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鄒艷芳
在這個多彩而充滿未知的世界里,小學生就如剛剛萌發(fā)的嫩芽,充滿著無限的可能與希望,但也面臨著諸多潛在的危險。學生的生命安全,不僅是每個家庭最深切的期望,還是整個社會共同的責任,只有引導學生樹立安全意識,學習并掌握安全知識,才能保障學生的生命安全,促使學生茁壯成長。安全教育是保障兒童生命安全的第一步,就如同種子萌發(fā)前的灌溉,能夠為學生的成長提供必要的養(yǎng)分。通過安全教育,教師可以向學生傳授基本的安全知識與技能,讓學生了解如何防范風險,如何在緊急情況下保護自己,這些知識將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寶貴財富,讓學生在面對未知時更加從容和自信。
以“安全護我成長”中的“安全記心上”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將教育培養(yǎng)目標劃分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等多個方面,并在教學目標的指引下構建完整教學體系,指導學生學習平安出行知識,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
知識目標:教師通過播放動畫視頻的方式,讓學生對交通規(guī)則與出行安全常識進行初步了解,如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要看紅綠燈。教師可以準備相關的測試問題,將正確與錯誤的圖片混合在一起,讓學生進行回答,以此來檢驗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
(教師出示三幅圖片,分別是綠燈時走斑馬線的圖片、紅燈時通過馬路的圖片,以及沒有在人行橫道而是在機動車道行走的圖片。)
教師:同學們來看一看,圖上的三個人是否遵守了交通規(guī)則?
學生A:沒有,有人走錯了。
學生B:那個人闖紅燈了。
學生C:他在機動車道上走路,這樣不對。
教師:很棒,找到了犯錯的人,那有沒有正確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人呢?
學生:有,第一個人走對了。
教師:太棒了,所以我們也要做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人。
能力目標:教師通過圖片與視頻講解的方式,讓學生正確識別交通標志,并改編交通標志順口溜,引導學生掌握過馬路的正確方法。
教師:同學們,你們認識哪些交通標志?可以告訴老師嗎?
學生A:我認識轉彎標志。
學生B:我認識掉頭標志。
學生C:我會看禁止通行標志。
教師:同學們真棒,可以認識這么多關于交通的物品與標志,那接下來讓我們認識更多的交通標志,掌握正確的過馬路方法吧!
學生:好!
(教師改編交通標志順口溜,并指導學生學習順口溜?!凹t燈停,綠燈行,黃燈亮時等一等。斑馬線上小心過,車輛轉彎要慢行。交通安全最重要,遵守規(guī)則是保障。”)
情感目標: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交通安全小故事,讓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接受安全教育,這種方式既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又能有效地傳遞安全知識,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對交通安全的重視和興趣,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覺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良好習慣。故事要有較強的代入性和戲劇性,這樣才能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保護自身安全的重要性。
教師:同學們,我們來講一個交通安全小故事,你們要仔細聽,最后老師會提問。
小紅過馬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小紅背著書包去上學,她走在人行橫道上,看到十字路口的紅綠燈已經變成了綠色,于是她準備過馬路。這時一輛汽車從她的右面疾馳而來,小紅被嚇壞了,站在原地不知所措,幸運的是,司機及時剎車,才避免了悲劇的發(fā)生。小紅意識到剛才的行為非常危險。從此以后,小紅每天上學、放學都嚴格遵守交通規(guī)則,成為班里的小小交通安全宣傳員,她告訴同學們,過馬路時一定要走斑馬線、看紅綠燈,不能在馬路上玩耍或奔跑。她還和同學們一起制作了交通安全海報,提醒大家注意交通安全。
教師:聽完故事,你們認為小紅做得對不對?
學生A:小紅做得對,應該注意安全。
學生B:汽車太危險了,我們過馬路必須看紅綠燈。
教師:同學們說得都對,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學會保護自己。
(設計意圖:通過以上方式,教師不僅能更加明確安全教育培養(yǎng)目標,也能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安全教育的實際效果,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交通安全知識,培養(yǎng)良好的交通安全習慣,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在學習了相關的安全知識以后,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或相關活動道具,為學生創(chuàng)建真實的模擬情景,或邀請交警同志協(xié)作開展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安全認知,加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如在“交通安全”模擬場景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建不同的交通情景,讓學生進行自主判斷,學習正確的交通規(guī)則,保護自身的生命安全。
(選擇操場或室內運動場等空曠場地開展情景模擬活動,讓學生在安全場地內學習交通安全知識。)
教師:現在,我們要聽從交警叔叔的指揮,中途可能會發(fā)生突發(fā)事件,你們能不能應對?
學生:能!
教師:好!那我們開始。
(教師布置活動現場,在場地繪制斑馬線、人行橫道、機動車道等,并準備車輛、護欄、紅綠燈等道具,讓模擬場景更加真實。)
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常見的交通標志牌,如“停車讓行”“注意兒童”“限速”等,并將交通標志牌放置在相應的位置,然后請學生根據標志牌的提示,做出相應的行為和判斷,從而引導學生理解其含義并遵守交通規(guī)則。
除了室外的情景模擬以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真實情景的演練,如設置安全乘車情景。教師根據模擬的內容,布置公交車、私家車等不同的乘車場景,組織學生進行交通情景演示,并讓交警在旁講述交通安全注意事項,中途還要設置一些車輛起火、行車死角等事故情節(jié),加強學生對交通安全的重視。
教師:現在我們正在公交車上,車子突然起火,我們應該怎么辦?
