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穎,祁孟盂,許香港
(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上海 201201)
為了提高車輛的駕駛體驗,如何降低汽車車 內(nèi)噪聲已成為車輛廠商密切關注的問題。車內(nèi)噪聲主要為車輛壁板振動產(chǎn)生的結構聲,其頻率成分主要集中在20~200 Hz的低頻段[1],可以說,車內(nèi)結構噪聲與車身結構板件的振動緊密聯(lián)系,由此可見,要抑制汽車的低頻結構噪聲,歸根結底還是要抑制壁板結構振動[2]。
采用粘彈性阻尼材料抑制壁板件振動在汽車行業(yè)中被大量采用,張群等[3]基于能量法建立車輛的有限元模型,并通過調整阻尼結構的參數(shù),優(yōu)化車內(nèi)加速噪聲。常光寶等[4]基于有限元與能量方法對前圍板的阻尼片布置進行優(yōu)化,抑制車內(nèi)的結構振動噪聲。
對于這種抑制壁板振動的阻尼材料,通常采用阻尼損耗因子來評價其阻尼性能,SAE J1637定義了一種測量阻尼損耗因子的方法,該方法在不同溫度下測量樣件第一階和低階的幾個模態(tài)下的阻尼,然后通過插值得到200 Hz處的阻尼作為最終測量結果[5]?;谠撛囼灧椒?,徐豐辰等[6]探究了動態(tài)阻尼系數(shù)的測試方法,給出阻尼系數(shù)與頻率的擬合方程。侯振方等[7]結合試驗與仿真,探究影響阻尼損耗的因素,并指出阻尼材料的損耗因子隨溫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
上述研究分別給出了阻尼損耗因子隨溫度及頻率的變化關系,但未能考察三者相互作用關系及規(guī)律。此外,雖然試驗方法能準確測得指定溫度下的阻尼性能,但阻尼材料使用時需要考慮不同的環(huán)境溫度和頻率,因此,有必要基于試驗數(shù)據(jù),研究阻尼損耗因子隨溫度和頻率的變化規(guī)律,使其對阻尼材料的工程運用,提供更有效的推廣。本文針對某車用阻尼材料樣件,采用 SAE J1637的試驗方法測得在指定溫度下各模態(tài)頻率對應的阻尼損耗因子,通過最小二乘法擬合得到阻尼損耗因子與溫度和頻率的關系曲面。借助該曲面分析該材料的阻尼溫變及頻變的綜合特性,并預測其他溫度和頻率下的阻尼損耗因子,結合試驗數(shù)據(jù)驗證該預測的有效性。
SAE J1637采用基材鋼條鋪貼阻尼材料的樣件,以懸臂梁方式安裝,測量樣件的振動頻響函數(shù)。本文采用B尺寸的鋼條,樣件倒懸安裝,上端固支,下端自由,樣件安裝如圖1所示。采用非接觸式的激振和拾振設備,在鋼條自由端進行激勵,在靠近固支端拾振,以此來獲取懸臂梁的振動頻響函數(shù),樣件典型的頻響函數(shù)如圖2所示。隨后通過半功率帶寬法從頻響函數(shù)中獲取樣件在不同頻率下的阻尼損耗因子。為測量不同溫度下的阻尼特性,本測試在溫控箱中進行,測試系統(tǒng)如圖3所示。
圖1 樣件安裝
圖2 阻尼損耗因子測試曲線
圖3 阻尼損耗因子測試系統(tǒng)
如前所述,本試驗采用半功率帶寬法獲取樣件的阻尼損耗因子。首先在頻響函數(shù)上識別共振頻率f,然后在共振頻率附近識別頻響函數(shù)幅值相對該共振峰值下降3 dB處的頻率fu和f1,得到該共振頻率下的阻尼損耗因子η,計算公式為
式中,fu-f1為半功率帶寬 Δf。圖4為通過振動頻響函數(shù)計算阻尼損耗因子的示意圖。
