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次葵
(湖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湖南 長沙 410000)
洞庭湖地區(qū)堤防工程廣泛存在著深厚透水層基礎,這為堤防工程的防滲設計帶來困難。堤防工程的防滲措施主要分為垂直防滲和水平防滲[1]。對于基礎中透水層厚度不大,可采用垂直防滲墻截斷透水層的方式;對于堤防基礎中透水層深度過大,采用防滲墻無法有效截斷強透水層,而懸掛式防滲墻的防滲效果有限,通常采用堤后水平蓋重或者減壓井的方式[2],但是采用蓋重往往涉及征地和移民安置,同時工程量巨大,經(jīng)濟性較差。減壓井不會占用過多的土地,工程量較小,經(jīng)濟性較好,應用較為廣泛,但是減壓井的設計和計算較為困難,減壓井效果的評價以往采用“以溝代井”進行二維替代計算[3~4],至于減壓井的出水量,以往采用的經(jīng)驗公式計算[5]。本文對減壓井進行了三維有限元分析,重點對減壓井的防滲效果和單個減壓井的出水量進行了應用研究,可為類似堤防設計提供參考。
洞庭湖區(qū)某堤防基礎屬于深厚透水層基礎,堤頂高程為45.73 m,堤頂寬度為7.2 m,設計洪水位為43.65 m,粉細砂出現(xiàn)在33 m 高程,河床中砂礫石揭露,28.90 m 高程以下均為砂礫石,堤后地面高程位于35 m左右,歷年高水位時,均會出現(xiàn)管涌險情,斷面情況見圖1 和表1。單從堤基滲透穩(wěn)定考慮,僅考慮減壓井堤防滲透穩(wěn)定即可滿足要求,但減壓井并不能切斷堤身的滲漏通道,故采取防滲墻進行堤身防滲加固,采取減壓井進行堤基滲透穩(wěn)定加固。
表1 有限元計算材料表
圖1 計算斷面基本情況圖
為了了解不同間距情況下,減壓井的效果及出水量,擬定4 個計算方案:方案1 減壓井間距為20 m;方案2 減壓井間距為40 m;方案3 減壓井間距為80 m;方案4 減壓井間距為160 m,計算模型和計算方案示意圖見圖2 和圖3。
圖2 三維有限元計算模型圖
圖3 不同計算方案示意圖
圖4~圖6 給出了堤防總水頭云圖和流速矢量圖。減壓井通過濾水管將來自上游滲透水流直接導入井內(nèi),顯著改善了堤身和堤基的總水頭分布,避免單一地分布在相對不透水層,從而降低相對不透水層的滲透坡降,以達到保護堤基滲透穩(wěn)定的目的。
圖4 減壓井斷面總水頭分布云圖(單位:m)
圖5 減壓井斷面流速矢量圖
圖6 不同減壓井間距情況下總水頭云圖(單位:m)
表2 給出了不同減壓井間距情況下單個減壓井的出水量。由表可知,當減壓井間距越小,單個減壓井的出水量越小。一般來說,市面上可拆卸Φ60 減壓井的設計出水量為18 L/s,所以減壓井的間距不宜過大,不宜超過30 m,過大的間距,會導致局部水體無法有效排走,不利于減壓井和堤基的穩(wěn)定。
表2 不同減壓井間距情況下單個減壓井的出水量
本文利用三維滲流有限元對某段堤防進行了計算分析,重點對堤后減壓井的三維滲流計算進行了分析,得到結(jié)論如下:
1)減壓井的間距和單個減壓井的出水量成正比,間距越大,單個井出水量越大;
2)減壓井的間距不宜超過30 m,過大的間距,會導致局部水體無法有效排走,不利于減壓井和堤基的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