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偉
在高中階段學習的各種作文體裁中,議論文是最常見的,表現(xiàn)出論點明確、旁征博引,需要進行高質(zhì)量整合等特點。這意味著,學生要不斷提升個人的知識儲備量,打牢文字功底,將課堂中學到的寫作相關理論知識應用到寫作實際過程中,不斷鍛煉邏輯思維水平。對學生來說,寫作不僅能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還能涵養(yǎng)文學素質(zhì),助力全面綜合可持續(xù)發(fā)展。在議論文寫作中,學生要先提出明確的主題,立足主題提煉相應的論點,結合論點搜羅素材,以進一步論證,并注意文章結構的調(diào)整與整合。一篇沒有針對性的議論文是沒有生命力的,好的議論文要旗幟鮮明地提出觀點、看法,大力倡導正確的價值觀。想做到這些,需要學生進一步掌握寫作技巧,深入探討議論文的寫作要點。
一、高中議論文表現(xiàn)的特點
議論文寫作具有很強的邏輯推理性,主要是借助大量論據(jù)證明結論,從而達到以理服人的目的。對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議論文寫作主要是借助大量論據(jù)與案例論證自己對某件事的觀點與看法,是思想輸出的過程。想寫出高質(zhì)量的議論文,就要保證在閱讀文章后,直截了當?shù)孬@知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在寫作過程中縝密布局,準確使用字詞句。通常學生在議論文寫作時會選擇總分總的布局格式,針對一兩個論點進行有力論證的同時,還可以通過說明、敘述等方式完善文章的布局。一般來說,議論文主要是為了論證某個觀點,可以采用反比的形式,也就是說,議論文不僅選題自由,內(nèi)容還表現(xiàn)出很強的開放性,只要用詞用句準確,就能基于某個觀點自由發(fā)揮,進而使用論據(jù)說理,夾敘夾議地完成寫作任務。
二、高中議論文寫作存在的難點
雖然說議論文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但是對高中生來說,還是存在諸多難點,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不能精準提煉觀點
近些年的高考中材料作文非常流行,因此一般在議論文寫作題目中,都會提供部分材料,要求閱讀后在自行理解的基礎上提出觀點,再圍繞觀點寫作。這種形式有著明顯的開放性,并且往往一個材料中會蘊藏很多觀點,按照出題人的想法,每個學生可能理解不一樣,得到的論點也是不一樣的,這是非常正常的,這也意味著學生能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思維,從諸多觀點中選擇最擅長的方向寫作,但是往往學生容易在閱讀材料并提煉觀點的過程中犯錯。如果說學生在閱讀材料時只是泛泛而談,沒有深入研究材料,得到的觀點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不深刻,那么寫出的作文就會出現(xiàn)觀點不鮮明甚至跑題、偏題的問題,寫作效果會大打折扣。
2.論據(jù)不足,不能充分論證論點
論點是支撐整個文章的支架,論據(jù)就是填充支架的血肉。議論文主要由論點與論據(jù)組成,為了論證論點,讓論點更具說服力,常常需要大量的論據(jù)作為佐證??梢哉f,一篇議論文的大部分內(nèi)容都是論據(jù),能否有效引用論據(jù)直接關系到整個文章的好壞,因此學生要合理選擇論據(jù)。只有整個文章有充分的論據(jù),文章內(nèi)容才會更豐富,也會更精彩。而在議論文寫作過程中,很多學生喜歡引用司馬遷、愛因斯坦等名人事例,無論在哪種論點下,都能應用到,雖然說確實能論證論點,但大家都用,教師看多了也容易出現(xiàn)審美疲勞,文章缺乏新意自然得分不高。這充分暴露出學生平常學習閱讀儲備不夠,積淀的知識信息少,書到用時方恨少,一個論據(jù)翻來覆去地用,新意不夠,甚至明明知道毫無聯(lián)系也生拉硬拽,缺乏說服力。
