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平?jīng)鍪徐o寧縣教育局 黃 濤
在幼兒教育方面,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二者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緊密聯(lián)系。首先,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之間相互獨立。家庭教育主要發(fā)揮家長言傳身教的作用,為幼兒生活習慣與道德品行的養(yǎng)成奠定基礎,幼兒園教育則主要是給予幼兒更多專業(yè)方面的指導,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能力。其次,二者之間又互為補充與支撐。在幼兒園教師的引導下,幼兒家長會更重視家庭教育,積極配合幼兒園的教育工作,使幼兒園教育得以滲透到家庭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幼兒園教育的延伸。只有二者有機結合,才能實現(xiàn)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家庭與幼兒園教育實現(xiàn)互補的前提在于,家長與教師之間保持教育觀念的一致性,在相同教育觀念的引導下,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但是在現(xiàn)實中,許多家長并沒有和幼兒園教師保持一致的教育觀念,因為教師在幼兒園教育中對幼兒行為、習慣的引導并沒有有效地延伸到幼兒的家庭生活中。例如,在幼兒園中教師會重點關注幼兒的平時表現(xiàn),對幼兒提出明確的行為要求,如獨立進食、不浪費糧食、獨自穿衣、與小伙伴友好相處等,意在引導幼兒養(yǎng)成正確的行為、習慣與品性,但是在家庭環(huán)境中,許多家長對幼兒比較溺愛,當幼兒做出錯誤行為,如言語上不尊敬長輩,或表露出不好的習慣時,如隨地亂扔垃圾、浪費糧食等,家長不舍得責備與管教幼兒,認為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與學習經(jīng)歷的增加,自然就能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于是忽視了家庭教育,將教育責任完全托付給幼兒園。家長的這些行為,讓幼兒園教育沒有辦法真正滲透到幼兒的生活中,而出現(xiàn)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家長沒有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忽視了家庭教育在幼兒成長過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若想實現(xiàn)家庭與幼兒園教育的互補,使家長與幼兒園共筑幼兒成長的良好環(huán)境,幼兒園必須加強與幼兒家長的聯(lián)系,向其介紹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視,并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使家長與幼兒園保持一致的教育觀念,共同解決幼兒的教育問題。
第一,幼兒園要積極與幼兒家長建立交流,從專業(yè)角度向家長介紹家庭教育對幼兒成長的重要意義,提高幼兒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視,這也是幼兒家長樹立正確教育觀念的基礎所在。家庭教育對幼兒成長的重要意義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首先,家庭環(huán)境影響幼兒的成長。和諧的父母關系、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更有利于讓幼兒感受到家庭的關愛,養(yǎng)成樂觀、外向的性格;其次,家長對幼兒的成長起到榜樣作用。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幼兒造成影響,若家長塑造好自身形象,幼兒便會在家長的榜樣作用下養(yǎng)成良好的品質;最后,父母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影響著幼兒的成長。