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旭 馮岑岑 秦 煜 王 梅 余雨楓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護理學院,四川成都 610075
產婦的分娩方式主要有自然分娩和剖宮產兩種常見方式,兩種方式各有其優(yōu)缺點,首先剖宮產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產婦分娩的痛苦,但其相對于自然分娩而言產后并發(fā)癥較多。而自然分娩的優(yōu)點就是更加有利于產后恢復,同時胎兒經母親陰道擠壓,能刺激其呼吸中樞,減少新生兒窒息的發(fā)生率[1],并且相比于剖宮產自然分娩費用更少,因此在產婦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自然分娩應作為首要選擇。
氣囊腹壓帶是在產婦分娩過程中纏繞于腹部的一種裝置,外接一個壓力表,可經壓力表獲得壓力數(shù)值,針對產婦自身情況進行調節(jié),其原理是通過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方式增加產婦生產力[2],當產婦開始宮縮時,氣囊腹壓帶先限制腹壁向外凸起,同時將宮縮時產生的反作用力轉變?yōu)橄騼鹊膲毫?,通過腹壓帶均勻作用于產婦的子宮,就相當于是從外部增加一個力量來促進子宮收縮,從而達到協(xié)助產婦快速分娩,減少產婦痛苦及體力消耗的目的。故本研究將通過對自然分娩產婦使用氣囊腹壓帶的干預效果的國內外研究進行meta分析,旨在為臨床指導產婦自然分娩提供依據(jù)。
檢索時 限 截至2022年4月,檢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萬方、VIP和中國生物醫(yī)學(CBM)數(shù)據(jù)庫中關于自然分娩產婦氣囊腹壓帶應用效果的相關文獻。中文檢索詞為氣囊腹壓帶、充氣式腹壓帶;英文檢索詞為abdominal pressure belt。
納入標準:①研究對象。足月且自然分娩的產婦;②干預措施。對照組為不使用氣囊腹壓帶或使用較小氣囊壓力做安慰劑對照的氣囊腹壓帶進行干預,試驗組為使用有效壓力的氣囊腹壓帶進行干預;③結局指標。主要結局指標為產程時間及產婦出血情況,次要結局指標包括產婦及新生兒的相關健康指標;④研究類型:隨機對照試驗。
排除標準:①產婦患有會導致凝血功能障礙的相關疾??;②產婦合并糖尿病、高血壓、心功能不足等疾??;③多胎分娩;④巨大兒生產;⑤相關數(shù)據(jù)不完整;⑥會議摘要等無法獲取全文的文獻。
數(shù)據(jù)檢索結束后,導入Endnote X9軟件進行文獻剔重,再交由兩名研究人員獨立進行文獻篩選、數(shù)據(jù)提取,然后兩人互相交換結果進行核對,如果有任何不同意見,先通過雙方討論,若兩人不能達成共識,則交由第三名研究人員進行協(xié)商解決。文獻篩選時,始終遵循先閱讀文章標題和摘要,排除明顯不符合要求的文獻后,再閱讀剩下文獻的全文來確定最終是否納入的原則進行篩選。文獻篩選結束后進行數(shù)據(jù)提取,提取項目包括:文獻第一作者、文獻發(fā)表年份、試驗組及對照組的樣本量、產婦年齡、產婦孕周、試驗組與對照組的干預方法、結局指標。
由兩名研究人員根據(jù)Cochrane隨機對照試驗評價工具進行評價[3],具體的評價條目見圖2,文獻質量分為A、B、C等級,A級表示所有條目完全達標;B級為部分達標;C級為均不達標。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采用Stata 14.0和RevMan 5.3軟件進行meta分析。采用I2和Q檢驗判斷結果的異質性,若I2<50%且P> 0.1,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反之,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并進一步進行亞組分析探討研究異質性的來源。采用敏感性分析評價結果的穩(wěn)定性,采用漏斗圖及Egger’s檢驗評價發(fā)表偏倚。
共獲得文獻632篇,萬方145篇、知網(wǎng)15篇、維普14篇、CBM 17篇、Pubmed 105篇、Web of science 142篇、Embase 163篇、Cochrane 31篇,利用Endnote X9刪除重復文獻165篇,通過閱讀標題和摘要剔除448篇不符合要求的文獻,通過閱讀全文最終獲得13篇文獻,文獻篩選流程圖見圖1。
