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看成嶺側成峰”,看待一個人同樣如此,從不同的角度就會看到一個人不同的方面。所以,全面而客觀公正地對一個人進行評價才是明智之舉。
曹操見喬玄
原文
曹公少時見①喬玄,玄謂曰:“天下方②亂,群雄虎爭,撥而理之③,非君乎?然君實是亂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賊④。恨⑤吾老矣,不見君富貴,當以子孫相累⑥?!?/p>
注釋
①見:拜見。
②方:正,正當。
③撥:撥動,撥亂;理:治理。
④治世:太平盛世。奸賊:狡詐兇殘的人。
⑤恨:遺憾。
⑥累:牽連,妨害,謙詞,是托付的意思,這里指把子孫托付給他照顧。
譯文
曹操年輕的時候去拜見喬玄,喬玄(就)對他說:“現在是天下正當動亂不定的時候,各路英雄如猛虎一般互相爭斗,能夠撥亂反正(治理亂世),安定天下的,難道不是您嗎?然而,您其實是亂世中的英雄,太平盛世中的奸賊。遺憾的是我已經老了,不能看到您富貴榮華的那一天,我要把子孫后代托付給您(代為照料)?!?/p>
主題賞析
一千多年來,對曹操的評價,眾說紛紜,有人捧他,贊揚他,也有人罵他,譴責他。其實都是只看到一個方面,而忽視了其他方面。喬玄是漢末著名的政治家,以“長于知人”著稱于世。他認為曹操有能力承擔撥亂反正這一巨大的歷史使命。他十分精當地概括了曹操的個性和為人,一方面,他覺得曹操具備英雄的抱負和實力,能夠撥亂反正,治理國家;另一方面又覺得曹操具有“奸賊”的特點,狡猾奸詐,不愿做平庸之人,更不愿久居他人之下,最終成為擾亂四海,讓君無寧日的亂臣賊子??梢?,喬玄慧眼識人,用辯證的眼光評價曹操,是客觀的、也是公正的。
延伸閱讀
有一天,子路問孔子:“你覺得管仲是個什么樣的人物?”孔子說:“他是個值得肯定的大人物?!弊勇凡煌膺@個說法,他舉出許多事例:“管仲曾經游說齊襄公,襄公并不高興,可見他沒有辯才。他要立公子糾卻沒辦到,是無能。他家中的人在齊國受到殘害,他無憂患之色,是不慈悲。他的主人失敗后,他被戴上鐐銬,站到囚籠里,他不覺慚愧,是不知羞恥。當年齊國公子小白被他射中,小白后來用他,他甘心為小白效勞,是不忠貞。和他一起輔佐公子糾的召忽失敗后用自殺以表忠心,管仲卻選擇活下來,是不仁義。這種種表現,怎么能說他是一個大人物呢?”
孔子說:“你只是看到了問題的表面,你應該想一想其中原因:管仲游說齊襄公,襄公不高興,不是管仲不會說話,而是襄公沒聽明白。他要立公子糾,沒有辦到,不是他無能,而是沒有遇到圣明的君主。他的家人被殺害時,他沒有擔憂的表情,不是他不仁慈,而是知道事情已經這樣,自己的力量救不了家人。他受小白重用,甘心為小白效勞,不是不忠貞,而是能權衡事物的利害。召忽死了,管仲不死,不是他不仁義,而是他認為沒必要跟著這位昏庸的主人去死。管仲輔佐齊桓公,實行了一些讓齊國發(fā)展生產、兵強馬壯的政策,使齊國最終成為春秋時期的一代霸主,對天下人都有好處。所以,子路,你不要因為一個人有些缺點,就全盤否定這個人,看人要全面地看,不要求全責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