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吳曉霞
法國著名文學家狄羅德說:“沒有感情這個品質,任何筆調都無法打動人心?!笨梢哉f真情實感,才是記敘文的本源和生命。因此,在記敘文寫作中,教師要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和寫作能力,應指導學生捧出真心,施以真情,而這離不開對學生構思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應從培養(yǎng)學生在記敘文寫作中的構思能力出發(fā),指導學生構筑思路,構想寫法,運用寫作素材,創(chuàng)作出風格獨特的記敘文。
文章的寫作涵蓋了多個環(huán)節(jié),包括審題立意、選材、布局等。這些環(huán)節(jié)密切相關、互相制約,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文章寫作的成敗。寫作前總體的構思不僅能幫助學生充分審題、明確文章立意、緊扣文章主旨,同時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已有素材庫,使學生對積累的素材進行恰當?shù)剡x取和運用。此外,寫作前的總體構思能有效規(guī)范學生的寫作結構,規(guī)避因邊寫邊設計結構導致寫出的文章混亂不堪現(xiàn)象的發(fā)生。
記敘文寫作要求學生將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及感受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呈現(xiàn)出來,其主要特征就是通過對生活見聞的記敘,將主觀感受真切地抒發(fā)出來。初中階段學生的思維逐漸由形象向抽象轉變,學生在寫作構思時,通過觀察概括社會現(xiàn)象及生活實踐等,能在潛移默化中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學生寫記敘文不僅要寫自己的所見所聞,更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要把文章寫得扣人心弦、妙趣橫生,必須在構思上凸顯一個“巧”字,給讀者營造一種“巧”極了的感受。以《驛落梨花》一文為例,文章講述的是在山路邊一間小茅屋所發(fā)生的故事,文章將以“梨花”為代表的一些青年的優(yōu)良品質完美地展現(xiàn)出來,并詮釋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普通百姓體現(xiàn)的雷鋒精神,謳歌了我國各族人民友好團結的精神面貌。這篇文章的記敘可謂是 “巧”奪天工,作者在文章中一共設計了“四處巧妙”“三處誤會”:第一“巧”,“我”與“老余”在茫茫的大山中趕路,正好趕上天黑,前邊的路既不挨著村莊,也不挨著寨子,這時恰巧看到了梨花林中的小茅草屋,第二“巧”,“我”與“老余”在這屋中填滿肚子后,正在思考到底是誰的屋子時,有一位與我們打扮不一樣的老人帶著糧食走了進來,我們都認為他是這間房子的主人。第三“巧”,我們一起對這所房子進行修建時,又出現(xiàn)了年輕的女孩們,潛意識中又覺得她們是小茅屋真正的主人;第四“巧”,在我們正要對哈尼小姑娘致謝時,她們紛紛擺手,說小茅屋是解放軍蓋的。這時我們也產(chǎn)生了第三次誤會,“我們”認為解放軍是小茅屋的主人。這時作者才將文中設置的懸念解開,規(guī)避構思形式的雷同,設置了第四“巧”,即借哈尼小姑娘的描述,明確了文章的主旨。懸念真正解開,揭示了文中所有的人物都是小茅屋的主人,將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人民的雷鋒精神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來。由此可見,該文展現(xiàn)的“四種巧合”恰到好處,特別是關于“三次誤會”的講述,使得文章內容吸人眼球,精彩紛呈。教師在開展記敘文寫作構思教學中,也應指導學生掌握這一構思技巧,在寫作構思中善于運用“巧”字,從而寫出引人入勝、精彩絕倫的文章。
