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偉,刁玉領,惠 磊,周文科,汲乾坤
腦膠質(zhì)瘤由大腦和脊髓膠質(zhì)細胞癌變所產(chǎn)生,約占所有原發(fā)性顱腦腫瘤的51.4%,呈現(xiàn)細胞異常增殖、快速彌漫性浸潤和抗凋亡的侵襲性特征,影響腦組織功能,對病人生命健康及生活質(zhì)量造成極大威脅[1-2]。目前腦膠質(zhì)瘤的臨床治療主要依靠外科手術(shù),并輔以新的放療(適形、調(diào)強放療)和藥物化療,但病人生存率仍然較低。因此,開發(fā)安全有效的藥物對提高病人生存質(zhì)量具有重要意義。沙棘的漿果是傳統(tǒng)藥用食品,具有活血散瘀、化痰寬胸、補脾健胃、清熱止瀉、緩解疼痛等功效,在腫瘤預防治療、增強免疫、抗炎、抗衰老等方面具有明顯效果[3-4]。沙棘多糖(hippophae rhamnoides polysaccharide,HRP)是從沙棘果中提取的一種多糖類物質(zhì),具有抑菌、抗氧化、抗病毒、抗腫瘤、防衰老以及肝臟保護等作用[5]。目前,HRP對腦膠質(zhì)瘤的藥理活性及作用機制研究較少,本研究擬通過建立腦膠質(zhì)瘤大鼠模型,探討HRP的抑瘤作用及可能機制,為HRP類藥物的研究和腦膠質(zhì)瘤的臨床治療提供實驗依據(jù)。
1.1 材料
1.1.1 細胞系和實驗動物 大鼠C6腦膠質(zhì)瘤細胞株購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細胞資源中心。無特定病原體(SPF)級SD雄性大鼠60只,7周齡,體質(zhì)量(200±20)g,購自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SCXK(京)2016-0011]。購入后在SPF環(huán)境中適應性飼養(yǎng)1周。
1.1.2 主要試劑和儀器 HRP(純度>90%)購自上海詩丹德標準技術(shù)服務有限公司;替莫唑胺購自北京嘉瑞時代科技有限公司;兔抗大鼠高遷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一抗、O6-甲基鳥嘌呤-DNA-甲基轉(zhuǎn)移酶(O6-methylguanine-DNA-methyltransferase,MGMT)一抗、Toll樣受體4(Toll-like Receptor 4,TLR4)一抗購自美國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小鼠抗大鼠β-actin一抗購自美國Santa Cruz公司,HRP標記的羊抗兔二抗、HRP標記羊抗鼠二抗購自英國Abcam公司;磁共振成像(MRI)掃描儀(MiniMR-60實驗動物核磁共振成像儀)購自上海紐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流式細胞儀購自美國BD公司;蛋白凝膠電泳儀購自上海天能科技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大鼠C6腦膠質(zhì)瘤細胞培養(yǎng) 復蘇大鼠C6腦膠質(zhì)瘤細胞,加入體積分數(shù)10%滅活新生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養(yǎng)基(含NaHCO32 g/L,青霉素100 U/mL,鏈霉素100 U/mL)中,將培養(yǎng)瓶置于37 ℃、5%CO2恒溫恒濕密閉細胞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采用單層培養(yǎng)法傳代。取10 μL對數(shù)生長期C6細胞,苔盼藍排斥實驗檢測細胞活力>95%。用紅細胞計數(shù)板光鏡下計數(shù),調(diào)節(jié)濃度至每10 μL含1×106個細胞。
