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朋程
(南京理工大學 泰州科技學院,江蘇 泰州 225300)
為推進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全面落實“兩性一度”的金課標準,不少本科院校正積極推進新的教學模式。無論是“金課”建設還是“一流本科課程”建設,都需要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加強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的改革。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的不斷應用,在線教學工具成為變革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催化劑,提升了教與學的多樣性。各種移動學習、在線課程、網(wǎng)絡課堂等競相涌現(xiàn),它們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互融合,混合式教學模式得以快速推廣?;旌鲜浇虒W模式對于教師的定位和職責、學生的學習習慣乃至整個教法學理論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需要教師結合課程教學實踐不斷地進行摸索與改進。
目前,在線教學工具的開發(fā)和推廣處于快速發(fā)展期,可供選擇的在線教學工具或網(wǎng)絡平臺較多,典型的有超星泛雅、學堂在線、中國大學MOCC平臺、雨課堂、騰訊課堂等。其中雨課堂是由清華大學等單位在線共同推出的一款教學工具,主要特點是軟硬件要求低、使用簡單方便,大大節(jié)約了使用成本和學習成本,有利于在教學中大規(guī)模推廣。雨課堂工具結合課堂教學中廣泛使用的PPT課件,將傳統(tǒng)的教學資源與在線教學相結合,使用場景不僅局限于課堂授課,還可以貫穿于課前、課中和課后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提供了資源推送、實時交流、學習過程記錄、考核評價等全方面的課程管理功能,便于實施混合式教學。
在混合式教學設計中,特別需要注意正確發(fā)揮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各自優(yōu)勢,合理分布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學活動設計。根據(jù)雨課堂平臺提供的教學功能,結合傳統(tǒng)多媒體線下授課的需要,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在課前準備、線下授課、課后鞏固與指導、學習過程監(jiān)督與評價等四個教學階段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具體設計如表1所示。
《公司戰(zhàn)略與風險管理》是部分高校財經(jīng)類專業(yè)開設的一門專業(yè)課,也是中國注冊會計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的一門考試科目。本課程主要是在本科高年級階段開設,需要學生在學習完管理學基礎、經(jīng)濟學、財務管理等專業(yè)基礎課后進行選修。本課程主要涉及戰(zhàn)略管理、風險管理、內部控制等教學內容,課程知識體系的特點是綜合性強、基本概念抽象、理論模型復雜以及實踐性要求高,需要站在宏觀角度理解公司發(fā)展的實際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由于選修課程知識掌握不到位以及缺乏實踐經(jīng)驗等原因,導致學生認為本課程基本概念抽象難以把握,知識體系繁雜,學習難度較大。
為了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課程內容,我?!豆緫?zhàn)略與風險管理》課程團隊積極利用雨課堂等在線教學工具開展混合式教學,教學過程主要依據(jù)表1所列的教學設計進行具體實施。經(jīng)過兩輪的課程教學實踐,課程團隊對混合式教學模式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把握,同時也需要對前期的教學工作進行反思和總結。因此,為深入了解混合式教學的實際教學效果,課程團隊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方式,對授課學生進行了調研。調查問卷由任課教師通過問卷星進行在線發(fā)放,共收集問卷290份,結合問卷星提供的問卷作答計時數(shù)據(jù),剔除答題時間在100秒以內的問卷54份,最終有效問卷為236份。從調查對象的樣本分布來看,樣本均來自大三年級,男性為36人,女性為200人。其中會計學專業(yè)學生人數(shù)最多,占總人數(shù)的比例為58.9%;其次是審計學專業(yè),占總人數(shù)的27.5%,其余為財務管理專業(yè)學生。
表1 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
為了了解學生對本課程的認知情況,調查問卷設計了三個題目,分別詢問了“您覺得本課程的學習內容和所學專業(yè)的關聯(lián)度如何”“您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如何”“您覺得本課程的學習難點主要是?”。其中在課程與專業(yè)關聯(lián)度認知方面,72.9%的學生認為“關聯(lián)度較高”,19.5%的學生認為“關聯(lián)度很高”,認為“關聯(lián)度很低”的比例為7.6%。在課程興趣度方面,91.6%的被調查者回答“比較感興趣”或“很感興趣”,8.5%的學生認為“不太感興趣”或“不感興趣”。學習課程難點感知的調查項目為多選題,個案百分比最高的前3項分別是 “綜合性強”(70.8%)、“知 識 點 多”(52.1%),“內 容 抽 象”(28.4%),這和本課程的實際特點比較符合。
