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理周,陳祥君,張斌瑜,任 超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汽車工程研究院,廣東 廣州 511434)
汽車路噪是整車噪聲的重要來源,影響整車的噪聲、振動與聲振粗糙度(Noise, Vibration,Harshness, NVH)性能和乘坐舒適性。隨著車輛電動化趨勢的加強,沒有發(fā)動機噪聲掩蓋的路噪變得越來越突出,同時電動車的加速性能比燃油車要好得多。為了突出電動車的優(yōu)勢,電動車的底盤一般以運動化為主,導致電動車的路噪更加突出。加之路噪的噪聲源一般不可控,其噪聲的頻率范圍也低于聲學包的控制范圍,導致電動車的路噪問題更為突出,成為目前汽車NVH領域需要重點解決的一個問題。
傳統(tǒng)的路噪解決方法包括采用低噪聲輪胎、輪胎吸振器,降低輪胎導致的路噪。在傳遞路徑上包括采用底盤襯套隔振、副車架加強、車身連接點加強、增加聲學材料隔聲等措施。這些技術比較成熟,但存在靈活性差、針對的頻段窄的缺點,同時有時會和其他性能沖突,如底盤隔振襯套可能車輛操穩(wěn)性能的改變。車內道路噪聲的主動控制技術自COSTIN M H等[1]提出,這個技術克服了傳統(tǒng)路噪控制方法的缺點。但這個技術目前只有一些演示系統(tǒng),尚無大規(guī)模的商業(yè)應用[2-3]。鑒于路噪主動降噪對消除路噪方面的潛力和優(yōu)勢,本文開發(fā)了主動路噪控制系統(tǒng),用來研究路噪算法實車應用的可行性,并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評估路噪主動降噪系統(tǒng)的降噪性能。
主動降噪一般采用最小均方誤差(Filter-x Least Mean Square, FxLMS)算法[4-6],車內路噪主動降噪這種多參考點、大空間的降噪系統(tǒng),參考信號、次級通道信號,以及誤差麥克風控制點都是多通道的,噪聲主動降噪控制系統(tǒng)原理如圖1所示。
圖1 噪聲主動降噪控制系統(tǒng)圖
圖1為FxLMS算法的框圖,其中d(n)為要消除的噪聲;x(n)為參考信號;其中d(n)的幅值和相位是未知的,為了消除d(n),來反復迭代權系數(shù)w(n),使次級聲源發(fā)出反相聲波y(n),來抵消要消除的噪聲[4],LMS為最小均方算法(Least Mean Square, LMS)。對路噪來說,從底盤到車內的噪聲傳遞路徑有很多條,每條對車內噪聲有一定影響的路徑,主動降噪系統(tǒng)都要包含在內,因此,路噪主動降噪的參考信號有很多條,導致路噪主動降噪的多通道模型非常復雜。下面用一個簡化版的2×2×2,即2個參考信號k、2個次級信號j、2個誤差麥克風信號m的時域FxLMS模型來說明路噪主動降噪的算法原理。
一個2×2×2 時域FxLMS的算法框圖如圖2所示。
圖2 主動控制2×2×2 FxLMS算法控制系統(tǒng)框圖
其中有兩路喇叭輸出,其輸出為y:
上述自適應濾波的權系數(shù)更新為
式中,k為參考信號序號;j為次級喇叭的輸出;m為誤差麥克風的信號的序號,其范圍都為1~2。
多通道的次級通道的補償濾波為
在實際的路噪主動降噪系統(tǒng)開發(fā)中,要根據(jù)實際的參考點、次級喇叭和誤差麥克風的數(shù)量,按照圖2來調整系統(tǒng)的框圖。
在式(3)的迭代中,迭代的步長因子,對路噪主動降噪的性能影響很大,如果步長設置過小,不但會導致收斂過慢,而且會陷入局部的極值中,導致降噪的性能不好;如果步長過大,會導致不穩(wěn)定,因此,選擇合適大小的迭代步長因子,變得非常重要。從式(3)中同樣也可以看出收斂的速度除跟步長相關外,還跟參考信號和誤差信號的能量相關,而路噪路面的多樣性,需要將參考信號也綜合納入步長的考量中,即采用歸一化的LMS算法,即考慮步長為
在某車型上進行路噪主動降噪算法性能測試,在實測實驗中,使用Simulink開發(fā)仿真模型,并在德斯拜思dSPACE平臺搭建實測的整車在環(huán)仿真模型,最終形成的模型如圖3所示。
圖3 dSPACE搭建的模型框圖
圖4 振動加速度布置
