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世杰,李 棟,郭莉君,張 敏,郭 薇,張 靜
( 河北省武安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產科,河北邯鄲 056300)
早產兒是院內感染的高危人群,但在感染的早期大部分早產兒并無明顯癥狀,臨床表現(xiàn)不典型,難以早期發(fā)現(xiàn)并及時開展治療[1]。由病原微生物在呼吸道侵入和繁殖引起的疾病稱為呼吸道感染[2]。據(jù)統(tǒng)計,80%到兒科就診的嬰兒均為呼吸道感染,而且發(fā)病率還在逐年增加,給家庭造成經(jīng)濟負擔[3]。近年來研究表明,呼吸道感染是兒童常見病之一,其發(fā)病與病原微生物感染、環(huán)境、營養(yǎng)狀況、免疫功能等因素密切相關,對兒童的身心健康與生長發(fā)育產生嚴重影響[4]。脂溶性維生素是人體必需的有機化合物,且對代謝過程具有特異性影響[5]。隨著免疫學的持續(xù)研究表明,免疫功能與兒童呼吸道感染密切相關,可通過提高身體免疫力有效地減少呼吸道感染發(fā)生頻率,從而促進恢復[6],且臨床有關呼吸道感染早產兒與脂溶性維生素水平、免疫能力的相關研究較少。基于此,本研究探討呼吸道感染早產兒脂溶性維生素水平,及研究脂溶性維生素水平與免疫能力之間的關系。
前瞻性選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在本院新生兒監(jiān)護室收治的100例呼吸道感染早產兒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對呼吸道感染的診斷標準[7];②出生體質量在1.0~2.5 kg;③患兒及家屬均簽署承諾書者。排除標準:①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者;②先天畸形;③中途退出研究者;④管外壓迫或氣道內阻塞者;⑤支氣管擴張者;⑥凝血功能異常者;⑦合并其他肺部疾病。另按1:1比例選取同期我院新生兒科正常早產兒100例為對照組,2組一般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可比(P>0.05)(表1)。該項研究方案已取得院倫理委員會審批。
表1 一般資料比較
采集2組患兒晨靜脈血,室溫靜置30 min后開展離心處理,分離血清后置于-80℃低溫保存,通過高效液相色譜法進行血清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水平檢測,檢測儀器為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譜儀,來源于美國安捷倫公司。參照《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血清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 水平變化及與細胞免疫功能的相關性分析》[8]中判斷標準,將維生素A水平<0.2 mg/L視為缺乏維生素A、維生素D水平<40.0 mg/L視為缺乏維生素D、維生素E水平<5.0 mg/L視為缺乏維生素E。使用流式細胞儀檢測CD3+、CD4+、CD3+/CD8+、CD4+/CD8+、CD3+/CD19+、CD19+/CD23+水平,儀器來自鄭州泛銳云智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IgG、IgM、IgA水平,試劑盒來自北京康美天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比較2組早產兒脂溶性維生素水平。(2)比較2組早產兒免疫功能指標差異。(3)使用相關性分析脂溶性維生素水平與免疫功能相關性。
結果顯示,研究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水平低于對照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缺乏率高于對照組(P<0.05)(表2~表4)。
表2 2組維生素A比較
表3 2組維生素D比較
表4 2組維生素E比較
表5結果顯示,研究組CD3+、CD4+、CD3+/CD8+、CD4+/CD8+、IgG、IgM、IgA低于對照組(P<0.05),而CD3+/CD19+、CD19+/CD23+高于對照組(P<0.05)。
表5 2組免疫功能比較
Pearson相關性顯示,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與CD3+、CD4+、CD3+/CD8+、CD4+/CD8+、IgG、IgM、IgA呈正相關,與CD3+/CD19+、CD19+/CD23+呈負相關(P<0.05)(表6)。
表6 脂溶性維生素水平與免疫功能相關性
新生兒是臨床上特殊群體,其免疫功能仍處于不完善階段,感染后更容易擴散,從而導致其他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低出生體重與低胎齡的早產兒免疫系統(tǒng)相對較弱,對病原體的抵抗力明顯較低,使早產兒極易受到感染。早產兒感染是臨床常見感染,大多數(shù)感染新生兒沒有典型癥狀,容易導致漏診,增加治療難度[9]。呼吸道感染在兒童中較常見,可反復發(fā)作,且感染病情進展可導致一系列并發(fā)癥,包括呼吸衰竭、心肌炎、甚至敗血癥,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即使是輕癥,因病程長且反復發(fā)作,對孩子的正常發(fā)育、情緒、學習和生活質量也會造成不同程度影響,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10]。因此,明確呼吸道感染的潛在病因與病發(fā)機制對于有效預防和治療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研究表明,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主要包括病原體感染、環(huán)境污染、呼吸系統(tǒng)和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缺乏等因素[5]。
