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晉玉 項麗君
屈蕙纕是近代臺州才女,詩人、教育家。其詩作以雋永清新著稱,但又因氣象雄渾、風格豪邁、意境宏闊而表現(xiàn)出“去女性化”。其主要體現(xiàn)在清健超脫的審美語言、以酒菊為主的審美意象和宏闊豪邁的審美意境三個方面,究其成因是受吳越山水的滋養(yǎng)和其所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
“時姊妹唱和之作,而格調(diào)吐屬雋永清新,為慧業(yè)文人所退避?!蹦贻p的屈蕙纕詩歌音韻雋永,格調(diào)清新,在待嫁以前就已和其姊屈茝纕進行唱和,同編《同根草》,名聞臺州?!胺蛉四昙s五十,余曾見其照像,豐容靜逸,綽然有大家之風范。余譽為林下清風,不虛也?!蹦杲氚俚那ダv依然不減青春風采。目前,學界關(guān)于屈蕙纕的研究成果主要有高平、牟璐陽的《近代臺州才女屈蕙纕生平考》,但遺憾的是文章并未對屈蕙纕詩中的“去女性化”現(xiàn)象進行相應(yīng)的描寫。筆者從“去女性化”現(xiàn)象之含義、屈蕙纕詩中“去女性化”現(xiàn)象之表現(xiàn)以及“去女性化”現(xiàn)象之成因幾個方面深入探究,嘗試為讀者還原一個更為全面真實的屈蕙纕形象。
說起“去女性化”,是指女子擺脫了自身特有的溫婉陰柔,而具備男子漢大丈夫氣概。何為“去女性化”現(xiàn)象?也就是女性特征逐漸褪去,而男性特征逐漸凸顯以至于男性化。男性作為士大夫的主流群體,其最高理想莫過于“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v觀屈蕙纕的一生,基本堅守了士大夫的理想、踐行了士大夫的準則。
獨善其身、堅守品格的自信力
屈蕙纕十分注重自身的人格修養(yǎng),以登山、泛舟等方式親近自然,以飲酒、對弈等趣味陶冶情操,極具隱士之風、雅士之度。她出身于士大夫家庭,所嫁之家庭也是仕宦之家。本可以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但她并未因此而游戲人生,相反,卻甘于清貧,在晚年致力于教育,用自己的滿腔熱血書寫了“夕陽無限好”的璀璨篇章。這正如在《留別崇誠女校學生》中寫道:
講學崇城十一年,愧無成績紹薪傳。
潮流未解趨時俗,氣節(jié)惟知慕昔賢。
多謝諸生苦挽留,病軀端合早歸休。
從今省卻經(jīng)營力,轉(zhuǎn)覺身閑得自由。
對于自身品格的提升是屈蕙纕一直堅守的必要選擇。
屈蕙纕堅持著對理想信念的追求,雖然當時主流文化要求女子要以“三從四德”為根本,但她并未就此放棄對理想信念的追求,這在她的《夜夢率師討賊奏凱還朝馬上得詩醒而記憶不忘》中有充分的體現(xiàn)。其一云:“刀光晃雪鼓鳴雷,五色旌旗耀日開。小隊蠻靴爭擁護,木蘭新自戰(zhàn)場回?!彪m為女子,但亦可效仿木蘭,征戰(zhàn)沙場,建立不朽的功勛。這種不同尋常的想法雖未最終落實到行動上,但我們可以看出屈蕙纕的“丈夫氣”已外溢無余。
兼濟天下、憂國憂民的責任感
