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微動方法的淺層結構探測實驗設計與實施

    2023-02-20 13:41:58李洪麗屈麗娟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23年11期
    關鍵詞:面波橫波微動

    田 有,李洪麗,屈麗娟

    (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長春 130026)

    0 引言

    微動探測法是地表淺層結構勘探實驗方法,其具有高效、低成本、無污染、抗干擾等優(yōu)點,已經(jīng)成為城市無損勘探的熱門研究方向之一[1]。微動探測作為有效的城市工程勘察手段,在地質分層、斷層構造探測、巖溶探測、不良地質體探測及無損檢測等領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微動探測技術雖然取得了較大的發(fā)展,但是多圍繞基階瑞雷面波進行反演研究,對于高階面波的反演應用較少。微動信號能量組成以基階面波為主,還含有高階面波、體波、散射波等多種形式的能量波。研究發(fā)現(xiàn),高階面波也攜帶大量的地下淺層結構信息,尤其對于淺層目標探測區(qū)域,高階頻散曲線對地下淺層的結構變化與地質參數(shù)更為敏感,不僅能對淺部低速層有更好的響應,還能加快收斂速度,提高地層結構反演結果的分辨率。為了減少不同頻率下面波的頻散現(xiàn)象對反演結果帶來的不利影響,提取高階面波頻散曲線,高階頻散曲線與基階頻散曲線聯(lián)合反演將會大大提高反演解的精確性[2-3]。基于此,采用基階和高階頻散曲線聯(lián)合反演的微動面波法。

    將野外科研項目“長白山火山密集臺陣觀測與地殼結構精細結構成像”中的微動探測內容引入本科實踐教學,為學生提供一次近地表淺層結構探測的實踐機會[4]。

    1 實驗原理與方法

    微動是時刻存在于地球表面的微弱震動,也是一種包含體波與面波的復雜震動,其中面波能量占70%以上[5]。微動探測法是在背景噪聲成像理論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地球物理探測手段,為城市地下空間精細探測提供了新思路[6]。由此,將上述科研項目內容設計成適合學生操作完成的“基于微動方法的校園淺層結構探測實驗”項目。

    1.1 微動實驗原理

    雖然微動不易被人類察覺,但是帶來大量的地下幾米到幾百米的淺層結構信息。據(jù)此設計微動探測實驗,探測儀器為三分量地震儀。微動探測法根據(jù)臺站布設方式可分為單臺法和陣列法,本實驗中采用陣列法進行探測。該方法不受城市內部人為因素干擾,如電磁波、噪聲等。提取微動中面波頻散信號后對面波頻散曲線進行反演成像,就可以獲得探測區(qū)域淺層地下精細結構[7-9]。

    1.2 面波頻散曲線提取方法

    面波頻散曲線提取,簡單來說,就是求出各頻率(或周期)的面波成分與其相速度的關系[10]。提取方法主要分為空間自相關法和頻率-貝塞爾變換法。為了提取高階面波頻散數(shù)據(jù),獲得更高精度的校園淺層結構,采用第2 種方法進行面波頻散曲線的提取,即頻率-貝塞爾變換法。該方法適用于陣列中心下方地層結構的探測,在滿足水平層狀模型假設的前提下,臺站位置可根據(jù)探測區(qū)域地表條件隨機布置[11-12]。

    1.3 面波頻散曲線反演方法

    三分量地震儀觀測臺站提取到的瑞雷面波相速度頻散曲線,根據(jù)瑞雷面波相速度與地層厚度、密度、縱波(P)速度和橫波(S)速度之間的關系,對提取數(shù)據(jù)進行反演,最終獲得探測區(qū)域地下淺層橫波速度結構。瑞雷面波頻散曲線反演方法有很多,可根據(jù)探測區(qū)域具體情況進行選擇,由于本實驗在校園內進行,很容易建立初始模型,因此采用擬牛頓法(BFGS)進行反演較為合適。由于反演結果精度主要受橫波速度和地層厚度的影響,密度和縱波速度變化的影響相對不明顯,因此對于擬牛頓法而言,一般只要給定地層厚度就可進行橫波速度結構反演[13]。