多種因素與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生相關,隨著對該病的深入研究使維生素缺乏成為眾多學者關注的焦點。血清維生素 A、D 和 E是人體至關重要的一種必需營養(yǎng)素,在維持氣道上皮細胞的完整性和免疫功能方面起關鍵作用。維生素A又稱視黃醇,是最早被發(fā)現(xiàn)的脂溶性維生素,可維持骨骼正常生長發(fā)育。促進新陳代謝與免疫球蛋白合成,對表皮與黏膜不被細菌侵害具有保護作用。相關研究證實,維生素A對氣道黏膜上皮細胞的生長具有促進作用,且可對免疫反應進行調節(jié)[11]。但機體缺乏維生素A時易導致局部氣道免疫功能紊亂、氣道粘膜生長功能障礙,尤其是遭受外源性氣道刺激,會增加炎癥介質的釋放并削弱氣道抵抗感染的能力[11]。維生素 D 是一種重要的甾體類激素,可維持骨骼健康的鈣平衡。維生素D是維持人體正常生長發(fā)育所必需的維生素,維生素D缺乏已成為世界性難題。臨床研究顯示,維生素D可維持細胞正常生命活動,且是調節(jié)機體免疫反應的關鍵營養(yǎng)素,維生素D缺乏會對氣道產生影響[12]。研究表明,足夠水平的維生素 D 可刺激人類單核細胞和中性粒細胞釋放抗菌肽以及 Tou 樣受體基因的表達,從而增強其他保護性分子的防御作用[13]。維生素 D 還通過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上的同源受體對白細胞增殖成熟和細胞因子表達開展調節(jié)。經(jīng)研究證實,維生素D缺乏與佝僂病具有直接相關,佝僂病也與新生兒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密切相關,維生素D缺乏會增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風險[14]。因冬季陽光稀少且紫外線較弱,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在冬季較常見,進一步證實維生素 D 的作用。維生素 E 作為脂溶性維生素的一種,可水解產生生育酚,具有抗氧化劑效用,可有效提高維生素A的穩(wěn)定性,且與機體免疫功能密切相關,具有抑制免疫損傷效果[15]。當機體發(fā)生維生素E缺乏時,加劇氧自由基的損傷,削弱機體防御能力,易受到病原體的攻擊和感染,對誘發(fā)呼吸道感染的易感性增加[14-15]。本研究中,研究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水平低于對照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缺乏率高于對照組。提示呼吸道感染早產兒機體多存在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缺乏,與上述觀點具有一致性。
既往研究指出,呼吸道感染反復的發(fā)生與兒童的免疫防御相關密切[16]。早產兒由于機體自身免疫功能發(fā)育不全,進而致使有限免疫分子分泌,對病原體抵抗力差等原因,易受感染。相關研究顯示,當兒童發(fā)生呼吸道感染時,其免疫系統(tǒng)也會受到損害,且隨著感染次數(shù)增多,免疫系統(tǒng)受到的抑制加重[17]。作為機體免疫反應的主要免疫刺激細胞,T淋巴細胞在調節(jié)和維持機體免疫反應方面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而作為體液免疫功能反應的重要組成成分,免疫蛋白可經(jīng)成熟的 B 淋巴細胞進一步分化為漿細胞并合成(特別是血清 IgG、IgM 和 IgA)。本研究中,研究組CD3+、CD4+、CD3+/CD8+、CD4+/CD8+、IgG、IgM、IgA低于對照組,而CD3+/CD19+、CD19+/CD23+高于對照組。提示呼吸道感染早產兒機體多存在免疫功能降低,與上述觀點具有一致性。因而臨床需注重脂溶性維生素與免疫功能較低早產兒,預防或及早診斷呼吸道感染,進而早診斷早治療。另本研究Pearson相關性顯示,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與CD3+、CD4+、CD3+/CD8+、CD4+/CD8+、IgG、IgM、IgA呈正相關,與CD3+/CD19+、CD19+/CD23+呈負相關。提示脂溶性維生素水平會對免疫功能產生影響。分析原因可能為作為一種組織信號,全反式維甲酸是維生素A的重要活性代謝產物之一,參與免疫細胞調節(jié)和組織穩(wěn)態(tài)維持,對B-1細胞表達可進行誘導,進而提高體液免疫;且維生素 A 缺乏會致使外周血淋巴細胞計數(shù)減少,降低T 淋巴細胞增殖反應。維生素D缺乏會嚴重損害免疫功能。維生素 E 缺乏時外周血 T 淋巴細胞亞群的百分比降低;且維生素 E 具有細胞因子調節(jié)作用,增加單核細胞抗原負荷,進而調節(jié)先天免疫反應,并增強體液免疫反應[11,14-17]。臨床針對呼吸道感染治療措施主要為免疫調節(jié)與應用抗生素,但針對機體脂溶性維生素水平缺乏認識欠缺,本研究證實脂溶性維生素水平與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存在相關性,為臨床預防治療呼吸道感染提供參考價值。
綜上所述,呼吸道感染早產兒存在脂溶性維生素水平欠缺與免疫功能下降,且脂溶性維生素水平與免疫功能存在相關,臨床針對早產兒檢測脂溶性維生素水平有利于預防呼吸道感染。本研究不足之處是研究為單中心研究,且未排除其他因素對呼吸道感染影響,因此仍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