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五四后梁啟超的“漢族”涵義上的“中華民族”研究*

    2023-04-07 04:14:10鄭大華
    廣東社會科學 2023年1期
    關鍵詞:梁啟超漢族中華民族

    鄭大華

    1902年梁啟超提出和使用了“中華民族”概念,是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和使用者。但到了晚年,由于已離開政治斗爭舞臺,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學術研究上,因此,與當時以孫中山為代表的中國國民黨、以《醒獅》周報為主要陣地的國家主義派、以李大釗為代表的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和新成立的中國共產(chǎn)黨不同的是,他不是從當下的政治需要、政治斗爭,而是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講中華民族的。1922年,梁啟超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一書中提出,“今欲成一適合于現(xiàn)代中國人所需之中國史”,就必須研究“中華民族是否中國之原住民?抑移住民?”等有關“中華民族”之形成和發(fā)展的重大問題。同年,他又在18年前發(fā)表的《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的基礎上寫成《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一文。這是他晚年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在該文中,梁啟超不僅最先對清末以來就一直占據(jù)著中國學術界統(tǒng)治地位的“中華民族外來說”尤其是“西來說”公開提出質疑,而且還在他早年研究的基礎上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歷史格局的形成過程和特點進行了全面考察和總結,這對于推動中華民族史研究和中華民族觀念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經(jīng)常以今日之我戰(zhàn)昨日之我、追求與時俱進的梁啟超,卻在“中華民族”觀念上沒能與時俱進,他這時所說的“中華民族”仍還停留在他早年認識的層面上,亦即指的是“國族”意義上的“漢族”,而非現(xiàn)在不少研究者所認為的是“中國境內各民族”意義上的“中華民族”。

    一、未能與時俱進:“中華民族”仍是“漢族”的涵義

    五四運動后,由于政治上連續(xù)受挫,被北洋軍閥玩弄于股掌之間,梁啟超對從事政治已心灰意冷,雖然還關心政治,并經(jīng)常就時事發(fā)表政見,但已不實際參與政治,不在北洋政府中擔任一官半職,而專心于學術研究,并于1925年受聘為清華國學院導師,成為清華國學院著名的四大國學導師之一。

    1921年梁啟超在天津南開大學課外演講中國歷史研究的方法問題,一學期下來,得《中國歷史研究法》一書,共10萬余言,1922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印行。他在書中提出,“今欲成一適合于現(xiàn)代中國人所需之中國史”,就必須研究“中華民族是否中國之原住民,抑移住民?”“中華民族由幾許民族混合而成?其混合醇化之跡何如?”“中華民族最初之活動,以中國何部分之地為本據(jù)?何時代發(fā)展至某部分,何時代又發(fā)展至某部分?最近是否仍進行發(fā)展,抑已停頓?”“外來蠻族,例如匈奴、突厥等,其與我共爭此土者凡幾,其來歷何如?其紛爭結果影響于我文化者何如?我文化之影響于彼者又何如?”“世界他部分之文化民族,例如印度、歐洲等,其與我接觸交通之跡何如?其影響于我文化者何如?我文化之影響于彼者又何如?”“中華民族之政治組織,分治、合治交迭推移之跡何如?”“統(tǒng)治異民族及被統(tǒng)治于異民族,其成敗之跡何如?”“民族之根本思想何在?其各時代思潮蛻變之跡如何?”“宗教信仰之情狀及其變遷何如?”“文化之繼承及傳播,其所用教育方式何如?其變遷及得失何如?”“哲學、文學、美術、音樂、工藝、科學等,各時代進展之跡何如?其價值何如?”“各時代所受外國文化之影響何如?我文化之曾貢獻或將貢獻于世界者何如?”等等有關“中華民族”之形成和發(fā)展的重大問題。①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梁啟超著,湯志鈞、澤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十一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年,第261頁。在上述這些問題的基礎上,梁啟超又進一步提出,研究“中國史”應該“說明”以下四個主要問題:“第一,說明中國民族成立發(fā)展之跡而推求其所以能保存盛大之故,且察其有無衰敗之征。第二,說明歷史上曾活動于中國境內者幾何族,我族與他族調和沖突之跡何如?其所產(chǎn)結果何如?第三,說明中國民族所產(chǎn)文化以何為基本,其與世界他部分文化相互之影響何如?第四,說明中國民族在人類全體上之位置及其特性,與其將來對于人類所應負之責任。遵斯軌也,庶可語于史矣。”②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梁啟超著,湯志鈞、澤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十一集,第262頁。

    在上述引文中,梁啟超既使用了“中華民族”,又使用了“中國民族”。幾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認為,梁啟超這里所使用的“中華民族”和“中國民族”指的都是中國境內各民族,兩者可以互換,表達的是同一意思。有的研究者甚至得出結論:認為梁啟超這里對“中華民族”的使用,是現(xiàn)代意義上的“中華民族”觀念在五四時期形成的一個重要標志。對此,筆者持不同意見?;仡櫄v史,梁啟超1902年在《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一文中第一次使用“中華民族”時,沒有對其涵義作過解釋,從他使用“中華民族”一詞前后行文來看,把它理解成“中國民族”可能更切合一些。但三年后(1905年),他在《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一文中提出和使用“中華民族”概念時,則對“中華民族”的涵義做出明確界定,即“中華民族”指的就是“漢族”,而且他是在“國族”的意義上稱“漢族”為“中華民族”的。實際上,梁啟超使用“中國民族”一詞要早于他使用“中華民族”,但在《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之前,梁啟超對“中國民族”一詞的使用還比較混亂,有時指的是漢族,有時指的是中國境內各民族,有時指的是不包括某一地區(qū)(如東北)少數(shù)民族的中國境內其他各民族,比如他發(fā)表在1901年9月3日和13日出版的《清議報》第九十冊和九十一冊上的《中國史敘論》一文就是如此。但自《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之后,“中華民族”和“中國民族”在梁啟超這里有了明確分工,“中華民族”指的是作為“國族”的漢族,而“中國民族”指的是中國境內各民族,這兩個詞是不能互換的。①參見拙作:《梁啟超最早使用“中華民族”一詞及其有關問題的探討》,《浙江學刊》2023年第1期。

    就梁啟超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一書中對“中華民族”和“中國民族”的上述使用來看,實際上和他自《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之后對“中華民族”和“中國民族”的使用一脈相承,即“中華民族”指的是作為“國族”的“漢族”,而“中國民族”指的是中國境內各民族。所以,他在論“中華民族”時,不僅與“外來蠻族,例如匈奴、突厥等”相提并論,亦即“匈奴、突厥等”民族對于作為“國族”的漢族來說是“外來蠻族”,而且提出在對“中華民族之政治組織,分治、合治交迭推移之跡何如”進行研究時,要更進一步研究“統(tǒng)治異民族及被統(tǒng)治于異民族,其成敗之跡何如”的問題。如果依照一些研究者所說,梁啟超在這里所講的“中華民族”可以換作“中國民族”解,指的是中國境內各民族的話,那么,就無法解釋“統(tǒng)治異民族及被統(tǒng)治于異民族,其成敗之跡何如”這一問題了。因為,如果作“中國民族”解,指的是中國境內各民族,在中國境內就不存在相對于“中國民族”的“異民族”了,中國境內各民族都是“中國民族”的組成部分;如果作“漢族”解,那么,其他非漢族民族對于漢族來說是理所當然的“異民族”。而當梁啟超論“中國民族”時,與“中國民族”相提并論的不是“匈奴、突厥等”“外來蠻族”,也不是“異民族”,而是世界其他民族(如第三條),是世界人類(如第四條)。這里的“中國民族”都不能作“漢族”解,只能作“中國境內各民族”解。