    擬牛頓法是在牛頓反演法的基礎上拓展而來,可按照以下步驟進行運算:

    步驟1設定初始模型x0和初始矩陣b0;設置模型所需要的精度ε,此時k=0。

    步驟2如果滿足(gk為目標函數(shù)的梯度),達到設定條件,迭代就停止;否則,繼續(xù)計算模型下降方向

    步驟3沿著下降方向搜索步長因子αk,迭代模型為:xk+1=xk+αkdk,然后校正bk+1使得擬牛頓條件成立。

    步驟4進入下一次迭代,若滿足k=k+1,則返回步驟2[13]。

    2 實驗數(shù)據(jù)采集與處理

    2.1 實驗數(shù)據(jù)采集

    實驗所用儀器為30 臺三分量地震儀,如圖1 所示,實驗前需要對儀器進行一致性校驗。為了便于放置實驗儀器,盡可能地滿足地層水平均勻的假設前提,實驗地點選定在校園西側草坪。自西向東平行布設1~3 號共3 條測線,測線間距分別設定為9 m(1 和2號線間距)與8 m(2 和3 號線間距);每條測線上均勻布設10 臺三分量地震儀,臺站間距為5 m。儀器數(shù)據(jù)采集時長設定為6 h,采樣頻率設定為100 Hz。

    圖1 三分量地震儀

    2.2 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

    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流程是:從30 臺三分量地震儀6 h觀測數(shù)據(jù)的垂直分量中提取瑞雷波相速度基階和高階頻散曲線,然后對頻散曲線進行反演,最終獲得地下淺層橫波速度結構。

    2.2.1 數(shù)據(jù)預處理

    對于30 臺三分量地震儀采集到的原始數(shù)據(jù),需要進行數(shù)據(jù)導出與格式轉換。將原始數(shù)據(jù)存儲格式由“.mseed”文件轉換為便于進一步處理的“.sac”格式,再利用sac軟件對數(shù)據(jù)垂直分量進行去均值、去趨勢和1~20 Hz帶通濾波處理。將處理后的各臺站采集的微動數(shù)據(jù)按測線1~3 分成3 組,每組10 臺儀器兩兩之間進行互相關計算和疊加,得到互相關譜;在不同頻率下對互相關譜進行頻率或者波數(shù)掃描并進行積分變換,獲得頻散能量分布圖(頻散譜)。如圖2 所示,從上到下分別為測線1、2 和3 的頻散能量分布。此過程計算方法較多,根據(jù)以往經(jīng)驗選取梯形積分公式插值和漢克爾函數(shù)進行頻譜計算。

    圖2 3條測線頻散能量分布

    2.2.2 頻散曲線提取

    為滿足二維勘探的需要,選取分別與3 條測線方向垂直且經(jīng)過3 條測線中點的剖面作為研究對象,進行頻散曲線的提取。為提高結果精確度,選擇人機交互式提取方法。手動選取若干個能量最大點,計算程序將自動搜索并補齊頻散曲線范圍,按預先設定要求提取各階頻散曲線。

    2.2.3 淺層地下結構反演

    利用擬牛頓法對提取的基階和高階頻散曲線進行聯(lián)合反演。反演過程中,假設地層密度、縱波速度已知,給定一個簡單參考模型,對地層進行等間隔劃分,主要對層厚和各層橫波速度進行反演。單個初始模型的梯度類反演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極小值,因此采用以參考模型為中心值,在±0.1 km/s的擾動區(qū)間內隨機生成20 個初始模型參與反演,同時限制反演的上下限為±0.2 m/s。分別對提取到的上述3 條測線的基階和高階頻散曲線進行聯(lián)合反演,獲得3 條測線中心點處地下30 m內的橫波速度結構圖,如圖3~5 所示。