其中振動參考信號為4個布置在底盤位置的振動傳感器,每個傳感器為3個方向,振動加速度的布置點的選擇一般采用整車傳遞路徑分析(Transfer Path Analysis, TPA)方法,找出對車內路噪影響最大的路徑,再在路徑上找出合適的布置點,本文不再詳述。在本例中,前輪的振動加速度布置在前輪的輪包位置,后輪的加速度布置在副車架和車身連接處,左右輪上的傳感器采用對稱的位置布置,圖4為車身左邊傳感器的布置。
車內誤差麥克風布置位置在頭枕,每個頭枕位置布置一個誤差麥克風,后排布置三個誤差麥克風,用來發(fā)送次級聲喇叭選用車門上的低音喇叭,為了加強低頻噪聲消除的效果,在后備廂中加裝了低音揚聲器,如圖5所示。
圖5 次級揚聲器和誤差麥克風布置示意圖
dSPACE系統(tǒng)為DS1007,將dSPACE平臺布置在車輛的后備箱位置,振動傳感器和誤差麥克風通過信號調理器接入dSPACE的A/D接口,dSPACE的D/A輸出接功放板,再連接到車門上的低音喇叭和后備箱的超低音揚聲器。
首先進行初級聲源和次級聲源傳遞路徑物理模型的識別,使用圖6的模型來識別初級聲源到耳旁的傳遞路徑以及次級聲源的傳遞路徑。在截取傳遞函數(shù)的階次時,注意階次截斷的影響,以免估計模型和實際模型的相位差太大。
圖6 聲通道辨識模型圖
圖中x(n)為次級通道辨識信號;y(n)為次級通道辨識輸出信號;d(n)為期望信號;e(n)為次級通道辨識誤差信號;H1為D/A轉換,重建濾波和功率放大;H2為抗混淆濾波;A/D轉換和低通濾波;黑色虛線框是次級通道的物理模型,包含H1、H2以及喇叭到麥克風通道的聲傳遞函數(shù),記作S(z);為次級通道的估計模型,當次級通道的辨識誤差信號收斂為零時,即
式中,X(z)、D(z)分別為x(n)和d(n)的z變換,此時S?(z)=S(z),以次級通道估計模型能夠準確地表示次級通道的物理模型。通過這個方法來獲取車內次級喇叭到誤差麥克風的傳遞函數(shù),在本例中傳遞函數(shù)取128點(采樣頻率為2 kHz)。獲取的次級通道傳遞函數(shù)如圖7所示。
圖7 次級通道傳遞函數(shù)
路噪主動降噪系統(tǒng)的實車測試在不同的粗糙路面上進行,對比主動降噪在開啟和關閉的情況下,在乘客位置的降噪效果。實車勻速時,后排左右乘客位置的降噪效果對比后,實線為主動降噪關閉的情況,虛線曲線為主動降噪打開的情況,主動降噪系統(tǒng)在低頻部分,綜合的降噪效果能達到3 dBA~5 dBA,主觀評價也能明顯感覺到路噪的改善,如圖8所示。
圖8 路噪主動降噪實車改善效果圖
車輛路噪主動降噪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和魯棒性非常重要,因此,在測試過程中,除考查算法的降噪效果外,也在不同的路面上進行測試,包括粗糙、半粗糙、光滑等不同的路面。在不同路面的切換過程中,路噪主動降噪系統(tǒng)總體穩(wěn)定,但在不同工況的切換中,尤其是在行駛-停止-行駛的過程中,如果車輛停止較長一段時間(如等紅燈),再行駛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聲音發(fā)散的情況,檢查整個的算法鏈中,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與歸一化的步長設置方法相關,參見式(5)。如果在停止的狀態(tài)中,輸入的參考信號將變得非常小,這會導致在車輛停止的時候,步長變得非常大,而一旦再啟動,過大的步長會造成發(fā)散,考慮這個情況,在歸一化的算法中增加一個門檻值,即
這樣,即使在參考信號輸入最小的情況下,步長也能保持一個合理的值。在實車測試中消除了系統(tǒng)不穩(wěn)定的情況。
本文對車輛路噪主動降噪開發(fā)流程進行了論述,首先對主動降噪的原理進行了分析,然后在整車上進一步驗證。通過開發(fā)時域FxLMS算法的路噪主動降噪系統(tǒng),采用dSPACE系統(tǒng)作為路噪主動降噪系統(tǒng)控制器,對車輛路噪的降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時對歸一化算法的不穩(wěn)定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決辦法,為車輛主動降噪的后續(xù)量產化開發(fā)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