1.2.2 建立大鼠腦膠質(zhì)瘤模型 取60只SD大鼠,用1.5%戊巴比妥鈉(30 mg/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大鼠腦立體定向儀頭架固定頭部,兩耳針深入外耳道,剪去頭頂部毛發(fā),消毒后鋪洞巾。頭頂雙側(cè)眼裂連線后約1.5 cm處橫向剪開頭皮,逐層暴露至顱骨,確定前囟位置。囟中點前1 mm,矢狀縫右側(cè)旁開3.0~3.5 mm,接種部位為大鼠右側(cè)尾狀核,自接種點垂直進針,從接觸硬膜開始計算,進針深度約6 mm,后退1 mm,10 min內(nèi)將10 μL細胞懸液(含有約1.0×106個C6細胞)緩慢注入腦組織,注射完畢留針5 min,緩慢退針,用骨蠟封閉骨孔,逐層縫合頭皮切口。給予3 d含抗生素的飲用水預防感染。接種后10 d,行強化頭部MRI,確定是否有腫瘤形成。
1.2.3 分組及藥物干預 有3只大鼠在造模過程中死亡,將造模成功的57只大鼠隨機分為模型組(15只)、HRP低劑量組(14只)、HRP高劑量組(14只)、替莫唑胺組(14只)。HRP低劑量組、HRP高劑量組分別給予HRP 100 mg/kg、200 mg/kg,用生理鹽水溶解后灌胃,每日1次,連續(xù)給藥10 d;替莫唑胺組給予替莫唑胺 20 mg/kg,用生理鹽水溶解后灌胃,每日1次,連續(xù)給藥10d;在實驗期間模型組灌胃相同體積的生理鹽水。
1.2.4 大鼠腦膠質(zhì)瘤體積及抑瘤率測算 治療結(jié)束24 h后,對每組大鼠進行頭顱MRI檢查,測量腫瘤長短徑,按照公式計算各組腫瘤體積及抑瘤率。腫瘤體積=a×b2/2(a為測量的腫瘤長徑,b為腫瘤短徑);抑瘤率=(模型組腫瘤體積-治療組腫瘤體積)/模型組腫瘤體積×100%,抑瘤率≥30%為腫瘤對藥物敏感。
1.2.5 蘇木精-伊紅(HE)染色觀察大鼠腦膠質(zhì)瘤形態(tài)學變化 斷頭處死大鼠,分離大腦,沿移植C6細胞的進針點做冠狀切口,4%多聚甲醛固定,石蠟包埋,組織切片(厚度約為3 μm),二甲苯脫蠟,蘇木精、伊紅染色,梯度乙醇脫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樹膠封片,光學顯微鏡下觀察腫瘤細胞數(shù)量、密度及壞死等形態(tài)學變化。
1.2.6 流式細胞儀檢測腫瘤組織細胞凋亡和細胞周期 每組取3只大鼠,取出大鼠腦膠質(zhì)瘤組織,剪碎,300目尼龍濾網(wǎng)過濾,制備腫瘤單細胞懸液,1 000 r/min(離心半徑10 cm)離心5 min,棄上清,磷酸緩沖鹽溶液(PBS)清洗,調(diào)整細胞濃度至1×106個/mL,乙醇4 ℃固定18 h,離心棄上清,PBS重懸,加入RNA酶(Rnase)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液37 ℃避光染色30 min,流式細胞儀檢測腫瘤細胞凋亡率和細胞周期。數(shù)據(jù)用CellQuest軟件進行分析。
1.2.7 實時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腫瘤組織中HMGB1、MGMT和TLR4 mRNA水平 取60 mg腦膠質(zhì)瘤組織,加入液氮研磨,按照Trizol試劑說明書提取RNA,超微量分光光度計測定RNA濃度及A260/280。反轉(zhuǎn)錄cDNA,配制PCR反應體系:2×SYBR Green Master Mix 10 μL,2.5 μmol/L正向、反向引物各1 μL,模板cDNA 2 μL,ddH2O 6 μL;反應程序:95 ℃預變性60 s;95 ℃,15 s;60 ℃,15 s;72 ℃,45 s,共循環(huán)40次。待測基因PCR引物使用Primer 3.0設計,引物序列見表1。
表1 待測基因名稱及引物序列
1.2.8 蛋白免疫印跡法(Western Blot)檢測腫瘤組織中HMGB1、MGMT和TLR4蛋白表達 取100 mg腦膠質(zhì)瘤組織,液氮研磨,加入裂解液裂解,勻漿液4 ℃,10 000 r/min離心15 min,取上清即為蛋白樣品。二喹啉甲酸(BCA)法測定總蛋白濃度,加入電泳上樣緩沖液后100 ℃金屬浴加熱5 min使蛋白變性,10%聚丙烯酰胺凝膠(SDS-PAGE)進行電泳,電泳結(jié)束后將蛋白轉(zhuǎn)移至聚偏二氟乙烯(PVDF)膜,5%脫脂牛奶室溫封閉1 h,分別用HMGB1一抗(1∶1 000)、MGMT一抗(1∶1000)、TLR4一抗(1∶125)、β-Actin一抗(1∶1 000)4 ℃孵育過夜,TBST洗膜3次,每次5 min。加入1∶2 000稀釋的HRP標記的二抗中室溫孵育1 h,TBST洗膜3次,每次5 min,加入增強型化學發(fā)光試劑(ECL)化學發(fā)光液,暗室曝光顯影,使用Image J軟件進行蛋白條帶灰度值分析,以目的蛋白條帶灰度值/內(nèi)參β-actin蛋白條帶灰度值的比值作為目的蛋白相對表達水平。
