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際根
(梅城鎮(zhèn)農業(yè)技術推廣站,安徽 安慶 246300)
水稻是我國最為主要、普遍的糧食作物,我國人口中有六成的人口以稻米為主食,足見種植水稻的重要性。潛山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別山南麓,該市種植水稻自然資源條件好,具有較大的發(fā)展?jié)摿Γ菄疑唐芳Z基地縣之一。該市種植水稻已有多年的傳統(tǒng)歷史,經過不斷發(fā)展,水稻生產水平雖然有了較大提高,但是,由于受自然、人為、市場等因素的影響,當地水稻種植成果依然存在品質、效益方面的不足,水稻增產不增收的局面時有出現,嚴重影響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因此潛山市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水稻產業(yè),需要在努力提高單產、穩(wěn)定總產的基礎上,采取有效措施,實現水稻品質提升,效益增加。從這一角度出發(fā),如何達成提質增效目的成為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對此有必要展開相關研究。
截至目前,潛山市水稻種植總面積2.47萬hm2,以大戶種植為主,約占水稻面積的89%。水稻在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中占比大,其中主要水稻為單季稻(含一季雜交中稻),小部分為再生稻,兩者2021年種植面積分別為2.24萬hm2、2266.67hm2??梢钥闯?,水稻在潛山市的普及和生產規(guī)?;陌l(fā)展程度,代表水稻種植與當地農業(yè)經濟發(fā)展、農民增收之間的關系密切,前者品質、效益越高,就越有利于當地農業(yè)經濟發(fā)展和農民增收。
2020~2021年潛山市水稻總產量分別為18.73萬t、20.76萬t。通過對本市部分種植大戶水稻種植效益調查分析,結果顯示,2020~2021年,水稻平均產量分別為460~570kg/667m2、510~635kg/667m2。當年種植獲得收益的農戶分別占81%、87%,純收入分別在260元kg/667m2以下、425元kg/667m2以下。收入持平和歉收農戶分別占19%、13%。由此看出,我市水稻產量有增長趨勢,但種植效益仍然較低,且存在一定風險。
潛山市水稻品種類型可分為一季雜交中稻、單季粳糯、再生稻。種植的各類型品種有y兩優(yōu)17、隆兩優(yōu)華占、徽兩優(yōu)絲苗、晶兩優(yōu)534、荃優(yōu)822、旺兩優(yōu)1577、韻兩優(yōu)332、泰優(yōu)9516、深兩優(yōu)5814、深兩優(yōu)136、兩優(yōu)688、瑋兩優(yōu)1862等雜交中稻品種20個以上。粳糯稻品種有太湖糯、光明糯、鎮(zhèn)糯19、中粳糯588、浙豐糯188、荃香糯2號、強湖糯13、武運糯180等。再生稻品種有豐兩優(yōu)香1號、荃優(yōu)822、y兩優(yōu)911、墾兩優(yōu)801、豐兩優(yōu)3305、兩優(yōu)1889等。
種植戶普遍存在文化素質偏低,在種植技術、經營管理經驗、新品種新技術新機械的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結果出現盈虧差別,且效益普遍較低,當然,其中不排除災害性天氣和市場價格低迷等客觀因素的影響。
目前來看,潛山市廣大的水稻種植面積中包含了大量的單季稻品種,這些品種本身并沒有問題,但現狀來看品種過多,這種表現在整體產出的角度來看,會導致當地單個品種過于分散,間接引起優(yōu)質品種生產規(guī)模小、產量波動大等問題,不利于當地原糧品質、品牌效益的發(fā)展。
同時從效益角度來看,雖然市面上有大量的優(yōu)質品種以供選擇,但都需要種植戶親身選擇、購買,因此其間很可能會出現兩種問題:其一,基本上絕大部分種植戶在水稻選種方面都是憑借經驗,或由種子經銷商推薦,本身缺乏專業(yè)認知,不了解品種的特征特性,因此選種結果未必合理,這也就導致當地一些種植戶雖然選擇了看似優(yōu)良的品種,但種植后的實際成果卻遠低于預期,品質上得不到保障,對當地水稻種植戶的經濟效益造成了影響;其二,因為需要種植戶親身選擇、購買,所以過程中種植戶往往需要與一些“中間商”接觸,但中間商很可能會向種植戶出售良莠不齊的品種,比較常見的是把芽率低、純度不達標、劣質不合格的種子當做正常合格的種子賣給農戶,同時還會惡意抬價,極大地增加了選種成本,進一步降低了水稻種植效益。
