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愛元
(國策眾合(北京)建筑工程設計有限公司(晉城太行分公司),山西 晉城 048000)
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給我國建筑工程帶來一定發(fā)展空間,隨著規(guī)模的增大,卻日益暴露出很多問題,建筑結構設計出現的裂縫,就是其中之一,受施工工藝及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往往會對工程質量造成不利。因此,現代社會發(fā)展視域下,就要重視建筑結構設計中產生的裂縫分析,結合施工現實情況,優(yōu)化結構設計工作,提升施工整體質量。
現階段,建筑結構設計裂縫主要包含以下幾種類型。
1)塑性收縮裂縫。此種裂縫類型比較常見(如圖1所示),重點是因為施工缺乏合理性和規(guī)范性,對于大部分塑性收縮裂縫,具有多樣性。裂縫之間距離,相對而言比較廣泛,尤其是最小的,僅僅只有零點幾毫米,而間距最大的可能會有1mm。施工初期,裂縫表現不是很明顯,時間一長,就會發(fā)展成連續(xù)性裂縫,想要控制和預防此類裂縫問題,對于施工作業(yè)人員,就要重視“水泥”和“混凝土水膠比”應用量。若是面臨大風且高溫環(huán)境施工情況,則需要有效控制施工質量,確保其與實際施工要求相符合[1]。
圖1 塑性收縮裂縫圖
2)塑性沉降裂縫,在建筑結構設計當中,該類裂縫出現次數較多(如圖2所示),通過仔細觀察,我們可以發(fā)現其具有一定特征,就是兩邊窄和中間寬,形狀與梭型比較類似。一般情況下,這種裂縫會發(fā)生在建筑梁板和變截面以及梁柱的交匯位置,從深度方面講,可以直接到達鋼筋表面。塑性沉降裂縫的進一步控制和預防,對施工作業(yè)人員具有很高要求,既要控制坍落度和水灰比,還要關注砂率,只有考慮以上因素,才能對其進行有效控制。若是施工中使用的是截面間距較大構件,應在較深位置開展?jié)仓ぷ鳎o置相應時間后,確保沉降穩(wěn)定性,之后和上部界面層一起澆筑。還需格外關注,對保護層厚度進行有效控制[2]。
圖2 塑性沉降裂縫
3)溫度應力裂縫。對于溫度應力裂縫來說,指的是受外界不良因素影響,使得建筑結構產生裂縫問題?;炷翝仓┕み^程中,一般要花費很長時間,加上晝夜溫差和室內外溫度差的影響,使得混凝土內外散熱均勻性不足,從而影響混凝土澆筑作業(yè)。在強度方面,溫差拉應力如果大于混凝土本身可以承載的拉應力,就會產生溫度應力裂縫。從表面看,雖說此種裂縫不是特別明顯,但是會產生一定危害,嚴重影響建筑使用功能。溫度應力裂縫表現為深度不一,想要有效預防,就要在施工中,避免環(huán)境及溫度產生的不良影響,強化施工質量控制工作[3]。
結合實際建筑結構設計情況來看,目前,我國建筑結構設計出現裂縫主要原因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荷載過大,荷載裂縫主要指的是鋼筋混凝土在長時間作用下,承受過大荷載,而產生的一種裂縫。此類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是鋼筋混凝土遭受大于“設計荷載”的影響。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應統籌兼顧,考慮建筑結構自身的抗裂性,對某些結構進行重點研究和分析,明確承載的荷載,并且掌握荷載承受的主要因素。與國外相比較,我國建筑結構荷載設計值比較低,發(fā)展具有一定滯后性,一定程度上使得建筑結構設計裂縫出現的概率增加[4]。