    《中國歷史研究法》重點討論的是研究中國歷史的方法,而不是中國歷史的本身,更不是中華民族,所以梁啟超在該書中只是對上述這些問題作了初步探討和闡述,并沒有完全展開。同年(1922年),梁啟超又在18年前發(fā)表的《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的基礎上寫成《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一文。文中梁啟超多次使用了“中華民族”這一概念,但就他使用“中華民族”的前后文來看,與《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一樣,指的也是“漢族”。目前學術界引用該文最多,也往往拿它作為梁啟超這時所使用的“中華民族”指的是中國境內各民族之證據(jù)的,是該文有關“民族意識”的一段文字:“何謂民族意識?謂對他而自覺為我?!耍毡救?;我,中國人?!灿鲆凰宥⒖逃小抑袊恕挥^念浮于其腦際者,此人即中華民族之一員也?!雹倭簡⒊骸吨袊鴼v史上民族之研究》,梁啟超著,湯志鈞、澤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十一集,第374頁。僅就這段文字來看,確實如研究者所認為的那樣,“中華民族”可以作“中國民族”解,指的是中國境內各民族,但如果結合下文梁對“中華民族”的論述來看,又只能作“漢族”解。梁在此段文字后接著寫道:“《史記·楚世家》兩載楚人之言曰:‘我蠻夷也。’(一為西周時楚子熊渠之言,一為春秋初楚武王之言。)此即湖北人當春秋初期尚未加入中華民族之表示。及戰(zhàn)國時,天下冠帶之國七,而楚與居一焉,則其時楚人,皆中華民族之一員也。南越王佗自稱‘蠻夷大長’,此即漢文帝時,廣東人尚未加入中華民族之表示。及魏晉以后,粵人皆中華民族之一員也。滿洲人初建清社,字我輩曰漢人,而自稱旗人,至今日則不復有此稱謂有此觀念,故凡滿洲人今皆為中華民族之一員。反之,如蒙古人,雖元亡迄今數(shù)百年,彼輩猶自覺彼為蒙人而我為漢人,故蒙古人始終未嘗為中華民族之一員也?!雹诹簡⒊骸吨袊鴼v史上民族之研究》,梁啟超著,湯志鈞、澤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十一集,第374—375頁。很明顯,文中的“中華民族”都只能作“漢族”解,而不能作“中國民族”解。因為與“中華民族”相對應的是“蠻夷”,如果作“中國民族”解,就不存在這種對應關系了。具體來看,西周、春秋初,楚人沒有完全漢化,自稱為“蠻夷”,因而不是“漢族”亦即“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如果作“中國民族”解,也就不存在“蠻夷”不是“中華民族”一部分的問題了。到戰(zhàn)國時,楚人已完全“漢化”,所以成了“中華民族”亦即漢族“之一員”。漢文帝時,粵人還是“蠻夷”,所以“尚未加入中華民族”,而到了“魏晉以后”,粵人已完全漢化,和此前的“楚人”一樣,也成了“中華民族”亦即漢族“之一員”。清初,滿洲人稱“我輩”為“漢人”,自稱為“旗人”,后來隨著漢化,滿洲人已經(jīng)沒有了“漢人”和“旗人”的觀念,因而也就“皆為中華民族”亦即漢族“之一員”了。與滿洲人不同,蒙古人始終有“漢人”和“蒙人”的民族意識,“故蒙古人始終未嘗為中華民族之一員也”。如果像研究者所認為的那樣,梁啟超在這里所使用的“中華民族”,指的是“中國境內各民族”,亦即“中國民族”的話,那么,上述這段引文就解釋不通了,總不能說沒有“漢化”的“楚人”“粵人”“滿洲人”“蒙古人”就不屬于“中國民族”吧。這涉及到國家觀念、主權意識問題,作為長期執(zhí)思想界、輿論界和學術界之牛耳的梁啟超,自清末以來,他的國家觀念、主權意識就十分強烈,我們沒有理由相信,他會把還沒有完全漢化的“楚人”“粵人”“滿洲人”尤其是當時的“蒙古人”排除在“中國人”“中國民族”之外。

    尤其能證明梁啟超在《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中所使用的“中華民族”一詞,指的就是“漢族”,只能作“漢族”解的,是他在文中對中國境內之民族的分類。他認為,“現(xiàn)在中國境內及邊徼之人民,可大別為六族:一、中華族。二、蒙古族。三、突厥族(即土耳其族)。四、東胡族(東籍所稱通古斯族,即東胡之音譯)。五、氐羌族。六、蠻越族。”③梁啟超:《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梁啟超著,湯志鈞、澤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十一集,第378頁。這里的“中華族”,是“中華民族”的簡稱,很明顯就是我們所說的“漢族”,因為與“中華族”相對應的,是“蒙古族”“突厥族”“東胡族”“氐羌族”和“蠻越族”這些國內的少數(shù)民族。他在把“現(xiàn)在中國境內及邊徼之人民”分成為上述“六族”后繼續(xù)寫道:“此六者皆就現(xiàn)在而言,若一一尋其歷史上之淵源,則各族所自出及其相互之關系,殆復雜不易理。即如我中華族,本已由無數(shù)支族混成,其血統(tǒng)與外來諸族雜糅者亦不少?!雹芰簡⒊骸吨袊鴼v史上民族之研究》,梁啟超著,湯志鈞、澤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十一集,第378頁。這里怎么也不可能像有的研究者所認為的那樣,梁啟超的“中華民族”指的是“中國境內各民族”,只能作“中國民族”解。

    繼《中國歷史研究法》和《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之后,梁啟超在這年(1922年)10月寫成的《五十年中國進化概論》一文中也多次使用了“中華民族”,而且也同樣是在漢族的涵義上使用這一概念的。他寫道:有一件大事,是我們五千年來祖宗繼續(xù)努力,從沒有間斷過的。這件大事是什么呢?就是“中華民族之擴大”?!霸瓉砦覀冎腥A民族,起初不過小小幾個部落,在山東、河南等處地方得些根據(jù)地,幾千年間,慢慢地長——長——長成一個碩大無朋的巨族,建設這泱泱雄風的大國”。其“長”的方法有兩個:“第一是把境內境外無數(shù)的異族叫他同化于我。第二是本族的人年年向邊境移殖,把領土擴大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也就是“向這條路線進行”的歷史。近五十年也不例外,同樣取得了巨大成功。這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平定了“洪楊之亂”。“洪楊之亂”后,西南好多地方發(fā)生了“苗亂”,“洪楊之亂”被平定,“苗亂”也得到了根本解決,“從此以后,我敢保中國再不會有‘苗匪’這名詞了。原來我族對苗族,乃是黃帝、堯、舜以來一樁大公案,鬧了幾千年,還沒有完全解決,在這五十年內,才把黃帝伐蚩尤那篇文章做完最末的一段,確是歷史上值得特筆大書的一件事”。二是辛亥革命,清帝遜位。清帝的祖先是東胡?!皷|胡民族和我們搗亂搗了一千七八百年,五胡南北朝時代的鮮卑,甚么慕容燕、拓拔魏、宇文周,唐宋以后,契丹跑進來叫做遼,女真跑進來叫做金,滿洲跑進來叫做清,這些都是東胡族”,這些東胡族雖然也讓“我族”吃了不少的苦頭,但最后都被“我族同化”,滿洲人統(tǒng)治中國最久,但“同化也同化得最透……從此世界上可真不會有滿洲人了,這便是把二千年來的東胡民族,全數(shù)融納進來,變了中華民族的成分,這是中華民族擴大的一大段落”。三是內地人民向東北、西北兩方面發(fā)展。東北原是“滿洲人預備拿來做退歸的老巢”,是不許其他民族進入的,但現(xiàn)在已得到開發(fā),“東三省人和山東、直隸人漸漸打成一片了”。新疆自光緒年間建省以后,“兩漢以來始終和我們若即若離的西域三十六國,算是完全編入中國版圖,和內地一樣了”。四是海外殖民事業(yè),也有很大發(fā)展。①梁啟超:《五十年中國進化概論》,梁啟超著,湯志鈞、湯仁澤:《梁啟超全集》第十一集,第402—403頁。從上述引文可以看出,梁啟超在文中所使用的“中華民族”“我族”“本族”都只能作“漢族”解,因為與“中華民族”“我族”“本族”相對稱的是“境內境外無數(shù)的異族”“苗族”“東胡族”“滿洲人”或“滿族”,亦就是說“中華民族”“我族”“本族”是不包含“境內境外無數(shù)的異族”“苗族”“東胡族”“滿洲人”或“滿族”的。如果真是像有的研究者所引用的那樣,以此作為梁啟超是在現(xiàn)代意義上使用“中華民族”概念的證明,亦即將梁啟超在這里所使用的“中華民族”作“中國民族”解,指的是中國境內各民族,那就解釋不通了,總不能把“苗族”“東胡族”“滿洲人”或“滿族”與“中國民族”相提并論,排除在“中國民族”之外吧!