清朝末年,列強入侵,社會動蕩,國家處于內(nèi)憂外患之中。可能受父親的影響,待字閨中的屈蕙纕早早覺察到民生的疾苦,百姓的涂炭。她在《桔槔》中這樣寫道:“求雨天不雨,桔槔滿江浦。南畝苗欲枯,咨嗟赴田父。炎炎赤日張,軋軋鳴卓午。車引河底泉,汗灑禾中土。須知物力艱,終歲忍多取。上忙糧未完,賦斂急官府。催租日日來,胥吏如狼虎。為歌踏車行,應(yīng)識民辛苦。居官能愛民,民亦視如父。”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屈蕙纕對黎民百姓的深切同情,對貪官污吏的嚴厲抨擊。
屈蕙纕不僅同情百姓,而且關(guān)心國事。當時,屈蕙纕已嫁作人婦,跟隨丈夫王詠霓在外,聽說德國強占膠州灣的消息后,非常氣憤地寫下了兩首和作。其一云:“強鄰虎視遍西東,何日欃槍一掃空?破虜自應(yīng)籌戰(zhàn)略,偷安轉(zhuǎn)恐釀兵戎。齊疆遠望烽煙急,膠水驚傳敵艦通??祚R健兒無恙在,好教金印早論功?!迸c丈夫不同的是,屈蕙纕在這里表現(xiàn)出了徹底不妥協(xié)的同仇敵愾的堅定決心和一往無前的巨大勇氣。
屈蕙纕的“去女性化”浸潤在她的人格當中,也滲透在她的作品當中。我們現(xiàn)以屈蕙纕的部分詩作為例,探討屈蕙纕的“去女性化”現(xiàn)象在其詩作中的具體表現(xiàn)。
清健超脫的審美語言
屈蕙纕的詩作語言具有清健超脫之特點。上文已談及,李祥稱贊屈蕙纕有“林下清風”,這說明屈蕙纕的詩作語言清新。這集中表現(xiàn)在她早期與其姊合著的《同根草》一書。加上屈蕙纕本人后期受到丈夫王詠霓的影響,尤其是王詠霓在安徽仕宦期間,屈蕙纕的詩作語言又顯得剛健有力。同時,屈蕙纕的詩作語言又十分超拔。與當時許多女性詩人不同的是,屈蕙纕寫了許多反映時局的詩篇。譬如《和袁太常降乩詩原韻寄薝林夫人六首》,這里的袁太常即袁昶,因直諫反對用義和團排外而被清廷處死,這一事件也被屈蕙纕寫進詩中。另外,在外羈旅之際,她積極與丈夫唱和,寫下了許多諸如《題外子漕川禊集圖后次元韻》等優(yōu)秀的詩篇,字里行間充滿了一股清健超脫之風。
酒菊為主的審美意象
客觀物象與主觀情思融合在一起而產(chǎn)生的藝術(shù)形象就是意象。作家在選擇合適的意象時,往往會綜合考慮其自身的思想情感、心理狀態(tài)、審美情趣等因素來間接地抒發(fā)情感。值得注意的是,屈蕙纕的詩作當中也出現(xiàn)了大量的“酒”和“菊”的意象,這些往往是中國傳統(tǒng)男性文學領(lǐng)域的典型意象。之所以會熱衷于選擇“酒”和“菊”,在筆者看來,是因為這些意象與屈蕙纕所崇尚的自由獨立的人格和男性士大夫的精神品質(zhì)高度吻合,并且有利于屈蕙纕內(nèi)心隱含的情感的釋放。
“酒”自古以來一直是男性社會津津樂道的物品。早在先秦時期就有“奠桂酒兮椒漿”(出自《九歌·東皇太一》)的記載;到了漢代,有曹操的“對酒當歌”(出自《短歌行》);魏晉南北朝以后,阮籍、嵇康、陶淵明、謝靈運、李白、杜甫、歐陽修、蘇軾以及元明清等眾多杰出作家,無一人不飲酒、詠酒。但是,封建社會對“酒”卻采取兩種完全不同的態(tài)度,男性飲酒被認為是怡情養(yǎng)性的正常表現(xiàn),而女性飲酒就是傷風敗俗的不當之舉。因此,極少有女性作家將“酒”寫入自己的作品中。但屈蕙纕是一個特例。在她的詩作當中,直接或間接提及“酒”一字的次數(shù)極多,在《同根草》和《含青閣詩草》中共出現(xiàn)了60次。通過飲酒,屈蕙纕內(nèi)心的情感得以釋放。
