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飆,高 尕,李鵬霞,牟永娟,才讓鬧日,楊潤喜,張譚英, 祁紅霞
(甘南州畜牧工作站,甘肅 合作747000)
為積極推進“無五甘南”的創(chuàng)建,在全域禁用化肥、農藥且保障農作物產量的前提下,利用一種適合甘南地區(qū)綠色環(huán)保、提質增效的專用肥料替代化肥、農藥從而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改善品質,增強抗病性等尤為重要。農殘凈化素是一種廣譜性,除含有 30 多種植物生長所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外主料全為中草藥,還含有一定比例的有機酸、活化劑、絡合劑、穩(wěn)定劑及糖分等, 具有提高作物抗逆性,增強作物生長機能,促進作物健康發(fā)育,改善品質,提高作物產量的作用。為摸清甘南3 000 m以上高寒牧區(qū)能否使用農殘凈化素(當?shù)亟?生物凈殘素)來提高燕麥產量,于2021年5月在合作市卡加道鄉(xiāng)木道村崗吉草產品加工公司種植燕麥0.066 7 hm2田進行試驗,燕麥品種為“青引2號”。本試驗利用北京農業(yè)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提供的睿特環(huán)牌植物用農殘凈化素對“青引2號”燕麥進行對比試驗,了解和確定植物用農殘凈化素對“青引2號”燕麥增產效果,從而為進一步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jù)。
試驗于2021年5月26在合作市卡加道鄉(xiāng)木道村崗吉草產品加工公司種植0.066 7 hm2燕麥田進行,供試肥料為北京睿特環(huán)農業(yè)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提供的農殘凈化素,供試燕麥品種為“青引2號”。
本試驗選擇0.066 7 hm2“青引2號”燕麥田進行噴施,分別在拌種、分蘗期、撥節(jié)孕穗期、揚花灌漿肥噴施,對照組選擇相鄰的0.066 7 hm2“青引2號”燕麥田不噴施,二塊麥田均施有機底肥。記錄生育期日期,噴施時測量其株高,在收割時測量產量,具體方法如下:
1.2.1 拌種 100 g農殘凈化素可拌種20 kg,方法為把100 g農殘凈化素與20 kg的燕麥種子混拌在一起,然后加適量的水再充分攪拌,力爭使農殘凈化素均勻地粘附在燕麥種子表面,陰干后播種。
1.2.2 分蘗期施肥 一般在燕麥長出3~5片葉后進行,方法為每畝用農殘凈化素100 g加水50 kg擇晴朗無風的天氣于上午10點或下午4點以后葉面噴施。
1.2.3 撥節(jié)孕穗期施肥 燕麥從拔節(jié)到孕穗是燕麥需肥最多的時期,也是施肥效率最高的時期。撥節(jié)孕穗肥的施用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靈活掌握。一看群體大小,小分蘗是否滅亡;二是葉色是否較淡。凡進入拔節(jié)期后群體較大,葉色濃綠不褪淡,葉片寬大披垂,分蘗很少衰亡的旺苗,拔節(jié)期后控制肥水,以加速無效分蘗的衰亡;到無效分蘗明顯衰亡,葉色褪淡時在施肥澆水,方法為每畝用農殘凈化素100 g加水30 kg葉面噴施。
1.2.4 揚花灌漿期施肥 燕麥抽穗揚花后應及時追肥,5~7 d進行,一般采用的追肥方法為每畝用農殘凈化素100 g加水30 kg葉面噴施。
表1可見,試驗組和對照組同一時間播種,試驗組出苗、分蘗、拔節(jié)、孕穗、抽穗、揚花、乳熟比對照組較早,比對照組提前完成乳熟約18 d,經(jīng)留樣觀察試驗組10%~20%達到成熟,且成熟度差,對照組不能達到完全成熟。
表1 青引2號燕麥生育期觀測表 月/日
表2可見,試驗組平均株高大于對照組,試驗組撥節(jié)孕穗期株高優(yōu)勢明顯,揚花灌漿期、收割時株高差異減少。由于甘南地區(qū)禁用化肥、農藥,苗期沒有追施尿素且今年降雨量比往年減少,因此收割時株高與紀亞君等〔1〕測量結果差異明顯,鮮草產量與尼瑪扎西等測量結果差異明顯。試驗組鮮草產量達到2 281 kg/0.066 7 hm2,對照組鮮草產量達到1 398 kg/0.066 7 hm2,試驗組鮮草產量比對照組鮮草產量增加883 kg/0.066 7 hm2,增產達63%。
表2 青引2號燕麥生育期株高、產草量測定表 cm,kg/0.066 7 hm2
表3可見,試驗組比對照組青引2號燕麥產量高,使用睿特環(huán)牌農殘凈化素可獲得更高的經(jīng)濟效益。
表3 使用農殘凈化素的經(jīng)濟效益分析
試驗組拌種燕麥與對照組比出苗早,雖然試驗組比對照組提前完成乳熟約18 d,但由于播種時間遲,試驗組10%~20%種子能達到成熟,對照組不能達到完全成熟,說明農殘凈化素使其生長發(fā)育自然較快具有促早熟特性。
由于甘南地區(qū)禁用化肥、農藥,播種時僅用有機底肥,青引2號燕麥鮮草產量比相同海拔使用化肥低,與尼瑪扎西等測量結果差異明顯。但噴施農殘凈化素與韓啟龍等,試種青引1號等燕麥品種測量結果差異不明顯。
本次試驗結果表明,噴施農殘凈化素能夠增加燕麥產量,增幅達 63%,肥效明顯,值得在甘南地區(qū)禁用化肥、農藥后作為替代專用肥與有機肥一同使用且進一步擴大示范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