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碧 石儉 陳鳳珍
(1.廣西經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廣西南寧 530021;2.廣西民族大學體育與健康科學學院,廣西南寧 30006)
隨著“唱響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2007 年全國群眾體育工作會議主題,在全民健身活動的陽光工程推廣中,太極柔力球被列入全民健身項目,在全國各得到廣泛普及開展,而且已涉及東南亞乃是全球,以學校及青少年的開展太極柔力球活動形成聲勢外,以和諧社會為重要載體的群眾體育活動規(guī)模上已成為特色品牌,太極柔力球已作為人們“體育生活化” 健身的主要鍛煉手段之一,是促進迎奧運全民健身系列活動互動工作的一大亮點。
太極柔力球是把太極拳和柔力球兩項運動有機結合的,融匯了武術、舞蹈、羽毛球、網球等體育運動項目的精髓。它的運動特性其它球類運動不同的是,借助球拍和球,先引后發(fā)、引進合出、借力打力,其根在腳,發(fā)力在腿,用腰主宰全身,使力運行于手指和球拍,以太極柔和完整弧形過程來完成的運動形式,在整個套路中不斷、不折、不缺、始終貫徹松、柔、圓、勻的特點。太極柔力球以其所特有技術性、健身性、趣味性娛樂性,預防和保健康復作用,也深受廣大體育愛好者的歡迎和喜愛。本文目的以太極柔力球保健康復功能深度研究,對全民健身活動中太極柔力球運動促進習球者心血液流變學保健康復效應進行分析研究,為全民健身活動開展提供科學有效的實施依據(jù)。
在廣西南寧市人民公園、青秀山公園、動物園、新秀社區(qū)、廣西民族大學等5 個練習點,隨機抽取愛好太極柔力球運動練習并能長期堅持太極柔力球運動的女晨煉者各10 人,平均年齡46.8±0.45歲。
1.2.1 問卷調查法:包括年齡、體重、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從事工作及體力勞動情況、身體狀況、病史、鍛煉愛好及鍛煉史。
1.2.2 訪談法:對晨煉者進行肌肉與神經、心血管機能等相關問題的訪問,獲取與研究相關資料。
1.2.3 實驗檢查:從問卷調查表中選取年齡在:45-55 歲之間,體重基本標準、其它條件也相近者共計50 人,進行運動前的血液流變學檢查,檢查指標包括全血粘度(高、中、低切變率)、血漿粘度(mpas)、全血還原粘度、紅細胞變形指數(shù)、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從事太極柔力球鍛煉四個月后,再對上述50 人中從未中斷太極柔力球鍛煉的15 人進行血液流變檢查,采用同源配對的方法分析其運動前后的血液流變的變化。
本試驗標本均為靜息期空腹外周圍靜脈血液,用肝素抗體,所用儀器為北京市科學儀器公司生產的IG-190 型細胞流變儀,R20SEARLE 錐/板自動血流變儀。
1.2.4 數(shù)據(jù)處理
試驗前后數(shù)值采用EXCEL 軟件自動處理,各組數(shù)值以平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X±SD)表示。
四個月的太極柔力球鍛煉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測試比較。
從表1 看,參加太極柔力球鍛煉的中老年練習者有5 項指標即全血粘度(高、中切變率)、血漿粘度(mpas)、全血還原粘度、紅細胞沉降率、全血還原粘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差異具有顯著性,全血粘度低切、紅細胞壓積%(L/L)、紅細胞變形指數(shù)、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4 項指標雖然數(shù)據(jù)發(fā)生變化(P﹥0.05)沒有統(tǒng)計意義。證明經常參加太極柔力球運動鍛煉,有效改善血液變學的作用。
表1 太極柔力球運動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分析(n=15)
太極柔力球具有獨特民族特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它把太極拳和柔力球有機結合,是一項柔和的有氧運動,集趣味、健身、娛樂為一體,動作舒展大方、姿態(tài)優(yōu)美、剛柔并濟、如行云流水、連綿不斷。每個套路動作創(chuàng)編都是渾然一體,流暢自然。柔和圓潤。在練習過程中,使人的腦、眼、內臟器官、全身肌肉、關節(jié)、韌帶等得到全面的鍛煉。練習器械一拍一球,方便攜帶,技術動作簡單易學,對于廣大中老年健身愛好者而言,不到半個小時就能夠熟練掌握太極柔力球運動技能技巧。同時,太極柔力球運動不受場地、環(huán)境、氣候的影響,可隨時隨地、隨心所欲的進行練習。長期練習對練習者身心健康得全面提高。
