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慎怡 龐桂芬 楊林瀛
皮肌炎是一種以皮膚和肌肉病變?yōu)樘卣鞯奶匕l(fā)性炎癥性肌病,這種罕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與副腫瘤形式的惡性病理有關。該病易出現(xiàn)肺部受累的臨床表現(xiàn),但嚴重程度因人而異。目前研究發(fā)現(xiàn)一種與抗黑色素瘤分化相關蛋白 5 抗體(抗 MDA5 Ab)有關的皮肌炎分型,這種抗體存在于 5%~30% 的皮肌炎患者中[1]??筂DA5抗體陽性皮肌炎(MDA5+DM) 是一種罕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在東亞報道。抗MDA5抗體陽性皮肌炎是一種難治性疾病,由于易合并快速進展性間質性肺病 (RP-ILD),死亡率非常高,自發(fā)性縱隔氣腫 (PNM)、磨玻璃影 (GGO) 和實變等胸部CT改變?yōu)槠渲匾卣鱗2]。該病其他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包括 DM 特異性皮疹(Gottron 丘疹、天芥菜皮疹等)。然而抗MDA5 抗體陽性皮肌炎發(fā)病率低,而且患者首診科室往往是非風濕免疫科,所以極易誤診,從而導致預后不良[3]。
現(xiàn)回顧性分析自2020年6月1日—2021年12月1日于承德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住院治療的8例抗MDA5抗體陽性皮肌炎患者的臨床資料,以提高對抗MDA5抗體陽性皮肌炎間質性肺疾病患者的認識。
8例患者均因呼吸系統(tǒng)癥狀入院,臨床癥狀包括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難、發(fā)熱等,胸部CT可見不同程度的間質性改變,住院期間查肌炎相關抗體譜結果回報均為抗MDA5抗體陽性。
本研究共納入8例患者,其中有3位為男性,5位為女性,年齡中位數(shù)為52歲,年齡(50±21)歲,發(fā)病至就診時間為(0.9±0.6)個月。其中皮肌炎(DM)7例,年齡(50±21)歲,男女比為 2 ∶5,發(fā)病至就診時間為(0.65±0.35)個月;臨床無肌病性皮肌炎(CADM)1例,年齡67歲,為男性,發(fā)病至就診時間為1.5個月(見表1)。
①癥狀:7例表現(xiàn)為咳嗽,4例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5例表現(xiàn)為 Gottron 疹(表現(xiàn)為近端指間關節(jié)、掌指關節(jié)、肘關節(jié)伸側的脫屑樣皮疹)。6例表現(xiàn)為向陽疹(具體表現(xiàn)為眶周水腫性皮疹、披肩征、V 字征)。1例表現(xiàn)為全身皮疹。6例表現(xiàn)為技工手。1例有關節(jié)炎表現(xiàn),為雙膝關節(jié)疼痛。5例出現(xiàn)關節(jié)酸痛表現(xiàn)。②實驗室檢查:8例均為抗MDA5抗體陽性,5例合并抗 Ro-52 抗體陽性,3例合并抗核抗體陽性(均為低滴度)。1例患者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丙氨酸轉氨酶、天冬氨酸轉氨酶均正常,其余7例均有其中一種或多種指標的升高。1例C-反應蛋白在正常范圍內,另外7例C-反應蛋白(45.4±33.9) mg/L。3例鐵蛋白 > 1500 ng/mL,1例鐵蛋白為1138 ng/mL。其中3例入院時血氣分析提示出現(xiàn)低氧血癥,其中1例為中度低氧血癥。③內鏡檢查:3例完善支氣管鏡檢查,未找到病原學證據(jù)。其余患者因不能耐受或拒絕行支氣管鏡檢查。④肺部影像學檢查:8例均接受胸部高分辨率CT檢查,其中7例均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ILD,1例無明顯異常。3例病程初期即進展為快速進展型 ILD(見表1)。
8例患者均因出現(xiàn)呼吸系統(tǒng)癥狀而于呼吸科住院治療,7例初診為“間質性疾病”,1例初診為“發(fā)熱”,入院后仔細詢問病史并查體可見不同部位及程度的皮疹,而后完善肌炎特異性抗體、炎癥指標、篩查間質性肺疾病繼發(fā)因素等相關檢查后確診為抗 MDA5 抗體陽性皮肌炎(見表1)。
