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qū)公道中學 劉麗麗
每位學生都是相對獨立的個體,由于生活的環(huán)境以及學習的能力都各不相同,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時依據(jù)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采用分層教學的模式,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筆者在本文從教學目標分層、彈性教學分組、課后作業(yè)分層三個方面入手,闡述了高中歷史分層教學的實踐。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每位學生所具有的智力水平是不同的,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所提出的問題一定要難度適中,并且運用針對性指導、分小組討論,或者集體教學的形式展開。無論運用哪一種教學模式,教師都應該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當然,采用分層教學的模式時,教師不可以歧視學困生,也不能優(yōu)待學優(yōu)生。采用分層教學的模式進行教學最主要的目標是幫助班級中的每位學生都能夠獲得良好的發(fā)展。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該怎樣運用彈性教學分組的形式來完成知識的講解呢?歷史教材中的內容雖然都是過去所發(fā)生的事件,但是具有重要意義。學生在歷史教學中,不僅能掌握相關的歷史知識,還能夠獲得良好的歷史學習體驗,產生正確的歷史意識,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當學生能夠學著運用客觀、全面以及發(fā)展的眼光去認識全人類與社會,便形成了正確的歷史觀念,就可以運用歷史的眼光去分析和理解實際生活中的社會問題。
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依據(jù)學生在課前的準備程度以及學習興趣來進行學習任務的設計。有時學生所接收到的學習任務會與自身的學習能力與水平相匹配,當然也有的教師希望學生與旁邊的同學一同展開思考與討論。這時,教師僅需將學生的座位進行簡單的調整,當然也可以鼓勵學生自主進行小組伙伴的挑選。除此之外,學生也可以選擇獨自完成學習任務。通過采用彈性分組的策略來進行分層教學,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與任務之間的相配程度。當然,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也方便教師對學生的具體表現(xiàn)進行觀察以及評估。除此之外,彈性分組能夠進一步提高小組活動的復雜性,通過為學生設計一些較難的學習任務,促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成功需要依靠他人的幫助,并且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還能夠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與水平。
課后作業(yè)能夠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所以,教師在講解完某一知識點之后,要為學生布置相關的課后作業(yè)。但是,如果教師為學生布置的作業(yè)較為統(tǒng)一,那么便不能獲得良好的檢測效果。
例如,當教師布置的作業(yè)較難時,對于一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來說,便會逐漸喪失學習的信心;如果教師布置的作業(yè)較為簡單,對于那些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來說,并不能夠激發(fā)學習興趣。要想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教師在進行課后作業(yè)設計時,可以為學生設計基礎類、拓展類以及提高類的題目,并且要求班級中所有學生都必須完成基礎類的題目,而中等層次的學生還要嘗試完成拓展類的題目,而最高層次的學生,則需要將每一個類型的問題全部解答。當然,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依據(jù)自身的學習水平,講解所涉及的相關知識點。如此一來,便可以實時地了解學生在學習時的具體情況以及知識的理解程度,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事實證明,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采用分層教學的模式,不僅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及有效性,還能促使學生不斷進步。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對歷史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依據(jù)學生之間的不同水平為學生制定相適應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識到不同學生的個性與興趣之間所存在的客觀差異,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促使學生獲得全面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