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峰
(湘南學院,湖南 郴州 423000)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旅游行業(yè)服務意識在不斷提升。在當前大學階段尤其是旅游應用型本科院校對于前廳與客房管理這門課程的設計與研究顯得十分重要。為了能夠將大學的課程與實際生活相接軌,與當前酒店管理中的相關業(yè)務有效銜接。需要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旅游應用型本科院校對于前廳與客房管理這門課程做出更加合理化的設計,才能更好地應用于實踐,將課堂上所學到的理論與實際工作中的相關情況有效結合,更好地完善前廳與客房管理這門課程的相關內容。作為當前旅游大學的一門重要課程,可以進一步強化學生對于職業(yè)的認知以及實際工作能力。過去,這門課程只能在教室內完成。由于缺少實踐經驗,無法使課程的設計走出課堂與實踐相結合,因此也無法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去感受這門課程的真正需求所在,容易導致課程的內容與實際相脫節(jié)。正因如此,前廳與客房管理這門課程在教學上進行設計的時候,應當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通過更加行之有效的課程設計,來進一步提升這門課程的教學質量。尤其是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精神文明的追求也在不斷提升,酒店行業(yè)對在職人員素質的需求也在不斷加強。酒店行業(yè)不僅僅需要員工具有一般的專業(yè)能力,還要求在職員工擁有更強的社會處理能力。傳統(tǒng)的課程模式,已經遠遠無法滿足當前市場的需求。因此,要對前廳與客房管理進行新的課程設計,以滿足市場需求。要基于工作過程為導向,體現這門課程的應用性與實踐性。通過課程實用性的設計與研究,促進當前酒店行業(yè)的發(fā)展,更好地滿足當前我國高質量發(fā)展的需求以及旅游行業(yè)的需求。
在應用型本科院校前廳與客房管理課程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研究職業(yè)本身的崗位需求,才能更好地實現課程優(yōu)化。目前,很多本科院校酒店管理專業(yè)是一門十分具有實踐性和應用性的專業(yè),主要通過培養(yǎng)酒店管理人員,來提升當前酒店的質量和服務意識。前廳部門和客房部門是當前酒店中最缺乏人才的地方,這兩個部門的人才需求量比較大;同時,需要優(yōu)秀的人才才能勝任,進一步造成當前人才緊缺的現狀。高校酒店管理專業(yè)中不少學生會選擇前廳與客房這兩個崗位來就業(yè)。因此,對前廳與客房管理這門課程的進一步優(yōu)化對于解決當前畢業(yè)生就業(yè)難有很大的幫助。通過進一步研究當前職業(yè)崗位的特點,可以促進該行業(yè)蓬勃發(fā)展,促進崗位質量提升。在對于工作過程導向的前廳與客房管理課程設計中,要根據當前職業(yè)特點進一步研究該職業(yè)崗位的相關內容。通過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部分優(yōu)秀酒店的先進管理者來進行理論講解,進一步了解在當前崗位工作中面臨的實際問題以及針對問題所提出的解決方案。從而進一步研究這些崗位的特點,了解當前崗位工作的任務分析,優(yōu)化課程的內容和方向,使學生具備做好這些工作任務所應有的基本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通過工作過程導向使前廳與客房管理專業(yè)與市場相匹配,適應當前我國酒店行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滿足人才缺口和需求。
在旅游應用型本科院校前廳與客房管理課程設計的過程中,要進一步明確學習領域和崗位行動領域,調整課程設置,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注重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結合。在現實生活中,去模擬相關課程的內容,提升實踐能力。以實際工作情況為導向,更好地調整當前課程設置。
在傳統(tǒng)的課程設計中,我們發(fā)現由于在課堂上過于追求理論往往對實踐產生忽略,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下,畢業(yè)的學生到工作崗位上往往很難在短時間內適應環(huán)境。由于所學理論與實踐知識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進一步影響了學生就業(yè)時的匹配度。對此,我們要實現創(chuàng)新設計,讓課程設計與實際生活相接軌,與工作環(huán)境相匹配,促進教育以就業(yè)為導向的發(fā)展機制進一步完善。通過應用型全真教學模式的探討,實現創(chuàng)新的課堂設計,體現出學習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學習的理念。讓學習能夠更有效地結合工作,告別過去以虛擬場景來教學的傳統(tǒng)模式。用更加創(chuàng)新的培養(yǎng)環(huán)境和培養(yǎng)形式來避免學生造成認知障礙,避免在傳統(tǒng)的模式中對學生引起誤導的現象。在新的課程設計中,既要包括軟件設計也要包括硬件設計,要體現在硬件環(huán)境中。讓老師轉變?yōu)榫频甑墓芾碚撸瑢W生轉變?yōu)榫频甑墓ぷ髡摺?/p>