    總之,五四運動后的梁啟超,亦即晚年的梁啟超,仍然和清末時期一樣,是在“漢族”的涵義上使用“中華民族”這一概念的,而沒有與時俱進。

    二、中華民族的起源、構成和發(fā)祥地

    梁啟超對“漢族”涵義上的“中華民族”研究,首先是從區(qū)分民族與種族、民族與國民的不同開始的。首先,就民族和種族而言,他指出,種族為人種學研究之對象,以骨骼及其他生理上之區(qū)別為標識。一種族可分成無數(shù)民族,例如條頓種族就分成了英、德等民族,斯拉夫種族就分成了俄、塞等民族;一民族可包含無數(shù)種族,例如中華民族就包含有羌種族、狄種族,日本民族中就包含有中國種族、倭奴種族。其次,從民族和國民來看,國民為法律學研究之對象,以同居一地域有一定國籍之區(qū)別為標識。一民族可分成兩個以上之民族(應是國民——引者),例如中國當戰(zhàn)國、三國、六朝時;一國民可包含兩個以上之民族,例如今日的中華國民,除中華民族外,還“兼以蒙、回、藏諸民族為構成分子”。①梁啟超:《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梁啟超著,湯志鈞、澤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十一集,第374—375頁。

    梁啟超進一步指出,血緣、語言、信仰雖然是構成民族的重要因素,或者說是“民族成立之有力條件”,但“斷不能以此三者之分野,徑指為民族之分野”,換言之,民族與民族的不同,不是由“血緣、語言、信仰”決定的?!懊褡宄闪⒅ㄒ坏囊兀凇褡逡庾R’之發(fā)現(xiàn)與確立”。“民族意識”是“民族成立之唯一的要素”。那么,什么是民族意識呢?梁啟超在筆者前述引用過的那段文字中對“何謂‘民族意識’”進行了解釋。②梁啟超:《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梁啟超著,湯志鈞、澤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十一集,第374頁。就梁啟超對于構成民族的重要因素的認識來看,與清末時期的認識有了明顯的不同,清末時期,他強調的是文化對于一個民族成立的重要作用,而他講的文化主要是語言、服飾、習俗等,并且和康有為、楊度一道,圍繞決定民族成立的因素是文化還是血緣,與以章太炎為代表的革命派展開過激烈的論戰(zhàn)。③參見拙作:《論清末革命派和立憲派在“民族建國”理論上的分歧與爭論》,《民族研究》2022年第3期。然而現(xiàn)在他則認為決定民族成立的“唯一的因素”是“民族意識”。

    梁啟超不僅強調了“民族意識”對于民族成立的重要性,而且還進一步論述了“民族意識”的產(chǎn)生過程。他指出,最初是一些有血緣關系的人群,根據(jù)生理本能,互營共同生活,對于自然的環(huán)境,常為共同的反應,由于相互刺激和相互反應的作用,心理上的溝通和交流也就越來越頻繁,“乃發(fā)明公用之語言文字及其他工具,養(yǎng)成共有之信仰學藝及其他趣嗜”。這樣經(jīng)過“無數(shù)年無數(shù)人協(xié)同努力所積之共業(yè),厘然成一特異之文化樞系,與異系相接觸,則對他而自覺為我,此即民族意識之所由成立也”。凡是人類的一員,對于自己所隸屬的民族而具有“此民族意識”者,即為該民族之一份子。④梁啟超:《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梁啟超著,湯志鈞、澤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十一集,第375頁。據(jù)此,他開始了對“漢族”涵義上的“中華民族”的研究。

    首先,是“中華民族”的起源問題,亦就是“中華民族為土著耶,為外來耶”的問題。梁啟超指出,中華民族的起源,在中國學術界本來不是個問題,沒有人懷疑中華民族是土生土長的民族,提出這個問題的是西方人,西方人認為中華民族是外來民族,不是土著民族,而且西方的觀點也是人言人殊,眾說紛紜,有中亞細亞說、美索不達米亞說、新疆說、外蒙古說、馬來半島說、印度說、埃及說、美洲大陸說等等說法。對于西方人提出的“中華民族外來說”以及上述的種種觀點,梁啟超持懷疑態(tài)度,用他的話說:“吾以為在現(xiàn)有的資料下,此問題只能作為懸案?!币驗椤爸袊偶浭?,既毫不能得外來之痕,若摭拾文化一二相同之點,攀引淵源,則人類本能不甚相遠,部分的暗合,何足為奇?!雹萘簡⒊骸吨袊鴼v史上民族之研究》,梁啟超著,湯志鈞、澤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十一集,第375頁。

    正如梁啟超所指出的那樣,中華民族的起源對于中國人來說本來不是一個問題,因為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的祖先不是中國的土著,而是從其他地方遷來的客籍。但自17世紀開始,西方學者則提出了所謂的“中華民族外來說”,其中又以1894年法國人拉克伯里在其著作《中國上古文明的西方起源》中提出“巴比倫說”影響最大。該說認為“公元前2282年,兩河流域的國王Nakhunte率領巴克族(Bak tribes)從迦勒底亞出發(fā),翻越昆侖山,歷經(jīng)艱險,到了中國西北部的黃河上游。此后,巴克族四處征伐,傳播文明。最終奠定了中國歷史的基礎?!雹俎D引自孫江:《拉克伯里“中國文明西來”說在東亞的傳布與文本之比較》,《歷史研究》2010年第1期。文中的Nakhunte,又作NaiHwangti,譯成中文即華夏族的始祖“黃帝”,巴克族(Bak Sing)為“百姓”的轉音。也就是說,被中國史書奉為文明始祖和帝王譜系之源的“黃帝”來自于巴比倫,華夏族的祖先原來是巴比倫人。此即通常所講的“中國民族西來說”。由于這一學說適應了當時一些中國人受“西方人種優(yōu)越論”的影響、希望中國人也能成為像西方人那樣的優(yōu)越人種的心理,以及革命派關于漢族和滿族是不同人種、漢族應該進行“種族革命”的宣傳,經(jīng)日本傳播到中國后,受到中國人的關注,清末的一些學者,尤其是一些有影響的學者,如梁啟超、劉師培、章太炎、黃節(jié)等人,大多接受過“中華民族外來說”尤其是“西來說”的影響。對此,1925年繆鳳林在《中國人種西來辨》一文中就曾指出:“中華民族外來說”尤其是“西來說”傳至中國后,“中土學者,駭其說之新奇,先后從風”,國內學界“一般講述歷史、編撰地理者,大率奉為圭臬,間有一二持反對論調者,亦未能動人觀聽,蓋西來說之成定論久也”。②繆鳳林:《中國人種西來辨》,《學衡》第37期,1925年。