2)地基不均勻沉降,在建筑工程中,地基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不僅承受著建筑物自身的重量,還承受著其他荷載。以上部荷載為例,其會對地基應力產生相應影響,造成地基應力深度和擴散范圍變化。加上地基土體并非均質,在承載應力變化過程中,一般是由中間,逐漸朝著兩邊減少。因此,地基有時會出現不均勻沉降,這時候,對應建筑物就會產生裂縫,裂縫是否嚴重,和施工企業(yè)采取的應對措施具有很大關聯,若是在施工中發(fā)現有裂縫形成,就要立刻對其加固,防止裂縫繼續(xù)擴散造成的不良影響。與此同時,實際施工中,若是沒有確保骨料與砂土混合均勻,混凝土含水量與施工要求相符合,就開展?jié)仓鳂I(yè),往往會使得建筑物產生塌陷,無法將地基所承受的應力進行分散,進而造成裂縫問題[5]。
3)溫差變化,建筑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的使用,會產生大量水熱化現象,造成周圍環(huán)境溫度升高,此種溫度變化,經常會形成裂縫。開展建筑施工時,會使用到砌體與混凝土,這兩種材料,不管是在膨脹系數,還是在溫度吸收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若是水熱化的出現,使得混凝土溫度得以提升,而砌體溫度沒有變化,此時,屋面和墻面之間,就會出現溫度內應力,隨著溫度的增加,其內應力也會逐漸變大。建筑部分溫度內應力一旦超過自身抗裂強度,建筑物則會發(fā)生裂縫。除此之外,溫度裂縫的出現,還和季節(jié)有很大關系。比如,夏天溫度比較高,建筑物受太陽的長期輻射,其阻熱性能就會變低,這種現象會造成墻體和樓蓋之間,出現很大溫差,從而增加裂縫產生的概率[6]。
想要進一步解決建筑結構設計中出現的裂縫,就要綜合考慮各個方面影響因素,控制建筑結構裂縫的產生,提升建筑工程整體施工水平與質量。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將建筑結構設計水平進一步增強,對預防裂縫的產生,具有一定積極意義。該項過程進行可以結合三個方面開展。
1)優(yōu)化結構整體設計,作為設計人員,在設計工作之前,要做好施工現場的勘察工作,系統收集各類信息數據,從而確保設計和建筑結構體系要求相一致。比如,結構承載力和作用大小,設計之前,就要做好計算,進行有效預估。還要計算溫度變化情況,對混凝土材料后續(xù)變化特點進行充分把握,評估混凝土結構受溫度應力的實際大小。建筑結構設計時,還要對約束機制加以科學選取,從而抵抗和釋放混凝土溫度應力。就拿建筑結構受力設計來說,不僅要堅持整體性原則,還要保障建筑結構自身的受力性能,結合受力原理特征,促進受力分析和受力圖一致[7]。高層建筑結構設計,還要分析“抗荷載”和“抗變形”等能力,確保結構尺寸的有效設計,強化建筑結構的平衡性,防止裂縫產生。
2)重視混凝土設計,建筑施工中,混凝土造成的裂縫問題非常常見,想要對其預防,就要重視混凝土設計,提升設計自身水平。設計期間,要掌握混凝土強度等級,若是等級很高,則會增加水泥用量,在凝固期間,就會發(fā)生水熱化,從而造成裂縫問題。若是等級強度很低,則會使得降低抗壓性能,造成裂縫。若是混凝土坍落度很大,澆筑時有可能會出現離析,相反,則會導致密實度不佳,產生裂縫。特別是設計地下室等建筑結構時,要使用抗?jié)B混凝土,施工中在混凝土中添加適量的外加劑,減少裂縫出現。而在構件當中,科學設定構造鋼筋,能夠進一步控制裂縫?,F階段,應力分析主要對象為結構承受應力,在保障鋼筋結構應力同時,應合理利用構造鋼筋,確保建筑結構的耐久性和穩(wěn)定性。實現這一目標,要結合相應要求和標準,合理配置鋼筋,確保配置位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作為設計者,就要熟悉各類構件,采用科學構造配筋方法,從而增強應用水平。比如,高強度鋼筋構件的使用,可以防止混凝土出現開裂,還能規(guī)避地基沉降,使得建筑結構設計更加科學[8]。
