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珊珊
(安徽城市管理職業(yè)學(xué)院 公共教學(xué)部,安徽 合肥 230001)
言語禮貌,即言語交際中的禮貌現(xiàn)象,普遍存在于各國國家的語言文化之中,是人們在言語交際中一種交際策略,能夠幫助人們在交際中形成良好的個人形象,建立并維護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由于文化和語言表達形式的差異,各國禮貌語言的表達形式和實施策略是不同的。英語言語禮貌表達形式是多層次的。我國很多學(xué)者都對英語言語交際中的禮貌現(xiàn)象進行了探討和研究。馬登閣從語用學(xué)出發(fā),指出英語中禮貌語言的表達方式是多層次的,可分為語音、詞匯、語法、語用等不同層次[1]。萬茂林指出英語可以通過使用情態(tài)動詞、時態(tài)、條件從句、一般疑問句的方式傳達說話人的禮貌[2]。
中國學(xué)生在言語禮貌表達形式和實施策略上受到漢語負向遷移影響,在英語學(xué)習(xí)和使用過程中容易忽視或錯誤使用英語言語禮貌,導(dǎo)致語義失誤和語用失誤,造成雙方交流溝通上的偏差和誤解,不利于跨文化交流中建立和維護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加強英語言語禮貌教學(xué),是提高學(xué)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
美國語言學(xué)家Grice 認為交流中雙方要有共同的交際目的,實現(xiàn)言語交流相關(guān)、有效、準確、清楚,即遵循 “合作原則”[3]。英國語言學(xué)家Leech 在此基礎(chǔ)上總結(jié)了英語言語交際中言語禮貌表達策略,即 “禮貌準則” ,包括六個方面:策略準則(tact maxim),盡量減少對他人的損失,盡量增大對他人的利益;慷慨準則(generosity maxim),盡量減少對自己的利益,盡量增大對自己的損失;贊揚準則(approbation maxim):盡量減少對他人的貶降,盡量增大對他人的贊譽;謙遜準則(modesty maxim),盡量減少對自己的贊譽,盡量增大對自己的貶降;贊同準則(agreement maxim),盡量減少與他人的不同意見,盡量增大與他人的相同意見;同情準則(sympathy maxim),盡量減少對他人的反感,盡量增大對他人的同情[4]。
學(xué)者Brown&Levinson 的 “面子理論” 中提出了 “面子(face)” 的概念[5],這是研究言語行為禮貌或不禮貌的重要概念和衡量標準。在面子理論中, “面子” 被界定為 “每個社會成員想要在公眾面前為自己贏得和維護的一種個人形象” 。交際過程中,交際者希望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得到認可和滿足,即為積極面子,交際者不希望自己的行為受到約束和阻礙,即為消極面子。在言語交際過程中,有損交際者面子的言語行為都是不禮貌的[6]。
英語言語禮貌包含了語音、詞匯、語氣句式、語法時態(tài)和語用多個層次的表達形式。根據(jù)實現(xiàn)禮貌的途徑不同,這些不同層次的表達形式可以分為形式上的禮貌和意義上的禮貌兩大類。
形式上的言語禮貌指當(dāng)表達贊美、邀請或者表達忌諱(如 “死亡” )、不雅或不友好(如命令、警告)的含義時,在詞匯、句式或語法層次上使用正確得體的表達結(jié)構(gòu)來維護交際者雙方的面子,從而實現(xiàn)禮貌。這些正確得體的表達結(jié)構(gòu)能夠更好地體現(xiàn)說話人的熱情慷慨、良好修養(yǎng),避免引起聽話人反感,在形式上很好地遵循了 “禮貌原則” 的表達策略。
1.詞匯層次
詞匯層次包括了正確得體的稱呼方式、敬詞、委婉語和情態(tài)。英語中禮貌的稱呼方式,如獨立稱呼語(Sir/Madam,Ladies,Gentlmen)、 通 用 稱 呼 語(Mr,Mrs,Miss,Ms)、職務(wù)頭銜稱呼語(Mr President,Mr Speaker),敬詞(Yours/Yours sincerely)均 體現(xiàn)了說話人在形式上對聽話人的認同、尊敬和禮貌。委婉語被用來含蓄、間接、禮貌地表達一些讓說話人難以啟齒、讓聽話者感到尷尬的含義(如pass away,use the bathroom),避免使用直接、粗俗的表達,體現(xiàn)禮貌。
2.句式層次
說話人根據(jù)要表達的含義和意圖,選擇讓聽話人得益的句式,這就是句式層次的言語禮貌。聽話人越受益,話語就越禮貌。比如,當(dāng)我們向別人表達贊美、提出邀請或為別人提供服務(wù)時,往往使用祈使句和陳述句。直接、肯定的祈使句和陳述句,能夠表現(xiàn)出說話人的熱情和坦率,使聽話人感到贊譽和得利,實現(xiàn)言語禮貌。如:
-You are terrific in this dress!(直接贊美)
-Please do try this cake!(祈使句表示邀請,讓對方難以拒絕)
而當(dāng)說話者向?qū)Ψ奖磉_某種建議、請求、命令、警告時,英語中常用if 條件句、疑問句、反義疑問句、虛擬語氣等委婉語氣句式來表達。因為建議、請求、命令、警告等言語行為總是讓受話者 “受損” 。根據(jù)禮貌準則,說話者應(yīng)當(dāng)盡量減少對方 “受損” ,減少對方 “反感” ,多給對方拒絕的余地,這樣才會顯得禮貌。如:
-If I were you,I would take this offer without hesitation.(通過將 “我” 虛擬成 “你” 表達建議和勸告,提高話語可接受性的同時也顯得更加禮貌得體。)
-I wonder if you could possibly come to our party.(表示請求)
-If you came early,you would not have missed the train.(表示責(zé)備)
3.語法層次
語法層次的言語禮貌是指通過 “時與體” 來表達禮貌。英語中的 “時與體” 除了能夠表示動作發(fā)生的時間和狀態(tài)含義,也有禮貌功能,可以通過時態(tài)和動作狀態(tài)的不同描述體現(xiàn)其形式禮貌。一般來說,英語中的過去時比現(xiàn)在時更加委婉,進行式比一般式更加客氣,試比較:
-I wonder if you could give me some help.
