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雨
課標導覽
認識北宋面臨的新形勢,了解北宋強化中央集權和重文輕武的政策。
知識架構
重難突破
1. 宋代實行重文輕武政策的原因(目的)及影響
(1)原因:為防止唐末五代藩鎮(zhèn)割據、軍閥混戰(zhàn)、王朝忽亡的局面重演;為加強中央集權、維護統(tǒng)治,防止唐末以來武將專橫跋扈的弊端重現(xiàn);滌蕩凈化社會風氣,扭轉唐末以來的尚武之風,真正形成文治的局面。
(2)影響
①積極:扭轉了五代十國時期尚武輕文的風氣,杜絕了武將跋扈和兵變政移的情況發(fā)生,有利于政權的穩(wěn)固和社會的安定。
②消極:導致軍隊戰(zhàn)斗力減弱;政治機構重疊,相互牽制,官吏冗余,人浮于事,官員互相推卸責任,既導致辦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財政支出。
2. 王安石變法的背景及評價
(1)背景
①北宋的政治風氣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
②在邊疆戰(zhàn)事中,北宋屢戰(zhàn)屢敗,每年被迫送出大量錢物。
③官僚機構和軍隊不斷膨脹,到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軍費開支浩大,財政入不敷出。
④土地兼并劇烈,農民起義此起彼伏。
⑤范仲淹主持的“慶歷新政”開了北宋改革風氣之先,成為王安石變法的前奏。
(2)評價
①積極性:變法收到一些成效。政府的財政收入有所增加,各地興修水利工程多處,國家的軍事力量也有所增強。
②局限性:變法沒有觸動大地主土地所有制,不可能使北宋從根本上擺脫封建統(tǒng)治的危機。
【參考答案】
北宋的建立:趙匡胤 東京
宋太祖強化中央集權:禁軍高級將領 分化事權 通判 轉運使
宋代治國政策:重文輕武 文臣 增加 文治
王安石變法概況:富國強兵 保甲法 大官僚、大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