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高宇 孫 陶
我們熱切呼喚在初中寫作教學中實現(xiàn)“我手寫我‘真’”的快樂寫作,期望學生在作文中能夠積極主動地實現(xiàn)真情流露。只有這樣,我們的語文教育才能真正做到以人為本,轉向“目中有人”的教育,學生才能在愉悅、自由、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中體驗到寫作的快樂,生命成長的幸福。
活化生活積累,從真實生活中積累素材?!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寫作的過程,如果沒有真實生動的,來自于生活的體驗作為基礎,學生寫出的作文只能是假大空,只能是閉門造車,無病呻吟。教育家杜威曾經(jīng)提出“教育即生活”,即教育與生活經(jīng)驗緊密相連,教育是生活的過程,這是一種經(jīng)過“改造了”的“新生活”。
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老師不能無視學生的情感生活,因為那是學習中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源泉?!睂W生對感興趣的事物都有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遇到這樣的話題就會激活腦中豐富的、沉睡的生活積累。剛入初中,語文教師可以抓住時機,鼓勵學生“給初中畢業(yè)時的自己”寫一封信,讓學生在對美好的初中生活充滿期待的同時,鼓勵學生為了理想努力奮斗。充滿人情味的節(jié)日資源要開發(fā),如,母親節(jié)和父親節(jié),可以讓學生給爸爸媽媽寫一封信,抒發(fā)自己內心對父母的感恩之情。
激發(fā)學生觀察感悟,創(chuàng)造學生走入生活的機會?!罢Z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作文可以和其他學科學習綜合進行,比如運動會、體育考試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觀察運動員的比賽,體會自己在奔跑跳躍中的感受,寫作和體育精神相關的作文,進一步體會到拼搏進取對人生的重要性。結合勞動教育,我們可以鼓勵學生在學習之余從事一些家務勞動,還可以在假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如慰問社區(qū)老人、清除社區(qū)街道的垃圾廣告等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進行相關內容寫作時,有話可說,有料可寫。
“問渠那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學生走入生活,觀察體驗,感受生活的“真”。走入生活,作文中才會有真實的生活。沒有生活的“真”,就沒有學生積極寫作的“真”。
博覽群書,開闊視野,磨礪思想,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在閱讀中,學生可以深切體會到很多自己無法親歷的場景,學生的視野會更開闊,思維會得到提升,語文知識積累也會得到豐富。
北宋大文豪蘇軾在《和董傳留別》寫道“腹有詩書氣自華”,飽讀詩書,學有所成,氣質才華自然橫溢,高雅光彩。寫作也是這個道理,閱讀是學生認識生活的另一個途徑。學生想有較高的作文水平,除了得益于直接經(jīng)驗,即學生最直接、最純粹的生活體驗,還有間接經(jīng)驗,就是來源于書本的閱讀。讀《巴黎圣母院》,讓學生看到丑陋的卡西莫多的善良淳樸;讀林語堂的《生活的藝術》,可以讓學生樂觀誠實;讀《名人傳》,可以讓學生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勇氣。“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一個高尚的人交談”,讀書的過程就是觀點的碰撞融合。學生在閱讀中與作者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刺激學生的表達欲望。學生的閱讀量積累到一定程度,方能實現(xiàn)行文流暢,才思泉涌。