2.1 各組大鼠腫瘤體積和抑瘤率比較 各組腫瘤體積、抑瘤率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與模型組比較,HRP低劑量組、HRP高劑量組、替莫唑胺組腫瘤體積減小(P<0.05);與HRP低劑量組比較,HRP高劑量組、替莫唑胺組腫瘤體積減小(P<0.05),抑瘤率升高(P<0.05);與HRP高劑量組比較,替莫唑胺組抑瘤率降低(P<0.05)。詳見表2。
表2 各組大鼠腫瘤體積和抑瘤率比較(±s)
P<0.05;與HRP高劑量組比較,③P<0.05。
2.2 HE染色觀察 HE染色顯示,模型組腦膠質(zhì)瘤內(nèi)腫瘤細胞生長活躍,數(shù)量豐富,排列密集,核大深染,腫瘤細胞異型性明顯,核漿比例高,核分裂現(xiàn)象多見,呈浸潤性生長,無明顯細胞萎縮壞死現(xiàn)象;HRP低劑量組細胞數(shù)量較模型組減少,細胞生長密度降低,有部分壞死;HRP高劑量組可見凋亡細胞,數(shù)量明顯減少,生長密度降低,細胞體積變小,細胞核形態(tài)相對規(guī)則,出現(xiàn)萎縮、柵欄狀壞死現(xiàn)象;替莫唑胺組較模型組、HRP低劑量組細胞數(shù)量減少,但較HRP高劑量組多,可見少量萎縮壞死細胞。詳見圖1。
圖1 各組腫瘤組織HE染色結(jié)果(×200) (A為模型組;B為HRP低劑量組;C為HRP高劑量組;D為替莫唑胺組)
2.3 各組大鼠腫瘤組織細胞凋亡和細胞周期 各組Sub-G1期、G0/G1期、S期與G2/M期細胞及凋亡率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與模型組比較,HRP低劑量組、HRP高劑量組和替莫唑胺組Sub-G1期、G0/G1期細胞增加,S期、G2/M期細胞減少,凋亡率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HRP低劑量組比較,HRP高劑量組和替莫唑胺組Sub-G1期、G0/G1期細胞增加,S期、G2/M期細胞減少,凋亡率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HRP高劑量組比較,替莫唑胺組Sub-G1期、G0/G1期細胞減少,S期、G2/M期細胞增加,凋亡率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各組大鼠腫瘤組織細胞周期和細胞凋亡率比較(±s) 單位:%
2.4 各組大鼠腫瘤組織中HMGB1、MGMT和TLR4 mRNA水平比較 各組腫瘤組織中HMGB1、MGMT和TLR4 mRNA相對表達量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與模型組比較,HRP低劑量組、HRP高劑量組和替莫唑胺組HMGB1、MGMT和TLR4 mRNA相對表達量均降低(P<0.05);與HRP低劑量組比較,HRP高劑量組、替莫唑胺組HMGB1、MGMT和TLR4 mRNA相對表達量均降低(P<0.05);與HRP高劑量組比較,替莫唑胺組HMGB1、MGMT和TLR4 mRNA相對表達量均升高(P<0.05)。詳見表4。
表4 各組大鼠腫瘤組織HMGB1、MGMT、TLR4 mRNA表達水平比較(±s)
2.5 各組大鼠腫瘤組織中HMGB1、MGMT和TLR4蛋白表達水平 各組腫瘤組織中HMGB1、MGMT和TLR4蛋白相對表達量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與模型組比較,HRP低劑量組、HRP高劑量組及替莫唑胺組HMGB1、MGMT和TLR4蛋白相對表達量均降低(P<0.05);與HRP低劑量組比較,HRP高劑量組和替莫唑胺組HMGB1、MGMT和TLR4 蛋白相對表達量均降低(P<0.05);與HRP高劑量組比較,替莫唑胺組HMGB1、MGMT和TLR4蛋白相對表達量均升高(P<0.05)。詳見表5及圖2。
表5 各組腫瘤組織中HMGB1、MGMT和TLR4蛋白表達水平比較(±s)
