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丹 ,萬緒蓮 ,李律宇 ,云 宇 ,羅光云 ,劉韋兵 ,林公府 ,李 寧 ,黎勇坤 ,段為鋼
(1)昆明醫(yī)科大學(xué)基礎(chǔ)醫(yī)學(xué)院,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中醫(yī)藥大學(xué)基礎(chǔ)醫(yī)學(xué)院,云南 昆明 650500;3)昆明市中醫(yī)醫(yī)院骨傷科,云南 昆明 650500;4)云南省第一人民醫(yī)院骨科,云南 昆明 650100;5)廣南縣人民醫(yī)院骨科,云南 文山 663300)
高尿酸血癥是危害人類健康的“第四高”,與痛風(fēng)、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病關(guān)系密切[1]。高尿酸血癥的有效防治已經(jīng)成為臨床和實驗研究的熱點。雖然基于正常實驗動物大小鼠,采用藥物或食物建立高尿酸血癥的模型層出不窮[2],但這些動物表達的尿酸酶則是貼近臨床研究的障礙。近年來,尿酸酶缺失的大小鼠實驗動物已經(jīng)成功研制[3?4],但尿酸酶缺失后腸道菌群會發(fā)生什么改變一直未見系統(tǒng)報道。考慮到腸道也是尿酸排泄的重要途徑,腸道菌群可能也具有一定的貢獻[5?6]。本研究以同齡野生型大鼠為對照,系統(tǒng)觀察尿酸酶缺失大鼠(Kunming-DY,KDY 大鼠)腸道和糞便菌群變化,為進一步研究KDY 大鼠血尿酸變化與腸道菌群的關(guān)系提供實驗依據(jù)。
雄性尿酸酶缺失大鼠,即KDY 大鼠由課題組前期采用CRISPR/Cas9 技術(shù)研制[4],45 d 日齡,按照SPF 標準飼養(yǎng),自由進食飲水,環(huán)境溫度(22±2)℃,模擬自然光照。對照鼠為雄性SPF 級SD 大鼠,45 d 日齡,由簡陽達碩動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尿酸檢測試劑盒(磷鎢酸法)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全波長酶標儀(K6600A 型)由北京凱奧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生成。其他試劑或儀器也均為國產(chǎn)。
隨機取6 只45 d 日齡雄性KDY 大鼠為尿酸酶缺失組(Uox-/-),隨機取6 只45 d 日齡SD 大鼠為對照組(WT)。日齡45 d 時,稱重,收集每只大鼠的新鮮糞便。隨后烏拉坦(1 g/kg)麻醉大鼠,剪開腹腔,從腹主動脈取血制備血清。其中各組取3 只大鼠腸道(十二指腸到結(jié)腸末端),攤成110 cm(其中小腸90 cm,盲腸10 cm,結(jié)腸10 cm),每5 cm 取樣于試管中。用干冰保存送樣到上海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提取DNA 進行16SrDNA 測序。
血尿酸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檢測。
樣品中的DNA 采用E.Z.N.A? Mag-Bind Soil DNA Kit(OMEGA)試劑盒進行提取,采用Qubit3.0 DNA 檢測試劑盒(Life)對提取的樣品進行精確擴增,擴增引物選擇原核生物V3~V4 引物(341F:CCTACGGGNGGCWGCAG 和805R:GACTACHVG GGTATCTAATCC 進行第1 輪擴增。隨后加入Illumina 橋式PCR 兼容引物進行第2 輪擴增建立DNA文庫進行高通量測序[7]。測序在數(shù)據(jù)分析上:采用QIIME 進行質(zhì)控過濾掉不符合要求的DNA 序列,應(yīng)用UPARSE 算法一致性水平達到97%以上的序列進行OTU 聚類,用UCLUST 分類法聯(lián)網(wǎng)與SILVA數(shù)據(jù)庫注釋分析,采用R 語言分析群落組成分。在原核微生物類別上根據(jù)算法依次在門、綱、目、科和屬水平進行歸類并進行相對豐度(%)計算。
自由飲食狀態(tài)下,正常野生型SD 大鼠的血尿酸約為11.77~14.69 μg/mL。尿酸酶缺失的KDY大鼠血尿酸水平顯著升高到64.71~78.51 μg/mL之間,部分動物已經(jīng)達到高尿酸血癥的診斷標準(圖1A)。尿酸酶缺失的KDY 大,鼠血尿酸水平顯著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尿酸酶缺失后,比同齡雄性野生型SD 大鼠的體重明顯減輕,即從250 g 減輕到170 g 左右,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圖1B。
圖1 KDY 大鼠的血尿酸水平和體重變化[(),n=6]Fig.1 Changes of blood uric acid level and body weight in KDY rats[(),n=6]
從十二指腸開始,同齡KDY 大鼠各節(jié)段腸道的微生物分布在門(圖2A)、綱(圖2B)、目(圖2C)、科(圖2D)和屬(圖2E)水平與SD 大鼠均有明顯不同??傮w上看,KDY 大鼠各腸段的微生物多樣性在門、綱、目、科以及屬水平均呈下降趨勢。有意思的是與SD 大鼠相比,KDY 大鼠各腸段乳酸菌屬(Lactobacillus)(圖2E)及相應(yīng)的門(Firmicutes,厚壁菌門,圖2A)、綱(Bacilli,芽孢桿菌綱,圖2B)、目(Lactobacillales,乳桿菌目,圖2C)、科(Lactobacillaceae,乳桿菌科,圖2D)的豐度也增高。
圖2 KDY 大鼠各腸段菌群豐度變化[(),n=6]Fig.2 Variation of flora abundance in each intestinal segment of KDY rats[(),n=6]
