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小玉
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占據(jù)課堂主體位置,盡可能為他們提供發(fā)揮主體作用的契機,高度關注學生的閱讀需求。群文閱讀過程中,要減少對學生時間或空間安排上的干預,提供充分自由的閱讀環(huán)境,將閱讀、思考、討論自主權交給學生,順應閱讀教學生態(tài)化的發(fā)展趨勢,切實提升學生的閱讀體驗。
語文學科教學任務繁重,且課堂時間非常有限,導致多數(shù)教師用于群文閱讀的時間很少,甚至僅僅講解一遍閱讀流程或是閱讀思考的方法,忽視了帶領學生體驗的過程。教師沒有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空間,學生一旦習慣于被動接受,養(yǎng)成思維定勢,不但會對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形成阻礙,還可能會影響其身心健康。因此,要將群文閱讀落到實處,避免流于形式。
群文閱讀并非只是簡單的讀,要讓學生學會品讀。常規(guī)的閱讀教學通常是圍繞著一篇文章展開教學活動,多數(shù)教師不會帶領學生拓展文章之外的內容,導致學生的知識面與眼界相對狹窄。即便具備良好的思維能力,也很難產(chǎn)生更具深度的思考。為彌補這一不足,群文閱讀教學中應注重文章的品讀,讓學生在接觸文章內容以外的東西以及廣闊學習平臺的基礎上,對群文展開全方位的深層次分析,領略到文章的獨特魅力與深刻內涵,進一步強化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在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嚴格按照課程要求,結合不同年級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制定科學的群文閱讀與寫作措施,以群文閱讀促進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群文閱讀教學前,教師應先明確教學目標,根據(jù)閱讀教學任務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地選擇閱讀與寫作素材,合理搭配,為群文閱讀教學的高效進行打好基礎。閱讀與寫作素材最好要從校本教材中選取。只有讓學生把握好校本教材內容并有深入理解,才能做到閱讀理論在寫作中的有效運用。
例如,在研讀初一語文校本教材中的“感恩”一課時,可以將其作為群文閱讀的主題開展教學活動。為切實達到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從校本教材中篩選出多篇相似文章作為一個閱讀單元,確保群文閱讀過程的有序進行。同時,教學活動的開展可以圍繞著各文章的內容為學生由淺入地剖析,使他們明確文章間的聯(lián)系。在此基礎上,按照其類型、題材或寫作風格進一步分類。比如,如果是尋找親情主題的文章,可以從校本中的文化站內容著手,并且在寫作課上直接將其作為導讀材料。學生有了熟悉感,自然會提高寫作自信,寫作能力也將在無形中得到培養(yǎng)和提升。
不少學生在教室里會產(chǎn)生一種明顯的壓抑感,學習效率很難得到提升,甚至會影響他們的身心狀態(tài)。教師在群文閱讀教學時可以帶領學生適當脫離課堂,到能夠放松身心的環(huán)境中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之后分享閱讀心得。最好讓學生組建起學習小組,為他們制定閱讀任務與閱讀目標,鼓勵互相合作、互相監(jiān)督,防止部分學生借此偷懶懈怠。
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確定小組成員的基礎上,利用碎片時間在家中圍繞著初二語文校本教材中“親愛的爸爸媽媽”主題進行群文閱讀,讓閱讀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將每一次的閱讀都作為一場全新的生活體驗。結合校本教材內容,回憶并再次感受幼年、童年、少年階段經(jīng)歷過的歡喜、憂郁、緊張等不同情緒。通過情感的激發(fā)、體驗,深化情感內涵,提升對文章的解讀能力,為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礎。畢竟平凡的生活經(jīng)歷本身也是一種寶藏,當學生學會將閱讀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的時候,形成的體悟與思考往往也更加深刻。
新課標明確指出了語文教學中語言積累的重要性,只有具備充分的語言積累,才能實現(xiàn)情感的準確傳達。語言積累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學生創(chuàng)建出一本心理詞典,積少成多。初中生所學知識比較繁雜且覆蓋面較廣,而記憶的容量有限。一些學生表示自己很多時候對于一些剛剛讀過的文章難以留下深刻印象。為確保群文閱讀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鼓勵學生及時記錄素材,將自己感興趣的詞語或句子記錄到專用筆記本中。如果遇到了一時無法理解或難度較高的地方,可以進行特殊標記,在適當?shù)臅r候向老師和同學咨詢請教,從而深化他們對閱讀素材的印象,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文章內涵與寫作方法,并有效遷移到寫作中。
在群文閱讀中,除了讓學生及時記錄好詞好句,還可以引導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話描述記錄下的內容,使語言表達能夠始終保持活力,在不斷的積累中提升閱讀理解與寫作能力。例如,讓學生留心群文閱讀或校本課程中遇到的各種“語言大餐”,像初一語文教材中的《大自然的語言》,涉及的好詞好句有“簌簌”“偃旗息鼓”“年年如是,循環(huán)往復”等。在閱讀之前讓學生有目的性地記錄文章標題、經(jīng)典語句等,便于后續(xù)隨時品鑒,形成積極的閱讀學習習慣。
為了讓所有學生都能夠享受到美好的閱讀體驗,可以組織一些與閱讀相關的創(chuàng)新型活動。比如校本劇、辯論賽,為學生提供交流分享的空間,使他們勇于表達自我,借助閱讀與實踐活動,更好地促進寫作。當然也可以適當開展郊游活動,讓學生在自由愉悅的氛圍中完成群文閱讀。這些活動能夠在促進閱讀教學目標實現(xiàn)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交際表達能力與寫作能力。因為在參與的過程中,離不開精心的策劃與謹慎的部署,甚至偶爾還需要發(fā)揮靈活機動精神,有助于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升實踐能力與自信心。教師應當注重評價與總結工作,充分發(fā)揮實踐活動應有的價值。
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開展群文閱讀評價活動,讓學生試著用一句話進行閱讀評價。有的學生認為群文閱讀“一半天使,一半魔鬼”;有的學生認為它是“優(yōu)等生的饋贈,后進生的災難”;也有的學生評價“群文閱讀效果關鍵取決于素材的選擇”。教師應給予必要的引導,使學生在綜合各種觀點的表述之后深入思考,培養(yǎng)他們的思辨能力與分析能力。學生思維活躍了,表達力增強了,自然會出口成章、言之有物。這樣,群文閱的實踐活動就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寫作水平提升。
綜上所述,群文閱讀是一種非常高效的現(xiàn)代閱讀教學方式,在培養(yǎng)學生寫作水平方面發(fā)揮的作用不容小覷,而寫作能力直接關系到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fā)展,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其未來方向。教師應當充分重視,結合實際需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開展好群文閱讀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加舒適的閱讀環(huán)境,以讀帶寫,強化閱讀體驗,使他們在感受閱讀樂趣的同時,不斷增強語文素養(yǎng),提升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