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才
(重慶市大學(xué)城第一中學(xué)校 401331)
兩個物體之間的相對運動是一種常見的運動形式,即某一物體對另—物體而言的相對位置的連續(xù)變動,滑塊木板問題是典型的相對運動模型.如果題目已知滑塊木板運動的相對速度時間關(guān)系,筆者發(fā)現(xiàn)將其轉(zhuǎn)化為速度時間圖像,能直觀、簡便、巧妙的反映二者之間的物理規(guī)律,對解題有獨特的優(yōu)越性,在本質(zhì)上可理解為參考系的轉(zhuǎn)化.常見的無外力作用下的滑塊問題的v相-t和v-t如表1.
表1
例1 如圖1(a)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一木板A,在A上放置物塊B,A和B的質(zhì)量均為m=1kg.A與B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t=0時刻起,對A施加沿水平方向的變力作用,使A和B均由靜止開始運動.取水平向右為正方向,B相對于A的速度用vBA=vB-vA表示,其中vA和vB分別為A和B相對水平面的速度.在0~2s時間內(nèi),相對速度vBA隨時間t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1(b)所示.運動過程中B始終未脫離A,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
(1)0~2s時間內(nèi),B相對水平面的位移;
(2)t=2s時刻,A相對水平面的速度.
圖1
(2)在2s時B的速度為v2=aBΔt=2×(1.5-0.5)m/s=2m/s,由圖1(b)可知,2s時vBA=v2-vA=2m/s,則vA=0.或vA=aA1t1-aA2t2=0
圖2
點評本題考查v相-t圖像在滑塊問題中的應(yīng)用,對學(xué)生的科學(xué)思維和知識遷移能力有較高的要求,理解圖像所圍的面積在數(shù)值上表相對位移,斜率表相對加速度,選取正方向是解題的關(guān)鍵,畫出v-t圖像是巧解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
例2 如圖3(a)所示,一長木板A在水平地面上向右運動,在t=0時刻將以無初速度的物塊B輕放到木板上,取水平向右為正方向,B相對于A的速度用vBA=vB-vA表示,在0~0.75s內(nèi),相對速度vBA隨時間t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3(b)所示.已知A、B的質(zhì)量相等,A與B及A與地面之間均有摩擦(動摩擦因數(shù)不等),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B始終沒有滑出A,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圖3
(1)A與B間,A與地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
(2)從t=0時刻到A與B均停止時,B相對于A的位移大小.
解析(1)由圖3(b)可知,在0~0.75s內(nèi),B與A存在相對速度,可知此過程B一直受到A給其的滑動摩擦力,設(shè)A與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1,由牛頓第二定律,B的加速度大小始終為aB=μ1g,在0~0.5s內(nèi),vBA小于0,此時B相對于水平面向右做勻加速運動,在0.5s末時二者共速,在0.5s~0.75s內(nèi),vBA大于0,此時B相對于水平面向右做勻減速運動,在0~0.5s內(nèi),設(shè)A與地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μ2,由牛頓第二定律,A的加速度為aA1=-(μ1+2μ2)g,且A的初速度為v0=5m/s,結(jié)合vBA-t圖像,在0~0.5s內(nèi),aBA1=aB1-aA1=10m/s2,在0.5s~0.75s內(nèi),A的加速度為aA2=(-2μ2+μ1)g,aBA2=aB2-aA2=2 m/s2,代入數(shù)據(jù)μ1-(μ1+2μ2)=10,-μ1-(-2μ2+μ1)=2,解得:μ1=0.2,μ2=0.3.
圖4
點評本題仍然考查v相-t圖像在滑塊問題中的應(yīng)用,與上題不同的是,本題沒有外力作用,但兩個接觸面均有摩擦,且初速度不都為零,因μ1<μ2,二者共速后,將按各自的加速度相對運動.通過比較本題的v-t圖像,可以看出它就是2013年全國卷Ⅱ壓軸題,只是已知條件由長木板的v-t圖改成了物塊與木板的v相-t圖,設(shè)問都完全相同.
例3 如圖5(a)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停放著一輛平板車A,其右端有一塊靜止的小金屬塊B.金屬塊與平板車間有摩擦,與中點為界,前后兩段動摩擦因數(shù)不同,金屬塊與車的前段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1,與后段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2.現(xiàn)給車施加一個向右的水平恒力,使車向右運動,同時金屬塊在車上開始滑動,當金屬塊滑到中點時,即撤去這個力,最后金屬塊恰停在車的左端.已知平板車的質(zhì)量為金屬塊的2倍,取水平向右為正方向,B相對于A的速度用vBA=vB-vA表示,在t2時間內(nèi),相對速度vBA隨時間t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5(b)所示.若在t1時刻,平板車的速度為金屬塊的2倍,求:μ1與μ2的比值.
圖5
圖6
通過以上幾例可以看出,在解決相對運動時,特別是已知相對速度時間圖像問題時,雖可以用解析法、相對運動公式求解,但將圖像轉(zhuǎn)化為速度時間圖像求解更簡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