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 蕓
群文閱讀是隨著中學語文教學改革而出現(xiàn)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它對提高閱讀教學效率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群文閱讀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思路,拓寬了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寬度,提高了學習效率,促進了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那么,在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究竟如何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呢?對此,筆者進行初步的探討。
首先,群文閱讀能夠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思考。由于高中語文科目難度逐步增大,學生往往難以快速理解教師所教授的知識,久而久之,容易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的降低,進一步導致學習效率的低下。在群文閱讀中,教師會設置一些主題,圍繞主題為學生提供內容豐富的文章,能夠在閱讀過程中讓學生的思路獲得有效的啟發(fā),從而降低文章理解的難度,既能幫助學生解決閱讀中的問題,也能幫助學生學習到更多的語文知識,使學生提高學習的自信,促使他們能夠更加主動地展開思考。
其次,群文閱讀能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高中生能更加便利地接觸到很多外界的信息,但學生的閱歷相對簡單,對許多事情無法作出正確的判斷,一些不良信息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和行為,干擾學生的健康成長。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相關主題進行深入思考和辨析,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加深對社會的了解,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利用群文閱讀的教學內容規(guī)范學生的言行,幫助學生逐漸形成積極健康的人格。
第一,教師設立的議題和選取的群文不恰當。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首先就是要設立科學有效的議題,并根據議題來選擇相關的群文,以議題來引領學生展開群文閱讀。但是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許多教師設計的議題和選定的群文不恰當,這是由于教師對于教材中課文的了解不夠,對教學重心也有認知上的偏差,有的教師會設立比較抽象的議題,導致學生無法理解,還有的教師為了降低語文學習的難度,因此設立的議題太簡單,無法有效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和思考,這樣就降低了語文教學的效果。
第二,教師選用的教學方式不合理。部分語文教師在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下,無法運用有效的方式來實施授課。高中語文與小學、初中語文有著較大的差異,高中語文知識量更多、抽象性更強,而且要求學生擁有良好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這就使得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時要面對的挑戰(zhàn)更多,而在群文閱讀的課堂中,如果教師沒有轉變教學觀念,依然運用固定單一的教學手段,這樣的方式無法有效地展現(xiàn)文章內容,學生也無法快速理解文章內容,課堂教學氛圍也比較沉悶,降低了群文閱讀的教學效果。
第三,學生的學習過程比較被動。部分語文教師受應試觀念的影響,往往比較注重語文知識的傳授,在實際的群文閱讀課堂中,教師會用大量的時間帶領學生閱讀文章,圍繞議題進行教學,同時將文章中的語文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只能在被動的條件下展開學習,而且學習方式也比較單調,學生無法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首先,教師要認真設計議題和群文。教師在授課之前,首先要對教材中的課文進行深入挖掘,要透徹地了解每篇文章主要的教學目的,并將其提取出來,之后根據教學目的來設立相應的議題,可以設計一個議題,也可以設計多個,從而確保學生能夠在正確議題的引導下展開有效的群文閱讀。教師還要注意議題的難度,要適合高中階段的學生,保障學生能夠順利的展開學習。教師在設立議題后,要選取適合的“群文”,教師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資源來尋找相關文章,當前網絡中的豐富內容已經成為了教師很重要的助手,教師能夠尋找到大量的文章來作為教學內容。這樣在正式教學時,議題和群文就能夠相互關聯(lián),學生就能夠從文章中解決議題,并且通過對文章的閱讀和理解,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使高中生的語文能力和閱讀能力同步得到提高。
例如在教授《赤壁賦》時,教師可以根據文言文的內容設立相應的議題,如“文章描寫了哪些景色?”然后在網絡中尋找類型相似的文章,并在網絡中收集與“群文”有關的景色圖片。當正式展開教學時,學生能夠圍繞議題展開詳細的閱讀,同時結合多媒體播放的圖片,快速理解“群文”的內容,以此提高群文閱讀教學的效率,使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提高自己的語文能力。
其次,利用情景化的方式展開教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可以利用情景演繹的方式來實施授課,從而幫助學生能夠快速理解“群文”的內容,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首先要選定合適的文章,然后根據文章的內容設計出相應的“劇本”,劇本要凸顯出人物的性格以及事件的詳細過程,保證學生能夠通過表要來理解文章。在具體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部分,每一部分學生都有專屬閱讀的文章,然后將設計好的“劇本”分發(fā)給學生,并讓學生進行表演,這樣學生在表演中就相當于“閱讀”了一次文章。當表演結束后,教師再讓學生閱讀文章,學生由于在表演中能夠提前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并且對其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更加深刻的體會,當正式閱讀文章時,能夠更快地理解文章內容,同時對議題能夠有效地進行解答,這樣一來,就提高了群文閱讀的效率。另外利用表演教學,課堂教學環(huán)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得到提高,教學效果自然也獲得了有效提升。
例如在教授《雷雨》時,教師首先尋找?guī)讉€與之相似的“群文”。上課時,教師首先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然后每個小組分配到專屬的閱讀文章,然后讓學生根據文章內容進行表演,讓學生先利用表演的方式了解“群文”,在表演完了以后,學生對群文自然就有了深刻的了解,然后再閱讀《雷雨》,從而提升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使學生能夠學習到更多的語文知識。
再次,教師要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性。教師在實施群文閱讀時,可以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主導課堂的節(jié)奏,而教師則作為指導者,指導學生對議題的理解,解決學生在閱讀時出現(xiàn)的疑難問題,幫助學生發(fā)散思維,提高群文閱讀的質量。教師還可以利用合作探討模式來實施授課,由于群文閱讀教學本身就是圍繞某個或者多個議題來進行學習的,而合作探討模式,能夠讓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交流探討,根據自己對群文的理解來解答議題,讓學生能夠更快地理解群文中的內容、思想以及語文知識,使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在探討中,學生之間能夠相互啟發(f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考角度,不斷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提高思維能力,同時有效的交流和協(xié)作,能夠幫助學生培養(yǎng)自身的語言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有效培養(yǎng),使高中生能夠成為全面型人才。
例如在教授《〈論語〉十二章》時,教師可以將更多與《論語》有關的內容提供給學生,讓學生和同桌之間或者前后幾個人的形式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就能夠對《論語》有更多的認識,理解文章的含義和蘊藏的做人的道理,提高了群文閱讀的效率,同時在相互討論中,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在日后能夠更高效地開展語文學習。
群文閱讀教學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語文教師要積極學習和研究此種模式,探索設立科學的議題和群文,讓學生能夠正確地展開群文閱讀,同時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實施授課,提高課堂的活力,幫助學生降低語文知識和文章的抽象性,使學生能夠更快地理解文章,掌握其中的知識點,讓高中生的語文能力和閱讀能力獲得全面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