在屬水平統(tǒng)計細菌種類數(shù),發(fā)現(xiàn)野生型SD大鼠的細菌種類數(shù)波動較大。與野生型SD 大鼠相比,KDY 大鼠各腸段菌群多樣性總體上具有減少趨勢,其中第9 腸段的菌群種類明顯減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圖3。
圖3 KDY 大鼠各節(jié)段菌群屬水平多樣性變化Fig.3 Variation of microflora at genus level in each segment of KDY rats
同齡KDY 大鼠新鮮糞便微生物分布在門(圖4A)、綱(圖4B)、目(圖4C)、科(圖4D)和屬(圖4E)水平均有明顯不同。與腸道菌群變化不同的是,KDY 大鼠糞便中的微生物多樣性呈現(xiàn)增加趨勢。從屬水平(圖4E)看,與SD 大鼠相比,KDY 大鼠新鮮糞便克羅諾菌屬(Cronobacter)豐度明顯減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乳桿菌屬(Lactobacillus)豐度明顯增加,這一點與各腸段的數(shù)據(jù)一致。
與腸道內(nèi)菌群不同的是,野生型SD 大鼠和KDY 大鼠糞便中的克羅諾桿菌屬(Cronobacter,圖4E)豐度均較乳酸桿菌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其所在的門(Proteobacteria,變形菌門,圖4A)綱(Gammaproteobacteria,γ-變形菌綱,圖4B)目(Enterobacteriales,腸桿菌目,圖4C)科(Enterobacteriaceae,腸桿菌科,圖4D)的豐度也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圖4 KDY 大鼠新鮮糞便菌群豐度變化Fig.4 Abundance changes of fresh fecal flora in KDY rats
從物種多樣性看,野生型SD 大鼠與KDY 大鼠新鮮糞便在門、綱、目、科和屬水平上相比均無明顯差異(P>0.05),見圖5。
圖5 KDY 大鼠新鮮糞便不同水平的種類差異Fig.5 Species differences of fresh feces in KDY rats at different levels
在屬水平,不管是在野生型SD 大鼠還是KDY 大鼠,乳酸桿菌屬(Lactobacillus)是各段腸中豐度最高的菌屬。特別地,KDY 大鼠各腸段乳酸桿菌均處于較高豐度水平,只有在結(jié)腸以及糞便中才銳減(可能與乳酸桿菌厭氧有關(guān)),但也較野生型SD 大鼠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圖6。
圖6 乳酸桿菌屬(Lactobacillus)在各段腸及糞便中的變化趨勢Fig.6 Change trend of lactobacillus in intestinal tract and feces
尿酸酶缺失KDY 大鼠的成功研制為研究高尿酸血癥、痛風(fēng)及相關(guān)疾病提供了較理想的模型動物[7?12]。雄性KDY 大鼠血尿酸水平遠高于野生型SD 大鼠,其血尿酸水平在50~80 μg/mL 之間,與成年男性的血尿酸水平接近[4,12],但遠低于文獻報道的尿酸酶缺失小鼠[3]。該大鼠斷奶后的1 a 生存率達90%以上[4],因此KDY 大鼠可用于高尿酸血癥、痛風(fēng)及相關(guān)疾病的長期研究。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尿酸酶缺失后,各腸段的菌群多樣性有下降趨勢,且小腸中段(第9 段,相當(dāng)于空腸和回腸交界處)菌群多樣性下降具有統(tǒng)計學(xué)差異。不同的是,KDY 大鼠新鮮糞便中的菌群多樣性卻基本一致,盡管某些菌群的豐度發(fā)生了較大改變。
尿液和糞便是尿酸排泄的兩個主要途徑,一般認為前者約占2/3,后者約占1/3。筆者用KDY 大鼠證實,正常KDY 大鼠的尿液尿酸排泄約占90%,糞便尿酸排泄約占10%[12],這說明正常情況下腸道尿酸排泄的地位遠低于腎臟。特別地,腸道菌群與血尿酸水平的關(guān)系尚不明確??紤]到很多細菌表達尿酸酶,寄生在腸道的細菌可能參與尿酸降解代謝,因此有人認為腸道菌群可能有利于血尿酸降低[5?6]。然而筆者前期用雄性KDY 大鼠證明:KDY 大鼠的新鮮糞便含有更多的細菌,且用抗菌藥物抑制腸道細菌后血尿酸水平也未發(fā)生明顯變化[13],這似乎說明腸道菌群可能不是影響血尿酸的主要因素(高表達尿酸酶的基因工程菌除外)。
由于腸道中真菌的豐度極低,本研究只較系統(tǒng)地用16SrDNA 測序技術(shù)研究了雄性KDY 大鼠的各腸段的細菌變化。從整體上看,KDY 大鼠各腸段菌屬有減少的趨勢,但乳酸菌屬的豐度卻總體上高于野生型SD 大鼠。考慮到,大多數(shù)乳酸菌屬于益生菌,該菌屬的增加可能有利于維持KDY 大鼠的腸道健康[14],從而降低其他致病菌或條件致病菌如假單胞菌(Pseudomonas)、支原體(Mycoplasma)、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鏈球菌(Streptococcus)、草螺菌(Herbaspirillum)、梭菌(Clostridiales)、羅思氏菌屬(Rothia)和螺桿菌(Helicobacter)的豐度,繼而可能有助于對抗尿酸酶缺失后的腸道損傷[15]。且KDY 大鼠腸液的尿酸水平遠高于野生型SD 大鼠[12,15],這種現(xiàn)象可能與高尿酸環(huán)境有利于乳酸菌屬生存有關(guān)。
總之,與野生型SD 大鼠相比,KDY 大鼠腸道和糞便菌群發(fā)生了較大變化,在腸道菌群多樣性有所減少的趨勢下整體增加了乳酸菌的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