    到了晚年,梁啟超之所以從“中華民族外來說”尤其是“西來說”的贊同者變?yōu)榱速|疑者,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20世紀以來中國考古學的新發(fā)現(xiàn),使他得出了“中華民族外來說”的“諸家所舉證,未足以起吾信耳”的新認識。③梁啟超:《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梁啟超著,湯志鈞、澤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十一集,第375頁。比如,他指出,要搞清楚中華民族起源,首先必須搞清楚“中國何時始有人類”。依據(jù)“近年地質學者”的考古發(fā)掘,早在遠古的“冰期”,中國的長城以北,就有人類活動的痕跡;在河南中原地區(qū),最近也發(fā)掘出了“新石器時代之遺骨及陶器等多具”。這說明,早在五萬年前,此地即有人類居住。如果“不能舉出反證以證實此骨非吾族遠祖所遺,則不能不承認吾族之宅斯土已在五萬年以上。故所傳‘九頭’、‘十紀’等神話,雖不敢認為史實,然固足為我族淵源悠遠之一種暗示”。假如非要說中華民族是外來的,“亦決非黃帝、堯、舜以后之事”?!爸腥A民族西來說”中“之較有力者,則因有數(shù)種為此地稀乏之物,我先民習用而樂道之,例如玉為古代通寶,而除于闐外,此土竟無產(chǎn)玉之區(qū);麟、鳳、龍?zhí)柗Q三靈,而其物皆中亞細亞以西所有。然此等事實,認為古代我族對西方交通頻繁之證,差足言之成理,徑指彼為我之所自出,恐終涉武斷也”。④梁啟超:《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梁啟超著,湯志鈞、澤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十一集,第376頁。對“中華民族外來說”尤其是“西來說”提出公開質疑和批評,這是梁啟超對中華民族史研究的一大貢獻。從目前所發(fā)現(xiàn)的資料來看,梁啟超可能是中國學者中公開質疑和批評“中華民族外來說”尤其是“西來說”的第一人,而且他提出質疑和批評的依據(jù),不是援引中國古籍記載中的一些傳說、推測,而是“近年的”考古發(fā)掘出來的成果。

    關于梁啟超是否是中國學者中公開質疑問和批評“中華民族外來說”尤其是“西來說”的第一人可能會引起一些爭論。一些學者認為1907年后劉師培、章太炎等人已放棄了“中華民族外來說”尤其是“西來說”,他們才是最早質疑“中華民族外來說”尤其是“西來說”的中國學者。⑤如李帆的《民族主義與國際認同之間——以劉師培的中國人種、文明西來說為例》(《史學理論研究》2005年第4期)和《西方近代民族觀念和“華夷之辨”的交匯——再論劉師培對拉克伯里“中國人種、文明西來說”的接受與闡發(fā)》(《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8年第2期),孫江的《拉克伯里“中國文明西來說”在東亞的傳布與文本之比較》(《歷史研究》2010年第1期)。但也有研究者對此提出了商榷,認為1907年后的劉師培、章太炎并沒有放棄“中華民族外來說”尤其是“西來說”,只是對此前的一些說法作了一些修正,即從“古巴比倫說”修改成了“古印度說”。①見傅翀:《劉師培與章太炎“中國人種西來說”再探》,復旦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2011年。就我自己的認識而言,我認為修正說是能夠成立的。比如,1910年章太炎在《教育的根本要從自國自心發(fā)出來》(該文1907年至1910年講于日本)一文中就寫道:“法國人有句話說中國人種,原是從巴比倫來。又說中國地方,本來都是苗人,后來被漢人驅逐了。以前我也頗信這句話。近來細細考證,曉得實在不然。封禪七十二君,或者不純是中國地方的土著人,巴比倫或者也有幾個。因為《穆天子傳》里面談的,頗有幾分相似,但說中國人個個是從巴比倫來,到底不然?!褶r(nóng)大概是青海人,黃帝或者稍遠一點,所以《山海經(jīng)》說在身毒(身毒就是印度),又往大夏去采竹。大夏就是唐代的睹貨邏國,也在印度西北,或者黃帝是印人。到底中國人種的來源,遠不過印度、新疆,近就是西藏、青海,未必到巴比倫的地方?!雹凇墩绿兹返?4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18頁后來,章太炎在《檢論序種性上》中又寫道:“方夏之族,或云出于加爾特亞,東踰蔥嶺,與九黎、三苗戰(zhàn),始自大皞,至禹然后得其志。征之六藝傳記,非也。《山海經(jīng)》曰:軒轅居于身毒之丘,故泠倫采竹于大夏以為律呂。大夏者,直印度北。印度稱其竹曰覩阿羅蓬奢,以為洞簫作音之君……加爾特亞者,蓋古所謂葛天,地直小亞細亞南。其族嘗至中國。自神農(nóng)、黃帝以來,非其胄也。黃帝之起,宜在印度、大夏、西域三十六國間?!雹邸墩绿兹返?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364、366頁。從上引這兩條資料可以看出,章太炎并沒有完全否定“中華民族外來說”尤其是“西來說”,他只是以古印度說取代了古巴比倫說,尤其是他提出修改的依據(jù)依然是中國古籍記載中的傳說和推測,而非考古發(fā)掘出來的成果。

    繼梁啟超的《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之后,對“中華民族外來說”尤其是“西來說”說提出質疑和批評的,有朱希祖發(fā)表于1923年的《文字學上之中國人種觀察》、繆鳳林發(fā)表于1925年的《中國民族西來辨》和何炳松發(fā)表于1929年的《中華民族起源之新神話》等文章,以及常乃德的《中國史鳥瞰(第一冊)——中華民族之構成及發(fā)展》(育英學會1926年)和《中華民族小史》(上海愛文書局1928年)等民族史著作。就他們對“中華民族外來說”尤其是“西來說”說提出的質疑和批評來看,顯然是受到了梁啟超的影響。比如,常乃德在他的《中國史鳥瞰(第一冊)——中華民族之構成及發(fā)展》一書中就明確指出:中國古籍中從來沒有說過中華民族是外來的,但“自近世西人”提出“中華民族外來說”,尤其是“西來說”后,得到很多人的認同,“中國近代學者也多附和此說”。然而“就吾人研究之結果,主張外來說者,其證據(jù)多不堅確,而從中國近年來地質學者發(fā)掘之結果,則長城以北冰期時已有人跡,即河南中原一帶,亦發(fā)現(xiàn)石器時代之遺骨及陶器,可見至少五萬年前,中國已有人跡,雖其后有無外族遷徙不可知,然中國原始民族總有一部分系土著,可不辨而明也。”④常乃德:《中國史鳥瞰(第一冊)——中華民族之構成及發(fā)展》,育英學會,1926年,第6—7頁。其理由與梁啟超如出一轍。

