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葉蘭,楊正東,張國君
1.杭州整形醫(yī)院檢驗科,浙江杭州 310014;2.杭州整形醫(yī)院B 超室,浙江杭州 310014;3.浙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檢驗科,浙江杭州 310005
創(chuàng)傷性骨折是指由直接或間接暴力、意外事故造成的骨連續(xù)性、完整性中斷,近年來其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臨床主要通過手術進行治療,但患者術后易出現(xiàn)下肢深靜脈血栓,從而影響患者的預后[1-2]。目前臨床多采用D-二聚體、下肢深靜脈超聲或造影等手段對下肢深靜脈血栓進行診斷,雖然特異性、準確度較高,但預測價值較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3]。血栓彈力圖(thrombelastography,TEG)可反映機體凝血功能,且各項參數(shù)變化與病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可為患者的病情監(jiān)測、臨床治療提供指導依據(jù)[4]。凝血因子Ⅴ是血漿中一種單鏈糖蛋白,既有促進凝血的功能,也有促進抗凝的作用[5]。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生與術后凝血功能障礙、纖溶酶活性降低等密切相關,而人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劑1(human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Serpine1)在此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6]。目前臨床關于TEG 與凝血因子Ⅴ、Serpine1 聯(lián)合檢測的相關研究較少,本研究將TEG 聯(lián)合凝血因子Ⅴ、Serpine1 應用于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檢測中,旨在為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臨床診治提供指導依據(jù)。
選取2019 年10 月至2021 年10 月于杭州整形醫(yī)院就診的疑似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創(chuàng)傷性骨折術后患者272 例,以超聲造影檢查診斷為“金標準”,將確診為下肢深靜脈血栓的200 例患者設為研究組,72 例非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設為對照組。研究組患者年齡34~56 歲,平均(42.30±10.10)歲;對照組患者年齡33~59 歲,平均(43.75±10.23)歲,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jīng)杭州整形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審批號:(2019)倫審第(12)號]。
納入標準:①研究組患者均符合《慢性下肢靜脈疾病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7]中的診斷標準;②經(jīng)超聲造影檢查確診。排除標準:①精神障礙者;②重度消化道出血者;③造血功能障礙者;④合并應激性潰瘍者;⑤存在血管手術史。
1.3.1 TEG 檢查 取入選患者晨空腹靜脈血3ml,予3.2%檸檬酸鈉進行抗凝,提取樣本血液1ml,置于高齡土瓶,搖晃均勻,后采用自動移液管吸取血液0.34ml,置入血栓彈力圖(thrombelastogram,TEG)試管中,加入0.2mol/L 鈣20μl,消除檸檬酸鹽影響,最后采用TEG5000 檢測(美國Haemonetics 生產(chǎn)),上述檢測需在2h 內(nèi)完成,獲得TEG 參數(shù)[凝固時間(solidification time,K)、反應時間(reaction time,R)、最大幅度(maximum magnitude,MA)、凝固角(solidification angle,α)]。
1.3.2 凝血因子Ⅴ水平檢測 采集患者晨空腹靜脈血7ml,2500 轉/min 離心15min,半徑5cm,凝血因子Ⅴ采用日本Sysmex CA-1500 全自動凝血分析儀進行檢測,試劑購買于Dade Behring 公司,按操作規(guī)程進行日常清洗及保養(yǎng),檢測質控,定時校準,確保其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
1.3.3 Serpine1 檢測 取晨空腹靜脈血7ml,離心半徑5cm、2000 轉/min 離心15min,分離上層血清,-80℃保存待檢。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Serpine1水平,試劑盒由上海默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①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②比較兩組患者的K、R、MA、α 值。③比較研究組不同病情嚴重程度的K、R、MA、α 值。④比較研究組不同病情嚴重程度的凝血因子Ⅴ、Serpine1 水平。⑤比較研究組不同病情嚴重程度與K、R、MA、α、凝血因子Ⅴ、Serpine1 的關系。⑥分析K、R、MA、α、凝血因子Ⅴ、Serpine1 的相關性。⑦分析K、R、MA、α、凝血因子Ⅴ、Serpine1 單一及聯(lián)合檢測對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診斷價值。
應用SPSS 19.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分別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和配對t檢驗,或采用LSD-t 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例數(shù)(百分率)[n(%)]表示;相關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關系數(shù)模型,診斷效能分析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獲取曲線下面積、置信區(qū)間、敏感度、特異性,聯(lián)合診斷實施Logistic 二元回歸擬合,返回預測概率logit(P),將其作為獨立檢驗變量,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患者的TEG 參數(shù)K、R降低,MA、α 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TEG 參數(shù)比較()
