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奎
談起古典小說,《紅樓夢》是絕對不能略過的,說它是“中國古代小說中最杰出的一部巔峰之作”一點也不為過,其中的場景描寫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的人際關系、政治文化、民情風俗等多個方面,因此也被稱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一談到這部鴻篇巨制,一個個人物形象便瞬間在我們的腦海中呈現,比如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寬厚大度的薛寶釵、憐香惜玉的賈寶玉、心思縝密的探春,等等,這些都是在文學史上彪炳千古的文學人物形象。文學中的人物形象就是我們現實生活的反映,深入分析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我們就能夠窺探為人處世的秘密,也能知曉社會的人情世故。
課文《林黛玉進賈府》選自《紅樓夢》第三回,是以林黛玉進賈府這一事件為中心,以林黛玉進賈府的一天為線索,以她的視角展開對賈府人物、場景的描述,也由此拉開了《紅樓夢》故事發(fā)展的帷幕。其中的重要人物——王熙鳳也在此時閃亮登場,在林黛玉進賈府的時候,她的表現真是可圈可點:
其一,說盡好話討好人。王熙鳳首先說了一番夸贊黛玉的話,短短幾句話不但夸了黛玉,還附帶夸了在場的迎春、探春、惜春以及賈母等人。王熙鳳的原話是:“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北砻鎭砜?,王熙鳳的這段話看似捧林黛玉,其實她借此捧了很多人!第一,她說林黛玉是“標致”的人物,當然是妥妥的贊美;第二,說林黛玉不像賈母的外孫女,反倒是“嫡親的孫女”,在場還有賈母的幾個孫女也跟著被夸贊一番!賈母聽了這話,肯定認為“這標致的長相是因為有我的良好基因”;賈母的幾個孫女聽了這話,肯定心想“我就是賈母的孫女,我就是有氣派”。簡簡單單一句話,把眾人都逗樂了。
其二,無微不至表關心??滟澮环主煊窈螅灿懙昧速Z母和眾人的歡心,于是又忙著親切地拉起黛玉的手,問這樣的話:“妹妹幾歲了?可也上過學?現吃什么藥?在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訴我,丫頭、老婆們不好,也只管告訴我。”此話就是在告訴林黛玉:“我是榮國府的管家,我有權力,一切我說了算。如果生活上遇到什么事,包在我身上?!睂τ诔踹M賈府的林黛玉來講,人生地不熟,王熙鳳真的是“幫了林黛玉天大的忙”,而且如此無微不至的關心,讓林黛玉放心且感恩,也讓愛孫如女的賈母放一百個心。
其三,統(tǒng)籌一切安排好。既然逢迎的話、關心的話道清楚、講明白了,接下來就應該著手安排林黛玉的行李了。她轉身就對婆子們說:“林姑娘的行李東西可搬進來了?帶了幾個人來?你們趕早打掃兩間下房,叫他們去歇歇。”三言兩語就妥善安置黛玉隨身帶來的行李,以及對黛玉的隨行人員一一進行了安排,做事真是滴水不漏。
王熙鳳這短短的出場一幕,就讓林黛玉和讀者們看到了她的雷厲風行、機變逢迎,但是,即便王熙鳳在這里表現如此出眾,也有一些不足或者不到位、不適合的地方,這可能是王熙鳳沒有注意的。正所謂“物極必反”,王熙鳳太過出彩、太過張揚的背后,必然弄巧成拙,得不償失。
一、妝飾妖媚太“土氣”
為了迎接林黛玉,賈府上下像盼星星盼月亮似的在家里干等著,連探春幾姐妹也不去上學了,就為了等她到來。終于把林黛玉盼來了,所有人都歡喜一場,可偏偏王熙鳳遲到了,沒有像眾人一樣及時地迎接,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她要細心打扮,好給這位林妹妹留下深刻難忘的印象,我們來看看她的裝扮:
“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帶著赤金盤螭纓絡圈;裙邊系著豆綠宮絳,雙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云緞窄褃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p>