在記敘文寫作構思中“奇”也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技巧?!捌妗辈粌H能使讀者產(chǎn)生好奇心,同時能促進故事情節(jié)順利推進,引導學生寫出具有“出其不意”效果的記敘文。以《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為例,作者莫泊桑善于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有典型意義的片段,并對真實的生活進行以小見大的概括,作品的構思就極大地呈現(xiàn)出了新穎、生動的特征,在構思上充分突出了“奇”字。文章的開頭就將“我小時候家庭生活拮據(jù),但每周日都要打扮得衣冠整齊,到海邊棧橋上去散步”清楚地表述了出來。學生閱讀后會提出問題:“既然生活并不富裕為何還要衣冠整齊地去散步?”這恰恰就是作者構思上的一個奇妙之處。接著文章又記敘了“那時候,只要一看見從遠方回來的大海船開進港口,父親總說他那句永不變更的話‘唉!如果于勒在這只船上,那會叫人多么驚喜呀!’”這時學生又會產(chǎn)生疑問:“為什么父親這么盼著于勒,盼得還如此急切?”這是作者構思上的第二個奇妙之處。之后文章又指出“在那個時候,這位叔叔是全家唯一的精神寄托,而之前他的存在則很讓人害怕”,這又因為什么呢?此為作者構思上的第三個奇妙之處。文章中穿插記敘了于勒的過去,他是如何到美洲去的,在美洲發(fā)生了什么,因為他的變化,對家里造成的影響等等。最后就在全家為二姐舉行完婚禮后,再去旅游的船上,又有更“奇”的事件出現(xiàn)了,那個“穿著破爛,賣海鮮的老水手”竟然是父親天天想著盼著的于勒。這時父親嚇得臉色慘白,母親則嚇得說話吞吞吐吐。由此作者將文章中第四個奇妙之處生動地呈現(xiàn)了出來??v觀本篇課文最奇的構思,還是文章的結尾部分,從開頭的“盼”變?yōu)榱俗詈蟮摹岸恪?,此種令人意想不到的結局,也是文章奇妙的點睛之筆。在記敘文寫作構思技巧的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掌握這一構思技巧,在寫作構思時突出一個“奇”字,確保學生所寫的記敘文異彩紛呈。
在記敘文的寫作構思中,應突出“妙”字。通過此種藝術構思確保寫作的記敘文耐人尋味。以教學《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一文為例,這篇記敘文章構思在“妙”字的運用上可謂是獨具匠心。作者為將魯提轄高大的藝術形象充分凸顯出來,在文章中一共設計了“四妙” “三激”。其中,第一“妙”為魯提轄在救助金氏父女逃離虎口之后,就趕緊找了凳子坐在店門口,這樣做的原因是魯提轄怕店小二對這對父女窮追不舍,所以坐在店門口攔著,他估摸著父女倆逃遠了,才離開。這一情節(jié)充分凸顯了魯提轄粗中帶細的個性。接著作者以“三激”引出了第二“妙”,即“魯提轄離開賣肉的鋪子,想著得個功夫揍他一次”,這時作者為了表現(xiàn)魯提轄有勇有謀的個性,設置了“三激”,即“豬肉的肥肉、精肉以及寸金軟骨各要了十斤,并且都切成臊子。”這“三激”不僅引出了第二“妙”,也為魯提轄痛打鄭屠戶提供了理由。而平日里橫行霸道的鄭屠自然經(jīng)受不住魯提轄的“三激”,于是與魯提轄正面交鋒,這也正中魯提轄下懷。而最后一“妙”則為魯提轄三拳就將鄭屠打得一命嗚呼,每一拳都打在了要害上,打得“妙”到好處。此種在藝術構思中運用妙趣橫生的寫作構思方法,將魯提轄的性格特征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出來,讀者在閱讀時如何能不“賞心悅目”呢?因此,在記敘文寫作構思技巧的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掌握這一構思技巧,在寫作構思時突出一個“妙”字,從而確保寫出的記敘文妙趣橫生、耐人尋味。
總之,寫作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記敘文作為議論文與說明文的基礎,是初中寫作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寫作之前的構思過程就是寫記敘文的基礎。在記敘文寫作中只有掌握精妙的構思技巧,才能寫出扣人心弦、引人入勝、妙趣橫生、異彩紛呈的文章。因此,教師應積極探討記敘文寫作構思的技巧,并將這些構思技巧通過教學實踐傳授給學生,立足教材中的文本,在記敘文寫作構思技巧中突出“巧”“奇”“妙”,以期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構思能力,從根本上促進學生記敘文寫作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