學生A:捂住口鼻,彎腰有序下車。
教師:非常好,當公交車突然起火時,我們不要慌張,要彎腰低頭、捂住口鼻,快速有序地下車,避免慌亂擁擠。那如果無法快速打開車門,我們又要怎樣自救呢?
學生B:可以使用滅火器。
學生C:可以用玻璃上的安全錘砸車窗逃生。
教師:很好,同學們非常聰明。那就讓交警叔叔告訴我們,如何正確使用滅火器與安全錘吧!
交警給學生講述滅火器與安全錘的使用方法,并帶領學生進行模擬場景的演示,讓學生快速有序地下車。經過模擬情景的演練,學生已經能夠掌握許多交通安全知識,教師要給予學生適當鼓勵,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安全意識,讓學生懂得更好地保護自己。
教師:太棒了,你們做得很好,都是交通安全小衛(wèi)士。
(教師給學生頒發(fā)“交通安全小衛(wèi)士”證書。)
教師:大家以后也要繼續(xù)遵守交通規(guī)則,學習交通安全知識,這樣才能保障我們的安全。
(設計意圖:情景模擬在學生安全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通過創(chuàng)建真實的場景和情景,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安全知識,提高學生的安全認知,同時也可以激發(fā)學生對交通安全的興趣和好奇心,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
游戲是小學生喜歡的活動方式,教師可以在情景模擬的基礎上,將安全知識融入游戲當中,通過多樣性的教學游戲活躍課堂氣氛,豐富教學活動的形式與內容,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游戲的興趣。
◆游戲一:安全過馬路接力賽
目標:增強學生對安全過馬路的認知和實際操作能力。
道具:斑馬線標志墊、計時器。
游戲流程: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組人數相等,確保每個人都了解游戲的規(guī)則,每個小組的學生需按照一定順序排列在斑馬線的一側。當教師按下計時器后,每組的第一個學生快速跑過斑馬線,然后返回起點,拍下一位學生的手,直到所有學生都完成過馬路的動作。教師要使用計時器記錄每組完成接力賽的時間,最短時間內完成的小組獲勝。在游戲結束后,教師要與學生一起回顧游戲過程,強調安全過馬路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在實際生活中也能做到安全過馬路。
游戲過程中教師要確保所有學生都在視線范圍內,避免發(fā)生意外,還要提醒學生在游戲中注意安全,避免奔跑時發(fā)生碰撞。當游戲結束以后,教師要帶領學生收拾游戲場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與行為習慣。
◆游戲二:“我是媽媽”游戲
目標:加深學生對生命的具體認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道具:書包或抱枕(模仿媽媽懷孕的狀態(tài))、鞋子、臺階等。
游戲流程:以“安全護我成長”中“生命最可貴”一課為靈感設計該游戲。在游戲開始前,教師先向學生講述生命的意義與母親的偉大,并選擇一位同學扮演“媽媽”,將抱枕或書包放在腹部,模擬“媽媽”的懷孕狀態(tài),其他同學扮演“爸爸”,或是觀察記錄員。游戲的過程中,“媽媽”需要完成各種任務,如走上臺階、撿起地上的物品等,在完成任務的同時,還需要注意保護肚子里的“寶寶”,避免碰撞。教師可以在游戲中設置各種事件場景,如“下雨了”“有狗沖過來”等,讓“媽媽”在保護“寶寶”的前提下解決問題困境。
教師要確保游戲場景的安全,避免有潛在的危險區(qū)域,還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和認知能力選擇合適的事件與場景進行游戲,讓學生可以在游戲中體會媽媽的辛苦。游戲結束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家庭互動任務,讓學生回到家中對父母進行采訪,了解成長過程中發(fā)生的有趣故事,并在之后的課堂分享中講述自己的故事。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一,學生可以親身體驗過馬路的過程,了解交通規(guī)則和安全過馬路的方法。這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小組接力賽的形式能夠讓學生學習到團隊協(xié)作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游戲二可以幫助學生感受生命的來之不易,體會父母的偉大與辛苦,學會珍惜生命,掌握自我保護方法,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從實際的情景模擬與游戲活動情況來看,模擬各種真實情景能夠使學生在類似真實的環(huán)境中體驗和學習安全知識,提高學生對安全問題的認識和理解。在游戲互動環(huán)節(jié),學生對安全保護的認知有了明顯的提升,不僅理解了生命安全的重要性,還能在實際操作中增強自我保護運用。教師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在團隊中共同完成任務,這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安全知識、提升安全意識,還能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讓學生學會如何在團隊中發(fā)揮自己的作用,這對學生未來的社會交往和合作能力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實際的教育活動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部分學生參與度不高、安全知識傳遞不夠深入,這可能是因為教師在設計活動時沒有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和需求,或者部分內容仍未能深入每個學生的心中。此外,安全教育也不僅是學校與教師的責任,還需要家長的積極參與。教師需要更全面地設計安全教育活動,讓安全教育發(fā)揮更加全面的培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