若家長重視幼兒的教育,努力為幼兒提供良好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積極對幼兒做出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幼兒便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和習慣。為此,幼兒園可以與幼兒家長建立微信群,經(jīng)常在群里分享一些與家庭教育相關的文章,為了吸引家長的閱讀興趣,可以選擇一些以生活實例為主要內(nèi)容的文章,通過他人教育實例的分享,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視。此外,要積極組織家長會,利用家庭日等活動,與幼兒家長展開面對面交流,告知家長家庭教育對幼兒的重要意義,用真誠的交流打動家長,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視。
第二,幼兒園要教給家長正確的教育方法,如以身作則、堅持正面教育、循循善誘、注意場合等,使家長對幼兒的科學培養(yǎng)、習慣養(yǎng)成、心理健康、特長引導等方面有更全面、更專業(yè)的認識,從而積極配合幼兒園教育,在教育觀念上與幼兒園達成共識,站在幼兒的角度,尊重幼兒的意愿。例如,每個幼兒都有自己喜惡的食物,家長應給予幼兒足夠尊重,不能過分強迫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進食。有的幼兒不喜歡吃胡蘿卜,但是家長出于均衡營養(yǎng)考慮,常常要求幼兒必須吃胡蘿卜,如果幼兒出現(xiàn)抵觸情緒,家長多表現(xiàn)出嚴厲的命令態(tài)度,幼兒因此會哭鬧,這就是不尊重幼兒的表現(xiàn)。實際上,遇到這種情況,家長應當詢問幼兒不愿意吃胡蘿卜的原因,耐心傾聽幼兒的想法,并向幼兒解釋父母希望他吃胡蘿卜的原因,告訴幼兒多吃胡蘿卜的好處,為了增強幼兒的興趣,家長可以借助小白兔的形象,給幼兒講講小白兔愛吃胡蘿卜的故事,讓幼兒向小白兔學習,勇敢嘗試。當幼兒吃掉胡蘿卜后,家長要夸贊幼兒,若幼兒仍然堅持不吃,家長也不能強制要求,希望其日后可以做出嘗試。這樣的做法可以讓幼兒感受到家長的尊重,更愿意配合家長做出改變。所以尊重幼兒、聆聽幼兒的想法、給予幼兒足夠的自主權利是必須且必要的,在幼兒園,教師尊重幼兒的想法,在家里,家長同樣要如此,只有家校教育保持一致,才能讓幼兒更自信、更陽光。
第三,幼兒園與家長之間要及時溝通,幼兒園要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園中的日常表現(xiàn),家長也要時常將幼兒在家庭中的表現(xiàn)反饋給幼兒園,特別是幼兒出現(xiàn)的心理與行為問題,幼兒園與家長之間要及時相互告知,共同分析原因,并在相同教育觀念的引導下找出對策。比如,許多新入學的幼兒不能適應幼兒園生活,在園內(nèi)總是情緒失落,表現(xiàn)得非常焦慮、害怕、不安,甚至哭鬧,這是因為幼兒年齡小,對父母存在較強的依賴,面對完全陌生的幼兒園環(huán)境時容易產(chǎn)生抵觸情緒。面對幼兒出現(xiàn)的心理健康問題,教師要對幼兒投入更多關注與照顧,與幼兒談心、與幼兒交朋友,放松其緊張、焦慮的心情,或邀請其他幼兒一起做游戲,用幼兒間的交流幫助幼兒更快地融入幼兒園集體環(huán)境中。同時,幼兒園要將幼兒的這一情況反饋給家長,讓家長更多地關注幼兒的日常表現(xiàn),提高家長對幼兒行為與心理問題的重視,積極尋找問題的癥結,給予幼兒正面引導,采用正確的教育方法,積極鍛煉幼兒的獨立意識與能力,幫助其不再對幼兒園生活產(chǎn)生強烈抵觸,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獨立生活。如此,家長與幼兒園一起對幼兒的日常表現(xiàn)投入足夠關注,在一致的教育觀念引導下,積極對幼兒做出正確的教育與引導,便可幫助幼兒盡快解決行為與心理問題,更好地實現(xiàn)家校之間的聯(lián)動互補。
幼兒上幼兒園之前,家長要為幼兒介紹幼兒園豐富多彩的生活,讓幼兒對幼兒園環(huán)境有初步了解,可以降低幼兒對幼兒園的陌生感和恐懼感,幫助幼兒更好、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生活,使幼兒園教育順利開展。
首先,家長要多給幼兒講述幼兒園的具體生活,如在幼兒園里可以滑滑梯、可以玩娃娃,還可以和小伙伴一起讀書、畫畫、捏橡皮人兒……用豐富的幼兒園活動吸引幼兒,使其對幼兒園生活有所期待。當然,入園前也可以帶著幼兒參觀幼兒園,讓幼兒親眼看到幼兒園中的游戲設施、學習區(qū)域,削弱幼兒對幼兒園的陌生感。