    其次,是中華民族的構成問題,亦就是“中華民族,由同一祖宗血胤衍生耶,抑自始即為多元的結合”的問題。梁啟超指出:依據(jù)中國舊史的記載,“則唐、虞、夏、商、周、秦、漢,皆同祖黃帝,而后世所傳姓譜,大抵非太岳胤孫,即高陽苗裔,似吾族純以血緣相屬而成立?!钡珜嶋H上,中國舊史所記載的中華民族血統(tǒng)“一元”論是不能成立的。即以《史記》所記而論,就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后乎此者,彌復難信”。比如,“商、周之詩,頌其祖德,曰:‘天命之鳥,降而生商。’曰:‘厥初生民,時維姜嫄?!苟麨榈蹏恐?,詩人何至數(shù)典而忘,乃反侈陳種種神秘以啟后世‘圣人無父,感天而生’之怪論?”其實,古帝王之所自出,是無法考證其淵源的,揆度情理,各崛起的小部落之間是沒有系屬關系的。更何況“黃河流域一片大地,處處皆適于耕牧,邃古人稀,盡可各專一壑,耦俱無猜,故夏、商、周各有其興起之根據(jù)地。商、周在虞、夏時固已存在,但不必為虞、夏所分封,此等小部落,無慮千百,而皆累千百年世其業(yè),若近代之土司,諸部落以聯(lián)邦式的結合,在群后中戴一元后,遂以形成中華民族之骨干”。

    正因為中華民族的血統(tǒng)是多元的,而非一元的,故“吾族自名曰‘諸夏’,以示別于夷狄。諸夏之名立,即民族意識自覺之表征?!摹谝浴T’,抑亦多元結合之一種暗示也。”他推定,“諸夏”之名大概產(chǎn)生于“大禹時代”,其原因有三:“第一,文化漸開,各部落交通漸繁,公用之言語習慣已成立。第二,遭洪水之變,各部落咸遷居高地,日益密接,又以捍大難之故,有分勞協(xié)力之必要,而禹躬親其勞以集大勛,遂成為民族結合之樞核。第三,與苗族及其他蠻夷相接觸,對彼而自覺為我?!弊源艘院螅爸T夏一體”之觀念,便逐漸深入于人人之意識中,三代同祖黃帝等神話,皆從此觀念演出,中華民族也因此而成為了“數(shù)千年來不可分裂、不可磨滅之一大民族”。①梁啟超:《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梁啟超著,湯志鈞、澤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十一集,第376—377頁。

    從上述梁啟超對中華民族的血緣是多元而非一元的論述中可以看出,他所講的“中華民族”,實際上就是“漢族”?!爸腥A民族”亦即“漢族”自初本非一族,而是由多民族混合而成,這是他18年前的《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的重要觀點,也是梁啟超對中華民族史研究的重要貢獻。他18年后的《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在繼承這一觀點的基礎上又作了進一步的論證,從而使他18年前提出的這一觀點在18年后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和發(fā)展。但我們一些研究者,為了證明梁啟超在《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中所使用的“中華民族”一詞,不是他18年前所指的“漢族”,而有意將他上述這一段文字隱去不引,這不是嚴謹?shù)膶W術研究應取的態(tài)度。

    再次,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問題,亦即“中華民族,既由同一樞核衍出,此樞核最初之發(fā)源地,果在何處耶”的問題。梁啟超指出,神話傳說時代的“包犧、神農(nóng)”,都“奠居黃河下游沃壤”之地,而有史時代的“堯、舜、禹三帝,反居山西寒瘠之地”,這就產(chǎn)生了一個問題:即“是否吾族發(fā)祥,果在高原?前此神話,并不足信?”對此,他進行了探討和回答:“吾確信高等文化之發(fā)育,必須在較溫腴而交通便利之地,黃河下游為我文化最初樞核,殆無可疑,堯、舜、禹之移居高原,其唯一理由,恐是洪水泛濫之結果”。孟子稱舜為“東夷之人”,其所留史跡之地,如歷山,如負夏,學者多考定在今山東境內,夏代諸侯國之見于史籍者,如有窮、有仍、斟灌、斟尋等,其地亦在河南、山東間。我們因此種暗示,可推想虞、夏之交,中華民族“一切活動,實以此域為中心,中間遭值水禍去濕就燥,不過一時現(xiàn)象,水土既平之后,旋復其故也”。②梁啟超:《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梁啟超著,湯志鈞、澤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十一集,第377—378頁。無論梁啟超的回答正確與否,但他從地理環(huán)境變遷的視角來探討中華民族發(fā)展過程中的遷徙原因,值得肯定。

    三、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及其原因

    除了中華民族的起源、構成和發(fā)祥地外,梁啟超在《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一文中著重考察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及其原因。前面已經(jīng)提到,梁啟超認為“現(xiàn)在中國境內及邊徼之人民,可大別為六族”,即“中華族”“蒙古族”“突厥族”“東胡族”“氐羌族”和“蠻越族”,并分別對這“六族”尤其“中華族”之外的其他五族進行了研究,研究后他得出結論:“凡一民族之組成分子愈復雜者,則其民族發(fā)展之可能性愈大”,反之亦然。比如,他舉例道:西南部之苗及猓猓等,雖至今日,血統(tǒng)還極為“純粹,然進步遂一無可見”。與此相反,“現(xiàn)代歐洲諸名國之民族,殆無不經(jīng)若干異分子之結合醇化。大抵每經(jīng)一度之化合,則文化內容,必增豐一度”。中華民族亦是如此,“四五千年,日日在化合擴大之途中,故精力所耗雖甚多,然根柢亦因之加厚”。①梁啟超:《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梁啟超著,湯志鈞、澤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十一集,第379頁。也正因為中華民族“日日在化合擴大之途中”,不斷有新的民族加入其中,所以,“諸夏”與“夷狄”這兩個“為我族自命與命他”之名詞,其“所函之概念,隨時變遷,甲時代所謂夷狄者,乙時代已全部或一部編入諸夏之范圍,而同時復有新接觸之夷狄發(fā)現(xiàn),如是遞續(xù)編入,遞續(xù)接觸,而今日碩大無朋之中華民族,遂得以成立”。②梁啟超:《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梁啟超著,湯志鈞、澤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十一集,第379頁。