這樣就會形成角色互換,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真正體會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實際情況和突出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在角色轉換過程中,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工作的實質本身。推動當前教學的深度改革,強化教學過程中的實踐性和開放性。同時還可以通過與相關酒店的配合,讓學生到實地場所進行現場模擬,到真實的企業(yè)和酒店中來模擬真實的工作。通過學校和企業(yè)的結合組織學生進行實訓操作,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同時,也可以鼓勵將課堂搬到實際工作中去,在實際工作中,在現實的場地中進行有效教學,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通過教師在實際工作中的指導和培養(yǎng),進一步提高學生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的能力,增加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更好地適應畢業(yè)后的就業(yè)。通過酒店的實景和教學相結合,進一步開展學習任務,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和管理能力。
當前以工作過程導向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應當更多地面向崗位能力,培養(yǎng)高質量應用人才。要改變過去單一的教學設計模式,根據不同的崗位特點,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把學生在課堂上所學到的理論與在實際工作中所面對的情況緊密結合,從而促進學生提高工作能力,滿足前廳與客房管理這門課程在酒店中的需要。要進一步加強課程的改革,把課程就業(yè)方式與實踐緊密結合,讓學生走出校門,走進酒店,做一回工作中的員工。以此完善旅游應用型本科院校前廳與客房管理的相關課程設計。
在教學時間的安排上,應當充分考慮學生實際的工作環(huán)境和情況,根據課程需要改變過去傳統(tǒng)授課時間的安排,實行集中授課。在一個月的時間內,集中學生統(tǒng)一到酒店進行實際工作和考核。根據酒店的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時間安排,讓學生能夠盡快適應酒店的工作環(huán)境和時間,充分體現出當前教學與工作的緊密結合。在時間安排上,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上午和下午。上午,學生主要在教學課堂學習理論知識,學習的內容以酒店前廳與客房管理的相關理論知識為主,增加理論素養(yǎng)。下午教學內容主要圍繞學生掌握的專業(yè)知識來進行設計,同時增加實踐檢驗,讓學生去參加實際工作,看一下表現的情況如何,通過工作中發(fā)現的問題,來進一步總結經驗。
我們要改變過去傳統(tǒng)的純粹理論的教學方式,通過更加創(chuàng)新的教學內容設計來提高學生實踐操作的能力。使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鞏固所學過的理論知識,解決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將工作經驗進行理論總結。通過理論和實踐的相互配合,更好地銜接工作環(huán)境,提升工作質量。同時要充分考慮課程安排與理論課程學習的結合度。理論知識的學習不可一蹴而就,應當循序漸進,由淺及深。通過逐步深入的教學,來更好地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作為當前教學的主要考核辦法,考核的地點為酒店的工作場所。通過理論和實際技能的課程交換,來進行科學的教學安排。改變過去傳統(tǒng)的純粹理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進一步感受理論知識,讓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通過實際操作來把學到的理論融入實際工作中去,將理論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當前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前廳與客房管理課程設計中,應當更加注重教學方法的設計。在新的課程設計中,要尊重當前專業(yè)的實踐操作能力,進一步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實現人員和場所流動的教學模式。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適應不同環(huán)境的能力,更好地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在一個月的培訓過程中,多名教師應當對不同的班級進行輪流交替教學,通過輪流交換教學的方式,來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融通性,以適應不同環(huán)境、不同模式。在不同的教學氛圍中,感受不同老師的教學風格,從而充分了解教學中實際問題的解決辦法。通過輪流,交替教學的方式,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全面能力。同時,在配合課程改革的相關內容中,要充分利用好當前酒店的不同環(huán)境,進行實景教學。當前混合教學能夠更直觀地讓學生了解工作本身所遇到的問題,因此要利用當前互聯網技術,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方式來提高教學質量。要讓學生了解學習技能的實踐性,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當前本科院校前廳與客房管理相關課程的興趣。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旅游行業(yè)服務意識在不斷提升,應用型本科旅游院校前廳與客房管理這門課程的設計與研究就顯得十分重要。為了能夠將大學的課程與實際生活相接軌,與當前酒店管理中的相關業(yè)務相接軌,應對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前廳與客房管理課程做出更加合理化的設計,使學生將課堂上所學到的理論與實際工作中的相關情況進行有效結合,在就業(yè)時能盡快地進入角色,滿足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