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勇,雙 文,王忠華,毛鵬志,劉 欣
(1.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機關,新疆 胡楊河 834034;2.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農業(yè)農村局;3.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4.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農業(yè)技術推廣站)
新疆北疆天山北麓全年無霜期140~185 d,冬小麥收獲后熱量資源仍然豐富,≥10 ℃積溫2 000~2 200 ℃,光熱充足,早晚溫差大,籽粒灌漿時間長,灌漿強度大,千粒重高,為作物高產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1-3]。麥收后復播大豆,可實現(xiàn)復播大豆單產200 kg/667 m2,產值1 200元/667 m2,收益600元/667 m2(大豆補貼300元/667 m2),既增加了種糧職工的收益,又培肥了地力。2022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通過免耕帶茬播種、搶時播種、增密播種、水肥一體化等技術應用,實現(xiàn)復播大豆高產種植,其中一二八團示范點平均單產228.29 kg/667 m2、一二五團示范點單產242.2 kg/667 m2、一二六團示范點單產236.12 kg/667 m2,復播大豆生產水平和產量上了新的臺階。針對北疆復播大豆發(fā)育特點及高產田管理措施,提出北疆復播大豆種植技術,以提升和推動北疆復播大豆高產種植水平。
目標產量為200 kg/667 m2。產量性狀指標為單株結莢14~16個,單株粒數33~35粒,百粒重19~21 g。
選擇抗逆性強、適宜本區(qū)域種植的高產優(yōu)質品種,以極早熟大豆品種為主,生育期≤90 d,具有耐密抗倒伏特性,始莢高度8~10 cm,如華疆2號、黑河45、圣豆44號、新大豆21號等。
春爭日、夏爭時,以早播種,促苗早發(fā)為核心。
復播大豆品種多為內地引種,對新疆鹽堿多敏感,盡可能選擇鹽堿輕、pH ≤8.3,含鹽量≤0.1%、土壤肥力中等偏上的地塊種植。土壤肥沃0~20 cm耕層養(yǎng)分有機質1.2%以上、全氮0.08%以上、堿解氮70 mg/kg以上、速效磷20 mg/kg以上、速效鉀100 mg/kg以上、土壤容重1.3~1.4 g/cm3、總孔隙度為45%~50%的地塊,易創(chuàng)高產,保證品質。
選用粒大、飽滿、純凈、無霉變、無病蟲害、發(fā)芽率95%以上的種子。
小麥收割后及時播種,小麥收獲6月底結束,大豆適播期6月下旬至7月5日,出苗水須在7月10日前完成。
采用精量播種,理論種植株數4.0萬~4.5萬株/667 m2,收獲株數3.5萬~4.0萬株/667 m2。
(1)寬窄行種植模式,行距配置,一管兩行。窄行距20 cm,寬行距35~40 cm,交接行間距60 cm。株距5~10 cm。精量點播,播種量8~10 kg/667 m2,播深2~3 cm。一穴1粒,空穴率≤2%。(2)覆膜滴灌寬窄行模式可采用一機兩膜,播幅寬460 cm,膜寬205 cm,一膜播3個雙行,膜內窄行距20 cm,寬行55 cm,膜間交接行距60 cm,3條滴灌帶鋪設在窄行20 cm之間,雙粒下種,粒距9.6 cm,平均行距38.3 cm。
于第2片復葉完全展開前,按密度均勻留苗。全生育期中耕除草2~3次。
復播大豆按照“以促為主,一促到底”的原則及時滴水施肥。施肥量按每生產100 kg籽粒需要吸收純氮為5.38 kg、P2O5為4.26 kg、K2O為2.87 kg計算。復播大豆全生育期總肥量應不少于65 kg/667 m2。肥料指標:尿素(約含N 46%)33 kg/667 m2,磷酸一銨(N 8.76%,P2O545%)18 kg/667 m2,硫酸鉀(K2O 50%)15 kg/667 m2。具體可參照N∶P2O5∶K2O=1∶0.55∶0.46在此范圍內調整。全生育期共滴水6~8次,間隔時間7~10 d,按照水產比1.0~1.2∶1,共計滴水量250~300 m3/667 m2。
