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兵
摘? 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任務型教學法是指教師圍繞教學內(nèi)容,以設定任務的方式將教學內(nèi)容融入課堂任務中,使學生能夠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掌握基本的語法技巧和語言應用方式,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文章以小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為依據(jù),探討了任務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式,營造趣味化的教學氛圍;提升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優(yōu)化學習效率;增設英語交流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意識;補充課外知識點,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法;小學英語;英語素養(yǎng)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模式層出不窮,這優(yōu)化了課堂結構,提升了學科教學效率和學校的整體教學質(zhì)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任務型教學法時,教師必須精心設計任務。任務要真實,從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實際出發(fā),要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連;任務要求應恰當,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既有水準,讓絕大多數(shù)學生通過努力能順利完成;任務要由簡而繁,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引導學生拾級而上;任務要具有合作性、探究性,以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與他人合作學習的能力。
一、任務型教學法概述
任務型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一種以任務為核心、組織語言教學的途徑。它強調(diào)“做中學”、以學生為主體,要求學習者完成真實的任務,用語言進行有目的的交際活動。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主要通過詞匯和基本語法的積累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因此任課教師應致力于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語言天賦,引導學生在課余生活中積累英語知識。
任務型教學法以教材核心知識點為基礎,將英語知識講解融入特定的任務活動,能夠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感,最大限度地迎合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習思維,從而提升了小學英語的教學質(zhì)量。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適合課堂教學的任務,大致有以下五種類型:1. 信息任務。教師通過與學生的雙邊活動,向學生介紹或者滲透一些學生急需的信息,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聽說讀寫的機會,鼓勵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2. 比較任務。將同類事物放在一起,讓學生說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如將不同的顏色紅色(red)、黃色(yellow)、綠色(green)、藍色(blue)、黑色(black)、白色(white)等放在一起,讓學生辨別。3. 解決問題的任務。讓學生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嘗試解決實際問題。如學習“前后左右”時,教師給學生甲一幅交通圖,由學生乙向學生甲問路,要求學生甲能準確地介紹行走方式。4. 決定的任務。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們用英語選擇出正確的選項,并陳述選擇這一選項的依據(jù),如“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morrow(明天的天氣如何)?”讓學生根據(jù)天氣趨勢或天氣預報進行說明,學生在表達依據(jù)時,可以用漢語。5. 創(chuàng)造的任務。給學生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知識技能和所掌握的信息,利用自己的智慧回答問題,如“What subject do you like(你喜歡哪門學科)?”
二、任務型教學法中設定任務的原則
(一)以教學內(nèi)容為基礎
小學英語教學中,每一節(jié)課都有其特定的教學目標,以及根據(jù)教學目標選定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的一切活動,包括教學方法、教學策略等,都必須圍繞教學目標服務于教學內(nèi)容。教學任務自然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而設定。
(二)趣味性
英語不像語文和數(shù)學那樣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又沒有音體美學科那么有趣,因此要想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設定的學習任務應生動有趣,以使學生樂于思考和創(chuàng)新,并解答出問題。
(三)真實性、可操作性
設計并布置給學生的任務應真實,讓學生有話說、有東西可寫。這樣學生在完成任務時,能便于下手,按照一定的思路“順藤摸瓜”。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擬定不一樣的任務,讓每個學生都有完成任務的信心和積極性,感受到完成任務的樂趣。
三、任務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價值
(一)符合小學英語的學習思路
對小學英語教學而言,由于學生剛開始接觸英語學習,相關知識素養(yǎng)不足,且普遍缺乏自制力和良好的辨別能力,因此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方式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厭倦感,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而任務型教學法可以通過課堂活動和特定的任務,讓學生以更加多樣化的模式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在課堂教學中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通過調(diào)動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英語的詞匯和語法知識是對語言應用方式和交流實踐的總結和升華,而英語學習的目的在于將其應用于日常的人際交往和特定的生活場景中。任務教學法可以創(chuàng)建虛擬情境。將生活性元素融入英語教學中,能幫助學生認識到英語學習的價值和實際意義,進而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英語學習方法。
(二)有效深化英語教材內(nèi)容
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學習基本的英語詞匯和常用句型,掌握日常交際用語的應用情境和使用方法,為更高階段的英語學習奠定知識基礎。同時任課教師應降低英語學習難度,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能夠在英語教學中感受到語言學習的樂趣,從而樂于參與到英語學習的各項活動中,在活動中展示自我。將任務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英語教學中,能夠明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并以特定的主題和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
一方面,任務教學法可以將枯燥的英語詞匯應用到相應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使學生能夠更快地融入課堂教學中,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興趣;另一方面,現(xiàn)階段,小學英語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和語言應用能力是學生學習的難點,這一問題的解決與否,將直接影響英語學習的效率。任務教學法可以有效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豐富英語學習內(nèi)容,明確任課教師和學生在英語課堂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使英語學習成為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和學習效率的重要方式。除此之外,任務教學法還能有效應用于英語以外的其他科目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任務教學法是教師根據(jù)課表要求、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而設定的,設定的任務完全符合學生的發(fā)展要求。