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俊明,黨懷輝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中醫(yī)院腦病一科,河南周口 466100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和糖尿病均為臨床常見病,糖尿病與AIS的發(fā)生存在密切聯系,二者同時發(fā)病風險較高。AIS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病情重且復雜、預后差等特點,其診斷、治療一直是臨床研究的重點。探尋可評估AIS合并糖尿病患者預后的相關指標對指導臨床治療、評估患者預后有重要意義。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是由腸道細胞分泌的一種激素,具有調節(jié)血糖、改善胰島素抵抗、通過減少促炎性因子保護神經中樞等作用[1]。瘦素(LEP)是一種調節(jié)機體能量平衡和代謝穩(wěn)態(tài)的多肽,其與糖尿病及諸多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有密切聯系[2]。GLP-1、LEP與AIS及糖尿病的發(fā)生、病情進展均存在密切聯系,但目前有關GLP-1、LEP水平與AIS合并糖尿病患者預后關系的研究尚少?;诖耍狙芯刻接懥薌LP-1、LEP水平與AIS合并糖尿病患者預后的相關性,以期為臨床治療、預后評估提供指導,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82例AIS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持續(xù)隨訪6個月,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評估患者神經功能恢復狀況,根據mRS評分將其分為預后良好組(mRS評分≤2分,50例)和預后不良組(mRS評分>2分,32例)。預后良好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47~68歲,平均(59.14±3.85)歲。預后不良組中男18例,女14例;年齡45~69歲,平均(59.22±3.97)歲。另選取同期就診于本院的40例單純AIS且預后良好患者為對照組,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44~68歲,平均(59.09±3.77)歲。3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納入標準:①臨床資料完整;②AIS診斷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3]中的相關標準;③糖尿病診斷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④首發(fā)AIS,且發(fā)病24 h內入院就診;⑤發(fā)病前不存在認知功能障礙,生活可自理;⑥不存在影響患者預后的其他因素;⑦對照組入院后血糖檢查未見異常。(2)排除標準:①伴有嚴重糖尿病并發(fā)癥;②伴有其他腦血管疾病、顱腦創(chuàng)傷史、顱腦手術史;③1型糖尿病;④合并惡性腫瘤;⑤合并嚴重感染;⑥合并精神障礙;⑦合并免疫功能障礙或近期服用過免疫抑制劑;⑧合并甲狀腺疾??;⑨合并凝血功能障礙;⑩出現影響患者康復的相關疾病或患者因其他原因死亡。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獲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儀器與試劑 GLP-1、LEP水平檢測所需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試劑盒均購自合肥萊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檢測所需酶標儀購自安圖實驗儀器(鄭州)有限公司,注冊證編號:豫械注準20192220576。
1.3方法 (1)所有患者入院后,由神經內科醫(yī)生使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估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該量表共包含12個問題,評分0~42分,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2)入院后,采集所有患者空腹靜脈血,采用ELISA檢測GLP-1、LEP水平。
1.4觀察指標 (1)比較3組患者NIHSS評分和GLP-1、LEP水平;(2)分析AIS合并糖尿病患者GLP-1、LEP水平與NIHSS評分的相關性;(3)分析GLP-1、LEP水平在評估AIS合并糖尿病患者預后中的價值。
2.13組患者NIHSS評分和GLP-1、LEP水平比較 預后良好組和預后不良組的NIHSS評分、LEP水平高于對照組,GLP-1水平低于對照組,且預后不良組的NIHSS評分、LEP水平高于預后良好組,GLP-1水平低于預后良好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患者NIHSS評分和GLP-1、LEP水平比較
