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男 , 于永建 , 許書源 , 白利忠
(山西工程技術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 山西 陽泉 045000)
國家教育部制定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的政策,明確了本科教學要創(chuàng)造條件使用英語等語言進行課程教學,因此在高等學校選取適當課程實施雙語教學已成為必然趨勢。我國雙語教學開展的情況各高校差別很大。雙一流高校、一線城市的高校學生英語底子較好,雙語授課的教師資源豐富,所以開展得較為順利,質量較高。而地方普通高校,由于學生英語水平較低,自學能力弱,雙語教師資源匱乏,因此亟需探索出一條適合地方高校雙語教學的路子。
無機及分析化學是我校材料類專業(yè)的主要基礎課,該課程既根植于中學化學,又為后續(xù)專業(yè)課程儲備必要的基礎知識,內(nèi)容上分為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兩大部分。通過雙語教學改革實踐,不僅可以引進先進的教材和教學體系,使學生能夠有機會接觸到最新最前沿的化學研究成果,培養(yǎng)學生運用雙語的能力,增強本專業(yè)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本專業(yè)學生的發(fā)展?jié)撃芎透偁幠芰?進而擴大開放合作。
選擇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yè)和材料科學與工程作為試點,高等數(shù)學成績和大學英語成績均在85分以上者作為雙語教學試驗班的候選人,這些學生在大學期間具備較高的學習熱情,較扎實的數(shù)學功底和較好的英語應用能力,能夠適應無機及分析化學雙語課程的學習。
在教材選擇方面,目前主要有四種方式:第一種是選用英文原版教材;第二種是中英文對照的雙語教材;第三種形式是中文翻譯而成的教材;第四種是授課教師自編的校本教材。這幾種形式各有利弊,結合本專業(yè)現(xiàn)狀,選用了《無機及分析化學雙語教材》作為參考教材,在雙語教材的基礎上,組織教研組內(nèi)老師合作編寫了課程大綱及授課講義。以中文教材的內(nèi)容作為授課線索,在專業(yè)術語及專業(yè)詞匯方面采用中英雙語結合的方式授課。課程中關于分析試樣的制備與采集這部分采取教師指導,學生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在學期末將小組學習的成果通過PPT或視頻等方式進行匯報展示。對于四大分析方法這部分要求學生在掌握課本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學習,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陽泉市周邊相關企業(yè)實習或到產(chǎn)業(yè)研究院進行深入交流。
考慮到學生學習能力及課程內(nèi)容等實際情況,在雙語教學中需要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才能達到好的效果。
①采用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無機及分析化學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大學一年級的學生,需要采用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方式;教學中要把握正確的方向,即專業(yè)知識的傳授為主,英語教學作為工具。本門課程為大學一年級材料專業(yè)的必修課,涉及的知識點較多,難度較大,知識點抽象難以理解,專業(yè)詞匯數(shù)量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扎實做好專業(yè)詞匯的教學,讓學生能夠較快地跟上教師授課的步伐。在授課過程中使用的課件以英文為主,關鍵部分添加一些中文備注作為提示。在課程的前1/3學時采用英文講授與中文講授相結合的方式切入,避免學生一開始就產(chǎn)生畏難的情緒,從而失去學習的熱情。之后逐步過渡到英文講解,關鍵部分用漢語說明的方式講授。
②多種課堂教學形式的融入。鑒于這門課程本身內(nèi)容的難度較大,在教學方法上需要多種形式融入課堂,幫助學生理解與掌握。建議教師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啟發(fā)探究式”教學模式,對理論性較強且難以理解的部分,教師除了要對基礎概念、原理進行深入地講解,還需設置一些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讓課堂有所停頓,讓學生有時間消化和反饋,討論過程中允許學生自由選擇以中文或英文形式進行。
③鼓勵學生翻譯相關科研論文,并嘗試撰寫科研雙語小論文。比如在授課過程中講到原子結構和晶體結構這部分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查找單晶方面的英文文獻讓學生去閱讀。文獻晶體解析部分有很多專業(yè)詞匯及表述方法和本章教學內(nèi)容息息相關,既豐富了教學內(nèi)容,同時又讓學生學習到了英語的表達方式,可謂一舉兩得。在翻譯論文的同時,教師借助英文文獻可以增加對英文論文撰寫的簡單介紹,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點通過查閱文獻撰寫科技小論文,論文的主要部分可以使用中文,摘要及關鍵詞部分鼓勵學生嘗試運用英文進行撰寫。這個過程不僅加深了對專業(yè)知識的理解,又加強了雙語運用的能力。
雙語教學的目的是要真正達到好的教學效果,為此需要認真設計考評機制。學校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堅持“OBE”理念,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為原則,設置綜合考評方式,合理增加平時成績的占比,注重學生平時的學習效果和態(tài)度的考核。結合課程實際開展情況和大綱要求,將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的權重進行了調整,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40%,期末成績占總成績的60%。其中平時成績由課堂PPT展示、課堂討論、課后作業(yè)組成,各部分占比分別為25%、25%、50%。在PPT展示環(huán)節(jié),根據(jù)PPT內(nèi)容當中英文的占比及講述過程中英文的運用為主要評分點,鼓勵學生平時多練習雙語講授的能力。期末成績的考核方式為閉卷考試,試卷中增加試題的類型,適當設計一部分英文題目和自愿選擇中文/英文作答的題目,教師批閱時可采用較為靈活的評分標準,如英文作答的學生給與更高的分數(shù)。
此外,建立雙語教學的評價工作體制,由系分管教學主任擔任教學督導組組長,各教研室主任及骨干教師組成督導組成員,對雙語課教學進行有計劃地磨課和集體聽課,通過此方式不斷督促教師進步。
作為雙語教學的組織者,教師除了具備過硬的無機及分析化學的專業(yè)知識外,還需要具備較強的英語運用能力,如英語發(fā)音是否標準,口語表達是否流暢等?;诖?優(yōu)先選擇具備國外留學或國外交流經(jīng)驗的教師承擔教學任務,也可在專業(yè)課教師當中遴選出英語基礎較好的教師進行培養(yǎng),比如將雙語教師送到國外進行訪學;聘請專業(yè)教師對雙語教師進行集中培訓,定期開展雙語教學研討會、教學觀摩交流會等多種形式,為教師提供充分、有益、建設性的同行交流機會,這些措施都可以提高雙語教師的英語口語交流能力和翻譯能力,對雙語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支持。同時對進行雙語教學的教師給予一定的鼓勵措施和激勵機制,如課程工作量系數(shù)翻倍、評獎評優(yōu)優(yōu)先等政策方面的傾斜,鼓勵更多教師投身到雙語教學和課程改革的工作中,不斷充實雙語教學師資隊伍,為我校后期大規(guī)模開設雙語教學課程奠定基礎。
無機及分析化學雙語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吸收最新、最前沿的專業(yè)知識,在專業(yè)知識的學習中提升英語運用的能力,培養(yǎng)具備國際視野和國際交流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授課過程中要注意教材的選用、授課方式的選擇及課堂教學的靈活性等方面,注重學生的專業(yè)知識接收程度和語言運用靈活性的培養(yǎng),在考核評價中要注重多元化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