學生明確了學習目標,就會積極投入教育教學的活動中,從而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針對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理解,主動探尋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從而發(fā)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任務教學法使學生為了共同完成學習任務而走到一起,并組成合作小組,通過小組分工各自完成任務的一部分,然后各個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分享,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四、任務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式,營造趣味性的教學氛圍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任課教師應結合英語教材知識和學科知識的結構特點,將課堂教學劃分為不同教學模塊和專項環(huán)節(jié),使課堂教學可以適應小學生的學習思維和習慣。首先,任課教師應嚴格遵循單詞和詞匯講解—語法知識介紹—課文內(nèi)容分析—重點句型背誦的教學流程,避免學生因單詞和詞匯積累不足而增加英語學習難度;其次,任課教師應圍繞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開展任務型教學,使學生在特定的教學活動中掌握英語知識,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最后,任課教師必須認識到師生之間良好互動的重要性,以教學任務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使任課教師能及時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訴求和學習難點,進而在英語課堂中營造趣味化的教學氛圍。這充分體現(xiàn)了英語學習的漸進性,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提升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優(yōu)化學習效率
在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任課教師大多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向學生講解課文中的陌生單詞和主要語法知識,這種教學模式雖然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知識,但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厭倦感,影響學生對課堂知識的記憶。而任務教學法能夠體現(xiàn)學生課堂的主體地位,調(diào)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感,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英語實踐機會和自主學習空間。因此,任課教師應重點處理好課堂教學任務和教材內(nèi)容的關聯(lián),緊扣教材核心知識點布置教學任務,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接近課堂教育目標,完成預期教學規(guī)劃。
例如,任課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創(chuàng)建相應的教學情境,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角色扮演和話劇表演等形式鍛煉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三)增設英語交流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意識
依托任務教學法創(chuàng)建的英語課堂,具有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結合的特點,可以彌補傳統(tǒng)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差和英語應用能力的不足。對此,任課教師可以圍繞教材內(nèi)容增設英語交流環(huán)節(jié),在鍛煉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意識。
具體而言,任課教師應在講解教材基礎知識的基礎上,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表達習慣,掌握必需的語言應用技巧,接著創(chuàng)建英語交流情境,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英語表達機會。
例如,任課教師可以圍繞“home”這一主題創(chuàng)建情境對話,讓學生結合自己對家庭的理解和感悟組織對話和交流環(huán)節(jié)。這既幫助學生加深了對課堂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又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意識,提高了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使學生能夠在校園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同時任課教師還應針對英語交流環(huán)節(jié)制訂相應的教學評價機制,確保教學過程的順利落實。
(四)補充課外知識點,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
對任何一門語言學科的學習而言,積累相關的知識和豐富課外閱讀內(nèi)容都是提升語言素養(yǎng)的重要方式。針對小學英語教學,任課教師應在講解教材內(nèi)容的同時,積極補充課外知識點,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使學生能夠不斷積累單詞、詞匯和語法知識。具體而言,應從以下三方面進行落實:
1. 任課教師應查驗學生對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并對學生學習的知識點進行歸納整合,擴展學生的知識廣度。
2.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推進,任課教師能夠利用的教學資源越來越豐富,因此應利用網(wǎng)絡教學平臺和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整合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充實課堂教學內(nèi)容,增加學生的語言知識儲備。
3. 任課教師在將課外資源補充進教學任務的過程中,應注意對教學資源和課外知識的篩選,以積極、有效地提升英語教學質(zhì)量。
綜合以上分析,小學英語教學是小學階段教學內(nèi)容的重點課程之一。學生學好英語,在某種程度上對學好其他學科也有很多的借鑒作用。任務型教學法對小學其他學科的學習有較強的參考價值。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英語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式發(fā)生了深刻變革。任務型教學法作為語言課程教學的有效教學方式,能夠整合語言表達、互動交流和日常交際的全過程,在最大限度吸收各種教學方式優(yōu)勢的基礎上,增強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本研究在綜合分析任務教學法的特點和小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的基礎上,從“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式,營造趣味化教學氛圍”“提升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優(yōu)化學習效率”“增設英語交流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意識”和“補充課外知識點,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四個方面探究了任務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參考文獻:
[1]吳菲. 基于任務教學法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教學研究[J]. 校園英語,2021(37):189-190.
[2]穆秀紅. 英語課堂教學未來發(fā)展趨勢和走向[J]. 校園英語,2019(38):164.
[3]談亦能. 基于任務教學法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教學研究[J]. 校園英語,2019(16):163.
[4]施嘉平. “主題式教學”的實踐研究:任務型學習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 課程·教材·教法,2002(02):30-35.
[5]張慧玲. 淺析任務型教學視域下的小學英語寫作活動設計[J]. 名師在線,2021(32):38-39.
[6]張丕峰. 單元整體教學:英語教學變革的杠桿:例談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J]. 英語教師,2021,21(15):17-19+26.
[7]錢惠娟. 任務型語言教學的本土化實踐:以小學英語交際型任務設計為例[J]. 現(xiàn)代教學,2021(11):21-22.
[8]趙夏麗. 基于問題導向的小學英語交際型任務教學的實踐與研究:以牛津英語(上海版)4BM3U1 Sounds第二課時為例[J]. 現(xiàn)代教學,2021,(11):27-28.
[9]柴歌陽. 學校特色課程開發(fā)的個案研究[D]. 重慶:西南大學,2020.
[10] 張立華. “主題式教學”的實踐研究:任務型學習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 校園英語,2019(24):96-97.
[11] 武丹丹. 青少年外語教學國際研討會暨上海市英語教育教學研究基地首屆國際雙年會會議綜述[J]. 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20, 43(01):64-65.
(責任編輯:廖? 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