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疏影,字鏡吾,一字吟浦,號馥生,重慶石柱人,嗜詩、書、畫及篆刻諸藝。著有《瑞芝山館文集》《古嬋娟室詩草》《舊時月色龕倚聲稿》《舊時月色龕譚藝錄》《舊時月色龕癡狂錄》《石參差館印痕》《文人畫、詩人畫、詞人畫淺說》等。
凈洗平生垢,奈將閑廢何。雖然云汝壽,已老不堪磨。
殘形猶似劍,想見覆荊軻。吾今琢為硯,中翻易水波。
盈盈只一握,何人琢玉骨。皎皎若霜雪,團團如明月。明月其在天,君其在我手。以圓適我方,拜請以為友。
朝夕共廝磨,肌膚皎如雪。執(zhí)手伴讀書,兩心相愛悅。大婦相毀傾,乍聞中腸裂。郁郁無所歡,感卿忽摧折。毀復(fù)棄不言,使我竟不別。埋詩花下盆,聊為營空穴。
滄海巫山留不住,珍重朝和暮。好夢續(xù)三生,還把心魂,凝鑄相思土。人間易散鴛鴦侶,最是多情苦。何事更多情,明月無言,若道相思古。
武陵舊事未全刪,想見當時月一彎(硯為新月狀)。晉太元中多事土,猶傳消息到人間。
梅疏影手制硯銘一組
巴山野竹大如臂。或斫為薪或徑棄。嗟爾南人多巧智。取以琢磨成雅器。偶然見之骨董肆。架上金玉苦堆積。獨來入眼心甚異。一瞥頓覺俗可避。趨前詢問須重值。歸而念及不能寐。既有所愿胡不遂。來日攜金還再至。此杯古物今存二。歸吾所有實天賜。物之相傳匪容易。寧不玩焉畏喪志。況是于古有奇嗜。其質(zhì)清兮頗有忌。不宜用買酩酊醉。用品佳茗乃相類。急烹秋水且相試。色若古銅斟淺翠。飲之足以發(fā)幽思。自用其一何快意。所對者誰虛其位。聊為詠歌記所自。兼寫形貌為游戲。
咸謂泥骨,實乃云根。故家吳下,煙水蠖村。
庚子仲夏得一硯,大僅一掌,秀雅可人,紅木為盒,惜蓋底皆裂后粘合。其蓋有大石翁寫竹,德耘所刊,精妙絕倫,硯額舊有龍蟠其上,頗以為不韻,因乞宏飛丈屠去,唯留此片云,復(fù)歸清凈面目,因以“留云”顏其額。又銘其背并刻,其辭曰
歸我片云,瑩然一掌。大石丹青,誰復(fù)不賞。帶雨鋤煙,耕有其壤。相期永年,請結(jié)斯黨。
鐘為君貌,書達我情。存千古想,作不平鳴。
補天彩玉,兼絮紅泥。今與作伐,以為夫妻。
質(zhì)出湯谷之陂,形得蓬萊之匠。效唐時諸僧來相訪。經(jīng)滄海,歷波浪,幸無恙。
性癡頑,親筆墨。此我之所以似君,亦君之所以似我也,請永以為友。其一
公年老于我,而來相俯就。消受麝煤香,此心同其臭。嗟我之匪如公堅,恐難如公之壽。其二
靈壁產(chǎn),黝而青。形制天然,墨海之鯨。誰其掣之,巴國梅生。其一,靈壁石硯
身有千疊,色如碧天。以爾之奇,就予之顛。奇之與顛,同病者憐。其二,奇石隨形硯
質(zhì)頗粗,價亦廉。幸遇吾,乃不嫌。日相琢磨,攻錯實嚴。其三,歙石硯
制甚古,產(chǎn)于蘇。若問其質(zhì),米顛曰粗。聊堪為用,勿使見疏。其四,蘇州靈巖石硯
色若澄泥,謂鱔魚黃。形似古磚,樸素修長。潤宜墨,名徐公,美堪藏。其五,徐公硯
古泉種,端溪田。勿絕灌溉,可得豐年。況吾之所求亦無多,四時果腹之鮮,一春買花之錢。
石虛中,張?zhí)摪?。請從茲,成莫逆。報隨珠,珍和璧。同居處,互憐惜。時砥礪,勤鞭策。孰為主,孰為客。
色若芳草,熙然似春。不言恒靜,宜佐幽人。置諸幾案,長與為鄰(李衛(wèi)公多硯,妙絕者曰“結(jié)鄰”)。
磨之能受,叩之有聲。澤潤我筆,暢悅我情。作書能古,得句堪驚。因知汝為石之精。保此莫為怪,恐煮汝食羹。
君雖不能文,常與文士伍。君尚如此頑,文士歸塵土。萍水一相逢,暫得為君主。我為塵土?xí)r,知君為誰取。
書硯背
伯時畫馬,恐墮馬趣。今我癡硯,將墮石趣。抑墮硯趣,恨不能起秀禪師一問。
鬘天舞鳳,墮此娑婆。取用為器,其骨峨峨。方崖高岸,中心虛和。正直平坦,以研以磨。用薦文房,宜詠宜歌。助發(fā)才思,溢彩流波。
將汝昔于媧皇處所煉神魂示我;將汝昔于生公處所聽妙法告我;將汝昔于元章處所得幽趣明我;將汝昔于紅樓中所識佳人紹介與我。不然,當以鐵杵相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