    為了說明各個時代都有“新分子”加入中華民族,梁啟超根據(jù)當時的民族分布,把歷史上的民族分成了八個組,即“諸夏組”“荊吳組”“東夷組”“苗蠻組”“百越組”“氐羌組”“群狄組”和“群貊組”,并一一進行了考察,認為“此八組者,第二、第三、第五組之全部分及第四、第六、第八組之大部分,今已完全消納于中華民族”,③梁啟超:《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梁啟超著,湯志鈞、澤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十一集,第381頁。成了中華民族的一部分。比如“荊吳組”:在春秋時,吳、楚兩國,還“與諸夏為異族”,然而到了“春秋中葉以降”,楚已“成為中華民族之一主要成分”。吳“自泰伯至春秋中葉五百余年”,其“地實在諸夏文化圈外為獨立的發(fā)展”,但此后“受楚之影響”,“加入諸夏”,與楚一道,完全接受了中華文化,成為“中華民族”。④梁啟超:《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梁啟超著,湯志鈞、澤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十一集,第383—384頁。再如“東夷組”:“東夷自昔有九夷之名,種類蓋甚復雜,在春秋前后最著者曰萊夷、曰淮夷、曰徐戎”。西周時,東夷“頗為諸夏所患苦”;但到了春秋時期,盡管“別種尚存”,然而對于諸夏的侵擾“已漸衰熄”;再過了幾百年,“自漢以后,此一帶無復夷之名矣”。⑤梁啟超:《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梁啟超著,湯志鈞、澤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十一集,第382—383頁。又如“苗蠻組”:“苗蠻族種類甚夥,今在滇、黔、桂諸省者,細別之不下數(shù)十族,經(jīng)學者研究之結果,區(qū)為三大系:曰苗,曰擺夷,曰猓猓?!庇捎谥腥A民族對于苗蠻族“素持輕蔑排斥的態(tài)度,吸收其成分,視他族為較少,故至今遺種尚存”,不像荊吳族、東夷族那樣,已完全成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當然,苗蠻族中也有“大部分漸次同化于我”,其結果,“湘、桂、滇、黔四省之中華民族,其混有苗蠻組之血者,恐什而八九,遠者或混化在千年以前,近者或直至現(xiàn)代猶未蛻其舊”。⑥梁啟超:《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梁啟超著,湯志鈞、澤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十一集,第384—385頁。又再如“百越組”:“此組類亦甚繁,其著見于史者,曰越,曰甌越,曰閩越,曰南越,曰山越。從人種上觀察,越與群蠻可云同系,故或亦合稱苗越。”其中“越”,在“戰(zhàn)國以后,已無復異族痕跡”,加入了中華民族;“甌越及閩越”,始見于《史記》,其活動區(qū)域在今福建,漢武帝時將其一部分遷往江、淮地區(qū),久而久之,融入到了當?shù)氐闹腥A民族之中,其留下的,也經(jīng)歷長期與中華民族的交往,失去了自己的民族特征,成了中華民族的一部分,所以,“吾儕研究中華民族,最難解者無過福建人。其骨骼、膚色,似皆與諸夏有異,然與荊、吳、苗、蠻、氐、羌諸組亦都不類”,換言之,今天的福建人可能帶有“甌越及閩越”的一些遺傳,用梁啟超的話說:“福建之中華民族,含有極瑰異之成分,則吾不憚昌言也”;“南越”的情況與“甌越及閩越”相類似,因此,“廣東之中華民族,為諸夏與擺夷混血,殆無疑義”;“山越”,“自魏晉以后此族遂不復見,不審有無一部分同化于我”。①梁啟超:《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梁啟超著,湯志鈞、澤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十一集,第385—386頁。其他如“氐羌組”“群狄組”和“群貊組”,也都大部或一部加入了“中華民族”。如“群狄組”,可分為匈奴、東胡、雜胡和諸異族四大類,而東胡、雜胡、諸異族下面又可分為不同的民族,實際上它包括了中國北方的古今所有民族。其中匈奴和東胡對中華民族歷史的影響最大,也是梁啟超重點考察的對象?!靶倥迸c中華民族“交涉最早最密且最久”,古代文獻中的“玁狁”“鬼方”“昆夷”“犬戎”指的都是匈奴,戰(zhàn)國之前,匈奴的一部分已“化為諸夏,其未化者”,經(jīng)過戰(zhàn)國時期的“蕃息,至漢而驟強,集合諸部,成一大國”,與漢朝的矛盾和爭斗也因此而激化起來,其爭斗的結果,“內地之匈奴族殆盡,其有孑遺,亦必冒漢族以求自免”,而未被同化的匈奴則紛紛“北遁,卒侵入歐洲,開西方民族大移徙之局”。至于“東胡”,“綜觀二千年史跡,外族與我族之關系,以東胡為最頻繁,其苦我也最劇,其同化于我也亦最完”。前有鮮卑,后有女真,皆數(shù)度入主中原,建立王朝。但由于“彼我民族性較接近,易相了解,不期而若螟蛉之有果蠃也”,化合成了同一民族。所以,“由今觀之,過去侵暴,已成陳跡,東胡民族,全部變?yōu)橹腥A民族之成分,吾儕但感覺吾族擴大之足為慶幸云爾”。②梁啟超:《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梁啟超著,湯志鈞、澤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十一集,第389、392、395頁。

    梁啟超指出,“荊吳組”“東夷組”“苗蠻組”“百越組”“氐羌組”“群狄組”和“群貊組”之所以會大部或全部加入“中華民族”,成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其原因就在于“中華民族”的同化力。用他的話說:“混諸組以成一大民族,皆諸夏同化力為之也”。③梁啟超:《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梁啟超著,湯志鈞、澤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十一集,第382頁。據(jù)此,他著重分析了“中華民族同化諸異民族所用程序”和“中華民族同化力特別發(fā)展之原因”。

    首先,就“中華民族同化諸異民族所用程序”而言,共有八種,這八種“程序”又可歸納為三大類。第一大類是自然同化:其他民族以平等的方式與中華民族相交往,不期而同化于中華民族,“如春秋時秦、楚、吳、越諸國之同化于諸夏是”;中華民族戰(zhàn)勝了其他民族,遷移其民入居內地,使濡染中華民族的文明,漸次同化,“如秦、晉徙陸渾之戎于伊川,漢徙百越于江淮,漢魏徙氐羌于三輔,唐徙突厥于塞下之類是”;以經(jīng)濟上的動機,中華民族到其他民族的地區(qū)經(jīng)商墾殖,從事經(jīng)濟活動,由此產(chǎn)生同化,“如近世福建人開拓臺灣,山東人開拓東三省之類是”;一些海外居民,“緣通商流寓”于中國,久之遂同化成了中華民族一分子,“如宋代蒲壽庚之類是”。第二大類強迫同化:中華民族征服其他民族,以政治力支配之,感化之,使其逐漸同化,“如對于氐、羌、苗、蠻族屢次之改土歸流是”;憑借政治上的勢力,徙置中華民族于其他民族的勢力范圍內,使中華民族同化力得占優(yōu)勢,并向其地發(fā)展,“如周代封齊于萊夷區(qū)域,封晉于赤狄區(qū)域,秦徙民萬家于蜀,發(fā)謫戍五十萬開五嶺之類是”;第三大類是特殊同化:其他民族征服了中華民族,但經(jīng)若干歲月之后,變成了文化上的被征服者,“如鮮卑、女真、滿洲諸朝代是”;其他民族的一個人或一部落,以歸降或其他原因取得中國國籍,歷時遂變?yōu)橹腥A民族的一分子,“如漢之金日?,晉之劉淵,唐代大多數(shù)之蕃將皆是”。①梁啟超:《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梁啟超著,湯志鈞、澤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十一集,第398—399頁。

    其次,從“中華民族同化力特別發(fā)展之原因”來看,在地理上,中華民族“所宅者為大平原,一主干的文化系既已確立,則凡棲息此間者被其影響,受其函蓋,難以別成風氣”;此外,中華民族“所宅者”的“大平原”,“地廣人稀,能容各民族交互徙置。徙置之結果,能增加交感化合作用”。在文化上,中華民族“所用者為象形文字,諸族言語雖極復雜,然勢不能不以此種文字為傳達思想之公用工具,故在同文的條件之下,漸形成一不可分裂之大民族”;而且,中華民族“愛和平,尊中庸,對于他族雜居者之習俗,恒表相當?shù)淖鹬?,所謂因其風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坐是之故,能減殺他方之反抗運動,假以時日,同化自能奏效”;尤其是中華民族“夙以平天下為最高理想,非惟古代部落觀念在所鄙夷,即近代國家觀念亦甚淡泊,懷遠之教勝,而排外之習少,故不以固有之民族自域,而歡迎新分子之加入”;在婚姻上,中華民族“同姓不婚之信條甚堅強,血族婚姻既在所排斥,故與他族雜婚盛行,能促進彼我之同化。”在經(jīng)濟上,中華民族“經(jīng)濟能力發(fā)展頗達高度,常能以其余力向外進取,而新加入之分子,亦于經(jīng)濟上、組織上同化?!痹谡紊?,由于中華民族“武力上屢次失敗退嬰之結果”,造成西北的一些民族“侵入我文化中樞地,自然為我固有文化所薰育,漸變其質”;而中華民族的數(shù)次南渡,“挾固有文化以灌東南”,從而也使南方的一些民族大部或全部被中華民族所同化,而成了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傊?,正是上述這些原因,使中華民族的同化力特別強大,“故能摶捖數(shù)萬萬人以成為全世界第一大民族”。②梁啟超:《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梁啟超著,湯志鈞、澤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十一集,第399—400頁。