在線工具的使用方面,主要采用多選題的方式調查了“在線學習工具的哪些功能最有利于學習效果的提高”,個案百分比前3位分別是“直播課堂”(80.1%)、“在線視頻觀看”(52.1%)、“在線測試”(30.9%),最低的是“在線答疑”(22.5%),說明學生比較偏好通過教學視頻的方式進行學習。為了了解學生使用在線教學的時長,設計了“平均每周用于在線學習本課程的時間大約是”的調查選項,46.2%的被訪者是“半—1小時”,25%的被訪者選擇了“1—2小時”,總體71.2%的學生集中在半小時至兩小時之間。在問及“是否清楚本課程每周在線學習的內容安排與要求”時,62.3%的被訪者表示“比較清楚”,37.3%的被訪者表示“很清楚”。
由于目前混合式教學的主要難點在于如何合理利用在線教學工具開展教學活動,有必要著重了解混合式教學中的在線教學部分的教學效果。因此,問卷重點調查了課程在線教學部分的滿意度以及影響滿意度的主要因素。
本部分問卷項目主要采用5點量表的方式測量各個變量,主要測量變量包括在線教學滿意度、易用性、有用性、吸引力、互動性、使用條件要求、教學工具的可靠性等。各個變量的測量量表主要來自現(xiàn)有的研究文獻,并根據(jù)在線教學的實際情形適當進行了修改。利用SPSS統(tǒng)計軟件計算各量表的克朗巴哈α系數(shù),量表信度基本在0.8以上,各量表的內在信度較好。運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進行效度檢驗,KMO統(tǒng)計量為0.947,Bartlett's球狀檢驗結果為顯著。因子分析的結果顯示,絕大部分測量項目與變量屬于同一公因子,因此量表總體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對各變量的量表進行加總求均值,數(shù)據(jù)顯示在線教學滿意度的均值為4.24,使用條件要求的均值為3.68,其余變量均值區(qū)間為4.07至4.28。通過計算在線教學滿意度與其余6個影響因素變量的相關性,得到的 皮 爾 森 相 關 系 數(shù) 分 別 為0.683、0.747、0.759、0.745、0.319、0.608,且在0.01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表明在線教學的易用性、有用性、吸引力、互動性、使用條件要求、可靠性與在線教學滿意度均存在正相關的關系,其中使用條件要求的相關系數(shù)最小。
以滿意度為因變量,以易用性、有用性、吸引力、互動性、使用條件要求、可靠性等為自變量,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進行進一步分析。SPSS統(tǒng)計軟件的結果顯示,回歸方程的R方值為0.663,說明模型的解釋度良好;D-W值為1.885,說明數(shù)據(jù)滿足獨立性;各自變量的VIF取值范圍在1.224—5.562之間,均小于10,自變量之間不存在嚴重的共線性;模型回歸系數(shù)及顯著性如表2所示。表2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易用性、有用性、互動性這3個變量的回歸系數(shù)在0.05水平上顯著,而吸引力、使用條件要求、可靠性的回歸系數(shù)不顯著。由此可以推斷,雨課堂工具的易用性、有用性、互動性對在線教學的滿意度有著直接影響,而吸引力、使用條件要求、可靠性對在線教學滿意度的影響尚不明確。
表2 回歸系數(shù)
通過前文的調查數(shù)據(jù)分析,結合實際的教學反饋,可以認為《公司戰(zhàn)略與風險管理》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改革總體教學效果良好,學生的滿意度較高,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改進。
從調查數(shù)據(jù)來看,學生認為在線視頻和在線測試是在線學習最有效的功能。而目前本課程積累的在線教學視頻較少,并且主要是通過鏈接方式引入外部資源,這些教學資源的教學內容雖然基本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但在框架體系、概念表述上與本校的教學內容仍有差別,容易引起學生的認知困惑,無形中加大了學習難度。因此,課程組成員需要通過合理分工,結合教材和教學大綱要求不斷開發(fā)自有學習資源,具體可以通過微課制作、在線視頻錄制的方式不斷増加學習積累。
從調查數(shù)據(jù)看,雨課堂工具確實在易用性、有用性、互動性方面發(fā)揮了巨大優(yōu)勢。但由于雨課堂工具主要側重于線下課堂教學,隨著常態(tài)化疫情管控的實施以及疫情的突發(fā)反彈,不少高校不時會開展完全的線上教學活動,雨課堂的優(yōu)勢無法完全發(fā)揮。此外,由于在線下面對面授課的過程中,雨課堂和教學PPT課件綁定,上課過程中學生一直在使用手機,可能無法分辨學生是否在認真聽課還是在玩手機。此外,雨課堂的平時學習情況統(tǒng)計主要是以每一次課為單位,無法快速評價學生完整的課程學習過程情況。目前的解決辦法主要是結合其他在線教學工具對雨課堂的功能進行補充,例如騰訊課堂、超星學習通等。
由于本課程的混合式教學仍處于摸索階段,課程組教師精力主要是在雨課堂工具的學習使用方面,對于如何合理安排線下教學內容和線上自學內容經(jīng)驗不足。目前的主要做法是將考勤、課堂測試、課堂討論以及課后作業(yè)等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雨課堂平臺完成,課堂授課仍然以PPT講解為主,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夠充分。結合本課程的特點,課堂組準備引入“翻轉課堂”的方式進一步開展教學改革,深入發(fā)揮混合式教學的優(yōu)勢。同時需要注意,“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對合理設計在線學習與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改變傳統(tǒng)的學習習慣。