    圖3 測線1中點處地下橫波速度結構

    圖4 測線2中點處地下橫波速度結構

    圖5 測線3中點處地下橫波速度結構

    利用反演得到的速度結構模型進行正演計算,得到理論頻散曲線,如圖6~8 所示??梢钥闯?,無論基階還是高階理論頻散曲線,都與實際提取出的頻散點擬合程度很高,說明反演結果較好,方法適用。進而通過插值方法,可以獲得垂直于3 條測線中心點的速度結構剖面,如圖9 所示。

    圖6 測線1中對應理論頻散曲線與實際頻散點擬合圖(上面曲線代表高階頻散數(shù)據(jù),下面曲線代表基階頻散數(shù)據(jù))

    圖7 測線2中對應理論頻散曲線與實際頻散點擬合圖(上面曲線代表高階頻散數(shù)據(jù),下面曲線代表低階頻散數(shù)據(jù))

    圖8 測線3中對應理論頻散曲線與實際頻散點擬合圖(上面曲線代表高階頻散數(shù)據(jù),下面曲線代表低階頻散數(shù)據(jù))

    圖9 橫波速度剖面

    3 實驗結果分析

    經(jīng)過數(shù)據(jù)采集、預處理、互相關計算、頻散曲線提取、橫波速度結構反演等實驗步驟,獲得了實驗區(qū)域3條平行測線中點垂直于測線方向的速度結構剖面圖。從圖9 可以看出,該實驗區(qū)域地下3 m 深度附近存在明顯的低速異常,推測該區(qū)域地下可能有管道通過,埋深在地下3 m左右。查閱實驗區(qū)域的現(xiàn)有探地雷達探測資料,顯示該區(qū)域地下深度3 m處確實存在管道,如圖9(a)所示。管道布設方向與測線方向近似平行,埋深3 m左右,實驗結果與實際相符。此外,由剖面圖還可以看出,橫波速度整體呈現(xiàn)出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變化趨勢,但變化不均勻,這表明實驗區(qū)域淺部地層并不十分平整,推測可能是由校園建設中多次挖掘、填埋導致的結果。

    4 結語

    科研項目引入實踐教學已經(jīng)成為高等教育中培養(yǎng)具有良好科研素質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徑[14-16]。通過本實驗的設計與實施,使學生了解了該方法的野外觀測、數(shù)據(jù)處理、反演解釋和應用的全過程,增加了學生實際操作技能以及數(shù)據(jù)處理與地質構造解釋能力,達到了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來提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

    猜你喜歡
    面波橫波微動
    橫波技術在工程物探中的應用分析
    gPhone重力儀的面波頻段響應實測研究
    地震研究(2021年1期)2021-04-13 01:04:56
    自適應相減和Curvelet變換組合壓制面波
    基于RID序列的微動目標高分辨三維成像方法
    雷達學報(2018年5期)2018-12-05 03:13:08
    基于稀疏時頻分解的空中目標微動特征分析
    微動橋橋足距離對微動裂紋萌生特性的影響
    揚眉一顧,妖嬈橫波處
    橫波一顧,傲殺人間萬戶侯
    火花(2015年1期)2015-02-27 07:40:24
    橫波淺層地震在城市勘探中的應用
    吉林地質(2014年3期)2014-03-11 16:47:15
    基于DMFT的空間目標微動特征提取
    宁国市| 泗水县| 门源| 台北市| 临朐县| 长白| 岳西县| 花莲县| 景德镇市| 阿坝| 紫金县| 河北省| 常州市| 九寨沟县| 合山市| 青川县| 馆陶县| 永安市| 浠水县| 大竹县| 乃东县| 洛浦县| 博乐市| 景东| 泉州市| 宜丰县| 监利县| 个旧市| 邛崃市| 文山县| 洛浦县| 肇源县| 台州市| 繁昌县| 辉南县| 清徐县| 丁青县| 陆丰市| 库伦旗| 靖边县| 邵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