    通過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形成及其原因的考察,梁啟超最后得出三點結論:“一、中華民族為一極復雜而極鞏固之民族;二、此復雜、鞏固之民族,乃(付)出極大之代價所構成;三、此民族在將來,絕不至衰落,而且有更擴大之可能性?!雹哿簡⒊骸吨袊鴼v史上民族之研究》,梁啟超著,湯志鈞、澤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十一集,第398頁。

    盡管梁啟超在《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中所使用的“中華民族”,與他在18年前發(fā)表的《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中所使用的“中華民族”一樣,指的也是“漢族”,只能作“漢族”解,但與《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比較,《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形成及其原因的考察更為全面,更有說服力,也更有理論的意義。由于梁啟超的學術地位及其社會影響力,他的這篇文章發(fā)表后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1928年,錢穆在《國學概論》中,就對梁啟超此文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它“尤能著眼于民族的整個性,根據(jù)歷史事實,為客觀的認識”。④錢穆:《國學概論》,《錢賓四先生全集》第一冊,臺北聯(lián)經(jīng)事業(yè)有限股份公司,1998年,第409頁。

    猜你喜歡
    梁啟超漢族中華民族
    梁啟超中國通史撰述略考
    國清榮
    當代作家(2023年6期)2023-07-20 18:33:08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聚焦中華民族之瑰寶“非遺”
    北廣人物(2020年51期)2021-01-10 11:26:28
    梁啟超:成為一個不惑、不憂、不懼的人
    海峽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 08:26:12
    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當代陜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10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改成漢族的滿族人
    梁啟超的婦女觀研究
    文學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11
    九色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久久中文看片网|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 51午夜福利影视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 一级黄色大片毛片| 考比视频在线观看|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免费视频| e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成人18禁高潮啪啪吃奶动态图| 极品少妇高潮喷水抽搐| 美女高潮到喷水免费观看| 久久99一区二区三区| 无人区码免费观看不卡 | 欧美亚洲日本最大视频资源| 一区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吃奶|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黑人操中国人逼视频| 少妇粗大呻吟视频| 成年人免费黄色播放视频| 日韩大码丰满熟妇| 成人18禁在线播放| 最新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 女人被躁到高潮嗷嗷叫费观| 亚洲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久久国内视频| 久久久久网色| 欧美在线黄色| 69av精品久久久久久 |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野外av| 久久久久精品人妻al黑| 一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不卡| 麻豆乱淫一区二区| 欧美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青草久久国产| 淫妇啪啪啪对白视频| av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影院久久|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av潘金莲| 狠狠狠狠99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mmmm| 夜夜骑夜夜射夜夜干|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一区二区| 69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精品人妻1区二区| 大香蕉久久网| 在线观看免费午夜福利视频| 成人三级做爰电影| 69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 免费少妇av软件| 十八禁网站免费在线| 亚洲男人天堂网一区| 19禁男女啪啪无遮挡网站| 亚洲精品粉嫩美女一区| 国产精品av久久久久免费|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免费视频| 电影成人av| 成人黄色视频免费在线看|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 久久久久视频综合| 正在播放国产对白刺激| 丁香六月欧美| 纯流量卡能插随身wifi吗| 十八禁网站免费在线|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每晚都被弄得嗷嗷叫到高潮| 亚洲性夜色夜夜综合|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久久|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高清|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吃奶|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不卡| 日韩免费av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国产免费现黄频在线看| 亚洲av国产av综合av卡| 午夜老司机福利片| 色尼玛亚洲综合影院|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高清视频 | 熟女少妇亚洲综合色aaa.| 日本五十路高清|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毛片微露脸|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777| 国产99久久九九免费精品| 十八禁网站网址无遮挡| 久久久久国内视频| 我的亚洲天堂|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入口| 高清黄色对白视频在线免费看|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 动漫黄色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免费无遮挡视频|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 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高清| 午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黑丝袜美女国产一区| 日韩中文字幕视频在线看片| 咕卡用的链子| 亚洲美女黄片视频| a级毛片在线看网站|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国产精品亚洲一级av第二区| 高清视频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操美女的视频在线观看| 激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高清 | 国产免费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97人妻天天添夜夜摸| 亚洲精品久久成人aⅴ小说|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大全| 天堂8中文在线网| 亚洲国产成人一精品久久久|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日韩| 看免费av毛片| 91字幕亚洲| 一本—道久久a久久精品蜜桃钙片| 成人永久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色尼玛亚洲综合影院| 亚洲熟女毛片儿| 天堂动漫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乱码| 在线 av 中文字幕| 亚洲久久久国产精品| 日韩有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成人av| 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 电影成人av| 国产高清videossex| 成人特级黄色片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精品亚洲av国产电影网| 亚洲国产欧美网|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 日本黄色日本黄色录像| 亚洲免费av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网色| 欧美激情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牌| 成年版毛片免费区| 国产精品九九99| 极品人妻少妇av视频| 女性被躁到高潮视频| 久久毛片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观看了| 午夜福利视频精品|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野外av| 如日韩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日爽夜夜爽网站| 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另类日韩欧美亚洲嫩草| 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婷电影|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 黄色视频在线播放观看不卡| 免费不卡黄色视频| 亚洲五月色婷婷综合| 亚洲久久久国产精品| 性少妇av在线| 激情视频va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现黄频在线看|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一区| 夜夜爽天天搞| 中文字幕av电影在线播放| 午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波多野结衣一区麻豆| 真人做人爱边吃奶动态| 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高清| 久久久国产成人免费|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 亚洲七黄色美女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网址| 国产免费现黄频在线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无遮挡黄片免费观看| 老鸭窝网址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观看日本一区| 欧美精品高潮呻吟av久久| 又大又爽又粗| 老司机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蜜臀av无| 午夜视频精品福利|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樱花| 亚洲av片天天在线观看| 亚洲av美国av| 亚洲综合色网址| 成人特级黄色片久久久久久久 | 怎么达到女性高潮|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99|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 高清视频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搡老岳熟女国产| 黄色怎么调成土黄色| 嫁个100分男人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亚洲av麻豆专区|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午夜老司机福利片| 精品福利观看| 99精国产麻豆久久婷婷| 啦啦啦中文免费视频观看日本| 欧美精品高潮呻吟av久久| 中文欧美无线码| 女同久久另类99精品国产91| 老汉色av国产亚洲站长工具| 欧美中文综合在线视频|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秒播| a级毛片在线看网站| av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日本五十路高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丁香欧美五月| 黄色片一级片一级黄色片| 色老头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亚洲av电影在线进入|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免费看a级黄色片| 久久精品91无色码中文字幕| 丝袜美足系列| 免费在线观看黄色视频的| 久久国产亚洲av麻豆专区| h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真人做人爱边吃奶动态|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av线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av又大| 免费在线观看视频国产中文字幕亚洲|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50天的宝宝边吃奶边哭怎么回事| 国产成人系列免费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乱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古装| 亚洲色图av天堂| 国产欧美亚洲国产| 精品第一国产精品| 久久狼人影院| 18禁裸乳无遮挡动漫免费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a级毛片在线看网站| 午夜91福利影院| 日本av免费视频播放| 无限看片的www在线观看| 精品少妇黑人巨大在线播放| 免费av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男靠女视频免费网站| 青草久久国产| 侵犯人妻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av| 亚洲色图 男人天堂 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网色|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济南到|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成人av| 亚洲精品粉嫩美女一区| 人人澡人人妻人| 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 一级毛片女人18水好多| 欧美午夜高清在线| www.