4.2.1 苗期
苗期滴水2次,每次滴水量為35~40 m3/667 m2。隨水施尿素2 kg/667 m2+磷酸一銨1 kg/667 m2+高濃度腐植酸2 kg/667 m2。第二水滴施尿素3 kg/667 m2+磷酸一銨1 kg/667 m2+硫酸鉀1.5 kg/667 m2。
當帶電粒子在沒有初始速度在均勻電場中時,如果帶正電荷,它將沿電場線以零初速度勻加速直線運動,如果粒子帶負電荷,它將在與電場線相反的方向移動。當帶電粒子的初始速度方向平行與電場線時,根據帶電粒子的帶電情況決定其做初速度不為零的勻加速還是勻減速直線運動,這取決于。當帶電粒子的初速度方向與電場線成一定夾角θ時,將物體的初速度分解在電場線方向上或垂直于電場線方向上,并分步求解。
4.2.2 開花期
開花期滴水量為35~40 m3/667 m2,第三水滴施尿素5 kg/667 m2+磷酸一銨3 kg/667 m2+硫酸鉀1.5 kg/667 m2。
4.2.3 結莢期
結莢期滴水2次,每次滴水量為40~45 m3/667 m2。第四水滴施尿素6 kg/667 m2+磷酸一銨3 kg/667 m2+硫酸鉀2 kg/667 m2。第五水滴施尿素5 kg/667 m2+磷酸一銨4 kg/667 m2+硫酸鉀3 kg/667 m2。
4.2.4 鼓粒期
鼓粒期滴水2次,每次滴水量40~45 m3/667 m2。第六水滴施尿素6 kg/667 m2+磷酸一銨3 kg/667 m2+硫酸鉀3 kg/667 m2;第七水滴施尿素4 kg/667 m2+磷酸一銨3 kg/667 m2+硫酸鉀2 kg/667 m2。
成熟期滴水1次,滴水量20 m3/667 m2。第八水滴施尿素2 kg/667 m2+硫酸鉀1 kg/667 m2。
在花莢、結莢鼓粒期,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尿素、鉬酸銨、硫酸亞鐵、多元微肥等,增加葉片營養(yǎng),促進營養(yǎng)生長,起到?;ā⒈Gv、增粒重的作用。生育期內共噴施葉面肥3~5次,總計尿素400 g/667 m2、磷酸二氫鉀600 g/667 m2、硫酸亞鐵150 g/667 m2、多元微肥200 g/667 m2。
于大豆1~3片復葉期,在保證安全用藥的條件下,按產品技術要求,適時噴施烯草酮、高效氟吡甲禾靈(單子葉)+滅草松鈉鹽(闊葉)氟磺胺草醚等莖葉除草劑。
根據品種特性分類型噴施。3片復葉期和結莢初期每次噴施調環(huán)酸鈣50~75 g/667 m2,兌水25~30 kg,噴霧2~3次。
從2022年調查來看,復播大豆田害蟲有葉螨、棉鈴蟲、薊馬和甜菜夜蛾。鹽堿脅迫地塊在苗期時應及時滴施鹽堿調理劑,避免不可逆危害發(fā)生。對于薊馬,可選用乙基多殺菌素、溴氰蟲酰胺、苦參堿、啶蟲脒等噴霧防治。對于棉鈴蟲、甜菜夜蛾,可在卵孵化盛期,用BT或NPV噴霧進行防控,事半功倍;其次可選用甲維鹽、茚蟲威、氯蟲苯甲酰胺等交替防治。對于葉螨,可用阿維菌素、克螨特、乙螨唑等進行防治。
機械收獲應在葉片基本落凈,豆莢成熟度80%左右、豆粒滿圓、水分13%左右時進行收獲。盡量將割茬降低在8 cm下,滾筒轉速不要超過300轉/min,行駛速度≤3 km/h,根據豆粒大小調節(jié)脫粒間隙到適宜大小。機械收獲大豆,田間損失率控制在5%以內。收獲時段,建議根據天氣情況選擇在7:00~11:00,或者20:00~24:00,降低田間采收損失率。
選擇晴好天氣晾曬,大豆不宜直接放置水泥面上,建議在帆布上晾曬,可利用木锨薄攤勤翻,曬的干燥均勻后在進行機器清揚。
采用專業(yè)清揚機械,篩子分三層,第一層原篩規(guī)格為0.8 cm,第二層長眼篩規(guī)格為3.0~3.5 cm,第三層長眼篩規(guī)格為0.3 cm ×30 cm,篩網規(guī)格1.4 m×2.0 m,以便達到大豆交售標準。
安全貯藏水分應小于12%,超過13%有霉變的危險。大豆種子富含蛋白質,在高溫條件下易變性;且由于大豆高含油質,導熱率小,在高溫條件下不易降溫,因此,大豆種子必須采取低溫入庫。有必要時,可在寒冬季節(jié)開倉降溫,再低溫密閉貯藏。特別是經過晾曬的大豆種子,必須待種子冷卻以后,方可入庫貯藏或交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