圖2 各組腫瘤組織中HMGB1、MGMT和TLR4蛋白表達條帶圖(A為模型組;B為HRP低劑量組;C為HRP高劑量組;D為替莫唑胺組)
腦膠質(zhì)瘤的發(fā)生率占顱內(nèi)腫瘤的35%~60%,其總發(fā)病率達到5/10萬,死亡率高居癌癥前列,惡性腦膠質(zhì)瘤病人平均壽命僅為14個月[6]。惡性膠質(zhì)瘤呈浸潤性生長,邊界不清,手術(shù)難以大范圍徹底切除,導致其易復發(fā),多數(shù)膠質(zhì)瘤對放射線不敏感,化療藥物難以進入顱內(nèi),相當一部分腫瘤對抗癌藥物耐藥,且副作用大,導致臨床效果不理想。植物中的多糖成分副作用相對較小,臨床已被成功用于抗腫瘤治療[7-8],多糖可通過阻滯細胞周期及誘導凋亡等途徑發(fā)揮抗腫瘤作用[9-10]。HRP的水解單糖含有阿拉伯糖、鼠李糖、木糖等,其抗腫瘤作用已被證實[11]。
C6大鼠腦膠質(zhì)瘤模型操作簡便,成瘤率高,可重復性好,顱外遠隔部位轉(zhuǎn)移率低,與人腦膠質(zhì)瘤病理特征相似。本研究將C6大鼠腦膠質(zhì)瘤細胞接種于SD大鼠的右側(cè)尾狀核區(qū),成功建立了腦膠質(zhì)瘤動物模型。通過測量腫瘤體積及抑瘤率發(fā)現(xiàn),經(jīng)HRP、替莫唑胺干預后腫瘤體積較模型組明顯減小,抑瘤率均大于30%。其中,HRP高劑量組抑瘤率最高,達44.41%。對腫瘤組織進行病理學觀察及細胞周期與凋亡檢測發(fā)現(xiàn),與模型組比較,HRP低劑量組、HRP高劑量組和替莫唑胺組細胞數(shù)量明顯減少,生長密度降低,細胞體積變小,出現(xiàn)萎縮、柵欄狀壞死現(xiàn)象;Sub-G1期、G0/G1期細胞增加,S期、G2/M期細胞減少,細胞凋亡率升高,提示HRP阻滯C6腦膠質(zhì)瘤細胞周期G0/G1期,S期和G2/M期細胞減少代表凋亡的Sub-G1期出現(xiàn),凋亡細胞增加,發(fā)揮抑瘤作用。Zhamanbaeva等[12]研究發(fā)現(xiàn),沙棘葉提取物具有抑制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細胞增殖作用,誘導細胞周期阻滯和凋亡。Li等[13]研究發(fā)現(xiàn),沙棘提取物異鼠李素誘導結(jié)腸癌細胞周期阻滯在G2/M期,增強了細胞周期蛋白B1的蛋白表達,從而抑制腫瘤細胞增殖,促進其凋亡。本研究證實沙棘提取物HRP對腦膠質(zhì)瘤細胞周期的阻滯作用。
HMGB1是一種非組蛋白染色質(zhì)相關蛋白,參與DNA修復、重組、自噬、壞死和細胞凋亡等生物學過程[14]。HMGB1可以促使核酸內(nèi)切酶激活,是凋亡小體的組成部分,通過轉(zhuǎn)錄依賴性途徑和轉(zhuǎn)錄非依賴性途徑調(diào)控細胞凋亡。HMGB1與受體RAGE、TLR4結(jié)合,激活下游信號通路,從而達到拮抗凋亡的效果[15]。Zhang等[16]研究發(fā)現(xiàn),HMGB1可通過HMGB1-RAGE信號通路促進膠質(zhì)瘤細胞增殖。Deng等[17]研究發(fā)現(xiàn),HMGB1可與Toll樣受體結(jié)合促進膠質(zhì)瘤細胞的侵襲和遷移發(fā)揮促瘤作用。MGMT可以修復腫瘤細胞的DNA烷基化損傷,表現(xiàn)為對烷化劑類抗腫瘤藥物的耐藥,所以抑制腫瘤細胞的MGMT基因表達和活性可逆轉(zhuǎn)其耐藥性。HRP是否通過抑制腫瘤細胞的HMGB1、TLR4表達對腦膠質(zhì)瘤大鼠發(fā)揮抗腫瘤作用以及是否可以抑制MGMT基因表達實現(xiàn)逆轉(zhuǎn)其耐藥性方面未見報道。本研究建立腦膠質(zhì)瘤大鼠模型,經(jīng)HRP干預后檢測HMGB1、MGMT及TLR4的mRNA和蛋白表達水平,結(jié)果顯示,HRP可以下調(diào)HMGB1、MGMT及TLR4的mRNA和蛋白表達,提示HRP可能通過抑制腫瘤細胞HMGB1、TLR4、MGMT表達,促進細胞凋亡,發(fā)揮抑瘤作用。
綜上所述,HRP對腦膠質(zhì)瘤大鼠具有明顯抑制腫瘤生長作用,可能與抑制HMBG1、TLR4、MGMT表達,阻滯細胞周期,促進細胞凋亡,為臨床治療腦膠質(zhì)瘤提供實驗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