精华液|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入口| av福利片在线| 美女视频免费永久观看网站|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 五月天丁香电影| 91成年电影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av麻豆av| 国产不卡一卡二| 日韩一卡2卡3卡4卡2021年| 丰满饥渴人妻一区二区三| 男女免费视频国产| 日本欧美视频一区| 亚洲成国产人片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av在线播放| 真人做人爱边吃奶动态| 日本黄色日本黄色录像| 我的亚洲天堂| 欧美黄色片欧美黄色片| 欧美大码av| 欧美av亚洲av综合av国产av| 操美女的视频在线观看| av天堂在线播放| 久久午夜亚洲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在线美女|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 亚洲色图av天堂| 免费观看av网站的网址|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蜜桃|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蜜臀| 久久久精品94久久精品|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大码成人一级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av美女十八| 18禁裸乳无遮挡动漫免费视频|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 国产黄频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两性在线视频| 精品亚洲乱码少妇综合久久| 99香蕉大伊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欧美精品人与动牲交sv欧美|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国产 | av福利片在线| 女人被躁到高潮嗷嗷叫费观| 69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 女人被躁到高潮嗷嗷叫费观|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济南到| 一边摸一边做爽爽视频免费| 18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成年人免费黄色播放视频| 丰满迷人的少妇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超色免费av| 久久精品亚洲熟妇少妇任你| 亚洲九九香蕉|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不卡18| 国产精品九九99|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蜜桃在线观看..| √禁漫天堂资源中文www|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精品午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 如日韩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日本电影|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2区三区| 在线十欧美十亚洲十日本专区|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国语对白av| 五月开心婷婷网| 国产99久久九九免费精品| 亚洲久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 视频在线| 少妇被粗大的猛进出69影院|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不卡| 日韩 欧美 亚洲 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色久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二区| 99热网站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人妻少妇|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一区|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av潘金莲|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99|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 亚洲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电影| 激情视频va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福利免费观看在线| 国产男女内射视频|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一区二区|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清纯 | 午夜久久久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日韩|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电影| 亚洲综合色网址| 午夜两性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精品.| 日韩 欧美 亚洲 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 netflix在线观看网站| 免费在线观看影片大全网站|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视色| 国产成人av教育| 欧美久久黑人一区二区|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图片欧美| 免费女性裸体啪啪无遮挡网站| 中文字幕最新亚洲高清|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a站| 亚洲avbb在线观看| 久久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avwww免费| 69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 又黄又粗又硬又大视频| 国产真人三级小视频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一区麻豆| 水蜜桃什么品种好| 亚洲精品自拍成人| 动漫黄色视频在线观看| 69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 乱人伦中国视频| 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在线| 老司机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小说| 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狠狠躁| 日日爽夜夜爽网站| 成年人免费黄色播放视频|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午夜老司机福利片| 五月天丁香电影|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一级| 在线十欧美十亚洲十日本专区| 91国产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精品网址| 超色免费av| 黄网站色视频无遮挡免费观看|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了| 一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三上悠亚av全集在线观看|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9|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二区| 日韩中文字幕视频在线看片| h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欧美久久久| 欧美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亚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密| 亚洲午夜理论影院| 亚洲一码二码三码区别大吗| 一边摸一边做爽爽视频免费| 99香蕉大伊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蜜桃av| 国产不卡一卡二|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不卡| 久久av网站| 窝窝影院91人妻|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日韩| 久久久久网色|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 少妇粗大呻吟视频| 最新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清激情床上av|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日本黄色日本黄色录像| 亚洲午夜理论影院|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大全| 在线观看免费午夜福利视频| 少妇粗大呻吟视频| 女人精品久久久久毛片| 午夜福利欧美成人| 12—13女人毛片做爰片一| 大香蕉久久成人网|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电影|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 十八禁网站网址无遮挡| 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 亚洲七黄色美女视频|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中文在| 色播在线永久视频| 香蕉丝袜av| 下体分泌物呈黄色| tocl精华| 男女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多毛熟女@视频|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黑人操中国人逼视频| 久久99一区二区三区| 久热爱精品视频在线9| 国产av又大|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精| 婷婷丁香在线五月| a级片在线免费高清观看视频| 99精品在免费线老司机午夜| 国产av精品麻豆| www日本在线高清视频| 久久精品91无色码中文字幕| 老熟妇仑乱视频hdxx| 操出白浆在线播放|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一区| 国产麻豆69| 亚洲国产看品久久|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欧美一区卜|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55亚洲 | 午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男女高潮啪啪啪动态图| 国产一区二区激情短视频| 免费在线观看视频国产中文字幕亚洲| 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老熟女久久久| 夫妻午夜视频| 岛国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av成人不卡在线观看播放网| 人妻久久中文字幕网| 亚洲,欧美精品.| 亚洲精品av麻豆狂野| 免费女性裸体啪啪无遮挡网站| 变态另类成人亚洲欧美熟女 |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不卡|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 十八禁人妻一区二区| 自线自在国产av| 午夜激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亚洲av| 一本综合久久免费| 免费看十八禁软件| av线在线观看网站| svipshipincom国产片| 久久久久精品人妻al黑|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桃红色精品国产亚洲av| 自线自在国产av|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精华液|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又黄又粗又硬又大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 丝袜喷水一区| av天堂久久9| 午夜福利免费观看在线| 在线观看人妻少妇| 国产一区二区 视频在线| 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色图av天堂| 美女主播在线视频| 日韩 欧美 亚洲 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久久午夜乱码| 51午夜福利影视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亚洲在线| 亚洲成国产人片在线观看|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99久播| 成人永久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伊人色综图|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国产精品九九99| 曰老女人黄片| 国产极品粉嫩免费观看在线| 日韩 欧美 亚洲 中文字幕| 看免费av毛片| 纵有疾风起免费观看全集完整版| 女人被躁到高潮嗷嗷叫费观|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黄色片一级片一级黄色片| av欧美777| 国产成人免费无遮挡视频| 亚洲黑人精品在线|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国产精品九九99| 老司机在亚洲福利影院| 操出白浆在线播放|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精品高清国产在线一区| 一级片免费观看大全| 中文字幕制服av| 大片电影免费在线观看免费| 大香蕉久久网| 国产精品98久久久久久宅男小说|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涩受| 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色播在线永久视频| a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免费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人人人人人| 欧美另类亚洲清纯唯美| 黄色视频不卡| 国产精品1区2区在线观看. | √禁漫天堂资源中文www| 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av片东京热男人的天堂|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妖精| 咕卡用的链子| 欧美成狂野欧美在线观看| tube8黄色片| 精品国内亚洲2022精品成人 | 麻豆国产av国片精品| avwww免费| 色综合婷婷激情| 嫁个100分男人电影在线观看|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夫妻午夜视频| 俄罗斯特黄特色一大片| 亚洲精品国产区一区二| 国产精品久久电影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精品电影 | 丁香六月欧美| 1024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色在线成人网| 99精品在免费线老司机午夜| 色精品久久人妻99蜜桃| 精品亚洲成国产av| 国产99久久九九免费精品| 最近最新免费中文字幕在线| 精品亚洲成国产av| av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一级,二级,三级黄色视频| 国产精品影院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网在线观看 | 男女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视频精品福利|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91av网站免费观看| 纯流量卡能插随身wifi吗|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肉色欧美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婷婷成人精品国产| 黑人猛操日本美女一级片| 亚洲九九香蕉| 久久久久久人人人人人| 中文字幕最新亚洲高清| 国产免费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自线自在国产av|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欧美| 精品福利永久在线观看| 男女午夜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