-I wondered if you could give me some help.
-I was wondering if you could give me some help.
同樣是請求幫助,第二句話將 “請求幫助” 的時間推至 “過去” ,在心理上給予對方時間距離感,對方如果拒絕也不會尷尬,這樣就減少了 “請求幫助” 給對方造成的壓力。這里的第二句話中的一般過去時態(tài)比第一句話的一般現(xiàn)在時態(tài)在形式上更遵循了禮貌原則,因而也更加禮貌。
第三句話中的過去進行式(was wondering)比第二句中的過去時(wondered)禮貌功能更加突出。英語中的進行體(體,指語言范疇)具有 “暫時性” 和 “不完全性” 。 “was wondering” 表明說話人在過去的時間里、暫時地、不完全地向?qū)Ψ?“請求幫助” ,更多地體現(xiàn)了說話人向聽話人 “請求幫助” 的探詢意味,減少了 “請求幫助” 給對方的壓力。過去時、進行時和情態(tài)動詞的使用使得這句話在形式上比前兩個句子更加客氣委婉。
1.語音層次
語音層次的言語禮貌包括了語調(diào)和重音。英語的語調(diào)及重音可以表明說話人在語境中的態(tài)度。升調(diào)表示話語的未完成性和不確定性,所以疑問句常使用升調(diào),預(yù)示著說話人不確定的語氣和態(tài)度,表示期望、需要對話人的回答或回應(yīng),在交流中顯示禮貌友好;相反,英語中的降調(diào)表示話語的完成性和確定性,所以陳述句和祈使句常使用降調(diào),預(yù)示著說話人肯定、有力的語氣和態(tài)度,對對話人的回答或回應(yīng)沒有必需的期待,在交流中顯得冷淡、疏遠。比如,與人進行閑聊搭訕時,英語中常說:
-It's a fine day,isn't it?↗
“今天天氣很好” ,是雙方能基本達成共識的事實,說話人也并不是真的向說話人提出對天氣的疑問。附加疑問句部分升調(diào)語調(diào)的使用傳達出說話人想得到對方的回答或回應(yīng),表明了想要溝通交流的友好意愿。這是英語中得體禮貌地開始對話的方式之一。
2.詞匯層次
詞匯層次的言語禮貌主要通過情態(tài)動詞來實現(xiàn)。情態(tài)動詞體現(xiàn)說話人的態(tài)度和情感,往往用來傳達說話人的禮貌,試比較:
-Mary have missed her train.(客觀陳述 “Mary 沒趕上火車” 的事實,說話人也沒有表達對 “Mary 沒趕上火車” 這件事的任何個人情緒。)
-Mary might have missed her train.( “Mary沒上火車” ,might 表達出說話人對這件事的遺憾,從中可以感受到說話人的委婉和禮貌。)
3.語用層次
話語的語用含義是指通過交流語境和言語交流雙方相互關(guān)系表達出來的、話語語義含義之外的潛在含義。語用層次上的言語禮貌是指利用對 “合作原則” 和 “禮貌原則” 的遵守和違反來表達話語的語用禮貌或不禮貌。例如,下列對話中,A 是公司信息技術(shù)部門員工,B 是公司銷售部門職員,B 在使用電腦操作的過程問題,向A 尋求幫助。
A:Sir,have you used a computer before?↗
B:Well,I'm sitting in front of one now,aren't I?↘
A 作為信息部門技術(shù)服務(wù)人員,通過提問簡單了解目標客戶的電腦操作基本情況。這里的一般疑問句如常使用升調(diào),本身并沒有失禮行為,而B 正因為操作失誤而心情不佳,聽到A 的問話顯然曲解了A 的話語含義,認為A 對其進行了嘲諷。因而回答了一句看似答非所問的一句話,明顯違背了英語合作原則,并且在附加疑問句部分使用了降調(diào),表達了對A 問話的不滿和不耐煩,A/B 二人沒有實現(xiàn)禮貌交流。
漢語言語禮貌表達策略和英語有很大不同。學(xué)者顧曰國總結(jié)了五條漢語語言文化的禮貌準則:貶己尊人準則、稱呼準則、文雅準則、求同準則,以及德、言、行準則。在英語中使用漢語語言文化的禮貌準則,并不能實現(xiàn)英語言語禮貌,反而容易造成語用失誤,為語言交流和人際關(guān)系維護帶來不利影響。中國學(xué)生在英語言語禮貌表達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語調(diào)、詞匯、句式和語用失誤。
