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畢業(yè)那年,由于以前沒上過英語課,因此,出生在農(nóng)村的我對于即將到來的初中英語課充滿了擔憂。于是,趁著暑假,我報了英語輔導班。教我們的陳老師是從老家走出后又返鄉(xiāng)的大學生,三十幾歲,說話質(zhì)樸而溫柔,言談間有著遮擋不住的儒雅。
由于鄉(xiāng)村條件有限,陳老師幾乎是上了初中階段的所有課程。各個年級在不同的時間段上課,又只有一間教室可用,所以,我們都必須每天早上7點前進教室,然后依次上課,上哪個年級的課,哪個年級的學生便坐在前排,其余的坐在后排。
我家住在距離上課點10公里以外的村莊,騎自行車需要40分鐘。暑假正是田間忙碌的時候,父母無暇照顧,每天我都是和村里的小伙伴們一起上下學。雖說辛苦,但是能提前學習到初一的英語知識,我的內(nèi)心無比充實。
一天早晨,我6點鐘起床,看到外面下著小雨,想著遙遠的路程,心里不免打起了退堂鼓。但是,我是個膽小的孩子,不敢告訴父母我不想去上課,便默默地出門了。
在村口平時和小伙伴會合的地方,我只看到了陳浩一人。路過的村民招呼我們:“這么早去上課啊?下這么大雨,不去了唄!”我倆笑笑,沒有說話。實在等不到其他小伙伴,我和陳浩只好出發(fā)了。
為了盡可能早地趕到,我跟在陳浩后面,奮力地蹬著腳踏板,寬大的雨衣被風吹得高高揚起,我冷得都有些哆嗦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雨越下越大,漸漸地,幾乎成了瓢潑大雨。我們無處躲避,只好迎著雨,使勁地往前趕……
不知過了多久,我們終于到達目的地,然而,教室里只有陳老師一人。看到我們,陳老師滿臉詫異:“今天這么大雨,一直沒有同學來,我以為大家都不來了呢。”我倆笑笑:“不是要上課嗎?”看我們淋得不成樣子,陳老師趕緊拿來了干凈的毛巾,一邊遞給我們,一邊說:“雨這么大,別的同學估計都不來了,你們真的很勇敢,將來肯定會有所成!”
那天,我們等了許久,最終也只有我和陳浩兩人。上完課后,陳老師跟我們聊起了村莊以外的世界:大學是什么樣的,城市和農(nóng)村有什么不同,知識分子看待問題的方法,等等。我第一次知道,原來,外面的世界這么豐富而美好!
后來的求學路上,遇到困難時,我總是會想起那個冒雨前行的清晨以及陳老師說過的話:“你們真的很勇敢,將來肯定會有所成!”每每此時,我總是會渾身充滿力量,像一名戰(zhàn)士一樣,堅定地迎難而上。
時光飛逝,多年后,陳浩成為了醫(yī)學博士,而我也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一鼓作氣,讀到了碩士畢業(yè)。我沒能有機會和陳浩聊起那天早上陳老師說過的話,但我相信,這也是對他有所鼓舞的。畢竟,他是我們村里的第一個博士生。
人生路上,定是有些時刻、有些人和事,會給我們感動或鼓勵,滋養(yǎng)著我們前進的靈魂,支持我們努力向上。
(編輯 鄭儒鳳 zrf911@sina.com,采采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