花是女性文學領(lǐng)域的典型意象。一般而言,女性文學多涉及牡丹、海棠,很少涉及菊花。但在屈蕙纕的詩作當中,菊花出現(xiàn)頻繁。菊花自從被陶淵明塑造之后,就被賦予了男性化色彩。據(jù)筆者統(tǒng)計,“菊”在其作品中共出現(xiàn)了25次。另外,在《含青閣詩草》當中有8首菊花詩。屈蕙纕寫菊花,其意圖是指向陶淵明,因為她胸懷男子漢大丈夫的凌云壯志,通過描寫菊花,她內(nèi)心的情感才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宏闊豪邁的審美意境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出:“無我之境,人惟于靜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動之靜時得之。故一優(yōu)美,一宏壯也。”如果說前期的屈蕙纕詩作是優(yōu)美的話,那么她后期的詩作是宏偉的,尤其是她跟隨丈夫游歷的時候。從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一直到1916年王詠霓去世,屈蕙纕的詩作大部分呈現(xiàn)出這種意境特點。我們可以在《含青閣詩草》中找到許多例證。如《夜渡洪澤湖和楨夫甥原韻》:我欲直上蓬萊巔,霞觴渴飲丹砂泉。飄飄遺世疑獨立,瑤琴一曲談水仙。又如《游金山寺》:大江莽莽日夜流,蛟龍出沒波濤秋。再如《登迎江寺塔》:龍山橫翠遠,皖水接天來。危堞明斜照,低田半草萊。這些都展示了詩人神奇而浪漫的想象,充滿了無窮的動態(tài)美。原因何在?筆者認為,屈蕙纕深受莊子的影響。正如她在《秋日即事五疊前韻》中寫的那樣:“愛讀莊生知北游,高臥南樓能避俗?!弊鳛橄惹貢r期最具浪漫主義色彩的文學著作,《莊子》的思想和智慧已經(jīng)滲透到屈蕙纕生命中的每個部分。即使她和丈夫在外漂泊多年,也依然可以用非常樂觀和豁達的心態(tài)對待自然界的萬事萬物,其心胸之寬廣足以令一般男子汗顏,真算得上“去女性化”。
吳越山水的滋養(yǎng)
《文心雕龍·物色》云:“若乃山林皋壤,實文思之奧府,略語則闕,詳說則繁。然則屈平所以能洞鑒風騷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可見,自然山水對一個作家的文學創(chuàng)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吳越大地有西湖這樣明靜秀美的自然景觀,屈蕙纕的家鄉(xiāng)臺州也有天臺山、神仙居等風景名勝。加上屈蕙纕本人熱衷于自然山水,時常外出游覽。靈山秀水孕育了她極其敏銳的觀察力和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從這個角度講,正是吳越山水的滋養(yǎng),造就了一代才女,并涵養(yǎng)出了她的“去女性化”特質(zhì)。
個體小環(huán)境
1.出自書香門第
屈蕙纕出身于書香門第,其父屈宗翰,字墨林,是晚清當?shù)厮奕?,曾采訪分修《光緒太平續(xù)志》。屈家家學深厚,屈茝纕、屈蕙纕兩姊妹深受影響。據(jù)毛祥麟《同根草序》記載:“予受而讀之,覺韻致天然,若新簧之甫炙、奇花之初胎,《離騷》之音淵源三百。屈君之家學在是而兩媛得之,故美人香草余韻猶存歟?抑以見我?!辈⑶仪謱η医忝眉医虡O嚴。朱謙《同根草敘》有云:“兩淑人少稟異質(zhì),嫻禮則,太翁墨林先生績學厲行,矜式鄉(xiāng)里,家居督課如嚴師,故學有淵源,工于吟詠。”在父親的影響下,屈家姐妹早在閨中就進行唱和,同編《同根草》四卷。這些為屈蕙纕后來的發(fā)展和成長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礎(chǔ)。
