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盧影,劉巧珍,彭勇,賴曉娟,胡兆流
(南方科技大學醫(yī)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廣東 深圳 518000)
我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PIVAS)建于2016年,為全院23個臨床科室提供藥物成品輸液調劑服務,已開展普通藥物、化學治療藥物、抗感染藥物及腸外營養(yǎng)液的調劑。隨著臨床科室及患者數量的增加,降低成品輸液的調劑差錯,保證患者的用藥安全成為我院PIVAS首要解決的問題。PIVAS調劑流程煩瑣且復雜,調劑藥品正確與否會直接影響住院患者的治療效果,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層次任務分析(HTA)即進行任務樹分解,任務樹應直至最底層級的任務子項,最終形成完整的任務樹。對于復雜的任務構型,任務樹的層次多,任務子項繁雜,其分解的原理和過程可借鑒系統(tǒng)安全性分析中的故障樹進行分析。人為差錯模式(HET)是由MARSHALL等發(fā)展創(chuàng)立的一項為應用于飛機飛行界面而特別設計的人為差錯識別技術。本研究中根據HTA-HET理論[1-2],分析了PIVAS調劑差錯發(fā)生的原因,并制訂防范措施,降低調劑差錯率,為提高醫(yī)院PIVAS成品輸液的質量和安全提供參考?,F(xiàn)報道如下。
研究數據來源于我院PIVAS記錄的調劑差錯。共收集2020年7月至12月(整改前)醫(yī)囑127 262條,調劑差錯512條;2021年1月至6月(整改后)醫(yī)囑132 983條,調劑差錯392條。
1.2.1 任務樹分解
針對PIVAS調劑流程的HTA[3-4]:根據《靜脈用藥集中調配質量管理規(guī)范》,分析PIVAS調劑的標準操作流程,采用HTA理論按調劑流程操作的先后順序將PIVAS工作流程分為兩層。其中,第1層包括4個子流程,第2層在第1層的基礎上進行劃分,包括11個子流程。詳見圖1。
圖1 PIVAS調劑流程Fig.1 Dispensing procedures of PIVAS
針對調劑差錯的HET:PIVAS集信息化和智能化為一體,根據藥師實際調劑差錯的發(fā)生頻率及《處方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令第53號)中要求藥師遵守的“四查十對”原則,將調劑差錯分為以下13種類型,①配伍禁忌;②用藥與臨床診斷不符;③給藥途徑錯誤;④劑量差錯;⑤品種差錯;⑥批號差錯;⑦規(guī)格差錯;⑧數量差錯;⑨成品輸液質量不達標;⑩轉床轉科患者信息更新不及時(或藥品送錯病區(qū));?PIVAS信息系統(tǒng)故障;?藥師讀取信息錯誤;?其他。
1.2.2 調劑差錯數據分析
整改前,調劑差錯共512條(表1)。其中,各項子流程調劑差錯排名前3的分別為擺放主藥、溶劑貼簽、加藥混合調配,分別占26.17%,21.48%,16.80%,詳見表2。主要調劑差錯類型為品種差錯、規(guī)格差錯、數量差錯,分別占26.76%,25.00%,18.95%,詳見表3。由“二八法則”可知,應重點解決上述3項子流程的調劑差錯,以降低調劑差錯率。
表1 HTA-HET統(tǒng)計表Tab.1 Statistical table of HTA-HET
表2 各項子流程調劑差錯占比(n=512)Tab.2 Proportions of dispensing errors of various subprocedures(n=512)
表3 各項調劑差錯類型占比(n=512)Tab.3 Proportions of various types of dispensing errors(n=512)
1.2.3 調劑差錯原因與防范措施
1)擺放主藥
原因:藥師執(zhí)行子流程擺放主藥時調劑差錯率為26.17%。
類型:(1)數量差錯,如擺放主藥時易出現(xiàn)擺多或擺少現(xiàn)象;(2)規(guī)格差錯,如注射用更昔洛韋50,100,150 mg 3種規(guī)格藥品擺放錯誤;(3)批號差錯,如注射用頭孢曲松的批號不一致;(4)品種差錯,如注射用阿昔洛韋與注射用更昔洛韋、注射用奧美拉唑鈉(奧西康)與注射用奧美拉唑鈉(衛(wèi)坦)不同品種藥品擺放錯誤。
防范措施:應用WD-1600型智能針劑系統(tǒng)(韋樂海茨<上海>醫(yī)藥設備科技有限公司,下同)的“主藥統(tǒng)領”功能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該系統(tǒng)通過掃描輸液標簽二維碼,可顯示主藥數量及藥品所在位置,避免人為取錯藥品的品種及數量等。退藥歸位及藥品存入智能針劑系統(tǒng)需區(qū)分批號,不同批號的藥品用隔板區(qū)分;智能針劑系統(tǒng)增加標識貼,遵循“先進先出”“近效先用”等原則,避免不同批號的藥品混批使用。藥師需復核“按批號管理”藥品的劑量、批號;同時將不同批號的藥品區(qū)分放置,并在存放框內放置“不同批號”警示標簽,避免不同批號的藥品用于同一患者。
2)溶劑貼簽
原因:藥師執(zhí)行子流程溶劑貼簽時調劑差錯率為21.48%。
類型:品種差錯和規(guī)格差錯。PIVAS采用WL-1800型智能貼簽機系統(tǒng)(韋樂海茨<上海>醫(yī)藥設備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溶劑貼簽,藥師根據貼簽機數量提示,將溶劑擺放于貼簽機運輸帶,貼簽機自動掃描標簽后進行貼簽。但溶劑種類、規(guī)格均較多,各溶劑位置相近,且采用貼簽機貼簽速度快,均可能導致貼錯標簽。常見調劑差錯,如將500 mL 5%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貼成5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將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貼成100 mL等。
