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研究》
作者:劉洋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ISBN:978-7-5113-8500-0
出版時間:2021 年12 月
定價:58 元
2021 年以來,依托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 周年這個特殊時期掀起了紅色文化熱潮,高校對紅色文化的重視程度有所提升,逐步重拾紅色歷史,傳承紅色文化,并在教育機制層面實現(xiàn)與紅色育人的結合。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開展育人工作的重要載體,理應充分利用紅色文獻館藏優(yōu)勢,主動建設紅色文化宣傳營地,推動推廣閱讀工作,激勵和引導廣大青年大學生閱讀紅色文獻,重視紅色歷史,傳承紅色文化,厚重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引導師生讀者爭做有擔當?shù)臅r代新人。
由劉洋編著、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的《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研究》一書,是一部圍繞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規(guī)律與策略展開探究的專著。該書共包括十個章節(jié),第一章至第三章重點梳理高校圖書館閱讀和閱讀推廣的基礎概念、發(fā)展概況以及相關研究范式,方便讀者對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形成先行認知。第四章與第五章從組織結構與空間設計兩個角度出發(fā),闡明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準備工作。第六章至第八章從具體閱讀推廣方法出發(fā),列舉一系列實用推廣路徑,并提供典型案例解析。第九章與第十章將研究視野集中在移動閱讀服務模式,探討高校圖書館移動閱讀服務模式構建的可行性,并提出具體實踐路徑??v覽該書內容發(fā)現(xiàn),該書從理論與實踐兩個角度出發(fā)論述高校圖書館進行閱讀推廣的有效策略,章節(jié)設置清晰,理論建議與實踐案例齊全,指導性突出,可為當代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提供可靠參考。
書中指出,高校圖書館憑借其館藏資源優(yōu)勢成為高校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廣大師生提供了高層次、專業(yè)性的信息服務,承擔著傳播知識與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使命。閱讀推廣是新時期圖書館服務創(chuàng)新的一種模式,旨在通過精心策劃與創(chuàng)意設計,將館藏資源有規(guī)劃地傳遞給讀者,從而提升特定館藏資源的流通率和利用率。在新時代背景下,閱讀推廣工作是高校圖書館發(fā)揮知識傳播作用的關鍵舉措。紅色文獻是指記錄我國革命歷程和發(fā)展歷史的信息載體,除了各類革命時期文獻之外,還包括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中華民族拼搏奮斗和改革發(fā)展各方面活動的文獻,紅色文獻的生產(chǎn)主體也并非僅局限于黨政機關,還包括廣大共產(chǎn)黨人以及人民群眾。
基于上述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理論,筆者總結認為高校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具有兩方面重要價值。
其一,從紅色文獻角度來看,有助于幫助大學生建立正確的閱讀價值取向,獲得紅色精神層面的思想引領。高校是培養(yǎng)國家建設可用人才的先鋒陣地,因此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意識形態(tài)具有高度意義。但就當前來看,我國大學生所處的思想文化環(huán)境非常復雜,除了要面對國內社會不良習氣和思想的侵蝕外,還要直面來自國外形形色色的思潮暗流,對于尚未走入社會、生活經(jīng)歷尚淺的大學生而言,其價值觀極易受到歪曲。而紅色文獻作為紅色文化的物質載體,一方面是珍貴、鮮活的史料教材,能夠激勵和推動大學生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反對一切削弱、歪曲和否定我國發(fā)展的言行;另一方面能夠給大學生以精神滋養(yǎng),在閱讀與應用紅色文獻過程中,接受紅色精神的熏陶與洗禮,最終堅定理想信念,自覺參與到“中國夢”的實現(xiàn)過程中。
其二,從圖書館服務角度來看,有助于進一步提升高校圖書館紅色文獻服務育人水平,充分發(fā)揮紅色文獻的當代價值。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中知識分享與信息傳播的核心設施之一,要想真正服務于高校師生,就必須針對自身建設制定一系列發(fā)展舉措,而加強紅色文獻推廣閱讀服務,有助于打造更為深層次的紅色閱讀空間,為師生營造良好的紅色文化氛圍,從而實現(xiàn)高校圖書館與紅色教育的有機融合,促進高校育人水平的進步。此外,部分高校圖書館的紅色文獻常處于“沉睡”狀態(tài),借閱率和利用率較低,導致紅色文獻難以發(fā)揮價值,而積極開展紅色文獻閱讀推廣,無疑可以提升圖書館紅色文獻利用率,進一步發(fā)揮其現(xiàn)代價值。
