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閆卉
(天津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口腔科,天津 300110)
牙體牙髓病(dental pulp)是臨床常見病,會影響咀嚼功能,且多伴隨嚴重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安全和生活[1]。由于劇烈疼痛,患者容易產(chǎn)生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影響臨床治療配合度,延緩病情的康復進程[2]。研究顯示[3],患者護理干預對牙體牙髓病的治療具有積極的影響,尤其是對口腔保健認知、口腔護理以及口腔保健行為等方面的影響較大。因此,牙體牙髓病臨床治療的同時,輔以有效的護理干預,是確保治療效果的必要條件。精細化整體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重點突出精細化和整體,可為患者提供全面、精細化的護理服務[4,5]。但是關于精細化整體護理對牙體牙髓病患者咀嚼功能、生活質(zhì)量及疼痛程度影響的相關研究無統(tǒng)一定論,具體的護理效果還需要臨床進一步研究[6]。本研究結合2021 年3 月-2022 年3 月在我院診治的84 例牙體牙髓病患者臨床資料,研究精細化整體護理對牙體牙髓病患者咀嚼功能、生活質(zhì)量及疼痛程度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 年3 月-2022 年3 月在天津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診治的84 例牙體牙髓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2 例。對照組男22例,女20 例;年齡20~63歲,平均年齡(35.10±6.09)歲。觀察組男23例,女19例;年齡22~61歲,平均年齡(34.87±5.40)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本研究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牙體牙髓病診斷標準[7];②均經(jīng)X 線檢查確診[8];③均無精神疾病。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口腔疾?。虎诎橛醒荔w牙髓病史;③依從性較差,不能配合護理干預者;④隨訪資料不完善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護理:①告知患者病情,解答患者的疑問;②開展常規(guī)口腔健康教育,尤其是口腔衛(wèi)生和注意事項;③遵醫(yī)囑給予治療和護理,并指導患者遵醫(yī)囑用藥;④對存在焦慮、擔心等不良情緒患者,給予針對性疏導。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精細化整體護理:①心理干預:責任護士在整個治療期間對患者進行心理狀態(tài)評估,密切觀察。明確患者的產(chǎn)生不良心理的原因,并制定循序漸進的干預。首先與患者進行細致溝通,了解患者的性格特點。其次,依據(jù)患者性格特點,制定心理疏導計劃、疏導方式。最后強化細節(jié),消除應激因素,減輕其心理負擔,使其保持相對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尤其是與患者焦慮過程中采用輕松、和藹可親的語言和態(tài)度;②環(huán)境干預:依據(jù)治療需求,合理布置病房環(huán)境,遵循舒適、整潔、空氣流通的基本原則。同時細化至床單顏色、燈光、墻面顏色等,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安靜的治療環(huán)境。合理制定治療和護理時間,避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秩序,使其在常態(tài)化的環(huán)境中得到護理服務。在治療、護理過程中;③健康教育:每周進行1 次培訓,強化牙體牙髓病基礎護理知識,并采用循證的方式,討論、總結潛在的護理問題,然后制定健康教育方案,對基礎護理細節(jié)進行補充,并結合個體差異,重點補充患者疾病健康知識盲點。對于護理操作細節(jié),護理人員隨時專業(yè)解答,并進行模擬細節(jié)講解,提升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認知度;④體位護理:依據(jù)患者的個體差異、病情需要,合理指導患者體位,確保治療的順利進行。同時結合過敏史合理調(diào)整消毒液,給予患者專業(yè)的清潔、消毒;⑤疼痛護理:對患者進行數(shù)字模擬分級VAS 評分量表評定,依據(jù)患者的疼痛分級給予針對性的干預。輕度疼痛(加強基礎護理,指導患者放松技巧,避免疼痛加重);中度疼痛(加強情緒狀態(tài)、肌肉緊張等情況觀察,并播放娛樂節(jié)目等電視,以緩解患者的疼痛。對于耐受性差的患者,給予安慰和鼓勵,指導患者放松、正確的呼吸方法);重度疼痛:依據(jù)患者年齡、病情遵醫(yī)囑給予止痛藥物;⑥口腔護理:編制口腔護理宣傳冊,通過文字、圖片方式,指導患者正確漱口、刷牙。同時囑咐患者早晚刷牙,飯后漱口;⑦回訪干預:建立患者電子檔案,記錄患者病情和個人信息,定時電話、微信方式詢問患者病情,患牙恢復情況,并詳細記錄。復查前1 天電話通知患者復查時間和所需物品。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咀嚼功能(咬合力、咀嚼效率)、生活質(zhì)量水平、疼痛度、口腔健康相關指標(牙齦指數(shù)、出血指數(shù)、菌斑指數(shù))。
