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世 博
(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英雄模范是引領時代前進,推動社會進步的旗幟。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重要會議和講話中都表達了對英雄的緬懷、推崇、敬仰之情,2019年9月29日,習近平在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上的講話中提出:“崇尚英雄才會產(chǎn)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保?]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既秉持唯物史觀又立足當下世情、國情、黨情,提出了一系列關于英雄的重要論述和觀點,這些觀點內涵豐富而生動、意義深遠而現(xiàn)實,有助于激勵我們在新時代的征程中學習英雄精神、秉持英雄情懷、懷揣英雄夢想繼續(xù)前進。
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歷史。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yè),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保?]歷史和實踐證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推動者,在創(chuàng)造歷史的過程中,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習近平指出:“人民是歷史進步的真正動力,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保?]89“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堅信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保?]295明確了英雄來自人民群眾,和人民群眾有著不可分割的密切聯(lián)系,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英雄觀。習近平的相關論述既宏觀地將人民群眾看為英雄,又微觀地將人民群眾中的杰出人物稱為英雄。
習近平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保?]5因為“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發(fā)展史是中國人民書寫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的!歷久彌新的中華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培育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是中國人民奮斗出來的!”[5]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群眾的力量是無限的,是人民群眾推動了歷史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燦爛輝煌的五千多年中華文明史是由人民群眾書寫的,中國共產(chǎn)黨能夠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功和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同樣是依靠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的。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只有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才能實現(xiàn)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偉大目標。進入新時代,“中國人民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空前高漲,充分顯示了中國人民作為國家主人和真正英雄推動歷史前進的強大力量?!保?]因此,人民群眾才是真正的英雄,才是真正的歷史創(chuàng)造者。
英雄來自人民群眾,英雄人物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習近平在表述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和講述英雄人物的時候,英雄的概念是既具體又抽象的。在多個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稱贊了左權、張自忠、劉胡蘭、黃繼光等英雄人物和參與抗戰(zhàn)的愛國團體,這是對英雄的具體化。同時他也提出了“近代以來,一切為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而犧牲的人們,一切為中華民族擺脫外來殖民統(tǒng)治和侵略而英勇斗爭的人們,一切為中華民族掌握自己命運、開創(chuàng)國家發(fā)展新路的人們,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國家榮光”[7]18-19的重要論斷,明確了英雄的判斷標準。這指明,英雄是在歷史發(fā)展進程中,從人民群眾中脫穎而出的,同所處時代的歷史前進方向一致,并對推動社會進步具有重要貢獻的人物。同時,英雄人物與人民群眾的關系密不可分,人民群眾是英雄人物成為英雄的基礎,是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了英雄;英雄人物是人民群眾的代表,也是人民群眾的英雄;是人民群眾推動歷史前進,而不能認為英雄人物是歷史的決定者,英雄與人民群眾是辯證統(tǒng)一不可分割的關系。習近平認為英雄身上都具有英雄品格,即矢志不渝、堅守信念、不忘初心的使命和忠誠品質,頑強拼搏、無怨無悔、不改為國為民奉獻志向的執(zhí)著品格,無私奉獻、不計得失、達到忘我無我偉大境界的樸實品格,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做出了巨大貢獻。