防范措施:可將貼簽機提示的界面放大,同時增加溶劑柜語音提醒功能及亮燈顯示藥品位置的功能,降低藥師的工作強度,避免藥師因長時間重復操作而致取錯溶劑。
3)加藥混合調配
原因:藥師執(zhí)行子流程加藥混合調配時調劑差錯率為16.80%。
類型:(1)劑量差錯,如將1.5支注射用頭孢美唑鈉調配成2支,將20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調配成250 mL;(2)規(guī)格差錯,如將5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調配成100 mL;(3)品種差錯,常見調劑差錯為溶劑種類不適宜,如將10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貼成1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
防范措施:對于非全量藥品(如醫(yī)囑為7.5 mL 10%氯化鉀注射液),調劑時需雙人復核、簽名,標簽增加提示功能,且在非全量藥品下增加下劃線。對于品種、規(guī)格錯誤,制訂一品多規(guī)的藥品目錄更新制度,并定期組織藥師學習醫(yī)院藥品目錄;同時制訂加藥混合調配過程的調配操作步驟,并對藥師進行培訓。
4)貼簽擺藥
原因:貼簽擺藥的調劑差錯率為57.03%(292/512),提示子流程溶劑貼簽、擺放主藥、核對醫(yī)囑信息存在較大問題。
防范措施:我院PIVAS采用醫(yī)欣系統(tǒng)對全院靜脈用藥進行醫(yī)囑審核和醫(yī)囑排批。根據患者用藥的種類、數量及輸液總量進行排批,采用WL-1800型智能貼簽機系統(tǒng)對溶劑進行貼簽,采用WD-1600型智能針劑系統(tǒng)對主藥進行統(tǒng)領。整改前,醫(yī)欣系統(tǒng)將每日的調配藥品分至5輛統(tǒng)藥小車,每輛統(tǒng)藥小車均有不同批次的醫(yī)囑,根據每個批次所含的醫(yī)囑信息,按不同藥品、不同溶劑進行分類。故采用WL-1800型智能貼簽機系統(tǒng)進行溶劑貼簽時,需經常更換不同批次的擺藥小框;擺藥時,同一規(guī)格溶劑下需更換不同的主藥;擺藥核對完畢后,需將5輛統(tǒng)藥小車中同一批次相同溶劑的主藥歸類完成后上架,貼簽擺藥的流程較復雜,導致出現(xiàn)調劑差錯的可能性增加。詳見圖2 A。整改后,不再將同一批次的藥品分至不同的統(tǒng)藥小車,而采用WD-1600型智能針劑系統(tǒng)集中統(tǒng)藥。溶劑貼簽時,按同一批次進行貼簽;相同主藥的醫(yī)囑集中貼簽;且溶劑貼簽無須頻繁更換不同批次的擺藥小框。這樣可避免頻繁更換主藥,方便其他藥師核對醫(yī)囑信息,核對完畢后可直接上架,降低擺錯批次框的差錯率。詳見圖2 B。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整改后,調劑子流程中擺放主藥、溶劑貼簽、加藥混合調配、成品輸液核對調劑差錯率均較整改前顯著降低(P<0.05);調劑差錯類型中規(guī)格差錯率、品種差錯率、數量差錯率均較整改前顯著降低(P<0.05)。詳見表4和表5。
表4 整改前后各項子流程調劑差錯率比較[條(%)]Tab.4 Comparison of the dispensing error rate of various subprocedures before and after the rectification[item(%)]
表5 整改前后各項調劑差錯類型調劑差錯率比較[條(%)]Tab.5 Comparison of dispensing error rate of various types of dispensing errors before and after the rectification[item(%)]
對于藥房調劑差錯,醫(yī)療機構常采用品管圈、事故分析法、持續(xù)質量改進管理等方法進行分析,結果主要歸因于藥師的專業(yè)素質、標簽提醒、工作設備等因素,具有主觀性[5-15]。WICHENS認知模型利用信息加工模型設計差錯登記表,通過分析登記數據構建理論模型,從信息加工的角度改進調劑工作流程,具有客觀性,但差錯分析步驟不夠詳細。PIVAS成品輸液的調劑流程復雜,調劑準備步驟多,涉及藥師數量多。應用HTA-HET理論能細分各工作環(huán)節(jié)的流程,并對各項子流程的調劑差錯類型進行分析,從客觀數據出發(fā),減少主觀因素的影響。通過分析藥師調劑差錯的流程和類型,制訂防范措施,減少調劑差錯。
綜上所述,HTA-HET模型有助于分析PIVAS調劑差錯的主要原因,制訂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可為智能化防范PIVAS調劑差錯提供參考。
A.整改前B.整改后注:#表示需藥師混合調配的藥品;K表示無需藥師混合調配的藥品。圖2貼簽擺藥流程A.Before the rectification B.After the rectificationNote:# refers to drugs that need to be mixed and dispensed by pharmacists,while K refers to drugs that do not need to be mixed and dispensed by pharmacists.Fig.2 Procedures of solvent labeling and main drug plac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