圖1 文獻篩選流程圖
共獲得13篇文獻,1314例患者,其中試驗組659例,對照組655例。納入文獻的基本特征見表1。
表1 納入文獻的基本特征
采用RevMan 5.3軟件進行文獻質量評價,根據(jù)Cochrane系統(tǒng)評價手冊對納入文獻進行偏倚風險評估,具體結果見圖2。
圖2 文獻質量評價
2.4.1 胎盤娩出時出血量 共納入11篇[4-10,12-14,16]文獻,meta分析結果顯示,各研究間有較大的異質性(I2=86.3%,P=0.000),選擇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結果表明使用氣囊腹壓帶可以減少產婦在胎盤娩出時的出血量,合并效應量后有統(tǒng)計學意義[SMD=-1.20,95%CI(-1.52,-0.88),P=0.000],見圖3。
圖3 胎盤娩出時出血量森林圖
2.4.2 第3產程時間 共納入12篇[4-14,16]文獻,meta分析結果顯示,各研究間有較大的異質性(I2=94.8%,P=0.000),選擇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結果表明使用氣囊腹壓帶可以縮短產婦第3產程時間,合并效應量后有統(tǒng)計學意義[SMD=-1.43,95%CI(-1.93,-0.93),P< 0.0001],見圖4。
圖4 第3產程時間森林圖
2.4.3 產婦產后2 h脈搏 共納入8篇[5-9,13-14,16]文獻,meta分析結果顯示,各研究間有較大的異質性(I2=93.3%,P=0.000),選擇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結果表明使用氣囊腹壓帶不會對產婦產后2 h的脈搏產生影響,合并效應量后無統(tǒng)計學意義[SMD=0.24,95%CI(-0.26,0.73),P=0.352],見圖5。
圖5 產婦產后2 h脈搏森林圖
2.4.4 新生兒出生1 min Apgar評分 共納入7篇[5,7-9,11,14-15]文獻,meta分析結果顯示,各研究間不存在顯著異質性(I2=0%,P=0.530),選擇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分析。結果表明使用氣囊腹壓帶不會對新生兒1 min后的Apgar評分產生影響,合并效應量后無統(tǒng)計學意義[SMD=0.04,95%CI(-0.11,0.19),P=0.575],見圖6。
圖6 新生兒出生1 min Apgar評分森林圖
2.4.5 其他 除以上主要結局指標外,還存在其他可合并指標,具體包括:產后2 h出血量、胎頭撥露時間、第2產程時間、總產程時間、臍帶血氧分壓、臍帶血二氧化碳分壓、臍帶血pH、臍帶血紅細胞比容、臍帶血K+濃度、產婦產后2 h收縮壓、產婦產后2 h舒張壓、產婦產后2 h氧飽和、新生兒出生5 min Apgar評分、產婦會陰側切率、入住新生兒ICU率,具體的meta分析結果見表2。
表2 其他合并指標森林圖
以干預時間為產后24 h、產后2 h及未提及為分組變量進行分組分析;以第2產程及第3產程開始使用氣囊腹壓帶為分組指標進行亞組分析,各亞組結果表明使用氣囊腹壓帶對減少胎盤娩出時的出血量、第3產程出血量、產后2 h出血量及縮短胎頭拔露時間、第2產程時間、第3產程時間均有效果,但各亞組間的異質性并未完全消失,因此以上亞組分析因素不完全是異質性的來源,胎盤娩出時出血量的亞組分析見圖7~8。
圖7 干預時間亞組分析森林圖
本次meta分析結果部分異質性較大,逐一剔除各項研究后異質性和meta分析結果均無明顯改變,研究總體穩(wěn)定性較好,胎盤娩出時出血量的敏感性分析見圖9。
圖9 敏感性分析圖
根據(jù)胎盤娩出時出血量繪制漏斗圖,Egger’s檢驗結果顯示:t=-2.42,P=0.039,說明研究存在一定的發(fā)表偏倚,見圖10。
圖10 漏斗圖
研究共納入13項研究,中文11篇,英文2篇。其中試驗組659例,對照組655例。13篇文獻質量等級均為B級,質量等級為中等。9項[4-9,13-15]研究報告了兩組的年齡及孕周情況,其結果表明基線具有可比性可比(P> 0.05),1項研究報告了分配隱藏方法[15],1項研究對參與者實施盲法[15]。