受漢語負遷移的影響,中國學(xué)生對根據(jù)語境選擇恰當(dāng)?shù)恼Z調(diào)具有明顯的不適應(yīng)性,在英語的朗讀和對話中,升調(diào)的使用頻率明顯低于降調(diào)的使用頻率。但是從言語禮貌的角度來看,語調(diào)提示了說話人的態(tài)度,關(guān)乎說話人的言語禮貌。例如,在雙方見面打招呼時,如果用降調(diào)說Hello!↘,會讓對話人覺得生硬、冷淡,可能讓對話人產(chǎn)生說話人不夠禮貌,甚至是不情愿與其交談的印象。這里正確的語調(diào)應(yīng)該是Hello!↗,通過升調(diào)表示期望、需要對話人的回答或回應(yīng),讓對話人覺得說話人交流互動意愿強烈,比較熱情、客氣,也顯得更加禮貌。同樣的一句話,不同的語調(diào)表達出來的禮貌含義是不同的,中國學(xué)生需要加強在不同語境中對話語語調(diào)的感知和使用能力,如:
-Are you sure? ↗ (表明說話人的疑問和不確定性,希望對話人能夠回答或回應(yīng)他的疑問,是禮貌的問句)
-Are you sure? ↘(表達出說話人的不滿或威脅,是不禮貌的言語表達。)
中國學(xué)生對英語詞匯的文化含義缺乏理解深度,甚至套用漢語中詞匯含義,造成禮貌失誤。比如,漢語中大多使用 “姓氏+頭銜” 的敬稱,所以往往聽到諸如 “王經(jīng)理” “黃局長” “李老師” 這樣的稱呼。但是在英語言語交際中, “Manager Wang、Bereau Huang、Teacher Li” 并不是恰當(dāng)?shù)姆Q呼方式。在漢語中,長者用 “小王” “小張” 等稱呼后輩,顯示了對后輩的親近關(guān)愛,后輩對長者稱呼為 “老先生” “老太太” 顯示了對長者的尊重。但是英語中 “l(fā)ittle” “old” 用在稱呼語上極大傷害了對方的面子,是極為不禮貌的。
此外,情態(tài)動詞的使用失誤在中國學(xué)生中也很常見。中國學(xué)生經(jīng)常用 “Do you want something to drink?” 提問對方是否要喝點東西,want 這個動詞突出了對方 “想要” 的動作,有損于對方的面子,不符合禮貌原則。這句話應(yīng)該改為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 情態(tài)動詞would 用于征詢對方的意愿,詢問對方 “愿不愿意、想不想” ,減少對對方表達意愿時的面子損失,語氣委婉,顯得禮貌。
在表達請求、命令、建議等含義時,中國學(xué)生習(xí)慣性地使用祈使句,再加上 “請” 字或者 “謝謝” ,以為這樣就實現(xiàn)了禮貌表達。但英語中要使用條件句、疑問句、反義疑問句或者虛擬語氣來實現(xiàn)禮貌表達。試比較:
-給我看一下你的護照和身份證。(漢語中 “生硬” )
-請我看一下你的護照和身份證。(漢語中 “客氣” )
-Can I see your passport and ID card,please?(英語中 “禮貌” )
中國學(xué)生在英語言語禮貌中的語用失誤主要集中在對贊美、感謝、受邀時的回答上。例如:
-Would you like to drop by and have some tea?(你要不要順便來喝杯茶?)
-Don't bother.I have to go.(別麻煩了,我先走了。)
中國人在接到邀請時,總是習(xí)慣性地擔(dān)心給別人帶來麻煩,所以總是要先推辭,抑或是自貶以示謙遜。這里 “don't bother” 其實是否定了對方邀請你來喝杯茶這件事,違背了禮貌原則中的得體原則,因而是不禮貌的。
綜上所述,本文重點分析了英語中言語禮貌現(xiàn)象及中國學(xué)生在英語言語禮貌中的語用失誤。英漢語在言語禮貌表達策略和表達形式上存在很大不同。英語言語禮貌可以分成形式上言語禮貌和意義上言語禮貌。在英語教學(xué)中應(yīng)當(dāng)加強學(xué)生對英語言語禮貌的正確認識,增強學(xué)生在不同的語境中使用恰當(dāng)?shù)皿w言語禮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xué)生的跨文化交際語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