馬克思指出:“每一個社會時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偉大人物,如果沒有這樣的人物,它就要創(chuàng)造出這樣的人物來?!保?]因此,英雄不是從天而降的,而是由時代、實踐和個人努力綜合生成的。時代呼喚英雄,為英雄的產(chǎn)生創(chuàng)造歷史條件,而實踐成就英雄,為英雄的產(chǎn)生奠牢現(xiàn)實基礎。在時代和實踐的造就下,個人挺身而出生成了英雄,三者缺一不可。
英雄是時代的產(chǎn)物。習近平指出:“天下艱難際,時勢造英雄?!保?]15英雄是在一定歷史條件、時代環(huán)境下催生的,時代催生出、涌現(xiàn)出各行各業(yè)的英雄。在中國,戰(zhàn)火紛飛的革命年代涌現(xiàn)出楊靖宇、趙尚志、戴安瀾、“狼牙山五壯士”等諸多英雄和英雄群體。和平建設年代更是英雄輩出,催生出一批為國家工業(yè)建設作出貢獻的英雄人物。例如“鐵人”王進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好干部孔繁森、為保衛(wèi)領土不受侵犯的衛(wèi)國戍邊英雄祁發(fā)寶等。這些英雄模范或是為國家和民族獨立奮不顧身、勇于奉獻,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銘刻了不可忘記的壯麗事跡;或是在各行各業(yè)的平凡事業(yè)中創(chuàng)造出了不平凡的成就,感染了不可數(shù)計的后繼者。恩格斯曾指出:“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階級和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們時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他們的動機不是從瑣碎的個人欲望中,而正是從他們所處的歷史潮流中得來的?!保?]英雄是時代賦予他們的桂冠,是時代造就了英雄,同時英雄身上也承載著這個時代國家、民族和社會的價值取向、思想傾向和精神風貌,對引領時代有著重要作用。
英雄是實踐的產(chǎn)物。毛澤東曾在《實踐論》中提出:“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之所以能夠作出他們的理論,除了他們的天才條件之外,主要地是他們親自參加了當時的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的實踐,沒有這后一個條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保?0]習近平認為英雄人物、英雄情懷、英雄精神也是立足偉大實踐產(chǎn)生形成的。在頒發(fā)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儀式上,習近平歷數(shù)抗戰(zhàn)英雄人物和英雄群體,提出“無論是正面戰(zhàn)場還是敵后戰(zhàn)場,無論是直接參戰(zhàn)還是后方支援,所有投身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中的人們,都是抗戰(zhàn)英雄,都是民族英雄?!保?]15深刻說明了只有投身于群眾性實踐的人才能成為英雄。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創(chuàng)始人袁隆平,一生憂國憂民、造福人類;于敏、黃旭華等為國防科技事業(yè)隱姓埋名;為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勇把沙漠變綠洲的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體等,他們積極投身為人民謀利益、為社會謀進步、為國家謀發(fā)展的偉大實踐中,正是人民中腳踏實地、奮勇圖強、敢為人先的踐行者。
英雄是個人努力奮斗的結果。習近平指出:“偉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把每一項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保?1]時代和實踐創(chuàng)造了出現(xiàn)英雄的條件,但成為英雄不是輕而易舉的,而是要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堅持不懈來實現(xiàn)。身患漸凍癥的張定宇毅然奮斗在抗擊新冠疫情第一線,以生命捍衛(wèi)生命;人民科學家南仁東耗費二十二年心血建造“中國天眼”;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農(nóng)民院士”朱有勇,堅持幾十年如一日扎根貧農(nóng)困地區(qū);以常書鴻、段文杰、樊錦詩為代表的幾代敦煌莫高窟守護人們擇一事終一生,堅守大漠、矢志奮斗、執(zhí)著拼搏。這些英雄楷模為時代發(fā)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生動詮釋了經(jīng)過個人的努力能夠創(chuàng)造出不平凡的業(yè)績,深刻突顯了個人奮斗對于自身成為英雄的重要作用。正如習近平所說,“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保?2]無論從事什么樣的職業(yè),不管處在什么樣的崗位,沒有個人的努力奮斗,就難以抓住時代和實踐創(chuàng)造的機遇,就不可能脫穎而出成為英雄。
