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聰
當(dāng)街道兩旁那些帶有歷史韻味的騎樓像一個個站姿標(biāo)準、神情莊嚴肅穆的士兵夜以繼日地守護著它;當(dāng)東西塔猶如神靈一般庇佑著它;當(dāng)熙攘的紅男綠女懷著崇高的敬意慕名而來,在它身邊駐足、觀望,而后匆匆走過時—西街,這條有著千年歷史的老街,這條我走過無數(shù)個來回、藏在鬧市的老街,這條蘊含古泉州深厚文化底蘊的老街,這條曾經(jīng)盛極一時、滿街都是圣人的老街,在我的記憶深處,在我的心底,像春天里的一條小溪,靜靜地流淌著,流淌著……
作為泉州最早開發(fā)的街道和區(qū)域,早在宋元時期西街就成了泉州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的象征。當(dāng)我走在這古老的街道,便思接千年不由自主地想起南宋宰相曾從龍在西街的曾井巷是如何怡然自得地度過他人生的最后時光;也不曾忘記三朝巷里的留從效宰相是如何在泉州這片文化樂土傳揚他那歷經(jīng)三個朝代的光輝歲月;再后來,也會欣然追憶起弘一法師在千年古寺—開元寺內(nèi)弘揚佛法的盛大場景;還有那漂洋過海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的傳教士是如何用他們的虔誠與信實不辭勞苦地傳揚著上帝的旨意,告訴那質(zhì)樸的東方老百姓,上帝的兒子如何拯救世人……
西街不單單是一條街,它更是泉州歷史文化的載體,也是泉州千百年來歷史的見證者。不信你可以問一問開元寺內(nèi)那一棵八百多年的榕樹,你不妨也去采訪立在西街旁的那一個個石碑、牌坊,或者你也可以靜下心來,仔細聆聽開元寺內(nèi)的老主持為你娓娓道來某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往事越千年,我們能從歷史的鐘聲里聽到街巷里那些鮮為人知的美談,也能從時常飄蕩在街角的南音里讀懂關(guān)于閩南文化的一切,從那帶有稚嫩腔調(diào)的閩南童謠里依稀可見,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要從小抓起。
此時,我的耳畔不禁響起:“天上一塊銅,落下來扛(閩南語,壓)著人,人要跑,扛著狗,狗要吠,扛著碓……”朗朗上口,俏皮可愛,在泉州的街巷里久久回響著,不停息……
如果說厚重的歷史文化是貫穿整條西街的靈魂,那么濃濃的煙火氣則是西街完整的肉身。
晨起,伴著第一縷微光,西街左側(cè)的一家小吃店里早就擠滿了人,蘸著醬的油條一口咬下去嘎嘣脆,再配著濃濃香味的花生湯,此時此刻屬于泉州獨有的古早味就此彌漫開來。
當(dāng)?shù)氐陌⒉苍缭绲匕褞е紫惚坏毓戏郯淼氖萑庖还赡X兒丟進冒著霧氣和氣泡的金黃色油鍋里,吱吱的聲響好似一段美妙的音樂在質(zhì)樸的笑容里悄悄奏響。
“燒肉粽!燒肉粽!”阿婆操著一口濃濃的閩南地瓜腔在西街叫賣著,這就是最地道的鄉(xiāng)音??!它不僅響徹這條西街,更傳遍了五湖四海,讓全國各地來西街旅游的朋友們深切體會到泉州獨有的市井氣息。
當(dāng)然土筍凍、面線糊、姜母鴨等一眾泉州名小吃也深受本地或者來泉州游玩的外地友人的喜歡和青睞,正所謂“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試想,在這樣歷史文化厚重又美食遍地的街道行走,怎能不令人心生歡喜,感到幸福呢?怎能不令人心潮澎湃、興奮不已呢?
西街就像一塊巨大的磁鐵,吸引著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們。他們或品嘗各種各樣當(dāng)?shù)氐拈}南特色美食,或欣賞西街特有的古厝紅磚,或點上三根檀香跪在神佛面前誠心誠意地祈求……總之,各有各的喜歡,各有各的快樂,皆是因為一個“愛”字呀!愛西街的文化,愛西街的建筑,愛西街的美食,愛西街傍晚時分的落日余暉……
作為一個閩南人,作為一個泉州人,我深感驕傲,我更倍感自豪。
西街小西埕有些斑駁的城墻上赫然刻著幾個由白巖松親自題寫的大字:泉州是你這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地方。
每每于此,我不禁由衷感嘆:西街,也是你這一生中至少要去一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