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紅梅
在初中語文的學習中,閱讀一直占著重要的地位,無論是對題目的理解,還是對文章的分析,都能體現初中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對于提高初中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群文閱讀的教學模式打破了以往較為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形式,它是一種多文本、更高效的教學模式。
顧名思義,群文閱讀主要體現在“群”字上,“群”的本意就是同類相聚,群文閱讀即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打破常規(guī),選擇同類型的多個篇目供學生學習,將課內外閱讀由篇篇閱讀延伸到多篇文章的共同學習,突破了閱讀的數量限制,將閱讀作為一種范圍更廣、涵蓋內容更多的知識學習,它是對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的一種開拓和發(fā)展。
在當下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閱讀基本上都是課本內容的課內閱讀,但僅有課內閱讀是遠遠不夠的,還應不斷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無論是課內閱讀還是課外閱讀,教師往往選擇一篇或幾篇文章進行授課,這是難以達到教學預期的。目前課內外閱讀主要存在著以下問題:一是課外閱讀缺乏自主性和指導性。在傳統(tǒng)的初中閱讀教學中,教師只是針對教材內容進行詳細講解,而對課外閱讀的補充教學不夠完善。二是課內外閱讀的聯(lián)系并不緊密。學生的課內閱讀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應試能力,因而教師比較對基礎知識和必考內容的講解,課外閱讀一般也是圍繞考試展開的,教師給學生布置一些教輔資料里面的相關習題讓學生練習,導致課內外教學內容缺乏深入的聯(lián)系,使得學生的閱讀能力長期停滯不前。
群文閱讀的第一步就是要選擇適合初中學生閱讀的議題,議題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開拓學生的閱讀視野,延伸學生的課內閱讀學習。傳統(tǒng)的初中閱讀教學在選擇教材時,一般是根據這一階段學生的學習需要來進行的,初中階段的學生需要奠定扎實的閱讀基本功,他們的閱讀需要不斷完善優(yōu)化,教師可以運用群文閱讀的方式來達成這一教學目標。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應該選擇合適的閱讀議題來展開教學,可以結合這一階段初中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興趣愛好、理解能力等選擇群文閱讀的議題。不過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還應該是群文閱讀的議題必須緊貼課本知識,任何階段的學習都離不開課本,群文閱讀一定是立足于課本的一種深度閱讀,教師必須在學生熟練掌握了課本內容以后,才能作課外的閱讀延伸,讓學生將在課本內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課外閱讀的實踐當中去,這樣才能發(fā)揮課外閱讀的優(yōu)勢。
筆者認為,閱讀有深閱讀和淺閱讀之分,為了加強課內的深度閱讀,給課外閱讀以更好的閱讀體驗,教師要牢牢把握住課內閱讀的精髓,在教學中努力優(yōu)化教學方法,不斷拓展初中學生的群文閱讀范圍,為學生的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促使他們以后的閱讀之旅更加美好而精彩。對于群文閱讀議題的選擇,教師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的知識需要,選擇適合初中階段學生閱讀的議題,比如可以選擇一些比較簡短的外國小說,讓學生多了解外國文化與文學;另一方面,教師要有長期的閱讀計劃,為學生實踐能力的成長作好鋪墊,我們可以選擇一些有實踐性質的議題,比如對于當今社會的熱點話題進行討論。在選擇、確定好議題后,教師還要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尋找到合適的學習內容,使群文閱讀開展得更加順利。
在選定好群文閱讀的議題后,對于群文閱讀的文本選擇也很關鍵。有些教師在文本選擇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誤區(qū)。例如,以小說類型的文本來說,教師除了分析文章的內容、感悟,還會針對小說的寫作手法,如環(huán)境描寫、人物描寫等,然后針對其中的某個知識點來選擇群文閱讀的文本,這往往將選擇的文本局限在一個固定的框架中。筆者認為,對于文本的選擇可以由廣泛到具體。比如在小說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選擇各種各樣的小說文本來展開群文閱讀,循序漸進,一步步地把小說閱讀需要講授的知識進行細化,這樣,就能讓學生對小說文本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建構起關于小說的知識體系,對于接下來的學習,學生才能更加條理分明,思路清晰。
教師在選擇群文閱讀的文本時,應盡可能地做到將課內外閱讀充分的融合,目的是在構建學習內容的大框架時,使二者得到有機的統(tǒng)一。當課內閱讀所選擇的文本中沒有對相關議題更廣的延伸,或者說對于相關議題的介紹不夠全面時,教師將課內外閱讀相結合,二者在群文閱讀中達到融會貫通,使得初中生的閱讀學習更為完善,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為系統(tǒng)化、條理化,增強閱讀教學的效果。
為了促使群文閱讀教學更有效果,在課內閱讀教學完成后,教師要積極補充、拓展課外閱讀內容,只有二者能夠及時有效地結合起來,才能使群文閱讀在初中閱讀教學中發(fā)揮更為重要的作用。在群文閱讀教學開始之前,教師要向學生介紹這種新型教學形式的特點及其優(yōu)勢,從培養(yǎng)初中學生對群文閱讀的興趣入手,通過開展一系列的閱讀活動來逐步完善教學過程。在群文閱讀教學工作的前期,教師可以先舉辦一些課內閱讀活動,如課內詩詞背誦比賽、角色扮演比賽等,比賽過程中可以設定一些加分項,學生如果能回答出課內閱讀之外的內容可以得到附加分。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一點點地拓展和滲透課外閱讀內容,隨著時間的積累,學生就會逐漸接受和習慣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在日后更為長遠的教學中,這種方式就會深入學生的內心。當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體驗后,教師就可以開展挑戰(zhàn)性更大的群文閱讀活動,使得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同時也使初中閱讀教學更為全面具體。
除此之外,在進行課內外閱讀教學時,教師還要注意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不能單一地采用固定的教學模式。比如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在講到與小說人物形象分析有關的內容時,可以巧妙地把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聯(lián)系起來。如在開展《駱駝祥子》的課內閱讀時,要求學生通過對主人公祥子的描寫來分析他的人物性格,在做必要的課堂內容延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介紹自己閱讀過的文章中的人物形象,還可以為他們選擇作者其他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四世同堂》等,做課外閱讀的延伸,讓學生選擇《四世同堂》中的某個有代表性的章節(jié),進而分析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點。在教學中,為學生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扮演小說中的人物角色,使他們切實地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還可以通過PPT播放《四世同堂》的電視劇片段,使學生有更直觀的人物感受。多樣化的群文閱讀教學方法,能讓群文閱讀形式新穎、精彩紛呈,從而吸引學生,讓學生與閱讀的距離越來越近。
綜上所述,群文閱讀的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閱讀中有著一定的優(yōu)勢和積極作用,它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面,通過多篇目的閱讀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用更加廣泛的閱讀內容來達到質變的效果。為了確保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有更加真實有效的閱讀感受,教師可以優(yōu)化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不斷將群文閱讀與課內外閱讀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使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初中閱讀教學的質量不斷得到優(yōu)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