圖2為某阻尼測試樣件在55 ℃下振動頻響函數(shù)曲線,共獲取5階模態(tài),第1階為安裝模態(tài),計算阻尼損耗因子時,只考慮后 4階模態(tài)。根據(jù)SAE J1637,分別測量溫度-20 ℃、-5 ℃、10 ℃、25 ℃、40 ℃、55 ℃下的阻尼損耗因子。該阻尼材料的阻尼損耗因子隨溫度及頻率的變化曲線如圖5所示。圖5(a)為2階模態(tài)對應的阻尼損耗因子隨溫度變化曲線,在-20~25 ℃范圍隨著溫度的增加而增加;在25~55 ℃范圍隨著溫度的增加而減小,該材料的阻尼損耗因子在測試的溫度范圍內(nèi)呈非線性變化趨勢。圖5(b)為某一溫度下各階模態(tài)頻率對應的阻尼損耗因子,隨著頻率的增加而增加,與頻率近似呈線性正相關。
圖5 阻尼損耗因溫變和頻變特性
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對不同溫度和頻率下的阻尼損耗因子數(shù)據(jù)進行曲面擬合。最小二乘法是數(shù)學上常用的一種優(yōu)化技術,通過尋找最小的平方誤差和來發(fā)現(xiàn)一則函數(shù),使之求得的數(shù)值與原始值的誤差平方和最小。給定數(shù)據(jù)點(xi,yi,zi)(i=1,2,…,n),將曲面方程記為
由最小二乘法定義可得
式中,J(A)為計算誤差的平方和;pi=(xi,yi)為曲面方程的一組基函數(shù);為擬合出的數(shù)值,擬合出的方程應使得J(A)最小。
結合1.3節(jié)可知,該阻尼材料的阻尼損耗因子與溫度呈非線性相關,與頻率呈線性正相關,基于此,本文選用的回歸方程為
由文獻[8]可知,R2越接近 1,說明擬合程度越好,而該曲面的相關系數(shù)R2達到0.99,擬合效果非常好,擬合結果如圖6所示。
由圖6可看出,該三維曲面預測的阻尼損耗因子的溫變和頻變規(guī)律與圖5曲線一致。同時也可看出,不同溫度下,該阻尼材料的頻變特性有所差異,具體表現(xiàn)為在-20~0 ℃的低溫段,隨著頻率的增加,材料的阻尼損耗因子增加較小,幾乎不隨頻率發(fā)生變化,而在 0 ℃以上,該材料的阻尼損耗因子頻變特性較為明顯,表現(xiàn)為隨著頻率的增加而增加。此外,由圖6可看出,各個頻率下阻尼損耗因子會在某個溫度達到峰值,如100 Hz的峰值在27 ℃處,而1 000 Hz的峰值出現(xiàn)在41.2 ℃。由此可看出,工作頻率的改變同樣會改變該阻尼材料的溫變特性,在實際工程運用時,應當綜合考慮兩者的相互作用和影響。
圖6 阻尼損耗因子曲面擬合結果
為驗證該擬合曲面具備預測阻尼損耗因子的能力,通過試驗的方法,從SAE J1637測試溫度區(qū)間內(nèi),分別選取-10 ℃、20 ℃與45 ℃進行測試,并與曲面的預測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評估兩者的一致性。驗證試驗的測試結果與曲面的預測值對比如表1所示。
表1 測試擬合數(shù)據(jù)對比
由表1可知在給定的三種溫度下,擬合與測試的誤差,均在5%之下。其中,高溫段45 ℃的預測效果最好,均在2%以下。由此可見,該曲面能在給定的溫度區(qū)間內(nèi),較準確地預測材料在1 000 Hz以內(nèi)的阻尼損耗因子。
本文基于某阻尼材料樣件,根據(jù) SAE J1637標準,獲取指定溫度下不同共振頻率處的阻尼損耗因子?;谶@些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阻尼損耗因子隨溫度和頻率變化的擬合曲面。通過該擬合曲面分析阻尼損耗因子的溫變和頻變特性,并通過對比試驗驗證曲面預測阻尼損耗因子的準確性,得出以下結論:
1)擬合曲面能較好地預測該阻尼材料的阻尼損耗因子??煽紤]通過對回歸方程的修改,預測不同阻尼材料的阻尼損耗因子。
2)不同溫度下,該材料阻尼的頻變特性有差異,具體表現(xiàn)在-20~0 ℃的低溫段,阻尼損耗因子幾乎不隨頻率發(fā)生變化,而在 0 ℃以上,阻尼損耗因子隨著頻率的增加而增加。
3)不同頻率下,阻尼損耗因子到達峰值的溫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