現狀顯示,雖然潛山市當地水稻種植中種植戶采用的種植方式多種多樣,其中不乏一些先進的手段,但整體來看以人工機噴直播、手撒直播、手插秧為代表的人工播栽方式占比更多,而人工播栽方式比較傳統(tǒng),其效率、成本方面的問題會對于當地水稻種植效益有直接影響。同時因為慣于通過人工進行種植,所以其他種植環(huán)節(jié)在人工能力等方面的局限性、不穩(wěn)定性作用下也出現了問題,問題對水稻品質造成影響,以田間管理工作環(huán)節(jié)為例,潛山市許多水稻種植戶,在田間管理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其一,經常忽略氣候因素對水稻的影響,如單季稻播種期未考慮到水稻抽穗揚花期有效避開本地7月下旬~8月上旬的高溫時段,導致單季稻開花受阻,這種現象對于最后的結實率有影響,威脅到了水稻產量;其二,水稻種植戶不懂得水稻生長規(guī)律,缺乏科學管水技術,田間灌深水周期長、不能適時適度進行烤田、后期斷水過早等管理習慣,導致部分情況下水稻種植區(qū)域內的濕度過大,這種現象會加大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等病害的發(fā)生率、影響率,而且往往會因管水不善,導致水稻根系生長弱,植株生長不良,出現倒伏現象,后期還因斷水過早,發(fā)生早衰,嚴重威脅到水稻品質與產量;其三,田間肥料使用方面,秸稈還田,忽視農家肥,過分依賴化肥來保證水稻產量,多數種植戶沒有掌握水稻配方施肥技術,對具體的施肥時期、施肥量把握不準。在實際生產中還存在偏施、遲施氮肥現象,導致水稻貪青晚熟。這些不合理的施肥習慣,既增加了生產成本,造成環(huán)境污染,又影響到水稻產量和品質;其四,部分稻田內存在水稻種植密度過大,田間通風透光不良,植株生長弱,水稻容易出現倒伏問題;其五,直播稻田雜草發(fā)生普遍嚴重,越來越難防除,已成為直播稻田間管理工作中最突出的問題。雖然很多種植戶都非常重視稻田除草問題,但每年都還有相當一部分田塊草害十分嚴重,甚至出現少數失防草荒的田塊。
潛山市大部分水稻種植戶都選擇了藥物防治的方法,原因在于這種方法見效快,藥效時間長,小部分水稻種植戶在政府項目資金的支持下,小面積使用了物化防治,這種方法無公害,而生物防治占比更小。這一基礎上,潛山市水稻種植在病蟲害防治技術模式方面出現了兩大問題:其一,大部分水稻種植戶過于依賴藥物防治方法,該方法確實效果顯著,但長期、頻繁甚至過量使用都會造成比較嚴重的公害問題,當前市面上水稻或其他農作物的農藥殘留問題大多由此引起,嚴重影響到水稻和其他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同時小部分水稻種植戶利用的物化防治技術,雖然防蟲效果好,無公害,但不能完全替代化學防治,只能減少化學防治次數,且誘蟲燈安裝成本高,應用面積小。生物防治見效緩慢,但效果完全展開表現良好,只是在當地未能普及;其二,無論哪項病蟲害防治技術本身存在何種問題,潛山市許多水稻種植戶都只選擇了某一種技術來進行防治,如水稻種植大戶李益斌,其種植水稻已有數年,自一開始防治水稻病蟲害采取的主要就是藥物防治,很少使用其他技術方法,說明當地病蟲害防治技術單一。兩大問題下,說明當地病蟲害防治技術模式不合理,有待優(yōu)化。除此以外,潛山市病蟲害防治技術模式方面還存在其他問題,諸如農業(yè)防治和綠色防控意識不強,技術措施不到位;專業(yè)化統(tǒng)防統(tǒng)治隊伍少,植保器械與防治技術不配套等,這些問題此處不多加贅述,但也應當引起重視。
提高種植戶科技文化素質和科學種田水平。政府農業(yè)農村部門和相關農業(yè)企業(yè),要加強對種植戶尤其是種植大戶的技術培訓,宣傳水稻優(yōu)質高效栽培技術,介紹優(yōu)質新品種、新農藥、新機械及其使用技術。在種植過程中跟進技術指導。全面提升種植戶科技素質和種田水平,為實現水稻提質增效提供技術保障。
雖然不便對水稻種植戶選種行為進行干預,同時予以他們正確的選種方向。為做到這一點,結合潛山市水稻種植情況,建議圍繞單一的優(yōu)質品種建立優(yōu)質專用品牌水稻核心示范區(qū),并在區(qū)內設立2~3個水稻示范片,基本要求為:其一,針對示范區(qū),規(guī)模不建議低于0.67萬hm2,單產應當大于550kg,這樣才能更好地帶動周邊其他水稻種植區(qū)域發(fā)展;其二,針對示范片,每個示范片的規(guī)模都不應當低于333.33hm2,選址應當選擇地區(qū)內水稻種植人力資源充沛、種植戶積極性高、生產條件好的區(qū)域,同時要選擇潛山市所在省份合法推廣的國家部頒二級米以上的單一水稻品種進行種植,方便向其他水稻種植戶展示優(yōu)秀品種,以便選擇。通過示范區(qū)及示范片的作用,水稻種植戶的選種意識等得到提升,并且也有了正確的選種方向。另外,示范區(qū)與示范片的建立有助于當地建立水稻品牌,能進一步提高效益。
