晚,那么沒有任何意義。通常情況下當第二個分蘗長出2葉時就要立即去除分蘗。
5穗期管理
5.1重施攻苞肥
為了加快水果玉米果穗發(fā)育和結實滿頂,應該在雌穗小穗以及小花分化的盛期重施攻苞肥。水果玉米在抽穗前的半個月要根據實際的生長情況適當地施入500kg/hm2的復合肥,200kg/hm2的鉀肥。在畦面上均勻地撒入肥料,通過雨水讓肥料得到有效地吸收[7]。
5.2水分管理
在水果玉米抽穗授粉前后10天左右為水分敏感期,需要大量的水分,在此期間一定要保持土壤處于濕潤的狀態(tài),將土壤中含水量控制在75%左右,假設在此期間當地的雨水相對較多,那么會大大增加水果玉米種植區(qū)域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因此應該在第一時間開展排水工作。
5.3摘除第二苞
為了能夠確保水果玉米整體品質,在種植的過程當中每一株水果玉米只留下一個玉米穗。只留下主穗上的那一個,在水果玉米吐絲時,應該將主穗往下所有的小穗都要在第一時間去除,這樣能夠讓主穗吸收到更多的養(yǎng)分與水分。
5.4適施壯粒肥
將主穗往下所有的小穗都要在第一時間去除之后,可以根據水果玉米的整體長勢施入一次壯粒肥,以此來確保水果玉米在生長過程當中能夠獲得充足的養(yǎng)分,讓水果玉米的顆粒更加飽滿,從而提高整體產量。可以在開展灌溉或者降雨之后,適當地施入200kg/hm2左右的尿素,50-200kg/hm2左右的鉀肥[8]。
5.5人工輔助授粉
在水果玉米的授粉期,為了能夠充分提升水果玉米的授粉,可以適當地采用人工授粉的方式,以此來提升穗粒數。在開展人工授粉時應該盡可能地選擇在無風、無降雨的天氣,在中午開花最多的時刻,通過晃動水果玉米或者拉繩的方式來進行授粉。
6病蟲害防治
水果玉米是鮮食果蔬類食品,因此種植的過程當中要盡可能地減少有毒農藥的使用,由于在種植與生長的過程當中時常會受到病蟲害的侵襲,因此要注重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開展。
6.1大斑病
在水果玉米生長的過程當中經常會受到大斑病的侵襲,一旦水果玉米患上大斑病,那么會在葉片處長出青灰色的小斑點,如果不能及時治療,那么斑點就會從葉片的下面開始向上面進行擴散,在患病的中期就會在水果玉米葉片的中心處出現(xiàn)較為嚴重的黃褐色區(qū)域,嚴重的就會形成大規(guī)模的黑灰色斑狀區(qū)域,使水果玉米的葉片嚴重受損,水果玉米自身的抵抗力也會大大降低。通常情況下在一年當中的雨季患上大斑病的概率相對較大,不僅如此,當空氣中的水分含量相對較高時也會患上此病,并溫度在20℃左右時患病率最高。讓水果玉米患上此病的主要病菌是大斑凸臍蠕孢。防治措施:使用品潤500倍液對患病處進行均勻地噴灑,每間隔20小時左右就要噴灑一次,連續(xù)噴三次即可達到效果。
6.2小斑病
在水果玉米生長的過程當中還時常會患上小斑病,一旦水果玉米患上小斑病,那么會長出長方形的斑點,有些時候患病處也會呈現(xiàn)紡錘形,并呈現(xiàn)黃褐色。盡管患上小斑病所表現(xiàn)出來的斑點相對較小,但是目前來看患病區(qū)域分布相對較廣,在水果玉米的葉片、莖、種子等部位都會受到嚴重的損傷。通常情況下在相對較高的溫度下患上小斑病的概率相對較高,讓水果玉米患上此病的主要病菌是玉蜀黍平凹臍蠕孢。防治措施:在患病的初期采用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每間隔10個小時左右對患病部位進行噴灑,連續(xù)噴灑3天左右即可達到防治的目的。
6.3玉米螟
在水果玉米生長的過程當中時常會受到玉米螟的侵襲,玉米螟主要以啃食玉米粒為生,受到玉米螟侵害的水果玉米會出現(xiàn)減產的情況,嚴重的會使總產量最多降低80%。為了能夠提升玉米螟的防治工作,在進行水果玉米選種工作時要選擇具有抗蟲性的品種,還可以利用秸稈還田,避免玉米螟出現(xiàn)越冬的現(xiàn)象,此外,可以適當地引入玉米螟的天敵赤眼蜂,以此來起到玉米螟的防治目的。
6.4玉米銹病
一旦水果玉米在生長的過程當中患上玉米銹病,那么會影響水果玉米正常進行光合作用,從而影響水果玉米的長勢,降低水果玉米的口感同時,最終導致水果玉米減產。對此,要定期給水果玉米施入適量的氮肥,增強水果玉米的抗病性。在水果玉米患上玉米銹病的初期可以每半個月使用25%三唑酮粉劑1500倍液進行噴灑,噴灑4次左右即可起到一定的防治目的。
7適時收獲
7.1最佳采摘期
水果玉米只有在乳熟期采摘,并在采摘下來之后立即進行上市才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水果玉米的商品價值。由于水果玉米的品種不同,因此所采摘時間也有一定的差異性。春播水果玉米采摘期通常在吐絲之后的20天左右,秋播水果玉米采摘期通常在吐絲之后的25天左右。當水果玉米的果穗苞葉呈綠色時就可以進行采摘,此時頂部花絲變?yōu)樯詈稚瑳]有干枯,將苞葉撕開之后水果玉米的顆粒色澤鮮艷,此時用手掐顆粒能夠看出白色乳漿。
7.2采收方法
在一天當中的清晨或者傍晚為水果玉米最佳采摘的時間。在采摘水果玉米時要帶苞采收,不要隨意丟棄。在水果玉米采摘之后的6個小時內要進行上市,如果要進行冷藏,最多不要超過5天[9]。
8結語
綜上所述,在水果玉米種植的過程當中,首先要先進行整地,然后再施入適當的基肥,并且要注重育苗移栽、拔節(jié)期、穗期管理工作的開展。開展水果玉米種植活動要根據不同地區(qū)、不同氣候環(huán)境選擇最為適宜的技術,相關種植戶要選擇適宜當地生長的水果玉米品種,采用優(yōu)質栽培技術,在提高自身經濟效益的同時,進而推動國內經濟長久、穩(wěn)定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閆志廣, 吳段, 付昊昊. 水果玉米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J].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 2016(7):2.
[2]郗香麗. 水果玉米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要點[J].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農業(yè)科學, 2022(4):3.
[3]張雪彪, 閆建賓, 龐旭. 水果玉米栽培技術要點初探[J]. 南方農業(yè), 2018, 12(8):2.
[4]陳非暗. 水果玉米生產現(xiàn)狀及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J]. 福建農業(yè), 2015(3):56-56.
[5]齊猛, 張明娟. 優(yōu)質水果玉米栽培技術要點[J]. 農業(yè)工程技術, 2020, 40(23):1.
[6]高勝花. 鮮食玉米栽培技術要點[J]. 農業(yè)開發(fā)與裝備, 2016(12):1.
[7]宋科峰, 夏蕓. 豫南地區(qū)甜玉米栽培技術要點[J]. 農家科技旬刊, 2015, 000(003):86-86.
[8]徐金芳, 張玲. 水果玉米栽培技術[J]. 農村科技, 2012(6):1.
[9]宋志華. 水果玉米栽培技術[J]. 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 2013(8):22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