2.轉(zhuǎn)益多師是其師
屈蕙纕待字前得到了諸多師傅的指點,主要包括陳琛、戚祖姚、袁傅等?!锻荨肪硪皇珍浟饲ダv的《和秋航師太湖泛舟玩月》,《含青閣詩草》卷二收錄了《秋航師枉過敝廬袖詩索和即步原韻》,這里的秋航師即陳琛。陳琛,字秋航,太平人。此外,《同根草》卷二收錄了《和戚少鶴師丹崖登高原韻二首》,卷三收錄了《夢戚少鶴師賁臨天明訃音已至為之一慟二首》,卷四收錄了《重九有感二首》。同時,《同根草》卷一收錄了屈蕙纕的《和泮橋老太師游常樂窩感舊原韻》,卷四收錄了《賀半橋老太師重居環(huán)山樓》。半橋即泮橋,就是葉倬云?!锻荨肪硪挥小额}天臺袁肖巖師入山采藥圖小照》和《仲冬送肖嚴師旋里》。這里的袁肖巖即其師袁傅。當然,屈蕙纕所拜之師還有很多,這里不一一贅述。不過,從中我們可以得知屈蕙纕師從多人,并且最終將各家才學融會貫通,為己所用。
3.群體交游甚廣
屈蕙纕長期處于士大夫群體中,她的父親和丈夫都是士大夫,她必然也會受其朋友圈的影響。當然,屈蕙纕也有自己的知己,如薝林夫人、靜珊夫人,并且她們之間多有詩歌往來。這些都作用于屈蕙纕,并且使她的“去女性化”特質(zhì)更加鮮明。
4.琴瑟和鳴開眼界
屈蕙纕自1888年嫁給王詠霓,一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前后有二十多年的時間。在這二十多年的時間里,屈蕙纕跟隨丈夫王詠霓前往安徽鳳陽、池州、太平府等諸多地方,親身體驗了當?shù)氐娘L土人情,感受到了晚清一系列的政治風云給這個貧窮落后的國家?guī)淼囊淮未蚊黠@的變化。歸來后,屈蕙纕在家鄉(xiāng)興辦學校。這明顯是受到丈夫王詠霓在安徽興辦近代教育的啟發(fā)。
社會大環(huán)境
屈蕙纕一生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出嫁之前在閨閣中度過,作品多描寫自然風物,感嘆四季輪回,抒寫個人情思。出嫁后隨丈夫長期在皖,時值列強割據(jù),社會動蕩,政府無能,受丈夫的影響,視野逐漸開闊,由早期描寫自然景觀轉(zhuǎn)移到關(guān)心家國情仇上來,詩作風格漸漸豪放起來。她將個人命運與時代風云緊密結(jié)合,將個人的體驗與國家的憂患相互交融,創(chuàng)作了許多優(yōu)秀的詩篇,字里行間充滿了濃郁的“去女性化”特征。
屈蕙纕作為臺州近代著名女詩人,其詩作既充滿了堅守信念的魄力,又飽含了兼濟天下、憂國憂民的責任感。其“去女性化”主要體現(xiàn)在清健超脫的審美語言、以酒菊為主的審美意象和宏闊豪邁的審美意境上,成因主要在于吳越山水的滋養(yǎng)、個體小環(huán)境和社會大環(huán)境。其中,個體小環(huán)境集中體現(xiàn)在其出自書香門第、轉(zhuǎn)益多師、交游廣泛和琴瑟和鳴開眼界這四個方面。通過對屈蕙纕詩作的全面研究,我們認為屈蕙纕詩中的“去女性化”在其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有明顯的表現(xiàn),并且從中可以看出一個全面而真實的屈蕙纕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