表1 兩組的TEG 參數(shù)比較()
與輕度創(chuàng)傷性骨折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比較,重度創(chuàng)傷性骨折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的TEG 參數(shù)K、R 降低,MA、α 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嚴重程度創(chuàng)傷性骨折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的TEG 參數(shù)比較()
表2 不同嚴重程度創(chuàng)傷性骨折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的TEG 參數(shù)比較()
注:輕度為單一骨折、合并較輕的軟組織損傷;重度為多發(fā)性骨折及復合傷
與輕度創(chuàng)傷性骨折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比較,重度創(chuàng)傷性骨折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的凝血因子Ⅴ、Serpine1 水平均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嚴重程度創(chuàng)傷性骨折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的凝血因子Ⅴ、Serpine1 水平比較()
表3 不同嚴重程度創(chuàng)傷性骨折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的凝血因子Ⅴ、Serpine1 水平比較()
注:輕度為單一骨折、合并較輕的軟組織損傷;重度為多發(fā)性骨折及復合傷
K、R 與研究組輕度、重度呈負相關,MA、α、凝血因子Ⅴ、Serpine1 與研究組輕度、重度呈正相關(P<0.05),見表4。
表4 K、R、MA、α、凝血因子Ⅴ、Serpine1 與研究組不同病情嚴重程度的關系
K、R 與凝血因子Ⅴ、Serpine1 呈負相關,MA、α 與凝血因子Ⅴ、Serpine1 呈正相關(P<0.05),見表5。
表5 TEG 參數(shù)與凝血因子Ⅴ、Serpine1 相關性(r)
與K、R、MA、α、凝血因子Ⅴ、Serpine1 單項診斷比較,六項聯(lián)合對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測價值較高(P<0.05),見表6,圖1。
圖1 TEG 參數(shù)與P-selectin、miR-205 預測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ROC 曲線
表6 ROC 曲線分析TEG 參數(shù)與凝血因子Ⅴ、Serpine1 對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測價值
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術中易損傷血管內(nèi)皮細胞,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影響血液循環(huán),且患者術后多需臥床,致使腿部血液循環(huán)降低,最終導致血管堵塞,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8-10]。
TEG 具有直觀、全面、操作簡單、快速、用血量少等優(yōu)點,目前已經(jīng)廣泛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出血轉化、血小板減少癥、急性腦梗死、產(chǎn)后大出血、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多種疾病的診斷、治療方案的制定[11-13]。TEG 可對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的初始血凝塊形成,血小板、纖維蛋白形成,纖維蛋白聯(lián)結、血塊形成等過程進行全面分析,從而為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早期預測、防治提供可靠依據(jù)[14-16]。TEG 中的主要參數(shù)為K、R、MA、α,其中K 反映血凝塊形成速率,在機體高凝狀態(tài)的評估中發(fā)揮重要作用;R 為凝血反應起始至首個血凝塊形成的時間,可反映凝血因子活性;MA 值與血凝塊的穩(wěn)定性、最大強度呈正比,主要受纖維蛋白原、血小板影響;α 可反映血凝塊聚合速率,當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時α 隨之增加[17]。本研究結果顯示,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的K、R 降低,MA、α 升高,且隨著病情嚴重程度的加重其K、R 降低加劇,MA、α升高加劇,分析原因為隨著下肢深靜脈血栓病情的發(fā)展,患者高凝狀態(tài)加重,血小板和纖維蛋白原量增加,凝血酶形成加快,進而導致K、R、MA、α出現(xiàn)異常。
凝血因子Ⅴ是凝血過程中的一個輔助因子,其分子量為330kD。有研究顯示,低水平的凝血因子Ⅴ與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生密切相關[18]。Serpine1屬纖溶系統(tǒng)成員之一,可直接在內(nèi)源性纖溶酶原激活物中發(fā)揮作用,降低PA 活性,達到抑制纖維蛋白降解的作用,從而促進血栓形成[19]。本研究結果顯示,與輕度創(chuàng)傷性骨折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比較,重度患者的凝血因子Ⅴ、Serpine1 水平較高,且凝血因子Ⅴ、Serpine1 與K、R、MA、α 相關,因此凝血因子Ⅴ、Serpine1 可作為預測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血清指標。
綜上所述,TEG 參數(shù)與血清指標凝血因子Ⅴ、Serpine1 相關,K、R、MA、α、凝血因子Ⅴ、Serpine1聯(lián)合預測價值較高,可為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診治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