1.4.1 生活質(zhì)量水平[9]包括口腔功能限制、生理性疼痛、心理不適、生理障礙、心理障礙、社交障礙及殘障,每個維度均采用Likert 4 級評分法,評分為0~4分,評分越低生活質(zhì)量越佳。
1.4.2 疼痛度分級[10]依據(jù)疼痛程度分為0 級(無痛)、Ⅰ級(輕度疼痛,能咬合、進食)、Ⅱ級(中度疼痛,咬合受到影響)、Ⅲ級(疼痛嚴重,不能咬合)。
1.4.3 口腔健康指標[11]包括牙齦指數(shù)、出血指數(shù)、菌斑指數(shù),其中牙齦指數(shù)及菌斑指數(shù)的評分范圍為0~3分,出血指數(shù)為0~5分,評分越高越嚴重。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軟件包SPSS 21.0 版本對本研究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咀嚼功能比較 觀察組咬合力、咀嚼效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咀嚼功能比較()
表1 兩組咀嚼功能比較()
2.2 兩組口腔健康生活質(zhì)量水平比較 觀察組口腔功能限制、生理性疼痛、心理不適、生理障礙、心理障礙、社交障礙及殘障各維度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口腔健康生活質(zhì)量水平比較(,分)
表2 兩組口腔健康生活質(zhì)量水平比較(,分)
2.3 兩組疼痛度比較 觀察組疼痛度0 級、Ⅰ級發(fā)生率均高于對照組,Ⅱ級、Ⅲ級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疼痛度比較[n(%)]
2.4 兩組口腔健康指標比較 觀察組牙齦指數(shù)、出血指數(shù)、菌斑指數(shù)均小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口腔健康指標比較(,分)
表4 兩組口腔健康指標比較(,分)
隨著護理模式的不斷發(fā)展,需要建立新型護理模式,以滿足患者需求,促進患者的康復[12]。不同護理模式臨床護理效果存在差異,常規(guī)護理注重基礎護理,緩解患者痛苦,忽視心理、環(huán)境等對患者的影響[13,14]。本研究選擇的精細化整體護理從環(huán)境、心理、體位等方面進行整體精細化干預,具有良好的全面性、針對性,對患者的康復具有積極的影響[15]。目前,精細化護理在中的應用較多,但是對咀嚼功能、生活質(zhì)量及疼痛程度方面的改善作用、程度研究尚未完全明確,且缺乏大樣本、多中心研究證實[16]。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咬合力、咀嚼效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精細化整體護理可提升牙體牙髓病患者咀嚼功能恢復,增大咬合力,提升咀嚼效率,進一步促進患者的良好咀嚼。該結論與張筱[17]的報道相似。分析認為可能是由于精細化整體護理對整體進行干預指導,可實現(xiàn)全局干預,并且對每一方面干預強調(diào)細化護理,彌補了常規(guī)護理的缺陷,實現(xiàn)了專業(yè)的指導,進一步促進了康復進程,從而使牙體牙髓患者咀嚼功能得到顯著改善[18]。同時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口腔功能限制、生理性疼痛、心理不適、生理障礙、心理障礙、社交障礙及殘障各維度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牙體牙髓病患者開展精細化整體護理干預可有效提升其生活質(zhì)量水平,改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障礙,促進口腔正常功能的恢復。觀察組疼痛度0 級、Ⅰ級發(fā)生率均高于對照組,Ⅱ級、Ⅲ級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可見精細化整體護理可減輕牙體牙髓病患者疼痛度,進一步減輕患者的痛苦,為良好的治療和護理提供有利條件,促進治療和護理的順利開展。因為,精細化整體護理在基礎護理基礎上,依據(jù)患者疼痛分級進行相應干預,可實現(xiàn)針對性的疼痛指導,從而有效控制患者疼痛度,進一步改善患者疼痛分級,并多處于0 級和Ⅰ級[19]。干預后,兩組牙齦指數(shù)、出血指數(shù)、菌斑指數(shù)均小于干預前,且觀察組小于對照組(P<0.05),表明精細化整體護理可改善牙體牙髓病患者口腔健康指數(shù)。因為,精細化整體護理對患者進行全面干預,且精細化,可有效滿足患者不斷變化的個性化需求[1]。同時可針對性補充患者疾病知識盲點,可增強認知水平,積極配合護理,進一步促進口腔健康指標的恢復[20]。
綜上所述,精細化整體護理對牙體牙髓病患者咀嚼功能、生活質(zhì)量及疼痛程度均具有積極的影響,可改善咀嚼功能、生活質(zhì)量以及口腔健康指標,降低疼痛度,利于患者的康復,是一種有效、可行的護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