珠光寶氣,妖艷十足,王熙鳳在林黛玉眼中真是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充分展示了王熙鳳尊貴不凡的氣派。王熙鳳的目的也在于此,就是要在林黛玉面前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但是,如果進一步分析林黛玉來此地的目的,那么王熙鳳的這身打扮就顯得有點“土氣”且不當了。林黛玉因喪母投靠而來,母親——賈母的親女兒剛剛去世,王熙鳳就穿得如此妖媚,是不是有點不恰當了呢?招待剛喪母的林黛玉應該簡約、精致一些即可,這樣做反而暴露了自己的虛榮心,讓別人從內心看不起,弄巧反拙。
二、體態(tài)語言太“霸氣”
我們看王熙鳳的出場,那種“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氣場實在霸氣,這種霸氣雖然能夠“唬住”初來乍到的林黛玉,但是我們都知道,大家心里面對這個人并不十分看得起,反而是怒之、嗔之,雖然賈母看得起她,也只不過是暫時的。王熙鳳心里也知道,但她不得不擺出這樣的姿態(tài),“今天不威風什么時候威風啊”,一定要憋足勁兒。然而,這種威風大可不必,因為大家都了解彼此,沒有必要在一個陌生人面前這樣做。況且,上面還有賈母、王夫人,何必如此囂張跋扈呢?這樣故作姿態(tài),反而顯得信心不足,弄巧反拙。
三、恭維逢迎太“偽氣”
初見林黛玉,王熙鳳就對林黛玉上下夸贊一番,王熙鳳當然知道賈母最疼黛玉,因此她不僅夸贊了黛玉,也暗夸了賈家姐妹,這樣的夸贊算是十足的恭維逢迎,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大家都見怪不怪了,畢竟這是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事情。但是,像王熙鳳這樣虛偽的還是少見。首先,她能頃刻間由“哭”變“笑”。她以為賈母會因為女兒的去世傷心痛苦不已,所以故意又提到黛玉的母親去世并搶先以帕拭淚,誰料,賈母反而“笑”著讓她止住,那么表演的時刻來了:“熙鳳聽了,忙轉悲為喜道:‘正是呢!我一見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又是喜歡,又是傷心,竟忘記了老祖宗。該打,該打!’”一個“忙”字,可以看出她的哭不過是假的,這種瞬間轉悲為喜的能力,讓人“嘆為觀止”。她說完后,馬上又對黛玉問東問西:“妹妹幾歲了?可也上過學?現吃什么藥?”看似體貼入微,其實完全不給林黛玉思考和回答的余地,一下子就轉到“讓下人收拾東西”的話題去了。面對她“無微不至”的關心,當時林黛玉可能根本沒有反應過來,但是現場其他人都已經看出門道來,這哪里是關懷,明明是虛偽的客套話。
四、百密一疏太“喪氣”
在安排林黛玉行李和隨行人員時,王熙鳳看起來是風光無限的,但行李和下人都能安排,為什么林黛玉的住所卻沒有安排妥當呢?真可謂百密一疏。這么一件重要的事,以王熙鳳心思縝密的個性看,在這個關鍵點上是絕對不會疏忽的。這一點恐怕在場的所有人也是能夠看出來的,林黛玉肯定也知道,想必也在心中默默念叨:“我應該住在哪里呢?”其實,不是王熙鳳不愿意承擔這個管家的責任,而是她承擔不起。王熙鳳雖然是管家,但是她的上面有王夫人,也就是王熙鳳的姑媽,還有最高領導者賈母,也就是說,王熙鳳其實是“政策”的實際執(zhí)行者,大事她還是決定不了的。因為王夫人并不希望林黛玉住進來,她不想林黛玉與賈寶玉接觸。而賈母也要體恤兒媳婦,最終只能由賈母“開金口”來安排,因此王熙鳳失去了安排這位尊貴客人的機會。我們看,雖然大家都不敢在王熙鳳面前耍威風,連聽到她的聲音都“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這樣的管家看起來風光無限,但實際上處處受制于人,賈府大管家的身份是不是有點太“喪氣”了呢?
看完了《林黛玉進賈府》,我們不得不感嘆,做人如果像王熙鳳那樣,活著是不是太辛苦了呢?一方面,對下要耍威風,樹立自己的無上權威;另一方面,對上要阿諛奉承,討好自己的上層領導。王熙鳳的個性用“辣”來形容真是非常貼切,她的這種“辣”是封建社會生存的需要,但也正因為她的這種“辣”的個性,讓她走上一條不歸路,最終落得“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場,是可惜,也是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