自黨的十八大提出全民閱讀戰(zhàn)略以來,我國圖書館建設以及閱讀工程便呈現(xiàn)穩(wěn)定發(fā)展趨勢,而高校圖書館建設更是迅速,相關閱讀服務也日趨完善。在“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 周年”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的推動下,越來越多高校圖書館開始重視紅色文獻的收集、整理、開發(fā)和利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服務也處于不斷發(fā)展過程中。但結合書中所提供的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案例可以得知,目前高校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面臨一定挑戰(zhàn):其一,紅色文獻本身受眾不多。大多師生對紅色文獻的重視程度不足,對高校圖書館的應用主要集中于學科教育,甚至對于部分科研型、職業(yè)型高校來說,其師生對紅色文獻的借閱與應用更為稀少,在這種閱讀訴求氛圍下,高校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難以引起院校和師生的高度重視,無法獲得群眾力量的支撐。其二,閱讀推廣形式略顯陳舊。不同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模式有所差異,但部分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形式雖然多樣,但普遍形式較為陳舊,如書評、展覽等閱讀推廣形式雷同率高,新穎程度較低,難以激發(fā)大學生閱讀了解興趣,而且受快節(jié)奏生活影響,許多大學生更加傾向于碎片化閱讀和線上閱讀,對慢熱的文本資料興趣程度不大,在此情況下,高校圖書館利用傳統(tǒng)閱讀推廣方式將難以推動紅色文獻深入學生群體中。其三,閱讀推廣機構缺失,專業(yè)人員不足。對于部分高校而言,圖書館閱讀服務依舊被認定為校園文化建設部分,并未真正將其納入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體系中,由于認識不到位,目前仍有較多高校圖書館未設置專門的閱讀推廣部門和崗位,“紅色文獻閱讀推廣人”更是少之又少,如此一來,紅色文獻閱讀推廣活動的設計實施缺乏專業(yè)規(guī)劃,嚴重削弱了推廣效率和效果。
基于上述挑戰(zhàn),結合書中所提出的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建議,筆者總結高校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多元策略如下。
其一,加強紅色文獻閱讀推廣意識,利用多元化推廣舉措營造紅色閱讀氛圍。研究實際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案例發(fā)現(xiàn),以紅色文獻為主題的閱讀推廣活動通常只在特殊時間段展開,甚至成為一種“應景式”活動,并未形成常規(guī)化。因此,高校圖書館要想做好紅色文獻的閱讀推廣工作,既要擺脫只在固定時間段進行推廣的模式,也要積極采取多元化推廣手段激發(fā)大學生群體對紅色文獻的閱讀興趣。具體措施如實物推廣法,即利用展覽活動將紅色文獻實物展示給學生,同時工作人員進行配套講解與推介,吸引大學生借閱應用?;蛞约t色文獻為主題組織交流互動類推廣活動,包括圖書講座、讀書會、朗讀活動等,以促進紅色文獻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流動與傳遞,同時使更多學生對紅色文獻形成更為深刻的認知與理解?;蛱峁﹦?chuàng)作者閱讀推廣服務,即邀請紅色文獻創(chuàng)作者到校內開展推廣活動,以真實影響力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其二,創(chuàng)新開辟數(shù)字閱讀推廣渠道,推出紅色文獻移動閱讀推廣服務。書中第七章專門對“數(shù)字閱讀推廣”展開研究,作者認為,當代大學生在選擇閱讀媒介時越來越傾向于數(shù)字媒介,電子閱讀成為當代人主流閱讀方式,而且對于高校圖書館來說,其實體文獻儲量有限,無法滿足大學生對特定文獻的需求。因此,高校圖書館針對紅色文獻開展數(shù)字閱讀推廣工作實際上與當代大學生閱讀需求相貼合。目前,高校圖書館數(shù)字閱讀推廣渠道一般為“在線圖書館”官方網(wǎng)頁,即在圖書館數(shù)字閱覽室中安放計算機設備為學生提供在線閱讀服務。而書中則指出當代高校圖書館應當積極推出移動閱讀服務,比如,圖書館可以在校園網(wǎng)上以紅色文獻為專題向用戶移動終端設備推送閱讀服務,包括數(shù)字圖書館App、微信公眾號、QQ 服務群、微博、貼吧等等,同時工作人員還可以利用視頻、圖文等方式將紅色文獻的推介資料呈現(xiàn)給用戶,從而幫助用戶更加方便地了解紅色文獻基本內容,真正實現(xiàn)以閱讀服務促進閱讀推廣的效果。
其三,構建高校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保障機制,加強紅色文獻閱讀推廣人才培育。在制度建設層面,高校圖書館需積極制定明確的紅色文獻閱讀推廣工作制度,并明確相關工作人員的權責義務,以硬性制度要求規(guī)范工作人員推廣行為,確保紅色文獻閱讀推廣效益。在資源建設層面,高校圖書館需要積極引進紅色文獻資源,同時強化紅色文獻數(shù)字館藏資源建設,保障紅色文獻資源滿足師生需求。在組織建設方面,圖書館領導需要牽頭組建閱讀推廣部門,負責設計規(guī)劃閱讀推廣活動和服務,此外,該部門還需要肩負起培育“紅色文獻閱讀推廣人才”的職責,通過挖掘學生推廣人和教師推廣人,形成專人專崗效應,專門負責紅色文獻相關推廣活動,引導廣大師生群體閱讀紅色經(jīng)典、應用紅色文獻,并在此過程中傳播自身閱讀理念,在校園中培養(yǎng)紅色文獻閱讀組織,使紅色文獻閱讀推廣工作落到實處。
綜上所述,紅色文獻作為承載紅色歷史與文化的重要信息載體,其不僅直觀地反映紅色時期歷史事件,也蘊藏著紅色精神文化,是紅色教育的重要素材,因此,高校圖書館需要深刻認識到紅色文獻的價值所在,積極創(chuàng)新閱讀推廣渠道,讓紅色文獻深入師生群體,全面提升紅色文獻閱讀率和應用率,創(chuàng)設良好的紅色文獻閱讀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