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婷
在我心里,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朵會開的花,或遲或早、或含苞待放……需要我們用愛呵護,我們要懷有一顆慧心,耐心等待,聽聽這世上最美妙的聲音——花開的聲音。
那是大班的最后一個學(xué)期,我們決定辦一個隆重的畢業(yè)典禮。其中,設(shè)計了開設(shè)電影院的游戲,孩子們興奮地、緊鑼密鼓地準備著。突然,小華說:“陳老師,我去電影院看電影時,工作人員會發(fā)一個‘3D眼鏡’,那我們的電影院也需要‘3D眼鏡’,可是我們沒有現(xiàn)成的,怎么辦呢?”孩子們嘰嘰喳喳地討論著,他們想了很多辦法,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各種奇思妙想碰撞在一起,共同演奏了一場“3D眼鏡”狂想曲。
孩子們最先想到的是利用彩紙,只見銘銘用剪刀在一張紙上剪了兩個洞,一副簡易版的眼鏡就做好了,他開心地對我說:“陳老師你看,我?guī)洸粠?,像不像蒙面大俠?!笨墒鞘忠环牛摹把坨R”就掉了下來,于是他拿起膠帶進行固定,可是用力一撕,紙就破了,想要循環(huán)利用似乎不行。依依靈機一動,說:“我們可以用雪花片拼一個眼鏡。”很快依依就拼了一個雪花片版眼鏡,造型酷炫,可是一戴上去,發(fā)現(xiàn)雪花片的洞太小了,擋住了視線。
孩子們的一次次嘗試都不太成功,我有點心急,想去幫幫他們,想了一下,我決定再等待一會兒,將問題繼續(xù)拋給孩子:“還有更完美的方法嗎?”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著自己的想法,有的孩子說用硬紙殼,有的孩子說用海綿紙,還有的孩子說用黏土。想不到孩子們竟然能想到這么多材料,太讓人驚喜了!我趁熱打鐵將這些想法匯總成制作材料清單,孩子們自由分成小組去實驗。紙殼組的孩子們收集了厚度不一的硬紙殼,大家自由選擇,比較哪種厚度的硬紙殼最合適,孩子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紙質(zhì)厚度能決定“3D眼鏡”是否穩(wěn)固,他們還用黏土裝飾眼鏡,一副副漂亮的眼鏡就做好了。2.0版“3D眼鏡”雖然很好看,卻不能牢固地戴在眼睛上,即使有些小瑕疵,我覺得已經(jīng)很好了,我以為孩子們的嘗試到這便會結(jié)束了,但是再稍微等一等,精彩竟然還在繼續(xù)。
有一天,在美工社團的鄧言馨社團活動回來后欣喜地跟我分享:“陳老師,我發(fā)現(xiàn)扭扭棒很適合做眼鏡?!痹瓉砼づぐ衾锩嬗幸桓F絲,既牢固又能隨意變形,很適合做眼鏡。扭扭棒像一個催化劑,和其他材料相組合發(fā)生奇妙的化學(xué)反應(yīng),一個富有創(chuàng)意的3.0版“3D眼鏡”應(yīng)運而生。
最后,孩子們提議可以廢物利用,他們有了之前對材料探索的經(jīng)驗,舉一反三,將這些廢舊眼鏡和各種材料相結(jié)合,創(chuàng)作出了各種各樣的眼鏡(紙筒眼鏡、卡紙眼鏡、扭扭棒眼鏡、雙面膠眼鏡、面具眼鏡)。最終我們舉辦了一個“3D眼鏡”展,當一個個富有童趣、造型各異的眼鏡展覽出來,孩子們別提多開心啦!
在“3D眼鏡”制作過程中,其實我有很多方法,總是迫不及待地想告訴孩子們,似乎“直接告訴”,會讓大家更快收獲果實。但幸好我忍住了這種沖動。
浮躁的態(tài)度讓我們少了一些智慧,過重的功利心往往會讓我們?nèi)狈δ托模炔患白尯⒆咏?jīng)歷完整的思考過程。而今,我回過頭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去回味這一切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那微笑的瞬間。
等待是充滿信心的愛,教育的等待并非守株待兔,它是一種積極主動的無聲呼喚,是一種智慧的等待。孩子是充滿無限可能的,我相信他們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正是這份信心,讓我能夠安心等待。很多材料我一看就知道不合適,但我慶幸自己沒有直接否定孩子的想法,與其把答案直接告訴他們,不如提供多種材料,讓他們自己探索。
等待是充滿智慧的愛,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就像種子的發(fā)芽有早晚,花兒的開放有先后,孩子的領(lǐng)悟也有快慢,我們不能用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孩子,不能用同一個標準要求所有的孩子。對于有些孩子來說,成長的過程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教師應(yīng)引導(dǎo)孩子學(xué)會思考,學(xué)會自己解決問題,而不是否定他們提出的問題,或者直接告知答案,只有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實際操作,他們才能真正理解,學(xué)到深處。
教育是一個等待的過程,而等待也是一個教育的過程,相信我們在等待中付出,那么必然可以在等待中收獲。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qū)出新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