英雄是時代的標桿,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是值得人們學習、紀念的榜樣。習近平指出:“正是因為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人民不懈抗爭和持續(xù)奮斗,正是因為前人們浴血奮斗和英勇犧牲,我們的國家才有了今天的獨立自主,我們的民族才有了今天的發(fā)展繁榮,我們的人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18]在面臨國破家亡、亡國滅種的民族危亡之際,正是無數(shù)投身抗戰(zhàn)的英雄們才使我們免于遭受殖民統(tǒng)治的磨難,使中華民族站起來了。同樣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我們需要更多英雄模范為民族復興添磚加瓦,也需要從英雄身上汲取不懈努力、奮勇前進的無盡力量。
英雄能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增添動力。當前正處于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期,也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關鍵時期,中國正在發(fā)生日新月異、驚天動地的變化,我們取得了許多偉大的歷史性成就,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而易舉能實現(xiàn)的,在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進程中;在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zhàn)的征程中;在推動國家、社會、人民各項事業(yè)取得重大進展的過程中,“實現(xiàn)我們的目標,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保?9]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要立足時代特點進行新的偉大建設、促進新的偉大發(fā)展、鑄就新的偉大奇跡、書寫新的偉大輝煌,尤其需要敢擔當、敢作為、敢創(chuàng)新、敢探索的英雄,引領人們共同前進。
英雄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耙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包括抗戰(zhàn)英雄在內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事跡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7]19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跡是英雄精神的載體。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產(chǎn)生了千千萬萬的英雄人物和英雄群體,傳頌著各種英雄事跡,形成了各種英雄精神,為中華兒女樹立了精神支柱,成為激勵我們奮勇前行的強大榜樣。我們學習英雄是把英雄作為一種激勵因素,在學習英雄事跡的同時要踐行英雄精神,在平凡工作中積極進取、堅定信念,發(fā)揚自強不息、腳踏實地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而不能自甘平凡,把英雄當做不可逾越的對象。發(fā)揮英雄的激勵力量一方面在于外部的、正面的積極引導,另一方面我們要從英雄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找差距、補短板,激勵自身全面發(fā)展。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yè)需要榜樣引領?!保?]159縱觀歷史和當代涌現(xiàn)出的杰出英雄人物,他們?yōu)樯鐣?、國家、民族乃至世界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要“尊崇褒揚、關心關愛先進人物和英雄模范,建立健全關愛關懷機制,維護先進人物和英雄模范的榮譽和形象,形成德者有得、好人好報的價值導向”[13]11-12,在新時代更好捍衛(wèi)、宣揚、學習英雄。
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區(qū)別錯誤認識。形成全社會崇尚英雄的局面必須堅持正確的理論指導,區(qū)別錯誤認知,正確看待英雄人物,理性崇尚英雄精神。馬克思主義的英雄觀不否認卓越人物的作用,但一定要立足于時代的社會發(fā)展條件去看待英雄人物,既不能走向尼采那樣認為“超人”是歷史主宰者的主觀唯心主義英雄史觀,也不能走向黑格爾那樣認為英雄人物精神決定歷史的客觀唯心主義英雄史觀。同時還要警惕歷史虛無主義抹黑英雄、否認英雄、歪曲歷史的錯誤認識。在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影響下,“有些人刻意抹黑我們的英雄人物,歪曲我們的光輝歷史,要引起我們高度警覺?!保?4]一些歪曲歷史事實、抹黑英雄人物的虛構污蔑文章借助新媒體大行其道;“在有些作品中,有的調侃崇高、扭曲經(jīng)典、顛覆歷史,丑化人民群眾和英雄人物?!保?5]破壞了英雄形象、傷害了英雄情懷。在此背景下,緬懷英雄、表彰模范、獎勵楷模是尊重歷史、澄清歷史、還原歷史的需要,是回擊歷史虛無主義陰謀、鞏固意識形態(tài)安全的重要手段。歷史不容篡改,事實不容歪曲,英雄不容污蔑,要高度贊揚英雄,真正尊崇英雄,切實捍衛(wèi)英雄。要肯定英雄的歷史作用和積極作用,站在英雄從人民群眾中來的正確立場上崇尚英雄。