太極柔力球運動是我國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近年新興中的一朵奇葩,融匯了武術、舞蹈、羽毛球、網球等體育運動項目的精髓。它的運動特性其它球類運動不同的是,它具有強身健體、增強體質保健康復的功能優(yōu)點,太極柔力球套路1-4,借助球拍和球,先引后發(fā)、引進合出、借力打力,在鍛煉時,在持拍手動作節(jié)奏帶動下的轉體、回旋、纏繞運動,能使肩、肘、膝、胯、踝、腕等關節(jié),達到節(jié)節(jié)貫穿, 另外,由于每個動作都使人精神集中,不起雜念,能使中樞神經系統(tǒng)起到很好的調節(jié)醫(yī)療作用,有效的活動上下肢及全身肌肉(包括神經纖維的活動在內),以動作節(jié)奏來調節(jié)心臟的機能活動和血液的流動,促使神經中樞對整個神經中樞發(fā)生良好作用,以自己的本能來治療疾病和增進健康。
中老年人心肌萎縮,結締組織增生,脂肪沉積,因而心肌收縮力減弱。代償能力降低,易發(fā)生心功能不全。研究證明,隨著老化的進展,每搏輸出量每年下降1%,這因為人衰老,使身體各系統(tǒng)和氧攝取能力下降。大血管和心臟彈性下降,心臟、骨骼肌和其它器官的血管變得狹窄硬化使外周阻力增高,這樣就會引起血壓升高。太極柔力球運動是一項柔和運動量項目,在練習和過程中節(jié)節(jié)貫穿,綿綿不斷,有如太極拳球論中所說“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 太極柔力球運動就是指這景象而言。其要求“以節(jié)奏運身”,通過動作節(jié)奏的運行促進肌肉毛細血管打開使用,促進心臟血流的大量開發(fā),減輕了心臟的負擔,由此對中老年人對心臟病的防治極為有利。
太極柔力球運動是一種緩慢、柔和、輕靈套路,練習要求精神專一,全神貫注,眼隨手動,手指與足,節(jié)奏體現(xiàn)肘、肩、膝,胯連綿不斷,一氣呵成。這些細微、復雜、獨特的鍛煉方法和要求融合在太極柔力球練習過程中,是對大腦很好的鍛煉。同時太極柔力球不同套路編排也是以動與靜結合的鍛煉方法。這有益于對大腦皮層興奮、抑制的調整。它對大腦皮層過度興奮引起的神經衰弱、失眠、頭暈等有顯著療效。太極柔力球在練習的過程中,不僅要求軀體放松,而且更要求大腦放松。在大腦支配下,神經、肌肉放松又能反射性地使全身小動脈(人的血壓如,高血壓主要表現(xiàn)為小動脈收縮)得到舒張,同時緩解小動脈壁的硬化。
太極柔力球鍛煉講究的是柔軟、慢、連貫、各式動作的轉體、擺拍、劃弧形成一個的圓形運動,柔和的動作促進心、肺、腸、胃等內臟的機能,劃弧圓形的動作有效地調節(jié)心臟和血液的流動,促使人整個神經中樞發(fā)生良好調節(jié)作用,有效地全面增進健康預防和治療疾病。從以上實驗數(shù)據(jù)表明,太極柔力球鍛煉運動是一種相當好的健身方式。太極柔力球以其所特有技術性、健身性、趣味性娛樂性,是一種合乎人體生理規(guī)律,輕松、柔和、緩慢、輕靈、心靜的健身運動。起到預防和保健康復作用。習球愛好者每天堅持30 分鐘以上太極柔力球不同套路練習,能調節(jié)大腦中樞神經,可以調節(jié)植物神經功能,在激情、高亢、振奮音樂配合下,調節(jié)大腦皮質神經細胞的興奮性,在全身肌肉放松所引起的血管反射性的放松協(xié)同下,大限量地啟開了一般情況下輪換開放的毛細血管網,有效地促進身體各部分組織與血液流變的新陳代謝。
4.1.1 太極柔力球已作為人們“體育生活化” 健身的主要鍛煉手段之一,促進與社會和諧同步發(fā)展,太極柔力球所有套路的動作創(chuàng)編風格,均集趣味性、藝術性、觀賞性、健身性為一體,極大地豐富練習者鍛煉的興趣,使練習者心情舒暢、視野開闊,收獲得更多的運動樂趣和健身效果,體現(xiàn)了全民健身中的新風貌。是為中華民族健身神韻搭建生活與社會和諧發(fā)展的舞臺。
4.1.2 太極柔力球具有獨特民族特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它把太極拳和柔力球有機結合,融知識技能、能力、道德、意志與情感為一體,從參加太極柔力球鍛煉的愛好者運動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有效率分析, 保健康復效應不僅作用于人體內臟機能,對心腦血管系統(tǒng)及血液新陳代謝起到穩(wěn)定調節(jié)作用。了解和掌握簡便易行的體質測試方法,是人們健身娛樂,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必然。
4.2.1 在更新傳統(tǒng)的健康觀過程中,積極參與健身、健心的太極柔力球活動中,練習者在音樂配合下全神貫注練習??梢陨眢w狀態(tài)處于適宜的放松環(huán)境,同時對演練水平隨之達到一個全新的境界。
4.2.2 太極柔力球體現(xiàn)一種全民健身活動的新風貌,關注不同群體、學生對太極柔力球的愛好和參與活動的熱情,讓更多的人獲得更多的樂趣和運動體驗,學校應創(chuàng)造條件開展太極柔力球的教學與活動,并有計劃地組織太極柔力球競賽活動。使中華民族太極柔力球之花,在全民健身活動中越開越艷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