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娟
(北京市大興區(qū)教師進修學校)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 年版 2020 年修訂)》(以下簡稱《課標》)指出“以學科大概念(本文采用“大觀念”)為核心,使課程內容結構化,以主題為引領,使課程內容情境化”?!墩n標》在學科本質、課程內容和課程實施等多方面蘊含了重要的大觀念,其指導課程目標的確定、教學內容的組織、教學活動的設計和課堂評價的開展。從學科本質看,大觀念是反映學科本質的核心知識、思維認知和育人價值等的關鍵。
大觀念是“學生深入挖掘學科內核的概念瞄點。從課程內容看,大觀念是聯(lián)結教學內容的核心概念架構,幫助學生建立不同知識點間的合理連接,形成持久留存的、體系化的核心概念,為遷移應用奠定基礎。從過程與方法看,大觀念是‘統(tǒng)攝教與學過程的原則和方法’,同時,大觀念能指導教師從更上位的視角出發(fā),整合教學內容,規(guī)劃教學和評價活動?!?/p>
目前,我們也注意到,“相關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主要圍繞基于《課標》提煉大觀念、基于教材分析和語篇研讀建構大觀念,以及基于大觀念設計單元整體教學等展開。”
當前教學的開展主要圍繞英語學科大觀念展開,以實現(xiàn)指向學科本體的語言大觀念和具有跨學科特點的主題大觀念融合統(tǒng)一。
“主題大觀念包含在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三大主題范疇之中,為學生學習語言和探究主題意義提供語境,并在學習內容中有機會滲透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以使學生在完成學習后能夠基于主題建構并生成新的認知、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以及正確的價值觀念?!迸c之相融合的實現(xiàn)為語言賦予意義的真實學習的語言大觀念已有科學定義。其從語言及語言學習的視角來看,“語言大觀念指的是學生在學習和使用語言的過程中感知并體悟的關于語言是如何理解和表達意義的語言意識、認知結構及策略方法。語言大觀念聚焦英語的本質、形式、功能等,是從語言本體和語言學習角度描述與表達英語作為語言符號系統(tǒng)的概念性理解。”
本專題以2019 年北師大版必修第二冊第五單元為例,介紹基于大觀念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理念以及實踐概況,希望能夠將宏觀與微觀科學結合,主題大觀念與語言大觀念統(tǒng)一發(fā)展,為廣大一線教師提供具體的深入單元內部的系列化課型(聽力、閱讀與寫作)與課時的大觀念教學實踐策略。
本單元是2019 年北師大版必修第二冊第五單元Unit 5 Humans and Nature。單元大觀念是“人與自然”,單元主題涉及環(huán)境保護、災害防范、極地探險、宇宙探索等。在本單元,學生通過學習城市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體驗世界自然風光,可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即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通過探險故事及國際救援的案例,學生可體會到大自然的不確定性及征服自然、探索自然的精神,從而學習面對危險時的自我保護和逃生知識。同時,學生可因此深刻感悟人類在探索自然、了解自然、與自然做斗爭的過程中所展現(xiàn)出的高尚品質,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通過梳理單元內各語篇的類型和主要內容,可提煉出各語篇的主題意義。
表1 “Humans and Nature”語篇分析及主題意義
在明確各語篇的主題意義后,教師深入分析各語篇主題意義之間的關聯(lián)及各語篇所承載的語言知識與技能,并據(jù)此提煉出單元的主題大觀念及語言大觀念。
為了提煉單元主題大觀念,教師首先深入了解各語篇主題意義之間的關聯(lián),并挖掘各語篇所承載的育人價值。基于對各語篇主題意義的分析及深入挖掘,筆者發(fā)現(xiàn)Reading Club 1 New Zealand、Topic Talk、Viewing Workshop How Big Is the Universe?均與自然生態(tài)情況及人類對自然的破壞相關,因此教師提煉出小觀念1,即“自然秀麗,宇宙浩渺,但人類的活動正在對自然造成傷害,應采取措施保護環(huán)境”。Lesson 1 A Sea Story、Lesson 3 Race to the Pole 均圍繞自然災難及人類探索自然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不屈精神展開,因此提煉出小觀念2,即“面對大自然,人類是渺小的,但人類在對自然的探索中表現(xiàn)出了人類優(yōu)秀的品質及主觀能動性”。Lesson 2 Professional Rescue Team 及Writing Workshop A Brochure 均圍繞自然災害中人類該如何自救與互救這一主題展開,因此提煉出小觀念3,即“面對自然災害,個人和社會都應該行動起來,學會自救與互救”。基于三個小觀念,教師進一步整理歸納,提煉出本單元的大觀念。單元主題大、小觀念的流程圖見圖1。
圖1 “Humans and Nature”單元主題大觀念結構化整合與構建
在分析各語篇的語言知識與技能、策略與方法的基礎之上,教師提煉出了本單元的三個語言小觀念,即使用數(shù)字、名詞描述環(huán)境及環(huán)境問題,表達應對災害的自保及救援措施,記敘文中描述歷險事件發(fā)展的時間、地點、原因等(語言大觀念的建構流程詳見表2)。
表2 “Humans and Nature”語言大觀念梳理
基于提煉的主題大觀念及語言大觀念,筆者進行進一步的整合、創(chuàng)新,提煉出了單元的大觀念,即“人類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但人類的主觀能動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應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樹立環(huán)保意識,同時面對自然災害,也要學會自救與互救,與自然和諧相處”(單元大、小觀念的建構流程詳見圖2)。
圖2 “Humans and Nature”單元大觀念創(chuàng)新形成流程
基于對單元各語篇的主題分析及大小觀念的提煉,并綜合基于小觀念設計的部分學生學情的問卷調查結果,筆者制訂了如下單元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認識到自然生態(tài)情況及人類對自然造成的傷害,樹立環(huán)保意識。
2.引導學生認識到人類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及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性,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
3.指導學生如何冷靜應對自然災害,學會自救與互救。
在單元目標的引領下,教師梳理出該單元的單元及課時目標(見表3),以確保單元及課時目標能夠具體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上。
表3 “Humans and Nature”單元及課時目標
續(xù)表
在進行了單元的整體分析、確定了單元及各課時的教學目標之后,筆者帶領教研團隊進行了英語教學中三種主要課型(閱讀、聽說和寫作)中應該怎樣基于各個課型不同的特點來踐行基于大觀念的單元整體教學的探索。比如閱讀課作為承載育人功能的課型應該怎樣通過結構化知識逐步構建單元主題,踐行單元的主題大觀念。作為語言知識及語言技能主要載體的聽說及寫作課程應該怎樣在關注單元育人價值的同時,幫助學生關注聽說課及寫作課的本質,實現(xiàn)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的提升。這些內容都將會在本專題接下來的三篇文章為大家一一展示。
基于大觀念的單元整體教學打破以往碎片化的教學模式,在主題大觀念及語言大觀念的引領下開展結構化教學,幫助學生形成單元主題的結構化知識,是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基于大觀念的單元整體教學下的不同課型中主題大觀念及語言大觀念的落地探究將進一步為一線教師提供更加具體、生動的樣例,以期更好服務一線教師將這一理念落實于每一種課型、每一節(jié)課,幫助更多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學會做人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