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興江
摘 要:在高中立體幾何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新課程標準對其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教材版本近幾年來也在更新?lián)Q代之中,如何結合學生的教學特點選擇適合的教材進行教學,是一個值得重點思考的問題.因此,本文以高中數學人教A版和蘇教版教材為研究對象,探討了這兩本教材在立體幾何教學內容方面的異同點,旨在幫助數學教育工作者靈活運用教材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安排,進而讓學生更好地吸收和掌握知識,實現(xiàn)深度學習.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材;立體幾何;文本比較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材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是師生之間實現(xiàn)互動的橋梁,也是學生學習所參考的主要資源.因此,對于數學教材的研究和分析非常重要,能夠讓數學教師對當前教育教學改革方向有明確具體的把握,推動高中教育事業(yè)朝著更好的方向不斷發(fā)展,進而將新課改目標落實到位.在高中數學教材中,立體幾何屬于核心知識點,教師必須明確所選用教材背后的編排思想,從而循序漸進地為學生講解相關知識.
1?新課程標準對高中立體幾何的要求
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新課標要求高中立體幾何教材應該精心挑選與現(xiàn)代生產生活以及科學技術緊密相連的內容,能幫助學生將過去的知識與未來的學習相結合,而且涵蓋知識理論、思想方法和素質提升等各個方面的必要知識點.同時,還要確保所選內容符合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和認知水平,并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為基礎來組織和呈現(xiàn)立體幾何的知識點,共同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使他們更好地理解點、線、面之間的位置關系,從而在數學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wěn).
從教學內容的難度來看,新課程標準強調“廣而淺”而非“窄而深”,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非過分追求深度.這一特點不僅體現(xiàn)在對教學內容的整體分析上,也可以從給出的具體例題中觀察到.相較于過去的教學大綱,新課程標準不再過分強調對定理和公式的形式證明,而是更加注重學生對其中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旨在提升他們的數學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這種轉變體現(xiàn)了新課程標準對數學教育的理念更新,要求學生能夠通過一系列推理和證明,解決相關問題,而且還能夠將所學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因此,新課程標準對“立體幾何”必修部分的內容難度要求降低,但并不意味著對數學教育的放松,相反,它更加強調數學知識的廣泛性、思想方法的重要性以及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1].
2?高中數學教材立體幾何內容的文本比較——以新課標教科書人教A版和蘇教版為對象
2.1?知識引入的比較
蘇教版教材在引入“立體幾何”概念時,通常采用一種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即通過提出問題來引發(fā)學生的思考,使他們能夠主動參與到知識的探索中來.同時,教材也會回顧一些初中所學的舊知識,或者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與具體的生活場景相結合,幫助學生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并為他們后續(xù)的學習提供必要的鋪墊.在定理的得出上,蘇教版教材通常采用多種方法進行呈現(xiàn).其中,問題法與概念的引入相同;觀察法是通過觀察和分析具體的幾何圖形或模型來發(fā)現(xiàn)定理的規(guī)律;證明法則是通過嚴格的數學證明來驗證定理的正確性,旨在讓學生全面理解定理的得出過程和實際應用.
人教A版教材在“立體幾何”部分的呈現(xiàn)方式與蘇教版有著明顯的差異,通常將概念或定理直接呈現(xiàn)給學生,其目的在于讓學生能夠首先接觸到最核心、最基礎的知識內容,從而對立體幾何方面的知識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在解釋相關的概念和定理之后,會引入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展開深入探究,以此來活躍他們的數學思維,使其能夠抓住其中的核心,并從多個角度看待實際問題,擁有空間觀念.