其次,幼兒進入幼兒園后,必須遵守幼兒園的規(guī)章制度,比如,不能再睡懶覺,必須按時入園,也不能在吃飯時依賴家長,必須學著坐在位置上自己吃飯。所以為了讓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入園前,家長就要對其進行一定的行為引導,比如為幼兒設定一定的時間,要求幼兒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明確起床時間、吃飯時間、游戲時間,以增強幼兒的時間意識;通過畫畫、看繪本故事、聽較長的故事等,讓幼兒的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在一件事情上,以培養(yǎng)幼兒的耐心,為入園后更好地開展學習活動做準備。
最后,在幼兒園中少不了與教師和小伙伴交流溝通,但是一些性格內(nèi)向的幼兒在與人交往時比較害羞,容易陷入自我封閉中,特別是在面對教師時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所以幼兒入園前,家長要有意識地鼓勵幼兒勇敢地進行自我表達,可以通過復述故事、敘述事情等方式,鍛煉幼兒的表達能力,使幼兒在入園后不至于不敢表達自己的意愿。
幼兒進入幼兒園,開始在幼兒園的學習與生活后,教育的重任轉移給了幼兒園,但這并不意味著家長就可以就此放手,而是要積極地構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讓幼兒園教育更好地延伸到家庭環(huán)境中,使家庭成為第二課堂,實現(xiàn)家庭與幼兒園教育的互補。
(一)家長要重視家庭物質與精神環(huán)境的構建
家長要根據(jù)幼兒的年齡、心理、喜好等布置家庭環(huán)境。環(huán)境對幼兒的影響巨大,幼兒缺乏生活經(jīng)驗,對周邊世界的一切都是陌生又好奇的,會通過觀察、觸摸去了解周圍的環(huán)境,獲得相應的認識與經(jīng)驗,因此不管是家庭中的空間布局,還是色彩的顏色明暗等,都影響著幼兒的認知。家長要積極重視家庭物質環(huán)境的布置,布置一個幼兒喜歡的,同時對幼兒的成長有幫助的家庭環(huán)境。
除了物質環(huán)境外,也要重視家庭精神環(huán)境的構建。家長要發(fā)揮自身的榜樣作用,在家庭中注意使用文明用語,不與他人吵架,時刻約束自身的行為舉止;愛護家中的設備設施;講衛(wèi)生,積極參與家務勞動;少看電視,少玩手機;多讀書看報,多與家人談心等,積極為幼兒營造良好的家庭精神環(huán)境,使幼兒在家庭精神環(huán)境中受到感染,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家長要在家庭中延續(xù)幼兒園的學習活動
家長要延續(xù)幼兒在幼兒園的學習活動,使幼兒在幼兒園培養(yǎng)的興趣、學習能力等在家庭環(huán)境中得以鞏固。比如,幼兒在幼兒園完成了一幅蠟筆畫,對蠟筆畫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興趣,將自己的蠟筆畫展示給家長時,家長要對其進行表揚和肯定,增強幼兒繪畫的自信心與成就感,并為幼兒提供必要的作畫工具,鼓勵幼兒在家庭中繼續(xù)作畫,進一步增強幼兒的繪畫技能和繪畫興趣。
另外,幼兒園教育受時間和空間限制,一些教育活動可能無法十分深入,例如,幼兒園大多只是通過圖片、視頻的方式讓幼兒去認識大自然的花、樹、小動物等,這樣的方式難以讓幼兒形成真切的認知。當幼兒回到家中,家長就可以帶著幼兒真正走進大自然,可以去踏青,讓幼兒去親手摸一摸大樹、聞一聞花香,與大自然親密接觸,這樣便可以讓幼兒園教育的內(nèi)容延伸到家庭生活,幫助幼兒對大自然有更直觀的認識。
(三)家長要依據(jù)幼兒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
幼兒園教師面對的是眾多幼兒,難免會出現(xiàn)顧此失彼的情況,比如,有的幼兒喜歡下棋,但班里其他大部分幼兒都不喜歡下棋,幼師組織游戲活動時,可能就會忽視喜歡下棋的幼兒的需求,這時家庭教育便表現(xiàn)出明顯的優(yōu)勢。與幼兒教師相比,家長陪伴幼兒的時間更長,對幼兒的觀察與了解也更深入,所以在因材施教方面,家長有著先天的優(yōu)勢。在家庭中,家長要依據(jù)幼兒的個性特點,對幼兒開展針對性教育,從而起到家庭對幼兒園教育的補充作用。比如,對喜歡下棋而在幼兒園中沒有開展下棋游戲的幼兒,家長就可以在家庭中滿足幼兒的興趣,通過陪幼兒下棋,甚至給幼兒安排興趣班等方式,培養(yǎng)幼兒的下棋能力。
總而言之,在幼兒教育方面,幼兒園和家長都承擔著重要責任,幼兒園要向家長提供科學的教育理念與方法,家長要積極發(fā)揮家庭之于幼兒園教育的延伸與補充作用,與幼兒園保持一致的教育觀念,落實與幼兒園一致的教育措施,使幼兒在幼兒園與家庭的雙重引導下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