3.文章的結構過于松散,緊湊性不強
議論文寫作需要先明確寫作的中心思想,在此基礎上收集論據(jù),進而再按照一定的關系線索總結,進行信息的整合與梳理,確保文章結構緊湊,思路清晰。這里所說的關系指的是存在于論點與論據(jù)之間的關系鏈條,有時候需要學生借助文字適時地進行解釋說明,確保論據(jù)與論點之間能夠緊密結合,更好地為論點服務。但很多學生在寫作中表現(xiàn)出文章結構松散的問題,邏輯思維不夠縝密,只是將論據(jù)堆積在一起,沒有分析相互之間的關系,造成論證無力,文章寫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高中議論文的寫作技巧
1.善于提煉中心思想,提出文章主論點
議論文正式下筆前要根據(jù)材料選擇主題,并明確論點,這直接關系到文章的結構走向。一個主論點下常常還囊括幾個分論點,分論點要緊緊圍繞在文章主題周邊,由于高考作文要求不少于800字,因此分論點只需要設置3個。分論點之間的關系可以選擇平行并進,也可以選擇層層遞進。如何設置論點,如何選擇論證素材,都是基于學生對文章主題以及要求的宏觀把握基礎之上的。在設置分論點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學會如何提煉意見與觀點,并有效調(diào)動已有的知識儲備,邏輯思維能力得到鍛煉的同時,對文章的主題也有了更深層的理解,能夠更好地完成后續(xù)素材的收集和整理。比如在練習寫作“月是故鄉(xiāng)明”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研讀提供的材料,總結材料中的關鍵詞可以發(fā)現(xiàn),文章要求描寫故鄉(xiāng),因此在設置分論點時,也不能脫離故鄉(xiāng),可以從游子離鄉(xiāng)、思鄉(xiāng)、歸鄉(xiāng)三個層面進行論述。其中的分論點之間是層層遞進的,先有離開家,才有了思鄉(xiāng)之情,最后才有歸鄉(xiāng)之說,主題不斷升華,濃濃的鄉(xiāng)愁洋溢其中,每個分論點又與整個文章的主題相呼應,文章結構緊湊完整,更具有條理性。
2.善于基于論點搜集整理論證素材
語文的學習要重視日常作文素材的積累,有意識為知識庫擴容,注意掌握更多的文學常識,只有學生具備豐富多樣的寫作素材積累,在寫作實踐中才能靈活應用,言之有物。高中議論文寫作,學生會先從整體上把握寫作主題,再設置分論點,接著從知識儲備庫中調(diào)取相關素材論證論點,不斷完善文章內(nèi)容,這個過程就是論證,這些素材就是論據(jù),論據(jù)對論點起支撐作用。議論文寫作無論是論據(jù)與分論點出現(xiàn)偏離,或者調(diào)用的論據(jù)數(shù)量不夠,都會造成文章素材過少,削弱文章的說服力。因此,學生在平常要注意積累作文素材,課外大量閱讀,注重不同類型素材的積累,視頻、音頻等形式的媒介也是積累素材的重要渠道,都可以轉化為知識庫存,并在閑暇時不斷溫故知新,在寫作時才能準確調(diào)用,充實論據(jù)。論點明確后,就進入第二步,也就是緊扣論點收集相關的素材來論證論點。這些素材不僅能對論點進行有效解釋說明,還能進一步豐富文章的內(nèi)容,讓文章真正有血有肉。學生要注意論證素材并不是隨便找找,要立足論點,有針對性地查找,確保論證素材能成為論點成立的有力佐證。在查找過程中要善于發(fā)散思維,不能將思想束縛在某一域,要四面輻射。比如在進行“珍愛生命”話題寫作訓練時,可以明確主題在于強調(diào)生命的貴重,要愛惜生命。引導學生從這個主題出發(fā)明確分論點,再根據(jù)分論點選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