充分利用大眾傳媒、文學藝術、紀念活動宣揚英雄。大眾傳媒、文學藝術是塑造英雄形象、傳播英雄事跡、歌頌英雄精神的重要手段和表現(xiàn)載體。習近平指出:“歌唱祖國、禮贊英雄從來都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永恒主題,也是最動人的篇章?!保?]295廣播、電視、報紙、刊物等大眾媒體以及網(wǎng)絡媒體、融媒體、自媒體等新興媒體,要在正確輿論導向下堅持英雄的正面宣傳,切實發(fā)揮英雄榜樣示范作用。電影、電視劇、戲曲、話劇、歌劇、音樂、小說、散文等各類文藝作品的創(chuàng)作,要積極反映英雄人物的真實事跡,適當加以文學渲染、藝術加工,熱情謳歌英雄的開拓進取、敢為人先的精神風貌、信仰堅守和道德情操,以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展現(xiàn)給人們,以別具一格的藝術魅力感染人們,給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時宣揚英雄。要依托重要節(jié)日、重大歷史事件、重要紀念場館等開展多樣活動銘記、宣揚英雄。習近平指出:“對一切為國家、為民族、為和平付出寶貴生命的人們,不管時代怎樣變化,我們都要永遠銘記他們的犧牲和奉獻?!保?6]銘記英雄才能崇尚英雄,重要節(jié)日、事件、人物中蘊藏有豐富的英雄精神資源。近年來國家通過立法確定了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烈士紀念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等多個重要紀念日,開展大型隆重紀念活動。英雄人物紀念館、博物館、文化館等也在各地興建,赴紅色文化基地參觀實踐的人數(shù)日益增加。這些有助于在全社會形成銘記、崇尚、宣揚英雄的氛圍,推動英雄精神的傳承與弘揚。
英雄事跡宣講常態(tài)化,推動學習踐行英雄精神?!包h性教育要注重發(fā)揮先進典型作用,多講講革命烈士和英雄人物的崇高風范?!保?7]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 周年大會、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等多個重要場合都強調要學習英雄事跡、發(fā)揚英雄精神,“像英雄模范那樣堅守、像英雄模范那樣奮斗”[1]。在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中涌現(xiàn)的英雄、楷模、榜樣等先進典型的事跡宣講,進工廠、進社區(qū)、進學校,旨在以英雄事跡鼓舞人,以英雄品質感染人,以英雄精神教育人。每位公民從先進典型的感人事跡和優(yōu)秀品質中獲取不竭精神動力并投入到實際行動中,廣泛傳播英雄事跡、正確樹立英雄形象、開展英雄研討、加強英雄研究,切實發(fā)揮英雄楷模的榜樣示范作用。《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指出:“要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13]8英雄正是愛國主義踐行者的代表人物,英雄事跡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案例,英雄精神是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崇尚英雄就必須堅持與愛國主義教育相結合,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全社會形成見賢思齊、崇尚英雄、爭做先鋒的良好氛圍?!保?8]道德建設不僅是理論的學習與內心的感化,而是知情意行的總體作用,學習的目的之一是模仿,模仿的結果就是行為的外在體現(xiàn)。學習英雄不光要內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不能做“口上英雄”“紙上英雄”,只學不做、空談一氣,而要把踐行英雄精神自覺融入到學習、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
總之,習近平關于英雄的重要論述既堅持了唯物史觀的根本立場,又蘊含著唯物辯證法的辯證思想,是統(tǒng)一的、發(fā)展的、開放的,而不是割裂的、停滯的、封閉的,是馬克思主義英雄觀在新時代、新情況、新條件下的新發(fā)展。中華民族是成就英雄、爭做英雄的民族。“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歷來具有不畏強暴、敢于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敵人所壓倒的英雄氣概。”[19]無論是英雄的人民還是英雄的人物,他們內心無不蘊涵有堅定不移的信念,或是為人民大眾的解放而努力;或是為民族的復興崛起而斗爭;或是為追求科學的真理而不懈探索;或是為窮盡宇宙的奧妙而上下求索。在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百年,更要將崇尚英雄、銘記英雄、宣揚英雄、學習英雄融入到深入學習百年黨史的行動中,切實從英雄事跡、英雄精神品質上汲取前進動力,為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