建議采用直供式的選種方式,也就是由地方政府根據示范區(qū)、示范片選種要求尋找優(yōu)質供應源,并負責對供應源進行資質認證、產品質量把關、價格管理,同步接收當地水稻種植戶的選種需求,根據需求從供應源處獲取對應數量的種子交付給種植戶,這樣就能保障選種成本、質量的合理性,有助于水稻種植品質與效益。
栽插方式方面,雖然人工栽插與機械栽插方式各有優(yōu)劣,但出于品質、效益考慮,機械栽插的優(yōu)勢更加突出,因此建議潛山市積極推廣機械栽插,盡快實現農業(yè)機械化生產目標,促使水稻種植栽插方式得到更新。在機械栽插推廣當中唯一存在的問題就是農機的高額費用,即許多種植戶本身的資本不足,因此無法購買足夠多的農機,這也是種植戶傾向于人工栽插方式的主要原因,針對這一點,地方有關部門應當予以一定的經濟補助,同時展示農機對于水稻效益的幫助,調動種植戶更新栽插方式的積極性,這樣才能更好地達成提質增效目標。
其他問題方面,潛山市地方部門應當向水稻種植戶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同樣以田間管理為例,地方部門可以組建技術小組,專門給水稻種植戶講解田間管理的技術要點,諸如要注意氣候對水稻結實率的影響,同時強調防范措施,又或者強調氮肥使用要求,過程中結合實際案例,提出氮肥使用標準、使用時間等,通過這種方式就能增強水稻種植戶對田間管理工作技術的認知,幫助做好田間管理。需要注意的是,技術支持不僅僅是通過口頭講解的方式來發(fā)揮作用,工作中更需要技術小組參與到水稻種植戶的實際工作當中,這樣才能更好、更快地幫助水稻種植戶掌握技術要領。
通過以上方式,潛山市水稻種植的品質、效益將得到提升與保障,逐漸趨于穩(wěn)定,而良好的穩(wěn)定性能夠加大當地水稻種植的抗風險能力,即使遭受災害,也不至于出現絕產或品質大幅下降而不達標的問題。
事實上,在水稻病蟲害防治上存在有農業(yè)防治、化學防治、物化防治和生物防治四種模式。各種模式都有利用價值。針對潛山市當前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模式現狀,結合實現水稻提質增效目標的現實需求,應該堅持實踐以農業(yè)防治為基礎,化學防治為輔助,物化防治和生物防治為主導的綜合防治技術模式。如何實現由傳統(tǒng)模式向優(yōu)化模式轉變,首先,要從觀念上轉變。積極引導種植者以品質、效益為導向,樹立生態(tài)、綠色觀念,改變傳統(tǒng)治蟲防病思維模式,把生態(tài)、綠色防控理念貫穿到生產管理過程中。其次,做好技術設計,規(guī)范技術標準。如防治水稻二化螟,設計農業(yè)防治與其他三種防治方法之中的一種或兩種,或四種方法同時采取的多種模式。具體應用哪種模式,應根據條件選擇。這里要強調的有兩點,一是農業(yè)防治方法,即采取春灌殺蛹,降低越冬蟲口基數。中稻通過錯開播種期齊穗前避開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三代二化螟。同一區(qū)域盡量縮短中稻播種期,減少橋梁田。二是化學防治輔助方法,要在準確預測預報的基礎上,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按規(guī)定用量,嚴格做到達標防治。有條件的種植戶推廣使用無人機和大型自走式噴桿機械,提高防治效率。再次,做好示范宣傳,逐步推廣多種方法并用的防治技術模式。將兩種或兩種以上方法聯(lián)合運用的防治技術模式安排在示范片進行示范,對比傳統(tǒng)化學防治模式,組織參觀,讓種植者親身體驗對比效果。為優(yōu)化我市病蟲害防治技術模式,促進水稻提質增效發(fā)揮示范帶動作用。
綜上,水稻種植對于潛山市農業(yè)經濟等方面的發(fā)展有很大影響,因此面對當前問題,潛山市應當積極采取對策。在對策作用下,當地水稻種植效率、質量將明顯提升,間接帶動產量、品質、經濟效益提升,同時長期角度來看還提高了水稻種植的穩(wěn)定性,對應增強抗風險能力,因此通過對策有效促進了當地水稻種植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