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 倩,胡勁松
(西華大學理學院,四川成都 610039)
在對非線性擴散波的研究中,BBM-KdV方程
ut-uxxt+ux+uxxx+uux=0
(1)
是弱非線性色散介質中長波單向傳播的重要模型,文獻[1-3]通過數(shù)值模擬方法證實了BBM-KdV方程(1)解的存在性,并討論了其邊界條件的物理意義,文獻[4]又進一步研究了一類廣義BBM-KdV方程的孤波解和守恒量,其數(shù)值方法研究也引起眾多關注[5-9].本文考慮如下一類BBM-KdV方程的初邊值問題:
ut-uxxt+ux+uxxx+uux=0,x∈(xL,xR),t∈(0,T]
(2)
u(x,0)=u0(x),x∈[xL,xR]
(3)
u(xL,t)=u(xR,t)=0,t∈[0,T]
(4)
其中,u0(x)是一個已知的初值函數(shù).問題(1)-(3)具有如下守恒律[4-5]:
(5)
其中Q(0),E(0)均為與初始條件有關的常數(shù).
文獻[5]對問題(2)-(4)雖構造了兩層非線性守恒差分格式,但數(shù)值求解過時需要非線性迭代的,計算耗費時間較長.本文對非線性項uux在時間層進行線性化離散處理,對問題(2)-(4)構造了一個具有二階理論精度的兩層線性差分格式,并合理地模擬了守恒量(5),在不能得到差分解的最大模估計的情況下,綜合運用數(shù)學歸納法和離散泛函分析方法[10],直接給出了格式的收斂性和穩(wěn)定性等的理論證明.
由Taylor展開,有
(6)
對于問題(2)-(4)考慮如下有限差分格式:
j=1,2,…,J-1;n=1,2,…,N-1
(7)
(8)
(9)
定理1差分格式(7)-(9)關于以下離散能量是守恒的,即
(10)
證明由邊界條件(9)式和分部求和公式[10]有
于是將(7)式兩端乘以h然后對j從1到J-1求和,得
(11)
又
(12)
由Qn的定義,將(12)式代入(11)式,然后兩端同時乘以τ后再對n遞推可得(10)式.
定理2 假設時間步長τ充分小,那么差分格式(7)-(9)是唯一可解的.
證明用數(shù)學歸納法.U0是由初始條件(8)式唯一確定的,假設Un(n≤N-1)是唯一可解的,則
‖Un‖∞≤C(n≤N-1)
(13)
其中的Un+1,有
將(14)式與Un+1作內積,可得
(15)
由(13)式、邊界條件(9)式、分部求和公式[10]和Cauchy-Schwarz不等式,有
(16)
(17)
將差分格式(7)-(9)的截斷誤差定義如下:
j=1,2,…,J-1;n=1,2,…,N-1
(18)
(19)
(20)
根據Taylor展開式以及(6)式可得,當h,τ→0時,
(21)
引理2[9]設u0∈H2,則初邊值問題(2)-(4)的解滿足:
‖u‖L2≤C,‖ux‖L2≤C,‖u‖L∞≤C.
定理3 設u0∈H2,若時間步長τ和空間步長h充分小,則差分格式(7)-(9)的數(shù)值解Un以‖·‖∞收斂到初邊值問題(2)-(4)的連續(xù)解,并且收斂階是O(τ2+h2).
(22)
(23)
(24)
根據引理2及(21)式可知,存在與τ和h無關的常數(shù)Cu和Cr,使得
(25)
又根據(23)式及初始條件(8)可得如下估計式:
‖e0‖=0,‖U0‖∞≤Cu
(26)
假設
(27)
其中Cl(l=1,2,…,n)為與τ和h無關的常數(shù).再根據離散Sobolev嵌入不等式[10]和Cauchy-Schwarz不等式,有
(28)
(29)
整理可得
(30)
根據引理2及微分中值定理,有
即
(31)
取τ和h充分小,使得
(32)
由(29)式、(31)式、(32)式和引理1、引理2及Cauchy-Schwarz不等式,有
(33)
(34)
將(33)和(34)式代入(30)式,整理得
(35)
將(35)式兩端同時乘以τ,然后從1到n遞推求和,并整理有
(36)
(37)
(38)
≤(Cn+1)2(τ2+h2)2,(n=1,2,…,N-1),
最后由離散的Sobolev不等式[10],有
‖en‖∞≤O(τ2+h2),(n=1,2,…,N)
定理4設u0∈H2,若時間步長τ以及空間步長h都充分小,則差分格式(7)-(9)的解滿足:‖Un‖∞≤Ca,其中Ca是與τ和h無關的常數(shù).
證明對于充分小的τ和h,根據定理3有‖Un‖∞≤‖un‖∞+‖en‖∞≤Ca
注:定理4表明差分格式(7)-(9)的解Un以‖·‖∞關于初值無條件穩(wěn)定.
為了便于和文獻[5]中的兩個二階格式進行對比,記本文的兩層線性格式為“格式1”,記文獻[5]中的兩層非線性格式為“格式2”,記文獻[5]中的三層線性格式為“格式3”.BBM-KdV方程(1)的孤波解[4-5]為
在計算中,取初值函數(shù)u0(x)=u(x,0),固定xL=-40,xR=60,T=5.就τ和h的不同取值對數(shù)值解和孤波解在幾個不同時刻的l∞誤差見表1;格式1對守恒量(5)的數(shù)值模擬Qn見表2.
從數(shù)值實驗結果可以看出,格式1的計算精度明顯優(yōu)于其它的二階方法(格式2和格式3),且合理地模擬了守恒量(5),更為重要的是格式1是線性化的,計算時間也比較節(jié)省,所以本文對初邊值問題(2)-(4)所提出的差分格式(7)-(9)是可靠.
表1 格式1和其它二階格式在不同時刻時的l∞誤差比較Tab.1 lm errors comparison between format 1 and other second-order format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表2 格式1對守恒量(5)數(shù)值模擬Qn的部分數(shù)據Tab.2 Partial data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Qn of format 1 versus conserved quantity(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