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記者 朱浩銓
讓臨沂模式在全國“開花結果”,形成全國孤困兒童幫扶體系,推動“天下無孤”目標盡早實現(xiàn)。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的健康成長,直接關系國家的前途和命運。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著力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推動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事業(yè)發(fā)展指明了方向。
今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臨沂市關工委手牽手孤困兒童心理輔導志愿服務團團長徐軍建議全國推廣復制孤困兒童幫扶模式,推動“中國無孤”目標盡早實現(xiàn)。
在未成年人中有一個弱勢群體—孤困兒童。根據(jù)民政部數(shù)據(jù),截至2022年9月底,全國共有15.9萬名孤兒、35.1萬名事實孤兒。
另外,社會中還有一些精神類疾病患者家庭或服刑人員家庭孩子、困境兒童。而在未成年人犯罪人群中,孤困兒童犯罪率相對偏高。
近年來,山東省臨沂市共摸排出孤困兒童5317名。徐軍說,通過座談走訪他了解到,這些孤困兒童家庭在黨委和政府的關愛下,生活基本不存在困難,但只有從心理上和精神上給予他們關愛幫扶,才能讓這些孩子及家庭重燃希望,讓孩子健康成長。
2018年4月,在徐軍的倡導和籌備下,在臨沂市關工委的支持、推動和直接發(fā)起下,臨沂市關工委手牽手孤困兒童心理輔導志愿服務團成立。
為更好推進工作,臨沂市12個縣區(qū)、156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全部成立服務團,搭建起市、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街道)“三位一體”的志愿服務架構,現(xiàn)有志愿者8000多人。
臨沂創(chuàng)新形成了“一對一”結對、“扶心,扶志,扶技,扶困”幫扶模式。志愿者累計走訪28萬多人次,對臨沂市9494個村莊進行全面摸排,為符合幫扶條件的孤兒、事實孤兒、精神類疾病家庭孩子、服刑人員家庭孩子和困境兒童逐一建檔立卡。
“在志愿服務過程中,孩子的安全要放在第一位。言傳身教,孩子接受怎樣的教育,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毙燔娬f。
服務團制定了嚴格的章程、志愿者服務手冊、志愿者信息保密協(xié)議、承諾書等一系列行為規(guī)范。服務手冊甚至要求志愿者在輔導孩子時“嚴禁奇裝異服,嚴禁酒后探望,嚴禁給錢拍照……”完備的規(guī)章制度和組織架構,讓幫扶工作有了“一幫20年”的長效機制。
服務團提出“沂蒙無孤”設想,以“讓孩子健康成長,成人成才”為幫扶工作目標,把“不讓一個孩子犯罪”作為工作底線,以未成年人保護法為準繩。通過“一對一”幫扶、集體活動、集中幫扶等形式,志愿者們做孩子的臨時父母,重在給孩子以心理輔導和精神陪伴,幫孩子樹立理想、找回信心,直到孩子成人成才。
近年來,服務團開展夏令營、冬令營、參觀研學等各類集體活動3000多場,并先后開辦8期“特訓營”,還通過心靈家園、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場所開展富有溫度的幫扶,在孩子心里種上愛和感恩的種子。
經(jīng)過努力,市、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街道)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慈善機構,以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攜起手來,逐漸形成合力幫扶局面。
“孤困兒童就像一棵被風刮歪的小樹苗,可能他們自己都不知道。只要志愿者給扶正了,每棵小樹苗都可以長成參天大樹?!毙燔娬f,“早一天幫扶,他們就能早一天成才。”
截至目前,服務團已將176名無人保護、無人引導的孤困女童妥善安置到寄宿制學校學習,勸導并幫助124名輟學孩子重返校園,安置563名孩子免費到寄宿制學校(小學、初中、技校)上學。對曾嚴重犯錯、進過派出所、有潛在犯罪傾向的178名孩子,緊緊盯住,不放松,更不放棄,妥善解決了預防未成年人犯罪、保護孤困女童安全、小偷小摸和打架斗毆“硬骨頭”孩子幫扶等重點問題。
同時,服務團還對近百名孤困兒童和監(jiān)護人免費實施大病救助,為800多個孤困兒童家庭翻修、新建住房,添置必需的生活用品。
幾年來,5317名被幫扶對象無一人被逮捕和起訴,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踐行“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提供了臨沂方案。
在山東省委宣傳部的安排下,服務團編印了《臨沂市關工委手牽手孤困兒童心理輔導志愿服務團操作手冊》,供其他城市推廣復制使用。已成立孤困兒童志愿服務組織的城市,孤困兒童幫扶工作扎實開展、運行良好,在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造福全國百萬家庭方面邁出了堅實一步。
服務團的幫扶模式開始在全國復制推廣,32個地市借鑒“臨沂模式”成立孤困兒童志愿服務組織,20多個地市正在籌劃成立。
徐軍建議,可由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和相關部門成立調研組,對臨沂市關工委手牽手孤困兒童心理輔導志愿服務團工作實踐現(xiàn)場指導,總結提升幫扶模式和經(jīng)驗做法,形成全國統(tǒng)一的操作規(guī)范。
徐軍希望,由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牽頭,讓臨沂模式在全國“開花結果”,形成全國孤困兒童幫扶體系,推動“天下無孤”目標盡早實現(xiàn),為社會和諧、國家繁榮、民族復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