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玉梅
摘要:在新課改教學理念下,要想達成教學目標,多元化的教學途徑必不可少。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多樣化教學方法的有效利用往往能夠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學實效。本文結合實際教學,探討高中數學教學中多樣化教學方法的應用。
關鍵詞:高中數學 教學方法? 多樣化? 具體應用
高中數學教學方法多樣化是當前新課標教學背景下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構建高質量現代化數學課堂的必要途徑。多元化教學方法的巧妙應用能夠給學生帶來不同的學習體驗,在增強學習趣味性的同時,有助于豐富數學課堂教學內容,提高教學實效。
一、巧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多元信息課堂
高中數學知識難度逐級提升,且很多知識具有抽象化的特點,對于部分學生來說理解難度較大,如果不加以重視則會影響到數學教學實效。鑒于此,教師可以巧用現代信息技術,如三維展示技術、視頻演示等,將原本抽象的知識變得立體鮮活起來,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直觀感受數學的魅力。此外,現代信息技術在數學中的應用體現出多樣化趨勢,教師應合理利用信息技術,結合實際教學需求,選擇不同的、多元的教學模式。例如,在第十一章《空間幾何體》的教學中,旋轉體是本章節(jié)的重點,也是難點部分,有的學生由于立體思維與空間思維不強,無法在腦海中模擬幾何體的旋轉過程。基于此,教師可以通過三維展示技術,將幾何體的旋轉過程演示出來,給學生提供最直觀的學習體驗。
二、創(chuàng)設多元數學情境,構建多元情境課堂
為了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應該創(chuàng)設多元數學情境,構建多元情境課堂,讓學生能夠在不同的情境中得到針對性的思維與能力訓練。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自覺地參與教學活動,為開展知識探索、構建知識體系作好鋪墊。例如,在《框圖》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流程圖與結構圖,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兩個不同的情境。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回想自己從起床到來到教室的整個過程,繪制一個流程圖;其次引導學生繪制一個簡單的結構成分圖。在繪制這兩個圖時,學生們能夠自主發(fā)現流程圖與結構圖各自的特點與二者的差別,在實際情境中進行認知能夠更好地加深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1]
總之,小學數學課堂上,在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推動下,教師巧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多元信息課堂,創(chuàng)設多元數學情境、構建多元情境課堂,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與主動性。身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要及時更新自身的數學教學理念,努力將多元化教學資源整合,并應用于課堂教學之中,竭力為學生打造豐富多彩的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衣錦.多樣化教學方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19(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