2.2AIS合并糖尿病患者GLP-1、LEP水平與NIHSS評分相關性分析 AIS合并糖尿病患者GLP-1水平與NIHSS評分呈負相關(r=-0.637,P<0.001);LEP水平與NIHSS評分呈正相關(r=0.695,P<0.001)。
2.3GLP-1、LEP水平評估AIS合并糖尿病患者預后的ROC曲線 繪制GLP-1水平評估AIS合并糖尿病患者預后的ROC曲線,曲線下面積(AUC)為0.810(95%CI:0.711~0.909),GLP-1水平的最佳臨界值為1.485 pmol/L,此時約登指數最大(0.586),靈敏度為90.6%,特異度為68.0%;繪制LEP水平評估AIS合并糖尿病患者預后的ROC曲線,AUC為0.870(95%CI:0.791~0.948),LEP水平的最佳臨界值為7.830 ng/L,此時約登指數最大(0.675),靈敏度為87.5%,特異度為80.0%。見圖1、2。
圖1 GLP-1水平評估AIS合并糖尿病患者預后的ROC曲線
圖2 LEP水平評估AIS合并糖尿病患者預后的ROC曲線
目前研究已證實,糖尿病是導致AIS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糖尿病患者機體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高血糖會導致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細胞間黏附分子-1(ICAM-1)表達上升,血管內皮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過多乳酸,大量乳酸積累會破壞血管內皮細胞的正常內環(huán)境及生理代謝,導致細胞凋亡、壞死,最終導致AIS發(fā)生及病情惡化,而AIS會導致下丘腦調節(jié)功能受損,大量炎癥因子釋放,皮質醇、胰高血糖素水平上升,而胰島素合成能力和胰島素靈敏度均下降,進一步加重血糖代謝紊亂,最終形成惡性循環(huán),導致患者病情快速惡化[5]。隨著基礎研究的不斷深入,細胞因子與AIS合并糖尿病發(fā)生、病情進展、預后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受到臨床研究人員關注,但目前尚缺乏評估AIS合并糖尿病患者預后的明確指標。
本研究探討了AIS合并糖尿病患者GLP-1、LEP水平與其預后的關系,結果顯示,預后良好組和預后不良組的NIHSS評分、LEP水平高于對照組,而GLP-1水平低于對照組,且預后不良組的NIHSS評分、LEP水平高于預后良好組,GLP-1水平低于預后良好組,這表明GLP-1、LEP水平與AIS合并糖尿病患者預后存在密切聯系,GLP-1水平越低,LEP水平越高,AIS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預后越差,殘疾、死亡風險越高。不僅如此, GLP-1、LEP水平與AIS合并糖尿病患者神經功能損傷也存在密切聯系,GLP-1水平與NIHSS評分呈負相關(P<0.05),而LEP水平與NIHSS評分呈正相關(P<0.05)。GLP-1是由腸道L細胞分泌的一種胃腸激素,有促進胰島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的作用,可有效調節(jié)糖脂代謝,保護胰島β細胞。王愛國等[6]研究結果顯示,GLP-1在2型糖尿病合并代謝綜合征患者中呈低表達,且患者血糖、血脂水平越高,GLP-1水平越低。不僅如此,GLP-1與腦血管疾病也存在密切關系,張軍艷等[7]研究結果顯示,GLP-1可通過激活p38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減輕小鼠大腦缺血再灌注損傷。AIS合并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中樞神經損傷,GLP-1合成受到影響,GLP-1水平下降又會引發(fā)血糖代謝紊亂,導致患者血糖水平上升,而高血糖可引發(fā)血管內皮損傷,導致AIS患者神經功能損傷加重,最終形成惡性循環(huán),導致不良預后發(fā)生[8]。LEP是由脂肪細胞分泌的一種激素,具有改善糖脂代謝、抑制機體進食的作用,可通過減少脂肪合成,減輕患者體質量。2型糖尿病患者LEP水平較健康人有明顯上升,這主要與患者存在胰島素抵抗有關,高胰島素水平會刺激脂肪組織合成、分泌LEP,且糖尿病患者還多存在LEP抵抗,LEP并不能發(fā)揮其正常生理作用,這會導致LEP水平持續(xù)上升[9]。而高水平LEP會導致大量炎性介質釋放、血小板聚集,引發(fā)血管內皮損傷,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也存在LEP高表達,且LEP 水平越高表明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病情越嚴重,預后越差[10]。本研究還探討了GLP-1、LEP水平在評估AIS合并糖尿病患者預后中的作用,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GLP-1、LEP水平的最佳臨界值分別為1.485 pmol/L、7.830 ng/L,靈敏度分別為90.6%、87.5%,特異度分別為68.0%、80.0%,這表明GLP-1、LEP水平可作為評估AIS合并糖尿病患者預后的相關指標。但此次研究納入樣本數量較少,GLP-1、LEP水平的最佳臨界值仍需大規(guī)模數據驗證。
綜上所述,不同預后AIS合并糖尿病患者GLP-1、LEP水平存在明顯差異,GLP-1、LEP可作為評估患者不良預后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