8例患者自發(fā)病至就診時間(30.5±21.5)天,入院至確診時間(9±3)天。2例患者入院后出現(xiàn)快速進展型 ILD,其中1例為CADM,給予糖皮質激素聯(lián)合免疫抑制劑治療,針對呼吸衰竭予以呼吸支持治療,但2例患者病情均進展迅速,最后死亡,死亡原因為快速進展型 ILD 導致的Ⅰ型呼吸衰竭進行性加重合并肺部感染。1例治療后好轉出院,經(jīng)隨訪于出院1個月后出現(xiàn)呼吸困難進行性加重而死亡。其余5例隨訪病情尚平穩(wěn)(見表1)。
表1 8例抗MDA5-DM患者臨床資料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關基因 5由 Sato 等[4]于 2005 年在一名日本患者中首次檢出???MDA5 抗體相關皮肌炎在亞裔女性中多見,且病情更嚴重[5]。相關研究證實,抗黑色素瘤分化相關基因 5(抗 MDA5)抗體已被確定為快速進展性間質性肺病(RP-ILD)的相關因素,而RP-ILD 與臨床無肌病皮肌炎患者 50% 的死亡率相關,尤其是在診斷后的 6 個月內[6-7]。且相關文獻證實出現(xiàn)皮膚潰瘍和/或手掌丘疹的 DM 患者可能沒有 DM 的特征性肌肉炎癥,但發(fā)生亞急性或快速進展的間質性肺病的風險增加[8]。所以,早期診斷及治療抗 MDA5陽性皮肌炎成為了整體治療步驟的重中之重。但是,大多數(shù)研究認為,與典型的皮肌炎患者比較,抗MDA5 抗體陽性皮肌炎患者的肌炎發(fā)生率低[9],往往無或僅有輕微的肌肉癥狀,肌酶正?;騼H有輕度升高。結合患者的主訴大多關于呼吸系統(tǒng)癥狀特點,容易使首診醫(yī)生忽視皮肌炎相關癥狀及皮膚表現(xiàn),且患者胸部CT可表現(xiàn)為雙肺磨玻璃樣影,與肺部感染影像相似,盡管積極抗感染治療仍易進展為快速進展型 ILD,甚至死亡。
肺受累是 DM/CADM 呼吸衰竭和死亡的最常見原因。DM 患者的 RP-ILD 通常在幾周或幾個月內致命[10]。本組病例中8名患者均以呼吸系統(tǒng)癥狀就診,表現(xiàn)有呼吸困難、咳嗽、咳痰、發(fā)熱。其中3名患者為RP-ILD,在入院后出現(xiàn)氧合指數(shù)進行性下降,最終臨床死亡。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報道了抗 MDA5 抗體和 RP-ILD 之間的劑量依賴性關系,揭示了抗 MDA5 抗體是預后不良的重要危險因素。在他們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 RP-ILD、HRCT 成像評分、抗 MDA5 抗體、鐵蛋白和 LDH 水平與 DM 患者的不良預后相關。如果患者抗MDA5抗體陽性,鐵蛋白和LDH水平較高,即使沒有明顯的呼吸道表現(xiàn)也被歸類為中危組,死亡風險為20%[11]。在我們的數(shù)據(jù)中,3例死亡病例存在血清鐵蛋白升高及LDH升高。病例 2 中在癥狀嚴重后復查的胸部CT中發(fā)現(xiàn)了縱隔氣腫,之前曾有國內外報道它是 CADM-ILD 的不良預后標志物[12],使成人抗 MDA5 抗體陽性皮肌炎 患者的死亡率顯著提高[13]。8名患者中有5例患者同時存在抗 Ro-52 抗體,國內外研究顯示抗 Ro-52抗體在具有 ILD 的抗 MDA5 抗體陽性DM中非常普遍,抗 Ro-52 和抗MDA5抗體的雙重陽性與 RP-ILD 頻率增加和成人存活率降低有關[14]。 除案例3外,其余患者病程中都出現(xiàn)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皮疹。MDA5相關的皮肌炎最典型和顯著的疾病體征是皮膚潰瘍、Gottron 丘疹和涉及指髓和指甲皺襞的疼痛性手掌斑塊,提示潛在的血管病變[15]。曾有研究對比伴或不伴典型皮疹的DM/CADM患者的急性間質性肺炎/亞急性間質性肺炎 (AIP/SIP) 的發(fā)生率區(qū)別,結果表明具有潰瘍性 Gottron 丘疹/Gottron 征、抗 MDA5 抗體陽性和基線 CK 水平顯著降低的DM患者發(fā)生間質性肺病的風險增加,尤其是 AIP/SIP[16]。
綜上,由呼吸系統(tǒng)癥狀(如活動后呼吸困難、咳嗽等)就診或入院的患者,若胸部CT提示雙肺間質性改變或肺部感染征象,應全面考慮是否存在皮肌炎相關間質性肺疾病,并且進行詳細查體確認是否存在典型皮疹表現(xiàn),同時篩查皮肌炎相關抗體。由于抗 MDA5 抗體陽性的 DM/CADM 患者通常會出現(xiàn)呼吸系統(tǒng)癥狀并迅速惡化或 RP-ILD,而 RP-ILD 與高死亡率相關,所以對于此類患者,臨床上應給予足夠重視,早期完善 CT、肌炎抗體、血氣等,綜合評估病情、早期診斷、精準干預、提高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