圖8 使用氣囊腹壓帶時間亞組分析森林圖
陰道分娩對產婦和新生兒有諸多益處,如產后快速恢復、盡早啟動母嬰關系,實現(xiàn)新生兒呼吸、血液和免疫系統(tǒng)對外界環(huán)境適應等[17],因此世界衛(wèi)生組織一直倡導陰道分娩。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60%的婦女經陰道分娩[18]。經陰道分娩是較為理想的一種分娩方式,但產婦經陰道分娩的產程通常較長,若未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干預,則會增加難產及其他不良妊娠結局的發(fā)生風險,嚴重威脅母嬰的生命安全[19],此外經陰道分娩的疼痛是絕大多數(shù)女性一生中經歷最劇烈的疼痛[20]。氣囊腹壓帶屬于非藥物性助產,符合自然分娩生理規(guī)律,近年來,已被廣泛用于陰道分娩的臨床實踐中。
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胎盤娩出時出血量、產后2 h出血量對比對照組均有所減少,證明使用氣囊腹壓帶對產婦自然分娩出血量的控制效果明顯,這是由于氣囊腹壓帶通過外部給予產婦力量,促進子宮收縮,因而對減少產婦在生產過程中以及產后的出血量有積極作用[21]。meta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在胎頭撥露時間、第2產程時間、第3產程時間對比對照組均有所縮短,證明使用氣囊腹壓帶對產程時間的減少也有一定的效果,但總產程時間的合并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這可能是由于研究未提及第1產程的時間,而第1產程所需時間最長,因此第2、第3產程不能全部代表總產程的時間,再者本次研究納入文獻數(shù)量較少,得出的結論尚需大樣本來進行驗證。本研究結果顯示,氣囊腹壓帶對產婦產后2 h的生命體征無明顯影響,這可能是由于人工氣囊腹壓帶是通過在產婦外部施加力量的方式進行助產,因此對產婦的生命體征不會產生明顯的影響[22]。此外,本研究結果提示使用氣囊腹壓帶助產可以減少產婦會陰側切的概率,該結論同樣納入文獻數(shù)量較少,尚需要大樣本研究來證實。
胎兒窘迫的病因包括母體因素、胎兒因素和母胎交換障礙3個方面[23]。急性胎兒窘迫多發(fā)生在分娩期[24],多因臍帶異常、胎盤早剝、宮縮過強、產程延長及休克等引起,急性胎兒窘迫是產科急癥,如臨床診斷不及時或處理不當,則很有可能發(fā)生胎兒窒息甚至危及胎兒生命[25]。
本研究定量合成了新生兒臍帶血及Apgar評分、出生后入住新生兒ICU等相應指標,結果顯示試驗組和對照組新生兒臍帶血的動脈氧分壓、pH、紅細胞比容及血清K+子和新生兒出生l min、5 min的Apgar評分無明顯差異(P> 0.05),證明氣囊腹壓帶并未對新生兒的健康狀態(tài)產生影響,安全性較好。此外,本研究還提示使用氣囊腹壓帶助產可以減少入住新生兒ICU的概率,這可能是由于氣囊腹壓帶助產縮短了第2 產程的時間,降低了胎兒宮內窘迫的概率。
本研究共納入13篇文獻,質量等級全為B級,且大部分研究未提及盲法與分配隱藏方法,存在一定偏倚。其次,大部分原始文獻對產婦的產次未做提及,初產孕婦和經產孕婦在生產經驗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產程時間及出血情況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這也會導致研究結果的偏倚。再者,本次納入的研究大部分樣本量較小,因而可能存在一定的臨床異質性。另外,氣囊腹壓帶的使用時間及方式缺乏統(tǒng)一的標準,這也會導致結局指標存在一定的誤差。最后,本研究只納入了中英文文獻,可能存在一定的語言偏倚。
綜上所述,在自然分娩過程中使用氣囊腹壓帶,可以減少產婦出血量,縮短第2、第3產程的時間,同時又不會影響產婦及新生兒的生命體征,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并且從一定層面上來說能夠節(jié)約部分人力資源,值得臨床推廣與使用。在未來的研究中,首先應擴大研究的樣本量,其次應該詳細區(qū)分初產與經產產婦使用氣囊腹壓帶的區(qū)別,形成規(guī)范的使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