蘇教版和人教A版教材在“立體幾何”部分的教學中,都注重通過多種形式進行概念的引入,而且兩版教材在配圖的選擇上也比較講究,通過視覺上的豐富呈現(xiàn),為學生創(chuàng)造趣味性的學習環(huán)境.但它們在教學方式上有所不同,蘇教版教材更加擅長通過提出一系列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逐步思考和探索,從而形成對概念或定理的認知.相比之下,人教A版教材更加重視概念形成過后的理解,借助于具體的例子和詳細的解釋促進學生的知識內化和運用.兩種編排方法各有其獨特的優(yōu)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鑒嘗試其中的教學思路,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設計和調整,提升他們的數學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2].
2.2?知識深化的比較
在引入概念之后,蘇教版教材并沒有止步于簡單的定義和解釋,而是繼續(xù)通過實例印證和總結辨析等方式,讓學生對數學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有全面了解,使其數學應用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時,在一些章節(jié)的講解中,蘇教版教材還與科學技術相聯(lián)系,讓學生了解幾何知識在現(xiàn)代科技中的應用價值與意義,從而擴寬眼界、增長見識,不僅僅局限于傳統(tǒng)知識點的學習.
人教A版教材在引入概念定理之前,已經通過大量的實例來幫助學生建立起相關的認知,這是通過觀察和分析生活現(xiàn)象得出的規(guī)律總結.因此,在概念的深化過程中,教材又設置了“探究”“觀察”等環(huán)節(jié),旨在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等方式,積極參與辨析,以此加深認知和掌握.
在概念定理的深化上,蘇教版教材重視概念定理的形成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對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精心設計的例、習題,將概念定理的辨析內容融入其中,使學生在問題的研究和解決過程中逐漸建立起完整的知識體系.相比之下,人教A版教材則更重視學科本位的思想,對概念定理中的每句話進行分析,并給出具體的例子加以說明,使得抽象的知識點變得更加生動且具象.不僅如此,對于易被忽略或混淆的細節(jié)內容,人教A版教材都進行了專門的辨析和解釋,以避免學生在理解和運用過程中出現(xiàn)誤解和混淆,體現(xiàn)了對學科知識的嚴謹性和系統(tǒng)性的追求[3].
2.3?欄目設置的比較
為了更好地敘述數學知識,教材編寫者通常會設置圖形解釋、歷史背景、實際應用等欄目,旨在豐富教材內容,起到承接、過渡和解釋的作用,并通過生動的圖片、有趣的故事和實用的案例,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這也是教材編寫特色所在.
在教材欄目設置上,蘇教版和人教A版教材各有特色:在數量方面,人教A版展現(xiàn)出了更為豐富的特點,包括滲透數學思想方法、規(guī)范書寫格式等內容,所涉及的語言描述較為詳盡和具體.在類別方面,蘇教版注重通過豐富多樣的欄目來拓展教學資源,涵蓋了不同類型的知識點和實際應用,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而人教A版則相對較為單一,主要分為兩種,一是提出問題,二是解釋說明,旨在讓學生與周圍同學進行討論、交換看法,真正實現(xiàn)深度思考.
在教材欄目的作用上,人教A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將點撥提示內容以問題的形式給出,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思考和互動;蘇教版的點撥提示內容通常以直接陳述的方式給出,強調對數學知識的直接傳遞和解釋,有助于學生形成對數學知識的明確理解.這種差異反映了不同教材編寫者對于點撥提示作用的理解和追求.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標下的高中數學人教A版和蘇教版教材各具所長,雖然現(xiàn)階段各個地區(qū)所選用的教材比較固定,然而高中數學教師也要靈活轉變思路,綜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靈活運用兩本教材中所蘊含的教學思想,為學生講解知識,讓他們在數學學習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參考文獻:
[1] 王彥棋,石玲瑜.基于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普通高中數學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比較分析——以人教A版中的“函數”習題為例[J].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23(3):7.
[2] 許寧寧.高中數學教材比較分析——以“立體幾何初步”為例[J].課堂內外(高中教研), 2022(7):48-50.
[3] 向穎怡,葉明露.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高中數學教材比較分析——以立體幾何初步為例[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21,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