對于傳世名篇,我們要抓好“以讀促寫”活動。一方面,我們可以結合課本的必讀書目,如魯迅的《朝花夕拾》,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高爾基的《童年》。我們不僅要精讀,更要深讀、體會、感受,扎扎實實地做好摘抄,寫好讀后感。另一方面,我們要有選擇、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以閱讀促積淀,以積淀帶提高。我們可以適當擴展學生課外閱讀的書目,每學期或者每學年給學生列出閱讀書單,讓學有余力的學生擴充自己的閱讀面。
發(fā)揮閱讀的范文效應,了解范文的寫作技巧,逐步搭建起自己的寫作支架,模仿和學習他人的優(yōu)點,取眾家之長才能融合形成自己的特色。
教師要教會學生進行標題升格。作文升格,首先要亮化作文的標題,吸引讀者的興趣,一個生動形象和新穎別致的作文標題至關重要。比如,以“拼搏”為話題的作文,我們可以起個四四相對的題目,“拼搏人生,砥礪前行”,還可以化用古詩詞“長風破浪,直濟滄?!钡龋源嗽鎏眍}目的文學色彩。
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語言升格。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最基礎的閱讀摘抄開始,課文中的經(jīng)典語段,或者雜志上的文章,通過摘抄來增加閱讀量,積累經(jīng)典的詞匯和語句。還可以鼓勵學生模仿優(yōu)秀的作文范文,分析范文好在哪里,應該如何去仿寫。對水平參差的學生不要一刀切,要鼓勵他們盡能力去寫,去修改,慢慢積累和提高。
教師要啟發(fā)學生進行主題升格。優(yōu)秀的作文需要有新穎深刻的立意,作文升格訓練要求學生多角度去看待事物,以獲得與眾不同的認識。教師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如,面對不想寫作業(yè)的問題,學生可以上升為“責任意識”:我是學生,寫作業(yè)是自己必須承擔的責任;也可以上升為“自由”,先完成作業(yè),再進行自己喜歡的活動,這樣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自由。教師應帶領學生透過現(xiàn)象看到本質,使作文主題得到升華,立意高遠,從而提升作文的層次。
(1)書面評價。葉圣陶曾經(jīng)說:“批改不宜挑剔,要多鼓勵,多指出優(yōu)點。”語文教師可以多采取贊揚式評語,如,“可喜可賀,你的又一篇佳作問世了。”“充沛的感情是作文起飛的動力,恭喜你做到了。”這些包含教師真情的評語,肯定了學生的優(yōu)點,褒獎了學生的付出,起到了很好的評價作用。
(2)集體課堂評價。放大亮點,激發(fā)自信。“教育的藝術在于喚醒、鼓舞學生”,學生作文中有創(chuàng)意的句子,精彩語段,好的構思創(chuàng)意,清晰的結構,我們都可以采取“放大亮點”的方法,使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勵。
聚焦失誤,歸類整合。在課堂評價中,要把本次作文中大多數(shù)學生出現(xiàn)的比較明顯的問題進行歸類聚集。一次作文課,聚焦在一個“點”,突破這個問題,循序漸進,讓學生的作文能力得到提高。如,在《這一次,我回家晚了》的作文評價中,對于學生存在的缺乏新意、編造材料的問題,我們可以確定本次作文講評課的目標是:著眼點縮小到位,選取正能量之事。
發(fā)散評價,緊跟潮流。學生作文的評價展示,我們還可以采取朗誦、討論、欣賞等多種形式,以提高學生積極性??梢赃M行針對性教師面批,學生互批,小組點評展示等多樣化的評價展示策略。給學生寫作提供發(fā)表的平臺,如,寫作現(xiàn)場大賽、寫作沙龍、優(yōu)秀作文展、寫作朗誦會、寫作微視頻、寫作公眾號等,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驅動力,提升學生寫作的成就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增強學生寫作的主動性。
學生作文的修改升格,要求語文教師在引導方面要循序漸進,設計有法,指導有術,評價得當。只有這樣,才能讓寫作成為學生心靈深處的情感訴求,負面情緒發(fā)泄的通道。學生們才能在寫作中游刃有余,妙筆生花。
總之,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要加強實際生活與語文學習的聯(lián)系,努力使語文教學內容生活化;要加強課外閱讀,從閱讀中涵養(yǎng)身心,啟發(fā)心智,觸動靈感;積極的開展多角度、多方面作文評價展示,通過這些教學方式,有效促進學生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的不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