3)增強預應力設計水平,建筑結構預應力設計工作的有效開展,需要考慮“鋼筋”和“幾何結構”等因素,對于設計方案的優(yōu)化,不但要將結構自身重量減輕,而且還要節(jié)約鋼筋使用量,這就要求在施工過程中,控制建筑結構長度,將其控制在合理范圍中。另外,地下部位,應設置后澆帶,利用密孔鋼絲網,加固周圍混凝土。若是長度超過規(guī)定標準,可以使用“沉降縫”和“后澆帶”等方式,降低裂縫的出現。
一方面,針對荷載裂縫,在某種條件下會對建筑工程質量產生影響,因此,在施工當中,就要重視荷載裂縫防護作業(yè),加大檢查力度。需要對原材料質量進行有效監(jiān)控,確保水泥質量和細沙含量,保證混凝土強度達到施工要求,從而避免荷載裂縫問題。與此同時,對于入模坍落度,要合理控制,這樣可以將坍落度加以降低。混凝土選擇,要結合設計要求進行,保障質量同時,還要科學應用減水防裂劑,從而滿足混凝土強度等施工要求[9]。
另一方面,地基不均勻情況,要及時進行調查,除了勘察施工區(qū)域地質環(huán)境之外,工作人員還需將地區(qū)較弱區(qū)域加固,提升地基施工整體水平。開展地基加固工作時,要根據上部結構,考量多方面確定最終的施工方案,從而確保施工方案的經濟性、安全性和整體性。修改上部結構時,應適當改變建筑物體型,將建筑物基礎斷開,確保自由沉降,只有這樣,才能防止裂縫產生。對于沉降縫的設置,需要結合建筑施工要求和標準進行,還要防止雜物落入沉降縫中,從而解決地基不勻帶來的不利影響。
水泥質量的好壞,會對混凝土力學性能產生影響,因此,在材料選擇過程中,需要選取合格材料,比如,外加劑的選擇,要由正規(guī)廠家生產,并且具備質量保障相關文件。而有著很高抗裂性的混凝土,需要使用纖維混凝土間混凝土本身抗裂性加以增加。摻合料和骨料選擇,要結合施工標準,還要將砂細度模數進行有效規(guī)范。如果骨料級配與含泥量很差,就要使用不同粒徑骨料優(yōu)化配合,確保級配最佳。在混凝土攪拌過程中,最佳的方式就是加入相應級別的粉煤灰,這樣可以將抗裂性能改善。水膠比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要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一般是0.4~0.55之間。關于混凝土配合比,可以適當采用表1所示內容進行,在滿足各類要求前提下,需要使用坍塌度較小的混凝土拌合物,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離析等問題,使得表面減少裂縫的產生。
表1 混凝土配合比(C20)
建筑施工過程中,要進行科學規(guī)劃,就拿保溫層來說,要結合不同施工區(qū)域,合理選擇保溫層類型。若是混凝土本身及外部環(huán)境造成升溫現象,合理選擇保溫層,能夠將屋頂與屋面間的溫度差減低,使得溫差變化產生的裂縫得以緩解。施工人員開展砌筑工作時,為了防止結構擴張與收縮,需要合理設置伸縮縫,保障位置和大小的科學性,從而為溫度變化影響結構變化,提供緩沖空間,防止墻體出現變形。此外,混凝土水熱化,還會形成裂縫,因此,選擇水泥時,盡量選取低水熱化的,若是氣溫較高,攪拌混凝土時,就要選擇低溫水,實施混合攪拌,從而對溫度固化與水分添加量條件進行有效控制,確保混凝土表面溫度與濕度,滿足施工要求,防止裂縫出現。
綜上所述,想要從根本上將建筑結構設計中出現的裂縫問題加以解決,相關人員就要樹立現代發(fā)展理念,認識到建筑結構設計重要性,明確裂縫產生的類型,對裂縫原因進行重點分析與研究,找出科學有效的解決措施,最大程度減少裂縫的產生,從而確保建筑結構整體質量,為我國建筑行業(yè)有序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為社會主義建設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